<h3> 婁永康 樂桂娣 胡月華 楊璞等同學攝影,婁永康作文字修改,並且補充了許多內容。</h3> <h3> 臺風過境,給上海的三伏天帶來短暫的清涼。定居美國的侯志坤同學,每年此時要到深圳南方科技大學講學。侯教授每次都要抽空回上海,他一來,我班同學都要相聚。有婁永康的熱心籌備,8月4日,同學們得以歡聚一堂,這次聚會地點在大寧和記小菜。</h3> <h3>后排 徐正才 盛國忠 吳文佐 蔡涵中 楊璞 袁海民 張曉興 侯志坤 鄒廟發 陳聯德 金楚元 李令牧 歐陽鴻 沈海槎 </h3><h3><br></h3><h3> </h3><h3> 前排 周瑞霞 王親親 陸慕貞 孫希平 姜立韜 婁永康 戴素珍 孟堅 樂桂娣 胡月華 應那些去國離鄉幾十年的同學要求,在留影下加上了姓名,以便他們一一辯認。十幾歲認識的同學,如今已是白發蒼蒼,走在街頭,已是萬萬認不得了。看了留影,大家是否能回憶起美好的舊日時光?</h3> <h3> 侯志坤.婁永康拿著的是我班歷次聚會的合影,這些留影現在看來都彌足珍貴。</h3> <h3> </h3> <h3> 侯志坤熱情洋溢地在發言</h3> <h3> 幼兒園起就是同學啦</h3> <h3> 熱鬧的聚會,多才多藝的同學,為大家表演精采節目以助興。</h3> <h3> 袁海民的《西班牙女郎》唱得蕩氣回腸。 想不到袁同學的歌唱得這么好,我們大家為你驕傲。讀書時,袁同學會說相聲,演小品,他和搭檔一上來,還未開口,底下已是笑聲一片 ,如今唱歌水平也是一流。</h3> <h3> 沈海槎拉二胡《山楂樹》,我們都有俄羅斯情結。他拉得好,我們喜歡聽,百聽不厭。</h3> <h3> 戴素珍一曲《小路》,唱得很動聽。她讀書時是體操隊隊員,舞也跳得很好。</h3> <h3> 孟堅.袁海民男女二重唱《為了誰》,委婉動聽.余音繞梁。曾記否,上學時,文娛委員孟堅常在中午教唱。我班的文娛節目也是全校有名的,被津津樂道的有姜立韜.沈中平的表演唱《逛新城》,有袁海民的二胡.婁永康的笛子獨奏,有沈海槎.徐正才.沈中平等男生的表演唱《今年蔬菜大豐收》,有舞蹈《洗衣歌》,還有袁經瑞.饒孝良.韓文韜.孟堅的話劇《柜臺》等等。太多太多的好節目留在我們的記憶中,記得另一屆文娛委員朱大平報幕時將“笛子獨奏”報成“獨子笛奏”,底下笑成一片,大平當時羞紅的臉真是可愛,至今想起,恍若昨日。</h3> <h3> 每人一句知心話,表達了對全班老同學的衷心祝福。</h3> <h3> 年逾古稀的同學們,享受每一次聚會的快樂。相聚時都興奮得象小孩過節日,開心得不得了。</h3> <h3> 婁永康給這次聚會寫下了二行字:半個世紀的同窗之誼,活在當下的溫馨聚會。 我們在底下掐指一算,婁永康,我們與你從初一同學起,整整五十八年了!盛國忠,陸慕貞是小學同學,離今天也有六十四年了!陳聯德,戴素珍,侯志坤幼兒園起就是同學了,離今天起碼有六十六年了。還有許多人也是小學,甚至幼兒園的同學。同窗之誼,不可謂不深啊!歲月的河流奔騰不息,載著我們從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直奔耄耋。虹口中學六六屆高三(2)班,是我們五十二位同學永遠的,溫暖的家。</h3> <h3> 干杯,歡迎侯志坤飄洋過海來相會!</h3> <h3> 為同學們永遠健康快樂干一杯!</h3> <h3> 許多同學提議,天氣適宜時到江浙景點作短途游,我們期待這開心的日子快快到來。</h3> <h3> 為半個多世紀的友情,為下一次聚會,干杯!</h3> <h3> 這次聚會沒能來的朱大平,李皖祥,劉淑芹,去年秋天我們曾經小聚了一次。</h3> <h3> 我們去了武進路86號</h3> <h3> 已成了市一醫院急診部的母校舊址,人流熙熙攘攘,我們上了四樓。四樓是辦公區,迎面走來的醫生嘟嚕了一句:校友啊?我們忙喏喏,他沒有阻攔我們入內,我們得以進去懷舊了一番。</h3> <h3> 本以為我們原先的操場,會建有大型花壇,會有草坪,可是現在沒有。寸土寸金的市區,也只能這樣了。</h3> <h3> 這是我們高中呆了三年的402教室,現在是會議室。</h3> <h3> 原402教室</h3> <h3> 長長的走廊,我們太熟悉了。