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當你來到阿爾卑斯山脈占據了國土面積60%的山地國家瑞士旅行,雪山湖泊、森林草地、木屋鮮花每天將與你如影隨形,而可以將這些景觀一覽無余的最佳方式一定是山地徒步。瑞士無數條標識清晰、道路完善的徒步線路將使你的旅行精彩紛呈,我們今年夏季的瑞士之旅也體驗了多條經典徒步線路,其中少女峰地區米倫小鎮附近的鮮花谷徒步是一次雪山戀上鮮花的景觀之旅,徒步體驗堪稱完美。</h3><h3><br></h3><h3>位于少女峰西側,勞特布倫嫩山谷懸崖之上的米倫小鎮,海拔1650米,是通往雪朗峰的門戶,也是欣賞艾格峰、門希峰和少女峰三峰魅力的最佳和最近的觀景點。鮮花谷徒步線路是從米倫出發,經布魯門特(Blumental,即鮮花谷)到小村蘇彭阿爾卑,全長約5公里,坡度:200米,難度系數:舒適,徒步往返加上拍照約需5小時。夏季的6~7月是徒步的最佳時間,這時的鮮花谷花開成海,與山谷對面潔白的雪山交相輝映,碧綠的草坪沿山谷蔓延,木屋和牛羊點綴山間,成就了一幅絕美的阿爾卑斯山風光畫卷。</h3><h3><br></h3><h3>這就是懸崖小鎮米倫(Murren)。</h3> <h3>雖然剛剛進入6月,還沒到嚴格意義上的瑞士旅游旺季(7、8月),但小鎮上已可以看到一些游客的身影,有的前往雪朗峰,有的和我們一樣到鮮花谷徒步。</h3><h3><br></h3><h3>當天的天氣絕對的給力,鮮花谷徒步,走起。</h3> <h3>車站前的一個小廣場,是小鎮欣賞少女峰三山景色的最佳眺望點。</h3> <h3>從左往右依次是艾格峰(Eiger 3970米)、門希峰(Monch 4107米)和少女峰(Jungfraujoch 4158米)。</h3> <h3>白雪覆蓋的山峰在藍天映襯下散發著迷人的魅力。</h3> <h3>從小鎮出發,沿山間小道朝后山的鮮花谷走去。</h3> <h3>沿山腰不斷向上的徒步道。</h3> <h3>正在吞云吐霧的艾格峰。</h3> <h3>山坡上漸次綻放的鮮花,仿佛在告訴人們夏季的盛花期正在悄然來臨。</h3> <h3>還未到鮮花谷,路邊的一大片花地已經讓我們幾次停下腳步,開始拍拍拍的節奏。</h3> <h3>路上一個小觀景臺,老茂坐在木椅上來了個經典背影照,眼前并立著少女峰三峰,仿佛觸手可及。</h3> <h3>有一小段路掩映在松林間。</h3> <h3>前面是從米倫開往阿爾門德胡伯爾(Allmendhubel)山頂的登山火車的軌道,從那出發,也有徒步線路返回米倫。</h3> <h3>到了半山腰,小鎮已在我們的腳下。</h3> <h3>群山環繞的小鎮。</h3> <h3>眼前的這條小路是從小鎮纜車站出發前往鮮花谷的另外一條徒步線路。小路兩邊已被鮮花包圍,走到這里,視野逐漸開闊,三座雪山在眼前一字排開,蔚為壯觀。</h3> <h3>少女峰近在眼前。</h3> <h3>這條鮮花簇擁的小道被形象地稱為"鮮花小徑",小徑雖然比谷地小,可是已經很驚艷了。</h3> <h3>為了拍美照,老茂也是拼了。</h3> <h3>在路標處分出兩條路。</h3> <h3>向左上個小坡到鮮花谷。</h3> <h3>向右往山頂走,可以到阿爾門德胡伯爾瞭望臺。</h3> <h3>而我們獨辟蹊徑,穿過一條羊腸小路,繞一條稍遠的路去鮮花谷,路雖遠一些,但不用爬坡,可以節省些體力。</h3> <h3>我們邊走邊拍,根本停不下來,半個小時的路,愣是走了一個多小時。</h3> <h3>沿著小道繼續往前走。</h3> <h3>走在前面的老茂喊道:這里花好多??!