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遼寧朝陽市為此次總行程起點。</h3> <p> 中國東北,通指遼寧吉林黑龍江省和內蒙古的東北部,其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地理位置特殊,戰略地位重要。地貌西、北和東面山環水繞,群峰薈萃,松濤激蕩,中間的東北平原被譽為黑土地,是國家十分重要的產糧基地。氣候四季分明,與朝鮮俄羅斯和蒙古幾千公里長的邊境線,風景秀美,民族團結,民俗濃郁,歷史厚重,旅游資源別具一格。</p><p> 可能是由于生活在東北或是因有過二十多年軍旅的經歷,對邊境兩岸風光情有獨鐘。今年七月間,同幾位戰友同學商議經簡單的準備,隨即于7月5日結雙車成行。走東極到北極,一路沿鴨綠江,圖們江,烏蘇里江,黑龍江和額爾古納河等五條國界河繞行,穿越長白山,小興安嶺和大興安嶺三條山脈,縱行呼倫貝爾和科爾沁兩個大草原。用時十七天,行程八千一百公里,圓滿的完成了祖國版圖“雞頭”的環行,感嘆祖國江山美好,感悟國人還任重而道遠。</p> <h3> <b>D1朝陽—錦州—海城—岫巖—東港大孤山景區—住宿東港市。全天行程600公里。</b></h3> <h3> 早晨8點由朝陽高速南站啟程,一路由沿G16丹錫高速東行,下午3點到達大孤山高速口—大孤山鎮—大孤山景區。大孤山景區南瀕黃海 ,峭拔突兀 最高峰海拔高340米,是典型的“三教合一”的建筑,是省級知名景區。門票30元,早晚免費。</h3> <h3> 山腰間的老子向東騎牛的雕塑由為顯著,站在此處可舉目南眺,黃海碧波和大鹿島風光盡受眼底。大洋河口處的濕地,受到政府和國際組織嚴格保護 ,據講春季時節 ,來此遷徙的候鳥場面最為壯觀。</h3> <h3> <b> D2東港—丹東斷橋—河口景區—綠江村。全天行程300公里,住宿綠江村。</b></h3> <h3> 東港是鴨綠江的入海口,東港距丹東斷橋40公里,早飯后一路沿鴨綠江邊的公路行駛。朝鮮靠近中國的幾個島子,原來是有江叉作為界河,隨著江河沙土淤積,江叉漸漸消失,變成了陸地相接,俗稱“一步跨”。</h3> <h3> 斷橋原是鴨綠江上的第一鐵橋 ,由日本殖民機構——駐朝總督府1911年建成。</h3> <h3>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期間被美國飛機炸斷,中方一側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今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門票30元</h3> <h3> 寬甸滿族自治縣河口村,20多年前的一曲在哪桃花盛開的地方,就是這首歌的原創作地。這里地處鴨綠江畔,氣候溫暖濕潤,適宜桃樹生長,幾十萬株桃樹春天鮮花盛開 秋季瓜果飄香。小村青山綠水,成了金山銀山。</h3> <h3> 河口斷橋,原名清城橋,是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三大過江地之一,彭德懷毛岸英當年就是由此橋過江。門票30元</h3> <h3> 1941年日本出于軍事侵略經濟掠奪的需要,指令偽滿洲國和朝鮮當局共建此橋。橋長709米,高25米,寬6米,于1942年建成,1951年3月29日,美軍出動飛機將此橋炸斷。中方一側留下一半的殘橋。</h3> <h3> 志愿軍戰旗美如畫</h3> <h3> 午飯后,離開河口景區,前往綠江村,路況良好,蜿蜒的道路兩側鮮花簇擁似彩帶飄舞,路旁不時有連片藍莓種植地,兩臺車一路徜徉,時而停車拍照,時而品嘗鮮果。</h3> <h3>距綠江村大約20公里處,當地人叫“兩股流”的鴨綠江段,江面寬闊、江水平穩、景色宜人。當時一束陽光,從云縫透出,如舞臺燈般照射在江岸上,十分奪目。</h3> <h3>綠江村對面當地人稱其為“小天池”的景色。</h3> <p> 下午的5點鐘遠處的綠江村漸漸呈現。