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八一節專題]從戎十八載,悠悠家國情

江南

<h1><b>原創作者:張獻民</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編 輯:江南</b></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建軍九十五周年之際,讓我們向全國所有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們致以崇高的敬意!</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請欣賞元氏籍退役軍人張獻民的原創制作《從戎十八載,悠悠家國情》</b></h1> <h1><b>1969年11月29日,是我應征入伍的紀念日,每當這個日子來臨,我內心就會感慨萬千,身不由己的反復觀看身著戎裝的黑白照片,回憶起當年火熱的部隊生活,回想起教育我幫助我的部隊首長,回想起在一起摸爬滾打、朝夕相處的革命戰友。是解放軍這所革命大學校,磨練了我、鍛煉了我、培養了我。十八年的軍旅生涯永遠鐫刻在我的腦海之中。雖時隔45年,但那充滿激情、飽經風霜的崢嶸歲月,仍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永遠給予我無盡的勇氣和力量,是我一生最大的榮耀和幸福。</b></h1> <h1><b>新兵入伍</b></h1><h1>1969年初,蘇聯霸權主義繼承沙皇俄國的衣缽,對外進行侵略和擴張,在中蘇、中蒙邊境陳兵百萬,不斷對我國進行挑釁,對我國的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全國進入“加強戰備,準備打仗”的臨戰狀態。10月中旬,我國首次冬季征兵開始報名,我毫不猶豫找公社武裝部長報名,愿當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成為一名人人敬仰、個個愛戴的革命軍人,為保衛祖國貢獻自己的青春。當時,唯恐視力不合格,竟把視力表背得滾瓜爛熟。經過政審、體檢,我如愿以償,和本村的劉寶珠被批準應征入伍。11月29日,蘇村公社15名入伍新兵在公社集中,武裝部長張建榮宣布我擔任本公社新兵班長,孔村劉銀鎖為副班長。然后在部隊帶兵干部張秀軍的帶領下,乘坐敞篷汽車駛向元氏車站東側第63軍炮兵團營房。我們入伍之前,炮兵團已于10月下旬奉中央軍委命令,配屬第187師赴內蒙集寧地區執行緊急戰備任務,后移防山西省陽曲縣原第69軍炮兵團營房,元氏營房只剩下留守人員。全縣170多名新兵編為一個新兵連,以公社為單位編班。蘇村、曠村、正莊三個公社為第一排,排長張秀軍,副排長許慶辰。其他公社編為第二、三排。安排就緒后,首先進行了三天的入伍教育,隊列訓練和條令學習,就開始將部隊所留的物資裝火車,有炮彈、油料、器材、服裝、糧食、蔬菜,還有隨軍家屬所有的生活用具等。12月15日晚上,在友軍的歡送下,登上最后一趟軍列,隨同團留守人員開赴山西省陽曲縣營房,將元氏營房移交給第27軍炮兵團。</h1> <h1>陽曲營房分散在陽曲縣城西北上莊、宋莊、北郁里、寺莊、龍興頭周圍10多平方公里6個沖溝內,團部與各營距離都在3公里以上,沖溝交錯,地形復雜,交通、吃水、洗澡都非常不便。新兵連在最偏僻的一個的沖溝內,冒著嚴寒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訓練,發了《毛澤東選集》合訂本,佩戴了領章帽徽。“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紅旗掛兩邊”的軍人形象得到了真正實現,大家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此后,被分配到全團各個單位。