我一陣小跑穿過樹林,眼前豁然開朗,只見白的花、黃的花開遍了整個山坡,人走在里面,就像在花海里徜徉。</h3> <h3>鮮花谷,我們來了。</h3> <h3>白的花、黃的花就像一只只翻飛的蝴蝶在草叢中搖曳生姿。</h3> <h3>黃色花海的主角--長裂苦苣菜(菊科苦苣菜屬),在夏季的阿爾卑斯山常見它的身影。</h3> <h3>花海的另外一個主角--金蓮花,名字和外形一樣嬌艷。</h3> <h3>藍紫色的毛蕊老鸛草,點綴在大片的黃色花海之中,最愛這抹紫。</h3> <h3>我和老茂興奮地鉆進花叢中,開始了拍拍拍的節奏,這時誰也別想打擾我們。</h3> <h3>老茂各種姿勢輪番上陣,坐著來一張。</h3> <h3>半躺的來一張。</h3> <h3>躺著來一張。</h3> <h3>趴著也來一張,看來拍花也得有好體力啊。</h3> <h3>巍峨的雪山是強健有力的男子,五彩斑斕的鮮花谷就是美麗溫柔的女子,鮮花谷依戀著雪山,雪山守護著鮮花谷,在我們徒步的路上,這對相依相偎的戀人始終和我們如影隨形。</h3> <h3>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起了以阿爾卑斯山區風光為背景拍攝的著名電影《音樂之聲》,當時電影里美麗的阿爾卑斯山區風光和旋律優美的歌聲徹底征服了我們。如今仿佛電影里的場景重現,我們來到了阿爾卑斯山,坐在鮮花盛開的草地上,遠望雪山發呆,耳邊仿佛響起了電影主題曲《Do-Re-Mi》那輕松歡快的旋律,思緒也隨風飄蕩。</h3> <h3>隱約看到一對情侶躺在草地上,遠望雪山發呆。此情此景,景不醉人人自醉。</h3> <h3>鮮花簇擁的小木屋仿佛童話故事里的場景。</h3> <h3>我們在花田里足足拍了半個小時。</h3> <h3>離開花田,走進寬闊的谷地,連綿不斷的雪山如寬熒幕電影般呈現在眼前,你走到鮮花谷的任何一個角落,雪山都一直霸占著你的視線,他仿佛害怕他的戀人有一絲一毫的傷害,而一直注視和守護著她。</h3> <h3>山峰的形狀隨著角度的變化而不同。</h3> <h3>這條小路的盡頭就是小村蘇彭阿爾卑。</h3><h3><br /></h3> <h3>草地上一群奶牛,看到我們接近它,也無動于衷,仍然自顧自地繼續吃草喝水休息。牧場四周有圍欄把奶牛圈圍起來,它們守著自己的領地,不越圍欄半步,而我們也只能在圍欄外遠遠注視著它們,有幾頭奶牛正靠近圍欄邊的水桶,這時你就可以和它們四目相對了。</h3> <h3>這頭奶牛的兩邊耳朵上都掛了一個標簽,上半部分是一組12位的數字和條形碼,下半部分是一個5位數的數字,應該是用來識別奶牛的--奶牛的主人是誰,可能還包括了奶牛的出生日期和健康狀況等更詳細的信息,這樣可以更好的飼養和管理。</h3> <h3>瑞士人在割草時特別留心不弄碎夾雜在草中的野花,他們認為,牛吃了帶花香的草產的奶味道更鮮美。你看,這牛一邊聞著鮮花的芳香,一邊嚼著清甜的牧草,悠哉悠哉。阿爾卑斯山的奶牛生長在藍天白云下的青青草場,每天賞著美景,吃著最天然最香甜的牧草,幸福感不要爆棚哦。</h3> <h3>飽餐后的奶牛在草地上懶洋洋地或站或躺或趴著休息,在初夏暖陽照耀下,享受著阿爾卑斯山清涼的空氣和如畫的美景。</h3> <h3>很呆萌的樣子</h3> <h3>奶牛們每天面對著眼前的少女峰,大概也熟視無睹了。讓我們這些萬里迢迢來到瑞士只為一睹少女峰風采的游人們那個羨慕嫉妒??!</h3> <h3>圍欄旁一個小玩意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的后面有根電線連接著圍欄。