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縱貫盧氏縣境的盧西(盧氏縣城至南陽西平)公路,修筑于民國31年(1942年),亦系河南省國民政府投資,由當時駐盧之獨立第五旅承包修建。該路起自盧氏縣城,自崗臺南渡洛河,沿洛河南岸西上,至橫澗河口南折,沿河谷抵橫澗,經七寸街、車場,翻越熊耳山之老界嶺,經瓦穴子出魚塘溝口,再經杜家店、朱陽關、花園口進入西平。時值戰亂時期,民國政府財政拮據,投資額很小,故該路系簡易公路,修筑質量極低,路窄彎急,不堪使用,僅1943年冬至次年春,河南省國民政府及軍隊逃往西南時走過一次之外,遂廢棄不用。<br></h3> <h3> 老界嶺地處五里川、橫澗、湯河三鄉的交界處,老界嶺古道它南扼荊襄,北通崤函,實為南北咽喉。<br></h3> <h3>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加上地勢險要,老界嶺古道在整個二0九國道段,都有著相當高的知名度。當年交通尚不發達之時,這條官道就很熱鬧。南來的,北往的,人歡馬嘶,絡繹不絕。有跑長路的,有走短路的。跑長路的,大部分是做買賣的客商。商,有大有小。小商,肩挑擔子,把一肩生活全部裝進籮筐里,顫悠悠來,顫悠悠去。挑風挑雨,挑星挑月,挑幸福挑艱辛,全靠了三條腿和兩只肩膀。是人,都兩條腿,唯挑夫三條腿。兩條肉腿,一條木腿。何為木腿,就是挑夫手里的打拄棍子。這打拄棍子對空手行路的人,或許是個累贅,而對挑夫來說,可就和腿一樣重要。走路,拄著棍子,重力就能從兩條腿上移開來些;乏了,擔子往拄棍頂端的岔岔上一架,它就替代了人的肩膀。人站在路上,就能稍時休息,緩解疲乏。更重要的,這拄棍不僅可以當腿,還可以當武器。狼來了,拄棍一拖,狼拉著尾巴就走。<br></h3> <h3> 老界嶺古道七十華里,據說大小騾馬店不下二十余家,規模大得驚人,每家騾馬店都可接待一百匹以上騾馬客人。這是高檔客房,至于容納挑夫睡覺的大炕,一溜子放倒一二百漢子還不用擠胳膊挨腿。騾馬廄也是寬敞得任由騾子打滾。據說有人當年在老界嶺開店就開發了財,置有良田百畝,騾馬成群,長工不下十幾個。<br></h3> <h3> 這條古道,不僅走南北商旅,販夫走卒,也走大人物。據古道季家老爺子回憶,解放初他家開飯店,曹靖華回鄉省親,騎著高頭大馬,前后還有護衛,就曾在他的飯店吃過飯。走在這條古道上的文人騷客也不在少數,有的人在石壁上題幾句歪詩;有的人專賞一路景致,看云怎樣和山纏綿,看雨怎樣對樹木訴思念,看老虎怎樣張著大口就是咬不住綿羊尾巴。<br></h3> <h3> 一九七六年,國家開始修西安嶺這條路,老界嶺古道就廢棄了。一九七九年暴發了一次山洪,古道徹底被摧毀,只剩下兩條腿的人和四條腿的動物勉強能通行。這一廢廢了三十年,時至今年,國家重修古道。<br></h3> <h3> 2010年以來,盧氏縣以加速戰備公路建設步伐、提高國防戰備公路通行能力和等級標準為目標,大力實施國防戰備公路建設。三年間共爭取戰備公路4條128.5公里,其中:總投資9920萬橫澗至湯河戰備公路已經建成通車。昔日的古道已被寬闊的柏油路取代。<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东港市|
通辽市|
罗源县|
汶川县|
靖江市|
元氏县|
于田县|
察雅县|
平乐县|
镶黄旗|
海丰县|
涞水县|
孟津县|
临西县|
广平县|
横峰县|
璧山县|
赣榆县|
滨州市|
黔南|
常山县|
黄梅县|
芮城县|
德州市|
长宁县|
宣汉县|
溆浦县|
德阳市|
张掖市|
嘉义县|
枣强县|
彭阳县|
兴和县|
灵武市|
汽车|
稷山县|
五家渠市|
太谷县|
阜新市|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