我和高建國、張習校、楊中其、王習林、李占英、賈占秋、王景山等14名新兵分到團直屬連隊指揮連,又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學習和隊列訓練,將我們分到了各個班排。我和李村的楊明亮分到偵察排,其他同志分到測地、有線和無線排,正式步入了軍人的戰斗生活。</h1> <h1>在部隊遇到了幾名相識的干部和老戰士,他們曾在南佐中學和南蘇村支左、支農。如后勤處副處長劉蒼法,司機班長尹明成、霍振忠等,他們都鼓勵我一定好好干,爭當一名合格的軍人。</h1> <h1><b>專業訓練</b></h1><h1>指揮連是團司令部的指揮分隊,擔負著全團軍事行動的偵察、測地和通信保障任務。全連100多名干部戰士分別來自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四川、安徽等地,是一個具有光榮傳統,非常有戰斗力的先進連隊,在全團素有作風過硬、紀律嚴明、隊列整齊、內務整潔、歌聲嘹亮之稱。</h1> <h1>炮兵偵察是炮兵戰斗行動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炮兵指揮員正確定下決心的基礎。炮兵偵察的主要任務是:偵察敵情、偵察地形,保障炮兵射擊,觀察我軍的戰斗行動和信號,堪稱炮兵的“火眼金睛”。</h1> <h1>裝備的主要器材是偵察經緯儀、炮隊鏡、方向盤、望遠鏡、計算盤、卷尺等。在班長馬志明和老同志的耐心幫助和嚴格要求下,我學會了經緯儀在各種條件下的架設、撤收,熟悉了其性能、構造和特點,掌握了方向角、高低角和磁方位角的測量方法。在此基礎上,又學會了計算作業(坐標正運算、坐標逆運算、三角邊長計算),掌握了識圖用圖知識(地圖比例尺、識別地物符號、地形地貌、現地使用地圖)。經過兩個多月的單兵訓練,開始轉入班作業訓練,進行連測戰斗隊形和交會目標。作業方法是通過已知數據,測量三角形角度和用卷尺量出的距離,計算出觀察所的坐標、高程,再交會出偵察區域內方位物和目標的坐標、高程,以保障火炮對目標的精確射擊。</h1> <h1>在班作業中,我擔任側觀器材手,班長下達展開指示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奔向二、三百米外,占領有利地形,開設側方觀察所,測量出有關角度,用電話或旗語報告給班長。偵察訓練不但有白天作業,而且還有難度較大的夜間訓練科目。在器材上安裝照明用具,進行連測作業和捕捉(交會)瞬間閃光目標。要做到:頭正頸直別眨眼,始終盯著印象點;余光瞄,鏡快轉,三點構成一條線;鏡內判讀偏差量,看讀分劃加減上。在“只有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的口號鼓舞下,自己以堅強的決心和毅力,不懂就問,不會就練,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加班訓練,并認真閱讀《地面炮兵觀測教程》,堅持整理訓練筆記。不到半年時間,就全面掌握了偵察知識和作業方法,成為偵察排的技術骨干,甚至超過入伍兩年的老兵。在一次軍事演練中,我身背40多斤重的經緯儀,以“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勇氣,急行軍15公里,一路上完成了各種戰術動作,按時占領了觀察所,完成了偵察作業。在年底營、群實彈射擊中圓滿完成了觀察炸點,校正射擊和測量彈坑任務。在參加團組織的歷次考核中,個人成績優秀,當年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年終總結時連首長將自己的表現作為典型事例寫入全連年終工作總結中,同時被評為“五好”戰士。197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提為偵察班長。