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雀兒山,四川省甘孜州著名高山,北銜莫拉山,位于沙魯里山北段的甘孜、德格之間。西方是達瑪拉山。雀兒山藏名“措拉”,意為大鳥羽翼。北西綿延百余公里。原系古夷平面上的殘余山,后隨青藏高原上升而成為高聳于高原面上的巨大山體,山峰高度逾5500米,其中超過6000米的山峰有3座,故當地有“爬上雀兒山,鞭子打著天”之說。<br></h3> <h3>這是我們從國道317公路上拍攝到的雀兒山巨大的山體。頂峰是看不見的。</h3> <h3>這是我們接近頂峰時,拍攝到的6168米主峰的真實面目。</h3> <h3>關于這次雀兒山之行,其實我并沒有刻意準備,之前也沒什么安排,只是喬總和蛋總(淡然)之前已垂涎已久,作為基友必須享受同行的樂趣。于是7月20日成都集合后,自駕到甘孜縣城花了兩天時間。剛買了輛車,拉出來溜溜,順便實驗下綜合車況,一舉兩得。</h3> <h3>到達了成都,必然要先休整下,體會下這座有名的“來了就不想走的”慢生活城市的悠閑。</h3> 跟兩個大神匯合后,先把裝備和物資裝上車。車還是不夠大,估計四個人的東西就夠嗆了。<h3><br></h3> <h3>臨時從淘寶買的奧克利雪鏡。因為近視,需要把我自己的眼鏡嵌在里面,所以只能選擇這款最大的款式,型號叫Oakley canopy prizm。近視的朋友以后可以借鑒下,老眼鏡塞進去毫無違和感,也很舒適。就是感覺像戴了個VR頭盔。</h3> <h3>繞不過的蜀九香。</h3> <h3>我們的行程計劃是分兩天從成都市開到甘孜縣,途中住宿在攝影天堂新都橋鎮。然后穿越塔公草原和美麗的八美,從318國道豎切到317國道,飽覽整個川西最嫩綠的美景??,是不是安排的很不錯。</h3> <h3>搞好對講機出發,只是后來沒用到。</h3> <h3>說實話,現在318線上的餐飲都是很不錯的。</h3> <h3>時隔半年又開到了翻越折多山的路上,不過人車都變了,唯獨我沒變??</h3> <h3>第一晚夜宿新都橋。酒店還不錯的。也有很漂亮的藏民民宿可以住,只是不太適應濃濃的藏香味。</h3> <h3>測了下血氧和心跳,跟平原沒啥大區別。血氧92%,心跳63</h3> <h3>海拔3500不到點。</h3> <h3>出去覓食的路上,被三個藏族小哥哥拉去打了一場籃球,也就當測試下能否適應高海拔上的無氧運動吧,結果還行,不是很喘。</h3> <h3>新都橋至八美之間有好多刻在石頭上的佛像和經文,如果陽光更燦爛一些,會更加五彩斑斕,所以加上大紅的蛋神來豐富一下照片的色彩。</h3> <h3>路上隨處讓你心臟提到嗓子眼的可愛的牛牛們。碰不得,碰到即全責。</h3> <h3>途徑圣湖卡薩湖,幫蛋總來兩張。</h3> <h3>卡薩湖位于我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西70公里處,是川西北路最大的水鳥棲息地,總面積1.92平方千米,曲型的高原淡水湖泊。1999年被命名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她是當地有名的圣湖
</h3><h3><br></h3> <h3>調調色還是可以的。</h3> <h3>終于到達了甘孜縣城。先把裝備都拿出來整理下,接受向導的最后檢查,看看還有沒有必要的東西沒有帶的。</h3><h3>看了就頭暈。</h3> <h3>晚上跟向導和協作們吃個飯,培養下感情,后面這么多天都跟她們混了。</h3><h3>在這里介紹下我們的鄧大向導。鄧導是四姑娘山雙橋溝人,已經從事高山戶外事業三十多年。幾乎所有川西的可以登的山都登頂過,還去過青海西藏新疆的好多雪山,比如慕仕塔格,玉珠峰,寧金抗沙,還上過亞丁的三神山中最美的仙乃日。。。</h3><h3>鄧導為人親藹和善,普通話在藏族人里算是非常標準。帶隊也是經驗豐富,細心周到,讓人感覺非常踏實。</h3><h3>這不是廣告。真心評價。</h3> <h3>7月23日,正式上山了。拉開窗簾,昨天還陰雨連連的天一下子晴空萬里,看來平時rp攢得還是可以的。</h3> 甘孜縣城南面的山脈籠罩在早晨蒸騰出來的薄云里。