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藏地支教日記4:暫時身處地獄,是為了永久地仰望天堂
初識玉樹,是在2010年4月,玉樹大地震,看到電視屏幕里的畫面,災區玉樹,一片廢墟,仿佛人間地獄。那個時候,我眼里含淚,心里流血,心想該怎么為災區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一晃八年過去了,今年7月,有幸到玉樹支教,算是了卻了我的一個夙愿。
出發前,我就給自己去玉樹支教的性質定位為“生死支教”。我曾經聽我的一個在拉薩當過三年兵的表哥說起過他當兵的經歷,他說,在軍營哨崗的士兵,有時候突然直挺挺地就倒下了,這是很常見的事情。表哥在藏區呆了三年,回到家鄉的時候,心臟都移位幾毫米了。在高原地區,對于內地的朋友來說,生命無常。一不小心感冒或者咳嗽了,那就有可能患上肺氣腫之類的高原病,很危險。聽說前幾年就有外地支教隊員到藏區,不幸犧牲的。當然,對于這次支教,我還是有過顧慮的。母親年紀大了,妻子的身體也不是很好,兩個孩子又都年幼。很多人都因此勸我別去,但是,為了十年前夙愿,我最終還是義無反顧地踏上了玉樹支教之路。
</h3> <h3>2010年4月14日大地震給玉樹帶來巨大的災難!</h3> <h3>玉樹換新顏!</h3> <h3> 按照省協會支教團的安排,我們在西寧呆了兩天,說是讓我們先適應一下高海拔反應。在西寧的兩天,大家的身體都沒有出現異常,這讓我們一行人放心不少。而后我們便乘坐大巴從西寧車站出發,前往玉樹。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傍晚,汽車到達海拔5000米左右的巴顏格拉山,司機在這里稍息片刻,大家都下了車。我也不假思索下了車,一陣涼風襲來,我竟有些站立不住,大腦一片空白,感覺立馬要趴下了,我趕緊定定神,裹緊衣服,小跑上了車。回到車上,突然感覺非常冷,頭也劇痛。同行的一個老師開始嘔吐不止,整張臉毫無血色。另外的那個大學生志愿者,已經臉色蒼白,一動也不動了。我們終于領教了高反的淫威。一路顛簸,終于熬到了學校。一進宿舍,我已經毫無知覺了,頭疼欲裂,全身發冷,渾身無力,下意識地脫了鞋子,就和衣而睡了。半夜覺得頭暈腦脹,起身燒了開水,泡了老家帶來的茶葉,喝完后,竟然迷迷糊糊又睡著了。第二天早晨,得知同行的幾個支教老師都流鼻血了。回想起來,還有些后怕。
<br></h3> <h3>橫跨八個省,行程三千多公里,途徑最高海拔5266米,終于到達平均海拔4200米的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br></h3> <h3>海拔4493米的山口。進入藏區,車子就是開在高海拔曲折盤旋的山路上。</h3> <h3> 來之前,一個到過藏區的朋友告訴我,進入藏區,你將會感受到“身體在地獄,眼睛在天堂”。起初我并不能理解,折騰了兩天,總算是明白了“身體在地獄”的意思了,那種高原反應的難受與煎熬,真的讓人痛不欲生,終身難忘。
然而,我還沒來得及體會“眼睛在天堂”,我的支教生活便開始了。
第二天,學校安排我們在宿舍里休整,我睡了整整一個上午,才似乎有點恢復意識。午餐只能是勉強吃了一點東西。下午,參加了學校的座談會,大家相互認識,校方給我們安排了相關的教學工作。會后,我又回宿舍睡了四五個小時,頭疼才逐漸緩解了。<br></h3> <h3>牧民們賴以生存的朋友~~雪域之舟,牦牛!</h3> <h3>上帝是公平的,給藏民們惡劣的環境,卻也給了他們奇珍異寶!玉樹特產冬蟲夏草!</h3> <h3> 第三天早晨,我逐漸恢復了體力。大家都開始備課了,九點三十分,學校課間操的廣播響起來了,打開窗戶望出去,我一下子驚呆了:這是早操嗎?這分明就是濃濃民族風情的藏族舞蹈呀!美、太美了!熱情、奔放。我全身的每一個毛孔,無不亢奮起來,幾天來旅途的疲憊與勞頓,剛才還停駐著的高原反應,仿佛一下被拋到九霄云外了,我滿心歡喜,全身心一下子輕松了起來,都說音樂是良藥,舞蹈是身體藝術的靈魂。果真不假。我顧不得老師們交代“不可太興奮,否則會高原反應的”的話,飛奔就下了樓,直接來到孩子們的身邊,看著他們優美的舞姿,我陶醉了......