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日記中寫道:“人生大道多寬廣,出征何懼有風浪,欣逢振興中華時,甘為祖國獻力量。”</h1> <h1>偵察兵訓練的壯觀場面至今在我眼前浮現,一些數據、口訣還牢記在心,如連測戰斗隊形中常用的已知點營房水塔坐標:<br>X 15662.0 Y 43971.5 H 900.8;識圖用圖口訣:藍色的水,綠色的樹,棕色的地貌和公路,黑色的道路和房屋,說明符號加注記。</h1><div><br></div> <h1><b>軍事演習</b></h1><h1>在18年的部隊生活中,我參加了數十次的軍事演習和戰術實彈射擊,特別是任偵察股長以后,除了組織偵測分隊連測戰斗隊形外,還要參加首長、機關演習,及時下達敵情通報、偵察指示和標繪偵察計劃圖。記憶較深的有以下幾次重大軍事演習。<br>1975年11月,長途野營拉練中,參加軍組織的第188師在河北蔚縣北水泉地區進行的“加強陸軍師對運動之敵進攻”檢驗性戰術演習;1977年11月,參加軍在山西省盂縣東梁地區對團進行的檢驗性實彈戰術演習;1982年6月,參加軍在山西東梁地區組織的“堅固陣地防御戰斗”,軍、師、團三級首長、機關攜帶通信工具的演習;1983年9月,參加了軍在山西陽方口、寧武地區組織的第188師“加強陸軍防御戰斗”實兵演習;<br></h1><div><br></div> <h1>在山西省汾陽縣實彈射擊場地<br>1984年6月,團首長、機關參加了軍在河北張家口、宣化地區組織的師、團兩級首長、機關攜帶通信工具的現地演習;同年10月,團參加了軍組織第188師在山西靈丘落水河地區進行的“對野戰防御陣地之敵進攻戰術”實兵合練;1986年5月,炮兵旅參加了北京軍區組織第27、63集團軍在內蒙朱日河地區進行的“堅固陣地防御戰斗”演習。<br></h1><div><br></div> <h3>在山西省孝義縣營房留念</h3><div><br></div> <h1>在內蒙古朱日和參加北京軍區組織的27軍、63軍軍事演習現場留念<br>通過多次演習,進一步熟悉了預定作戰地區的地形,研究修訂了作戰方案,演練了協同作戰,提高了首長、機關的組織指揮能力。<br>軍旅札記<br>在當戰士和班長期間:參加了團訓練隊組織的偵察專業骨干培訓、隊列培訓和小教員培訓;到軍高炮營參加測距儀使用培訓;到團訓練隊任預提班長培訓班教員;多次參加太原市247軍工廠在陽曲縣靶場進行的火炮試驗射擊保障任務;在營區訓練太原市工學院大學生;帶領偵察班到軍炮兵教導隊執行訓練保障任務6個月。<br>  </h1> <h1>在太原兒童公園留影<br>任測地排長期間:1977年10月參加北京軍區炮兵在宣化組織的測地排長專業考試;同年11月,到河北安平縣送退伍老兵;1978年2月到石家莊第27軍參加軍區炮兵組織的測地計算盤培訓;1978年11月,到河北大城縣帶新兵。</h1><div><br></div> <h1>在太原五一廣場留影<br>任偵察參謀和股長期間:1980年3月參加軍組織的參謀業務培訓;1982年10月,到河北昌黎參加軍區炮兵在炮兵第五師組織的炮兵偵察訓練現場觀摩會;1983年9月到河北元氏第27軍炮兵團參加軍區炮兵組織的偵察訓練現場研究會;1984年初,帶領測地排配合山西省測繪局到山西代縣某煤礦測繪1:500地形圖;同年5月,到太原市南郊小店鎮測繪農村規劃圖;10月到太原市東郊王家峰測繪1:500房地產開發區域地形圖;1985年3月,為太原市247軍工廠測繪陽曲靶場1:25000地形圖560平方公里。</h1><div><br></div> <h3>在太原東郊王家峰給太原房地產公司測繪地形<br></h3><div>部隊編銷</div><div>1985年5月,軍委擴大會議決定裁軍100萬,同時確定把軍隊建設的指導思想從立足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狀態轉到和平時期建軍軌道。7月9日,中央軍委頒布命令,第63軍改編為第63集團軍。