揣摩了一下,估計是一個小型的太陽能轉換器,它把吸收的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再傳輸到圍欄的繩帶上(繩帶有輕微的電流,以防止奶牛越過圍欄,怪不得奶牛們乖乖的在圍欄里呆著呢),很環保節能的一個創意。</h3> <h3>在風景如畫的鮮花谷里徒步,有雪山鮮花奶牛相伴,還有不時與你插肩而過的徒步者,遠處又走來一隊徒步的。</h3> <h3>在這樣一個開門即見雪山的山地國家,登山徒步騎行就像我們飯后散步一樣司空見慣。大到八十歲的老爺爺老奶奶,小到蹣跚學步的寶寶(寶爸寶媽背著),只要一背上雙肩包,拎上登山杖,阿爾卑斯山就被他們踩到了腳底下。因此瑞士人的長壽,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他們對于戶外運動的極度熱愛,運動讓他們身體健康精神爽,吃嘛嘛香,鍛煉身體的同時還順道欣賞了美景,何樂不為!</h3> <h3>大概年輕人都在忙著工作掙錢,出來登山徒步的多是中老年人,其中又多是夫婦一起出行。雖然不再年輕,他們走起路來仍然精神抖擻,一轉眼就把你摔出半條街??磥砦覀兓貋淼煤煤缅憻掑憻捔?。</h3> <h3>瞧人家那精神頭,體力耐力杠杠滴。</h3> <h3>兩個山地騎行者,從米倫一直上個大斜坡騎到鮮花谷,讓人佩服。</h3> <h3>路邊偶然發現一叢兀自綻放的黃水仙,又叫洋水仙、喇叭水仙,有那么點像小喇叭花,招人喜愛。此花原產歐洲,我國有引種栽培供觀賞。</h3> <h3>此時正是春夏之交的六月初,積雪已經開始融化,雪水匯成的小溪流到山谷里。溪流兩邊裸露的黃土幾天前還是被冰雪覆蓋著,積雪融化了,才露出了黃土,再過幾天,綠草和各種小花就會紛紛冒出來了。估計一個星期后,鮮花谷將會淹沒在漫山遍野的鮮花之中,更盛于現在。雖然目前不是鮮花谷最盛的時候,不過鮮花谷入口處那一大片花田和草地上那些呆萌的奶牛仍然讓我們大呼過癮,而前一天在米倫小鎮不期而遇的每家每戶被鮮花所包圍的景色也著實讓我們驚艷了一把。</h3> <h3>在瑞士的徒步線路上,每隔一段距離就可以看到這樣醒目的路牌標識,上面清楚地標明了從這里到下一個地點的方向和采取各種方式(徒步、騎行或火車、纜車)所需的時間,既為你指明了方向,也讓你可以根據時間調整行程,只要看到了這個路標,心里就像吃了定心丸,你大可以輕輕松松地玩轉瑞士山地。</h3> <h3>到了路標這個位置,再走幾分鐘就到徒步的終點--小村蘇彭阿爾卑了。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和體力,還可以往前方雪朗峰的方向繼續走到雪朗峰下行纜車的比爾格(Birg)纜車站,沿途風光旖旎,用時兩小時。遠遠望去,山腳下還有一些沒融化的積雪。</h3> <h3>你也可以往山谷右邊的山上徒步,大約20多分鐘可以走到山頂阿爾門德胡伯爾瞭望臺(Allmendhubel 海拔1907米),山頂可以一眼看見少女峰三山并立的雄姿,那里還有開滿了鮮花的大草原。圍繞瞭望臺的一個鮮花小徑同樣值得期待,那里種植了許多當地的高山植物,包括了四五種不同品種和形狀的火絨草(又名雪絨花--Edelweiss,歐洲有名的高山花卉,瑞士國花,在它生長的15個瑞士州里受到保護),小徑走一周大約800米,用時20分鐘。因為時間關系,我們沒有繼續往上走,不過即使上去了,也看不到花期7、8月間的火絨草,留點念想給下次旅行吧。</h3> <h3>這條就是前往阿爾門德胡伯爾的徒步線路。</h3> <h3>一路的邊走邊拍,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三個多小時,我們才來到這條徒步線路的終點--小村蘇彭阿爾卑,我們折返原路走回小鎮米倫。