</p><p> 綠江村位于寬甸滿族自治縣,東部與吉林集安接壤,東南與朝鮮隔江相望,鴨綠江與渾江在這里如二龍聚首,圍繞村莊幾乎180度的大回轉。探入鴨綠江的最東端是遼寧的東端極限,稱之為地理的遼東第一村。雖然偏遠但風光絕佳,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奉獻,村內食宿方便。</p><p> <b>提示</b>:由河口村方向進綠江村有兩條路線,一條是沿鴨綠江進入,就是我們的行進的線路 ,九曲十八彎的盤山公路很多。另一條是沿渾江,經渾江口進入綠江村,是通常的線路。</p> <h3> <b>D3綠江村—集安—臨江。全天行程300公里,住宿臨江市。</b></h3> <h3> 出村口不遠處就是渾江口,鴨綠江和渾江在這匯合是兩國兩省兩江的交匯處。</h3> <h3>距渾江口西4公里處的渾江大灣。在此不遠處跨過渾江公路大橋,便進入吉林省集安縣的境內了。</h3> <h3>集安鴨綠江鐵路大橋,中朝兩國通關大橋。抗美援朝期間據資料顯示有42萬志愿軍由此過江,是“打不垮,炸不斷”鋼鐵運輸線的首橋,被譽為“抗美援朝第一渡”。對面是朝鮮第六大城市滿普。</h3> <p>過集安20多公里有一個叫大川的地段,朝鮮一座在建的鴨綠江水電站。</p><p>我國在集安至臨江這一江段,也修建有望江樓和中朝合建的大型云峰水庫水電站。</p> <p> 上圖是過望江樓水電站不遠處對岸朝鮮的火車站,下圖是過集安三道溝至臨江沿鴨綠江的一段舊國防公路。</p><p> 集安至臨江有幾條公路可走,為沿鴨綠江而行我們選擇國道331行駛,行駛約百公里在三道溝處有一岔路口指示:直行經由白山市可到達臨江,但要離開鴨綠江繞遠走個“弓背”;經咨詢當地人確認,離開331國道選擇右行,沿鴨綠江邊的舊國防公路行駛,它經由大栗子街道而到達臨江,相比之下距離近幾十公里風景也漂亮,并且云峰水庫和對岸朝鮮的亞洲最大銅礦也在此路段內。幾十公里的舊水泥公路,左側山勢陡峭,山林茂密,右側的江面寬闊蜿蜒,居高臨下舉目風光無限,不足之處路面較窄少有維修,路段上不時有山石散落下來,需謹慎行駛。提示:進入此段前要做好路況咨詢,如遇降雨天氣此線公路不安全 ,走經白山市的公路可靠。</p> <h3><b> D4臨江—十五道溝(望天鵝景區)—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全天行程235公里,住宿長白縣。</b></h3> <h3> 今天主要行駛路段是臨江至十五道溝(望天鵝景區)的省道303,這段183公里的道路全程瀝青路面,雖山路崎嶇路況確良好,兩岸綠水青山云霧繚繞,空氣清新景色宜人。<br></h3> <h3> 對岸朝鮮幾公里就設有的邊防哨所。</h3> <h3> 對岸朝鮮的民宅。</h3> <h3> 江面上,不時可看到朝鮮工人運輸木材的放排。</h3> <h3> 放排工人向我們揮手。</h3> <h3> 過七道溝就有集中的發排點。</h3> <h3>望天鵝風景區是國家級4A旅游景區,位于長白山脈,中朝邊界鴨綠江畔。這里古樹參天怪石嶙峋,是以奇石飛瀑見長的峽谷,又有因火山噴發和流溢形成的玄武質火山錐,其“水石樹”三景獨見特色,素有“小九寨溝”之稱。門票80元<br></h3> <h3> 景區內的一景</h3> <h3> 景區內的天書展冊</h3> <h3> 景區內合家歡瀑布</h3> <h3><b>D5長白縣—長白山南景區行程229公里—二道白河—和龍又行駛282公里。住宿和龍市。</b></h3> <h3> 長白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廣義的講北起完達山北麓,南延千山和大連老鐵山,長1300公里,寬400公里,但我們通常所說一般指白山市周圍的山脈,長300公里寬200公里的山帶。</h3> <h3> 長白山南景區國家5A景區,是長白山天池三個景區之一,位于長白山主峰的南側,是鴨綠江的源頭地</h3><h3> 在三個景區觀看天池中,南坡視線最廣闊,可一覽無余觀其全貌。