炮兵團于7月31日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了軍精簡整編指示,研究部署團精簡整編工作。10月18日,第一營和團指揮連到188師562團,編為該團炮兵營。第二營、三營和司、政、后機關到孝義與炮兵第16師編為第63集團軍炮兵旅,高建國由團參謀長調任炮兵旅參謀長,我隨團司令部到炮兵旅任偵察科長,原二營副營長宋聚辰老鄉任炮兵旅第五營營長。同年入伍提干的老鄉賈法英、張永魁、劉二林、韓軍法、張聚考相繼專業,韓士軍調裝甲兵學院。</div> <h1>在營房西部蘋果園和團長鄭友庫合影<br>炮兵旅組建后,偵察科組織偵察、測地、氣象、雷達分隊進行了系統訓練,編寫了教案,統一了作業方法,實施了野營訓練和實彈射擊保障,還組織了軍地“兩用”人才培訓。<br>1987年11月,根據個人要求和部隊安排,我和宋聚辰從部隊轉業,結束了18年的軍旅生涯,進行了一次人生的重大轉折。</h1> <h1><b>軍校學習</b></h1><div><br></div><h1>1975年9月,根據個人表現和部隊需要,我由偵察班長提升為測地排長。1976年2月17日,我和二連副連長寧德旺被部隊選送到南京炮兵學校學習。南京炮兵學校位于南京市江寧縣湯山鎮作廠,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環境優美,俗稱“湯山炮校”。是當時唯一一座培訓全軍地面炮兵初級指揮員的學校。一跨入軍校大門,那嘹亮的歌聲、整齊的步伐、生龍活虎的場面、緊張而有節奏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新鮮,那么激動人心,那么催人奮進。學員來自全國各大軍區各個炮兵部隊,與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谷牧之子、焦裕祿長子焦國慶是同期學員。當時,全國正掀起“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政治運動,學校在文化大革命中停課后剛開始復課,學期安排較短,我參加的是測地排長隊第一期學習培訓,學期9個月,編為三大隊十一中隊三區隊八班,培訓的主要課程為識圖用圖,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天文測定方位(太陽高度法和北極星時角法),加密炮兵控制網和測地排的戰斗行動。其它課程有炮兵射擊、火炮操作、三防(防原子、防化學、防細菌)知識等。</h1> <h3><font color="#010101">和測地排戰友在一起學校教員均是全軍地面炮兵的頂級人才,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淵博的專業知識,如測地教員張中娘,是60年代初期畢業于武漢測繪學院的高材生,曾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炮兵部《陸軍炮兵測地教程》主編。他給我們教授的天文測定方位基礎知識,如觀霸王舞鼎,大氣磅礴,又舉重若輕;如登泰山一覽眾山,峰谷紋理了如指掌。他用通俗的語言,鮮明的觀點,旁征博引,把學員引領到天球這個直觀感覺之中,會感到頭頂上罩著一個巨大的半球,白天的太陽和夜晚的群星都好像鑲嵌在這個半球的內壁上,無論在地球表面的任何位置,總會感覺到位于這個圓球的中心上。使學員明白了這個由直觀感覺而產生的圓球叫做天球。學員們一致感到,張教員獨特的教學風格是我們一種無與倫比的享受。教員講課認真,學員學習刻苦,并互相交流各個部隊的訓練經驗。?</font></h3> <h1><b>和戰友高建國在一起訓練</b><b><br></b></h1><h1><br></h1> <h1>測定實彈射擊目標<br>在校學習期間,學校組織學員瞻仰了雨花臺烈士陵園,參觀了南京長江大橋。