</h3> <h3>一路上看到了很多木屋,這些山區木屋的屋頂都是傾斜的,上面沿45度角每隔一段距離固定著一排類似于切割器的三角形裝置,冬季的積雪被切割后順著斜坡滑到屋頂邊沿的一個水槽里,經過加熱融化成水后流到水槽一端,從與水槽連接的一段管道中流到地面,這樣就可以避免積雪壓壞屋頂了。非??茖W有趣的設計。</h3> <h3>此時的少女峰云霧繚繞。</h3> <h3>盡管很多場景已經拍過,但在下山的路上,我們拍照的頻率始終未變,我經常打趣老茂:這里剛才已經拍過幾遍了,他反駁一句:拍照的時間和角度不一樣啊,出來的照片也不會完全相同的,其實關鍵還是景色太美,讓人情不自禁想按快門吧。</h3> <h3>這個坡道往下走很輕松,如果上山時往上走就有點費力了,所以我們繞了另外一條沒有坡度的遠路上山,而且那條小路還可以欣賞到別樣的風景。</h3> <h3>再往下就到岔路口了。</h3> <h3>道路右邊就是鮮花谷入口處的那片大花田。</h3> <h3>走著走著,只見一頭碩大的奶牛沖下道路,脖子上還掛著個大鈴鐺。據說瑞士奶牛佩戴牛鈴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紀以前,開始只是在大霧天氣或牛群迷路時幫助農場主"聽鈴識牛"找回牛群的工具,后來被人們發掘出裝飾的功能,為牛鈴紋上極具瑞士特色的各種圖案,現在已經成為游人伴手禮的熱門選擇。</h3> <h3>牛牛攔在了路中間,不過人家只是借道到對面的山坡吃草嘛。</h3> <h3>下山的路上遇到不少徒步的人。</h3><h3>夫婦倆領著自己心愛的狗狗一起來的。</h3> <h3>幾個朋友結伴而來的。</h3> <h3>當時正值周末,一家三口出來徒步旅行度假的。</h3> <h3>一家四口全出動的。</h3> <h3>年輕的情侶相約周末徒步的。</h3> <h3>還有一位年輕的媽媽背著小寶貝一起來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享受徒步的樂趣。</h3> <h3>這位徒步的大姐看到我們在拍照,還和我們揮手示意呢。</h3> <h3>回到小鎮上,又看到一對夫婦牽著兩只狗狗準備徒步上山的。不禁感慨:鮮花谷徒步已成了到小鎮米倫旅游的人們心中最期待的一個旅程。</h3> <h3>如果你恰好在夏季來到瑞士旅行,還來到了少女峰地區這個美麗的懸崖小鎮--米倫,一定不要錯過鮮花谷的徒步,那些白雪覆蓋的雪山、那些五彩斑斕的鮮花、那些碧綠的草地、那些悠閑吃草的奶牛,將奉獻給你一場視覺的盛宴,你的徒步也會是一個雪山戀上鮮花的阿爾卑斯浪漫之旅,你的米倫之行才能稱得上完美。</h3><h3><br></h3><h3>雪山戀上了鮮花,我們戀上了米倫,因為這里有一個夏季花開成海的美麗山谷。</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漯河市|
双鸭山市|
麻江县|
九江市|
荣昌县|
建水县|
乌审旗|
晋州市|
三台县|
天水市|
博湖县|
长寿区|
尉犁县|
通海县|
乌恰县|
德庆县|
兰州市|
惠来县|
美姑县|
建平县|
泗洪县|
济源市|
常宁市|
桂阳县|
汉寿县|
缙云县|
洪泽县|
徐州市|
法库县|
新民市|
毕节市|
西昌市|
海宁市|
玉门市|
亚东县|
重庆市|
高要市|
和林格尔县|
精河县|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