<h3><br></h3> <h3>老鄧并沒讓我們急著進山,而是先去甘孜縣城的菜場上買點這兩天吃的菜,讓我們的艱難的登山之旅更接近腐敗休閑游。</h3> <h3>蛋總為我們額外加菜。</h3> 買了一整只豬腿,賣家用氣槍幫我們把腿毛燒掉,并把表層的豬皮烤焦。這樣拿上高海拔烹煮時更好燒透。<h3><br></h3> <h3>乘坐老鄧的五菱神車趕往雀兒山腳下。距離甘孜縣城還有100多公里的路程。317國道路況現在真的很好。</h3> <h3>為了直觀點,奉上地圖。</h3> <h3>一路政治標語,由衷感到黨的偉大。</h3> <h3>套上喬幫主幫我們預備的面罩。</h3> <h3>我非常喜歡這種在路邊草原上九曲十八彎的河流。</h3> <h3>路經瑪尼干戈鎮,繼續補充營養,川菜地道的麻辣鮮香(特指那盤蘸肉的辣醬)讓蛋總喜逐顏開,幸福滿滿。</h3> <h3>終于到達了玉隆拉錯景區入口,翻過玉隆拉錯就是大本營了。</h3> <h3>把所有行李從車上拉下來堆在一起,蛋總的猛犸象駝包在一堆裝備里發射出耀眼的光芒。</h3> 老鄧的兒子小鄧,這次活動扮演的是協作的角色(老鄧是向導),他幫我們把所有裝備都用編織袋一個個的裝起來,為了方便之后的馬幫來駝裝。這里從景區入口至大本營,裝備運輸是強制性收費的,一匹馬兩個包200元。一個人也是200元。我本來想騎馬進的,但是馬要兩個小時以后才來,一個人孤單寂寞冷,還是一起走進去吧。<h3><br></h3> 大門口接近4000米的海拔。<h3><br></h3> <h3>出發合影,藏族同胞的攝影水平線控制的很有藝術性啊。</h3> <h3>進入大門,走三分鐘就看到了傳說中的玉隆拉錯,這是個高山湖泊,雖然今天天氣陰霾,不過景色也已經不錯了。回來的時候晴天,簡直美極了,要看的請關注我后續更新。</h3> <h3>婀娜的淡然,后面的主峰徹底看不見。</h3> <h3>湖邊有好多刻有經文的石頭。很有神秘感和儀式感。</h3> <h3>去大本營的路上,大都是這個角度看雀兒山。只是她總是抱琵琶。</h3> 今年夏天四川下了好多雨,玉隆拉錯的水面也上升了不少,淹沒了好多湖邊的小徑。<h3>不過對于淡然來說,小case。</h3> <h3>不要以為只有美景,路上的泥濘超出想象。跟四姑娘山海子溝一路上升到花海子的路差不多。</h3> <h3>淡然大神果然是經歷過大場面的人,對于這種路不屑一顧。</h3> <h3>接近大本營了,天慢慢好了,云開霧散。心情舒暢。</h3> <h3>主峰也慢慢的清晰起來。</h3> <h3>因為有了商業隊的進駐,這些河流上也都鋪好了木橋,省的我們要赤腳涉水。去年來的一個朋友就是因為淌過了這條冰水融化的冰河后直接感冒,后來沒能登頂。</h3> 進入徐老幺高山戶外的營地。<br><h3><br></h3> <h3>帳篷里還有鮮花水果伺候著,名義上是給那些報名了豪華團的隊員們的,我們順勢蹭了點。</h3> <h3>晚飯八菜一湯外加饅頭雞蛋。。。。比我平時吃的好多了??</h3> <h3>吃完出來乘風涼,天真的是越來越好了。</h3> <h3>營地用3kva汽油發電機,手機盡管用。</h3> <h3>看下今后的道路,還有2100米需要干,因為分三天干,所以感覺壓力不大。</h3> <h3>下集預告,第二天推開帳篷門,天氣嚇死人。</h3><h3>要看的人不要急,也不要嫌我第一集寫完了還沒開始爬山,圖片資料太多,舍不得浪費。</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庆市|
宜君县|
东方市|
台安县|
沂南县|
徐汇区|
垫江县|
巴楚县|
广东省|
中宁县|
东光县|
鄂尔多斯市|
武威市|
大埔区|
宣化县|
全州县|
凤翔县|
丰都县|
应城市|
柳州市|
平武县|
扎囊县|
桑日县|
全州县|
大余县|
峡江县|
闻喜县|
汾西县|
兴海县|
江达县|
瓮安县|
雷州市|
宜昌市|
潜山县|
乌兰浩特市|
鲁甸县|
潼南县|
吉水县|
沽源县|
广州市|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