</h3> <h3> 原教學大樓,看著熟悉又陌生。</h3> <h3> 抬頭望上看,四樓窗臺兩側,有校友刻的母校畄念字樣。</h3> <h3> 我們又去了原來的牛屠宰場,現在屬保護性建筑。這是李皖祥,那天她也很開心。</h3> <h3> 2018年5月,為紀念上山下鄉五十周年,去了崇明。我們是1968年7月29日乘船去的崇明,與北郊中學.市五女中的二百多個六六屆高三畢業生組成了新海農場三十一連,在新海農場最西北由此多出了一個新連隊。連隊里崇明老職工很少,這少數崇明老農都是干農活的好手,他們教會了我們干農活,艱苦的幾年下鄉經歷,刻骨銘心。</h3> <h3> 高三(2)班去崇明的部分同學</h3> <h3> 姜立韜的妹妹姜立東也去了崇明農場,與我們成了同事。</h3> <h3> 與北郊中學,市五女中的農友一起</h3> <h3> 2009年4月,沈中平,韓文韜從美國回滬,部分同學相聚在黃河路雅珠大酒家。</h3> <h3> 次日,陳聯德,孟堅,程幗英,沈中平,胡月華到人民廣場放風箏,真是童心未泯啊!</h3> <h3> 楊璞提供的1963年初中畢業照,現在看來,恍如隔世。我們的班主任史君芝老師,她經常是一襲藍旗袍,端莊秀麗。她做了我班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班主任。有這么一位優秀的老師陪伴我們成長,非常幸運。合影的還有教導主任鮑婉儀老師與張達老師,以及大隊輔導員李飛倫老師。虹口中學的老師,博學多才,和顏悅色,他們對我們這些守紀律,愛學習的乖學生,也是由衷地喜愛。</h3> <h3> 旅居美國的沈中平同學,現在是德克薩斯商會主席。</h3> <h3> 在歡迎沈中平教授的宴會上,還請來了飾演毛澤東的特技演員。</h3> <h3> 老班長陳聯德的賀中秋,別有新意!</h3> <h3> 2018.11.17是我校六十九周年校慶,婁永康組織了我班的這次活動,并且提供了以下照片。</h3> <h3> 我班有十三位同學在17日回了母校,這是同學們與王靜龍老師的合影。王老師文革后考上華師大研究生,由于他出色的才華,當上了華師大數理統計系教授.系主任.博導。他兼虹中校友和教師雙重身份,年年回母校。五十年代王老師曾獲上海市中學生數學競賽第一名。母校愛才,他早早留校當了老師,有幸當他學生,聽他行云流水般地講課,是一種享受。 </h3><h3> 自左至右 </h3><h3>前排:劉淑芹.胡月華.王耕.忻麗.李光湘.金楚元.婁永康</h3><h3> </h3><h3>后排:徐正才.陳聯德.楊璞.王老師.吳文佐.袁海民.陳堅鋒</h3><h3><br></h3> <h3> 秦邦雍老師也來了</h3> <h3> 劉淑芹,王耕,忻麗,胡月華</h3> <h3> 每逢校慶,小校友都熱情接待。謝謝你們,辛苦了!</h3> <h3> 王耕與王靜龍老師在交談</h3> <h3> 看上去氣色很好,又顯年輕的王靜龍老師,左邊是陳聯德,右邊是金楚元。</h3> <h3> 李光湘,吳文佐</h3> <h3> 胡月華,金楚元,劉淑芹,婁永康</h3> <h3>自左至右:王耕.張惟杰教授(我校55屆校友,王耕的先生).徐正才.楊璞。</h3> <h3> 陳聯德,王耕,忻麗</h3> <h3> 楊璞,袁海民,陳堅鋒,徐正才</h3> <h1> 2019年11月16日校慶七十周年聚會</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开鲁县|
台山市|
卢龙县|
含山县|
武山县|
汝城县|
保康县|
岑溪市|
双江|
海安县|
康平县|
绥江县|
周口市|
友谊县|
米泉市|
邯郸市|
平南县|
大渡口区|
巴青县|
双牌县|
沙洋县|
潜山县|
甘孜|
芦溪县|
临沭县|
始兴县|
清水县|
繁峙县|
宣威市|
游戏|
剑河县|
大方县|
桂平市|
洪湖市|
堆龙德庆县|
濉溪县|
原阳县|
云阳县|
罗田县|
车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