乘輪船沿長江到江陰縣華西大隊進行開門辦校,與華西社員同學習、同勞動,參觀了他們的新民居、豐產田、村辦企業和堅持共同富裕道路的遠景規劃。個人利用星期日游覽了中山陵、陵谷寺、廖仲愷與何香凝墓地、玄武湖等名勝古跡</h1> <h1>為期9個月的學習,使我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軍事技術水平,學到了在部隊學不到的知識。返回部隊后,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帶領全排戰士刻苦訓練,在全軍考核中成績優秀。1977年10月,測地排被團評為“學習雷鋒、學習硬六連”兩學先進單位。<br>?<br></h1><div><br></div> <h1>在南京炮兵學校畢業合影<br>1978年12月,團任命我為三營指揮連副連長;1979年4月任司令部偵察股參謀;1981年1月任副營職偵察股長,家屬子女辦了隨軍手續,由農業糧變成了商品糧,農村戶口變成了城市戶口,是同年入伍干部中提升較快的一位。我終生難忘部隊首長對我的教育和培養。<br>…</h1> <h1>野營訓練<br>部隊軍事訓練,按年度訓練計劃分為單兵基礎訓練、班協同訓練和連、營、群協同戰術訓練。單兵基礎理論知識一般在營區進行,實地訓練和班以上協同訓練主要在野營地區完成。每年5—7月份,氣候良好,溫度適宜,全團指揮分隊都要遠離營區,選擇較有利的地形進行野營訓練。全團指揮分隊分散居住在幾個村莊內,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及時為房東挑水、掃院、清理街道衛生,并參加助民生產勞動,密切軍民關系。<br>?</h1><div><br></div> <h1>進行計算作業<br>偵察分隊單兵訓練科目主要是目測距離、現地使用地圖,即在地圖上決定站立點和目標點的坐標、高程;班作業為連測戰斗隊形和指示交會目標。訓練中要求偵察人員認真研究和熟悉地形,靈活運用作業方法,明確分工、主動配合,訓練方法以營為主,團定期組織集團作業和考核驗收。夜間作業一般由團組織實施,各觀察所展開后,團組織有關人員在目標區域發射曳光彈或步槍彈,各觀察所進行交會和捕捉瞬間閃光目標,瞬間目標有單點、雙點和多點,是難度較大的訓練科目。<br></h1><div><br></div> <h1>在團部作戰值班室前留影<br>1979年,我調團司令部偵察股后,先后隨全團指揮分隊到東黃水、河村、東漢湖、楊興鎮、坪里、大泉溝、東南洼等地野營訓練。組織偵察分隊在各種條件下進行訓練,定期組織考核驗收,將訓練成績排隊講評,列表下發,充分調動了干部戰士的訓練熱情,在野營地區到處是火熱的練兵場面。通過野營訓練,既密切了軍民關系,又提高了部隊的軍事技術。在野營訓練中,爬遍了比較突出的山頭和高地,熟悉了各地區的地形道路,加密了明顯地物的坐標,如獨立大樹、煙囪、廟宇、石碑、土包、舊碉堡等,為連、營、群協同戰術訓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br>?<br>組織偵察兵訓練<br>未完待續…</h1> <h1><b>野外測地<br></b>為適應未來戰爭需要,1970年5月—9月,團根據軍炮兵處指示,指揮連偵察、測地分隊到山西省北部預定戰區執行測地任務。其任務是在國家和軍用控制點的基礎上加密炮兵控制網,要求加密到每2—4平方公里一個點。主要作業方法是三角測量,將現地布設的控制點組成互相銜接的三角形,構成三角網,測出各三角形的內角和至求點的高低角,然后根據已知數據和測量值計算出各點的平面直角坐標和高程。全連偵測分隊在連長喬元堂的帶領下,首先在寧武縣陽方口、山陰縣張家莊安營扎寨,以后又到朔縣、應縣、渾源、靈丘、繁峙縣砂河鎮等地扎營。我們每天身背器材、肩扛標石、竹竿和紅旗,攜帶水壺、饅頭和咸菜,根據作業方案進行布點和測量,晚上返回駐地整理作業成果。