因山體脆弱,時有落石下滑,景區已關閉六年,經修繕今年六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h3><h3> 景區門票125元,環保車85元</h3><h3><br></h3> <h3> 由景區服務中心到天池有47公里,需乘景區車環保車盤山而行。</h3> <h3> 景區南坡中朝兩國的界樁。</h3> <h3> 鴨綠江的源頭。鴨綠江全長795公里,從第一天的大港鴨綠江入海口,經五天沿江而行,今天算是了卻“尋源”的愿望。</h3> <h3> 到了海拔2500米處的天池,已被大霧整個籠罩。長白山天池,一年有255天被霧籠罩,與這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有關,南面渤海黃海潮濕的暖氣流與北面冷氣流相遇極易形成大霧,南坡尤為顯著。在山頂等了兩個多小時,不見霧散,便揮手告別,留個念性下次再來。</h3> <h3><b>D6和龍—琿春—防川景區,行程247公里。又行程293公里進入黑龍江省安寧縣—東京城鎮,住宿東京城鎮。</b></h3> <h3> 防川風景區 位于敬信鄉,距琿春65公里,這里有“雞鳴聞三國,犬吠驚三疆”的一眼望三國景點。景區門票70元,環保車7元。</h3> <h3> 站在11層龍虎閣樓上,舉目相望是標準的一眼望三國景觀,左側為俄羅斯境內,江的右岸是朝鮮境內,江面的鐵路大橋,是朝俄友誼大橋。中間的三角地方為我國境內。再遠眺直徑九點八公里以外便是日本海。</h3> <h3> 土字碑是1886年由清政府欽差大臣吳大澂同沙俄代表談判而立的。從這里到圖們江口15公里。目前新劃定的中俄國界,此碑已失去界碑功能 ,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h3><h3></h3><h3> 一位領導人在視察防川時感嘆:“圖們江水向東流,土字牌前路斷頭,登上哨所望滄海,舊事不堪再回首。”</h3> <h3> 中國的邊防哨所</h3> <h3> 觀望樓——龍虎閣</h3> <h3> 與朝鮮通關的圈河口岸</h3> <h3><b>D7東京城鎮—鏡泊湖22公里—興凱湖旅游度假村(當壁鎮)行程 364公里,住宿興凱湖景區。</b></h3> <h3> 鏡泊湖瀑布國家5A景區,位于黑龍江省寧安縣內,瀑布寬約40米,雨量大時,幅寬可達300米,落差20米,它的水潭深60米。</h3><h3><br></h3> <h3> 潭中可劃船游玩,偶爾有跳水表演。門票100元。</h3> <h3> 興凱湖位于黑龍江境內,是中俄邊界的淡水湖。湖長100公里,寬60公里,北三分之一的面積為中國,是烏蘇里江的西源頭,盛產大白魚。當壁鎮的這個景區門票40元。</h3> <h3> 景區沙灘景象</h3> <h3> 園區一景</h3> <h3>日出景色</h3> <h3><b>D8興凱湖—珍寶島—撫遠縣全天行程630公里,住宿撫遠縣。</b></h3> <h3> 珍寶島,烏蘇里江江中小島,島長2200米,寬500米,面積0.74平方公里。由于島似元寶,故稱珍寶島。該島因1969年3月發生中蘇邊界事件而名震中外。當前邊境兩岸和平穩定,該地已成為風景區,可乘船登島或環島游。環游船票50元。</h3> <h3> 岸上 珍寶島標記</h3> <h3> 島上的邊防軍營</h3> <h3> 一島獨勝,百年首捷</h3> <h3> 下午2點多鐘進入建三江上了高速路,一路直奔撫遠縣城,到這算是真正進入三江平原啦。</h3> <h3>公路兩側稻田萬頃一馬平川</h3> <h3><b> D9撫遠—黑瞎子島—東極廣場—烏蘇鎮—同江,全天行程450公里,住宿同江市。</b></h3> <h3> 黑瞎子島歷史上是中國固有領土,1929年在中東鐵路事件中,前蘇聯侵占了黑瞎子島。2008年10月14日,中俄兩國政府在黑瞎子島舉行界碑揭幕儀式,中國收回半個黑瞎子島主權,獲地171平方公里。</h3><h3> 照片為進入黑瞎子島的服務區,黑瞎子島目前對游人開放全票270元,也可單獨購東極寶塔,黑瞎子島濕地和探秘熊園三景區門票。