課間操很快就結束了。我驀然又看見操場邊上花壇里一排排絢麗、怒放的花兒,和來時路上看到的草原上、田野間、山澗旁那一簇簇、一片片的花兒一樣,挺拔、艷麗,沒有一絲矯揉造作,鮮艷得直逼人的眼睛。
我意識到,我開始了朋友說的“眼睛在天堂”的旅程了。<br></h3> <h3>驀然看到校園里怒放的花朵!</h3> <h3> 藏區的時間似乎過得特別快,很快就周末了。學校安排了我們去玉樹周邊的景區。第一站是去文成公主廟。
坐在車上,大家已經都抑制不住出游的喜悅,一路上開始拿出相機不停地拍照。沿路,是被群山擁抱著的狹長平原。滿山是粗厲的的巖石和砂礫,沒有南方常見的綠葉樹木,有的只是滿山星星點點的小草,星星點點的青綠,或紅或紫或黃或白的花兒點綴其間,平鋪開去,就像是一幅幅瑰麗的山水畫卷。
從車窗望出去,光線被過濾了一般,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通透的空氣中,一切飾物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深邃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空曠的山野,清淺的溪流,蒼綠的草原......空氣仿佛突然凝滯了,一切如此美妙。車里突然安靜得很,大家似乎生怕驚擾了這天空之城。
車子很快就到了文成公主廟景區。下了車,大家又興奮起來了,我們仿佛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文成公主廟在一個山坳里,放眼望去,四周的山體,披著五顏六色綿長的經幡,層層疊疊,同行的藏族老師澤扎告訴我們,山上五彩的經幡隨風飄動,每一次飄揚便代表著一次誦經,虔誠的藏民們便是這么一步一步地轉的。我一下子被震撼住了,多么虔誠的信仰呀!
走過一排轉經軸的朱紅長廊,我們來到山腳下了,澤扎老師告訴我們:“轉山”是指對著靈性的大山反復繞走的儀式,是朝拜神山最虔誠的方式,遭遇苦難的人借此能得到罪愆的洗脫身心的凈化。聽完他的介紹,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開始轉山了。<br></h3> <h3>當地藏族老師澤扎是我們的向導。</h3> <h3> 眼前這座神山,山體不高,山路狹窄,路上都是砂礫。大家雖有說笑,卻也非常遵守澤扎老師的告誡,一路小心謹慎,不敢造次。山路上,隨處可見藏民們堆砌的瑪尼石,藏民們為神山披掛的五彩經幡,藏民們拋撒的紙風馬。不知不覺我們爬到了山頂,向下俯視,山體儼然就是一尊披金戴銀、富麗堂皇的神像;那層層疊疊的經幡迎風飄揚,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當年文成公主進藏的蒼涼與傳奇......