<br>測區主要是山區和丘陵地帶,各點均建在山頭和明顯的突出位置,并能夠相互通視,有些地區山高林密,沒有道路。我作為器材手,每天身背40多斤重的偵察經緯儀要爬四、五個山頭,汗水將衣服濕透,灌木叢將褲腿劃破,中午吃涼饅頭和咸菜,口渴了喝涼開水,水壺的水喝干了,要到河溝內和老鄉家找水。不到一個月,新發的軍裝和膠鞋就磨出了幾個大口子。全體干部戰士在“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的精神鼓舞下,連續戰斗三個多月,后在全團偵察分隊的支援下,對寧武、神池、朔縣、應縣、懷仁、渾源、靈丘、繁峙、代縣、五臺等地進行了戰場測量,面積約27779平方公里。</h1> <h1><br>1972年4月—8月,我連偵測分隊對上述測區成果又進行了重點復查。在陽方口,曾翻越古長城,攀登烽火臺;在雁門關,曾測量戰備坑道,穿越宋朝楊家古戰場;在渾源縣,曾二上駱駝界,三爬大尖山;在靈丘縣,曾多次往返平型關抗日戰場。現在,對測區的主要山頭恒山、翠屏山、目淚坨、饅頭山、大威山、寺佛山等仍記憶猶新。</h1> <h1>野營拉練<br>1970年11月24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衛戍區野營拉練的總結報告上批示:“這樣訓練好”、“要利用冬季實行長途野營訓練一次”。為貫徹這一指示精神,12月22日,炮兵團在軍統一組織下,開始長途野營拉練。<br>長途野營拉練是部隊平時訓練的實際應用和加深階段,它給練走、打、吃、住、藏,練思想、作風、技術,給加強內部團結,搞好軍民關系等創造了極好條件,是全面提高部隊戰斗力的有效方法。野營拉練分疏散隱蔽,摩托化機動,走中練打三個階段進行。全團按營、連編為行進梯隊,依次通過團出發線,途徑忻縣、靜樂、陽方口、五臺、昔陽等18個縣,行程900公里。</h1> <h1>以后連續五年每年冬季進行一次長途拉練。1974年11月8日至12月底,團在軍直接組織指揮下進行了以運動戰為背景的山地藏、走、打綜合演練,夜行晝伏,冒雪翻越了晉北云中山的十八盤,恒山的白馬石山口,五臺山的鴻門巖、駱駝道和太行山的雄關隘路,行程1100公里。最后在無準備的情況下,夜間經過長途奔襲,倉促展開,于山西省盂縣東梁地區進行了晝夜連續實施的群戰術實彈射擊。在拉練途中,部隊到大同市“萬人坑”前進行了政治教育,到大寨參觀學習,進行了艱苦創業教育。<br>在野營拉練行進中,我偵察排擔負著道路偵察和設置調整哨的任務,每次部隊行動之前,我排由團司令部偵察參謀帶領,乘坐道路偵察車提前大部隊兩小時出發,沿行軍路線在各個轉彎點、岔道口、橋梁、居民地出入口設置路標和調整哨,指揮全團各個梯隊順利通過。調整哨冒著嚴寒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等全團車輛通過后,乘收容車回部隊駐地。記得有一天下午,我在應縣城東一個路口擔任調整哨,當時下著小雪,等全團各個梯隊通過后,天色已黑,收容車一直沒有過來,硬是冒黑十多里找到宿營地,到伙房找了幾個涼饅頭充饑,晚上照常參加站崗放哨。</h1> <h1>通過長途野營拉練,鍛煉了指揮員和機關在各種條件下的實戰能力,提高了部隊的機動能力,各分隊的專業技術和戰術水平均有明顯提高,到達了全面鍛煉和提高的目的。</h1><div><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茶陵县| 丰宁| 神农架林区| 普格县| 龙川县| 河津市| 南和县| 永修县| 体育| 青海省| 北海市| 库车县| 黑龙江省| 宜都市| 新密市| 萝北县| 抚顺县| 清河县| 临洮县| 美姑县| 邹城市| 广汉市| 集贤县| 永德县| 宜春市| 柳林县| 馆陶县| 乌鲁木齐市| 砚山县| 开化县| 木里| 渝北区| 五河县| 都兰县| 洛南县| 桑植县| 左云县| 合江县| 尼勒克县| 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