</h3> <h3> 三張照片是2013年進入黑瞎子島拍攝</h3><h3> 一, 2008年10月14日中俄兩國政府在黑瞎子島舉行界碑揭幕儀式舊址。</h3><h3> 二,黑瞎子島濕地。</h3><h3> 三,揭幕儀式的那塊259號界碑。</h3> <h3> 華夏東極的廣場(太陽廣場)為中國地理最東端。位于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點,廣場寬闊建筑宏偉壯觀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登上閣樓相望,北邊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烏蘇里江和黑龍江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交匯點</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東面</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對岸是俄羅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小鎮,南端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烏蘇鎮,西邊是跨黑龍江入黑瞎子島的烏蘇大橋。</span><br></h3> <h3> 祖國最東端哨所——中國東方第一哨。坐落烏蘇鎮,一九八四年八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為該哨所題詞“英雄的東方第一哨”。</h3><h3> 這里是祖國最早升起太陽的地方,夏至時節早晨兩點多鐘太陽就在這里升起,哨所官兵為國戍邊,每天把太陽迎進祖國。</h3><h3> 這里為照顧祖國各地游客對子弟兵的熱愛之情,除營房內和警戒對象外,營區半開放,游客可進入參觀。</h3> <h3> 我把太陽迎進祖國——營內的太陽廣場</h3> <h3><b> D10 同江—橫江口—三江口—富錦—伊春 ,全天行程460公里,住宿伊春市。</b></h3> <h3> 橫江口,同江市西側的松花江碼頭。江面有2000多米寬,到這里又向北流到城北迅速轉灣向東再20公里與黑龍江匯合,完成了松花江使命。</h3> <h3> 這里是中俄邊界,“江匯于此、海通于此、路始于此”,松花江由此匯入黑龍江,經撫遠流入大海。</h3> <h3>途徑三江平原的富錦,有糧都之稱謂。</h3> <h3> 晚飯前趕到了伊春市 ,伊春是小興安嶺的腹地,是世界占地面積最大的林業城市。</h3> <h3><b> D11伊春—北安—五大連池景區—沾河林場管理局,全天行程570公里,住宿沾河。</b></h3> <h3> 五大連池國家5A景區,是十四座星羅棋布火山群,是老黑山火山熔巖阻塞了古河道 ,形成了堰塞湖。景區分散門票分售,價格不等,幾個景區最推薦門票78元的老黑山景區,它午后三點后不在售門票。</h3> <h3>五大連池的第三池,可陸地觀賞可乘船游湖,游船票100元。</h3> <h3>五大連池的石海景區,門票40元</h3> <h3><b> D12沾河—黑河市—三卡子鄉—(七棵樹—椅子圈村—興隆村—十八站155公里)—塔河,全天行程700公里,住宿塔河縣。</b></h3> <h3>十點鐘經過歷史名城璦琿,這里發生兩件有影響的事情,一是1858年的“璦琿條約”,使中國一次喪失六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二是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1935年提出的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既璦琿——騰沖一線。