不久,我們開始下山了。下到半山腰的時候,我的眼前突然出現一段十來米長的環形小道,我思忖著走向平直的地方,剛剛邁開腳步,突然背后傳來一個稚嫩的聲音:“不可以從那里走”。我回頭一看,一個七八歲樣子的藏族小孩,正嚴肅地看著我說。我急忙停住腳步,不由自主地按照他指引的方向下山了?;氐缴较碌臅r候,我急忙向澤扎老師問起這個事情,原來,按照傳統的藏傳佛教,轉山必須只能是朝著一個方向順時針轉動的。雖然短短的十來米小道,可是這規則對于藏地的人們來說,卻是不可跨越的紅線,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尚且如此,何況其他人呢?!我不禁感慨萬分:藏區的人們純潔樸實,從他們的眼里就可以看到他們的心,如同這片圣地一樣干凈,虔誠。<br></h3> <h3>往下俯視,經幡層層疊疊。</h3> <h3>漫山遍野是迎風飄揚的經幡。</h3> <h3> 離開文成公主廟,我們又來到了新寨的瑪尼石堆,這里擁有25億塊瑪尼石,形成了一面長近300米、南北寬80米、高3米的宏偉石經墻。澤扎老師告訴我們,在藏族人的心目中,世間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石頭也不例外。神靈可以寄居于石,人的靈魂也可以寄居于石。石頭便有了靈性和神性。鐫刻有經文、佛像的瑪尼石便有了非凡的意義。瑪尼石就是藏族人精神的寄托。
聽著澤扎老師的講解,置身于瑪尼石城,滿目是雕刻著經文與藏傳佛教圖案的石頭,千姿百態、繁若星辰。我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了:信仰,是藏族人不斷前行的力量,那種力量,震懾人心,無與倫比! <br></h3> <h3>震撼!</h3> <h3>信仰的力量!</h3> <h3> 感受著信仰帶給人們的強大力量后,我們回到了市區。同行的老師們去了玉樹博物館,我一個人來到了附近的格爾薩廣場。
漫步在廣場上,巨型的格爾薩王雕像在日光下泛著金光,雄偉的格爾薩王躍然駿馬之上,一臉堅毅。我仿佛穿越到了那個硝煙彌漫、戰馬嘶嘯的格爾薩史詩里。雕像下,一群藏民正歡快地跳著鍋莊......我的眼前不禁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群孩子,遇到老師都會退到一旁,恭敬地鞠躬;一群牧民,面龐黝黑皮膚粗糙,在高原上趕著牛羊;一群卓瑪,千嬌百媚,在草原上翩翩起舞;還有那一群群牦牛,自由地徜徉在廣袤的草地上......
遠山,披著潔白輕盈的柔紗,空曠的廣場忽然變得柔美起來,在那藍天白云映襯下,美倫絕幻......<br></h3> <h3>千姿百媚的卓瑪。<br></h3> <h3>遠方,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h3> <h3>高原上空曠的原野……</h3> <h3> 信仰如同青春一樣,都會帶給人們一股美好而奇特的力量?;厝ヒ院?,我想除了能給予組織“不辱使命”的堅定答復外,更多的,是在我的人生長河中刻下了一段短暫卻不可磨滅的印記吧。
感謝上蒼,在我有生之年,有幸遇見她,在地獄與天堂之間,探訪一番。<br></h3> <h3>青春與信仰</h3> <h3>信仰是什么?是中國精神!</h3> <h3>信仰是什么?是善良!</h3> <h3>信仰是什么?是人人都獻出一點愛!</h3> <h3>祝福您,親愛的家人朋友們!</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昔阳县|
广元市|
师宗县|
扎囊县|
合水县|
灵宝市|
云梦县|
双江|
黑河市|
武宣县|
襄垣县|
建德市|
开封县|
唐河县|
贡觉县|
嘉禾县|
清镇市|
藁城市|
长治县|
昌黎县|
怀仁县|
科尔|
清徐县|
任丘市|
南皮县|
安多县|
凤冈县|
蒙阴县|
华安县|
海伦市|
股票|
海晏县|
万山特区|
乐至县|
凤凰县|
江陵县|
萝北县|
合作市|
宜宾市|
滁州市|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