</h3> <h3> 中午11鐘,到達小興安嶺北麓黑河市,黑龍江向北的高速路到此結束。</h3> <h3> 黑河市市容優美環境整潔。</h3> <h3> 黑河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位于黑龍江中方一側的大黑河島內,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對口貿易。</h3> <h3> 準備通關的俄羅斯游客。</h3> <h3> 口岸內的工藝品商店。</h3> <h3> 行駛到大興安嶺東部的呼瑪縣三卡子鄉附近,有一處停車觀景臺,是當年204名下鄉知青在這里修路,為懷念那段歲月而捐資修建的,并將此處命名為“路魂”。</h3><h3> 黑龍江在這一地段很美。</h3> <h3>因呼瑪縣南北100多公里全面修路,車輛行駛到七棵樹村,只好下國道G331,穿行幾個林場,繞道行駛150多公里,在十八站再上國道,六點鐘到達塔河縣城。這是大興安嶺北麓,南北交通的驛站,車要加油,人要休息吃飯。</h3> <h3><b> D13塔河—龍江第一灣—北紅村—北極村。全天行程 385公里,住宿北極村景區。</b></h3> <h3> 北極村位于中國最北端,是全國觀北極光和白晝最佳之處。每當夏至前后 有近20個小時可看到太陽,這便是人們常說的極晝現象。幸運得話還會看到異彩紛呈的北極光。景區南北長大約8公里,東西大約4公里。景區內有較多的家庭客棧 食宿方便。景區門票70元,觀光車30元,景區外停車費24小時20元。</h3> <h3> 因加漠線修路,選擇506鄉道和206國道,雖不是主路但一路都是水泥路,這段路另一好處 是去北極村要途經兩個景點,一個是龍江第一灣另一個是北紅村景區。但結果一個因汛情嚴重關閉,另一個因途中加不上汽油只能放棄,最后帶著紅燈勉強滑行到北極村景區。</h3> <h3> 神州廣場,因上游持續下雨,黑龍江水位猛漲,水面已淹沒廣場。</h3> <h3>北極廣場的標志物,我找到北啦!</h3> <h3> 最北郵局</h3> <h3> 北極哨所——北方第一哨,因當時下雨,無法趕到此地,這張相片是2015冬季來此地拍下的。</h3> <h3><b> D14北極村—漠河—滿歸—冷極村—根河,全天行程549公里,住宿根河市。</b></h3> <h3>距北極村85公里處是黑龍江與內蒙古交界點,即將離開黑龍江省開始進入內蒙古境內。</h3> <h3> 滿歸鎮隸屬根河市,起到交通樞紐作用,南行北往都要經過這里。由漠河至根河300多公里的路段,一是路面有些窄,二是彈坑路和沖浪路較多,路況不是太好。</h3> <h3> 過滿歸路過激流河上一處叫“母子島”的小景。</h3> <h3> 靠近根河附近有一個叫冷極村的村子,是中國最冷的地方,冬季最低溫度達—58度,離村不遠處設有“冷極點”。這也是南來北往的驛站。</h3> <h3> 根河市,隸屬呼倫貝爾縣級市 位于大興安嶺北麓西坡,年平均氣溫—5.3度,冬長夏短,無霜期平均90天,氣溫低于“中國北極”漠河。潮查河從城區穿過,是一座青山綠水的城市。</h3> <h3> 根河從城市南端流過,這條河最后并入額爾古納河,是一條對草原生態很有影響河流。</h3> <h3><b>D15根河—拉布大林(額爾古納市)—白樺林景區—恩和—室韋鎮—拉布大林—陳巴爾虎旗,全天行程551公里,住宿陳巴爾虎旗。</b></h3> <p> 出根河市上省道301一級公路,路寬車少,路兩側不時有油菜花,春小麥和大片馬鈴薯的種植映入眼簾,色彩豐富了起來,一改連續多日穿林海的視覺疲勞,開始由森林漸進向草原過渡,告別大興安嶺的千里林海,踏上萬頃呼倫貝爾草原。</p> <h3> 車行駛120公里到達拉布大林,由省道301轉入省道201,公路標準路面平整 秩序良好,油菜花春小麥與草地交織裝扮的公路有如畫廊一般。</h3> <h3>行駛大約30公里處有一個白樺林景點。</h3> <h3> 過了白樺林景區,樺木林漸行漸多,</h3> <h3> 行駛156公里,中午趕到了室韋(吉拉林)。美麗的小鎮依山傍水,與俄羅斯小鎮奧洛契隔額爾古納河相望。人口1800多人,其中華俄后裔占63%,在2005年被CCTV評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之一。這里又是蒙古族的發祥地,成吉思汗的故鄉。</h3> <h3> 對岸俄羅斯小鎮奧洛契</h3> <h3> 小鎮南端是與俄羅斯奧洛契通關的口岸,購買20元門票可駕車通過邊檢站到中俄友誼橋頭參觀。</h3><h3> 友誼橋為中俄共同建筑,于2001年9月20日竣工,長316.594米,寬5.1米。</h3> <h3> 國門內的界碑</h3><h3><br></h3> <h3>距室韋30公里處的蒙古發祥地的一景區。</h3> <h3> 恩和俄羅斯民族鄉距拉布大林92公里,中國唯一的俄羅斯民族鄉。下午兩點鐘到達恩和,印象最深的就是民居都是用圓木桿作墻壁,俗稱“木刻楞”俄式建筑。</h3> <h3> 再一個特點保持俄羅斯飲食習慣,日常食品列巴面包。</h3><h3> 還有各家店面牌匾都用蒙俄漢三種文字標注。</h3> <h3> 下午兩點走拉布大林——陳巴爾虎旗的332國道,需要行駛134公里。這段路中有一景區叫金帳汗蒙古部落,站高坡上能觀賞草原最美九曲十八彎的莫日根河。常言道“最美風景在路上”,今天剩下最后這百公里的路景色最為迷人,白云藍天游,牛羊山間走,遍地黃花草原開,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h3> <h3><b>D16陳巴爾虎旗—海拉爾—新巴爾左旗—阿爾山—烏蘭毛都草原—烏蘭浩特,全天行程600公里,住宿烏蘭浩特市。</b></h3> <h3>行至新巴爾虎左旗一段草原</h3> <h3>把歡歌留在草原</h3> <h3>把吉祥拋向草原</h3> <h3> 阿爾山市隸屬興安盟,位于內蒙古東部,地處大興安嶺脊中段,被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和蒙古四大草原所環抱,深林和草原相擁,冰雪和溫泉相伴。平均海拔1200米,全年氣溫較低,市東北70公里處有國家5A級的景區阿爾山森林公園,是旅游度假好地方。</h3> <h3> 阿爾山火車站竣工于1937年7月,三層六頂,四頂為懸山式,二頂圓攢尖式,主體高13.70米,主體建筑面積671.49米,是一座典型的東洋建筑,也是保存完好正在使用的少數建筑之一。它是日本侵略者為強化殖民地,掠奪大興安嶺資源而建的。目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阿爾山火車站檢票口一側。</span><br></h3> <h3> 阿爾山車站站臺一側。</h3> <h3>阿爾山一街景</h3> <h3> 阿爾山郊外的白樺林</h3> <h3> 在阿爾山與烏蘭浩特之間的烏蘭毛都草原,經此處的歸流河稱九曲灣景區。</h3> <h3><b> D17(22日)烏蘭浩特—通遼—彰武—阜新—錦州—朝陽,全天行程800公里 ,至此圓滿完成此次環東北邊境的自駕游活動。</b></h3> <p> 人生如旅途,相逢是首永遠唱不完的歌,再見了!十七天的風雨同行,十七天的一路歡歌,十七天相助的同學戰友,下一行程我們再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囊谦县|
沿河|
乐东|
扎兰屯市|
罗山县|
翼城县|
沙河市|
樟树市|
外汇|
比如县|
太仆寺旗|
乐至县|
寿阳县|
手游|
托克逊县|
南召县|
景泰县|
蒙阴县|
哈巴河县|
东兴市|
游戏|
怀宁县|
永州市|
边坝县|
松潘县|
自贡市|
弥勒县|
昌平区|
南漳县|
万源市|
普格县|
文山县|
兰州市|
平安县|
南投县|
石柱|
黔江区|
德江县|
淮北市|
南昌市|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