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詩詞作者:林文武,筆名大海,上海人。喜歡文字,喜歡清靜, 與時光煮茶,清淺而行, 詩情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詩歌。 對于詩詞歌賦,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求索之中……<br></h3> <h3>學習李清照《聲聲慢》淺感
文/林文武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凄凄…悲傷凄涼。2慘慘…憂悶憂愁。3戚戚…憂懼。4乍暖還寒…秋天氣候多變,忽暖忽寒。5乍…忽然。6將息…休養。7敵…抵擋。8舊時相識…指舊時朋友,把雁當過去的朋友,這里有思鄉之意。9黃花…菊花。10怎生…如何、怎么之意。11次第…情形光景。12損…極。
此詞乃悲秋之作。前三句毫不隱諱心中苦悶,連同14個疊字,乃千古創格。
表現出詩人晚年生活清冷孤獨的狀態。
下片取秋風物,進一步愁意,把自己比殘菊,而秋雨梧桐點點滴滴…更涂上悲涼色彩。獨自守著窗兒,等天黑!用怎一個愁字了得收尾。乃字字是淚,難以言訴痛苦悲涼!
此詞乃作者壓卷之作!<br></h3> <h3>學習李清照《怨王孫》淺感
文/林文武
“帝里春晚,重門深院。草綠階前,暮天雁斷。樓上遠信誰傳?恨綿綿。
多情自是多沾惹,難拼舍。又是寒舍。秋千巷陌人靜,皎月初斜,浸梨花。"
1帝城…京城。2重門…多層設門。3暮天…傍晚的天空。4恨綿綿…遺憾悠長。5沾惹…招惹。6寒食節…節令名,指清明前一日或二日。7拼舍…拋棄。8巷陌…街巷。9浸梨花…形容月光映梨花。
此詞作于婚后二年,(1103年),人在汴京而獨居在家。趙明誠半月才返家一次。寫思夫之情。
上片寫晚上自閉深院,見草綠而登樓望盡暮天雁斷,夫君歸來無音訊,感到孤寂無聊。
下片寫多情難拋舍,別人家都團圓,而自己只有月兒陪伴。更覺得孤單難熬。
上片先景后情,情是景中情。
下片先情后景,景乃情中景。
情景有機結合,妙!<br></h3> <h3>學習柳永《定風波》淺感
文/林文武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是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云享單,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去,音節無個。
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來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上片寫百無聊賴的思婦形象。紅花綠葉都籠上愁云慘霧。盡管太陽照花枝,鶯兒柳中飛舞,她還是賴得起床打扮,因恨郎君一去無信息。
下片寫少婦想像翅膀起飛了,設想了三個場景1…把丈夫的馬鎖了。2…拘留丈夫在家,叫他天天寫字念書。3…自己則不離他,閑做針線陪著他。通過虛幻設想留著丈夫,不讓其外出而相親相愛!
這詞反映了閨中少婦孤獨生活的苦悶,把情愛描寫的很露骨而直爽。<br></h3> <h3>學習柳永《訴衷情近》淺感
文/林文武
“雨晴氣爽,佇立江樓望處。澄月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
殘陽里,脈脈朱闌靜倚。黯然情緒,未飲先知醉。愁無際。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盡日空凝睇。”
柳永一生潦倒,流落至死。他題材主述社會底層人生活。
上片寫愁卻從反面著筆,前四句一派和樂之景。而后到結句才慢慢點染孤淒…
下片直接寫愁,殘陽里,黯然情緒,愁無際,故人千里等…
而秋光老盡就是寒冬了。暮云過了就是永夜了。
末句空字乃詩眼,即便愁緒萬千,又有何用?也無法改變現狀,故愁乃一場空也。
此首詞上片寫景鋪墊。下片寫情述主旨。(欣賞學習了)<br></h3> <h3>學習納蘭《點絳唇》淺感
文/林文武
"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庾郎未老,何事傷心早?素壁斜輝,竹影橫窗掃。空房悄,烏啼欲曉,又下西樓了。"
1一種…一樣,同是。2蛾眉…女子眉毛,此處借月亮。3下弦…指農歷每月二十三日前后的月亮。4上弦…(初弦)指農歷初八前后的月亮。5廋郎…即廋信。6又下西樓…指月落。
納蘭有味道的詞似乎都與盧氏有關。
此詞他在靜月下思人,一種娥眉而一語雙關。言月也說人。寄于無限哀傷,下半夜還傷心難寐。
下半片轉景,化情思為景,納蘭好象一輩子都在為心上人委婉繾綣。可惜盧氏嫁給他三年即去逝了。空房悄乃追思…烏啼欲曉,又下西樓了。又是個不眠之夜啊!<br></h3> <h3>學習納蘭《生查子》淺感
文/林文武
“短焰剔殘花,夜久邊聲寂。倦午卻聞雞,暗覺青綾溫。天水接冥濛,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遠夢輕無力。
1短焰…殘花,燭花。2邊聲…指邊地獨有的聲音。3倦午句…此處起舞卻偏聞雞的矛盾心理。4青綾…青色的絲織品。5冥濛…幽暗不明。6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郊,溪邊有杜甫故居。7遠夢…思念遠方的夢。
此詞乃出塞思家之作。
上片寫人在塞外,入夜惆悵難眠,想念千里之外的妻子。
下片寫夢里的情景,于迷離中怨尤與離尤交織的心情。
結句遠夢輕無力…意境凄幽沉婉,令人心痛。<br></h3> <h3>學習李清照《一剪梅》淺感
文/林文武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紅藕…紅色的荷花。2玉簟…竹席。3輕解…輕挽。4羅裳…錦裙。5蘭舟…舟美稱。6錦書…夫妻,情侶之間的情書。7雁字…雁飛行時一字或人字隊形。8花自…水流花謝。9此情…化用自: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此詞主要講思夫之情~錦書,雁字,相思,閑愁。
寫初秋時節。上片寫景,下片寫情。此詞低調宛轉,抒發離別之戀,孤獨而寂寞的心情。<br></h3> <h3>學習納蘭《遐方怨》淺感
文/林文武
“欹角枕,掩紅窗。夢到江南,伊家博山沉水香。浣裙歸晚坐思量。輕煙籠淺黛,月茫茫"。
1欹角枕…斜靠著枕頭。2博山…一種香爐。3沉水香…一種香料。4浣裙…即洗衣。5坐…自。6淺黛…用黛螺淡畫眉毛,此處代表美麗的女子。
此詞前二句寫其疏慵倦怠,相思無緒的情態。白日聊賴,而紅窗已掩,伊人難歸,于是只得睡覺,希望在夢中與心上人相會。
夢到江南,說明想念的人在江南。這位伊人就是沈宛。
而夢到江南以的幾句都是寫夢境…
最后月茫茫…給全詞增添了千百韻味,令人回味無窮。
這乃是心已神馳到彼,詩從對面飛來的寫作方法!
將詩人一往情深表達得極為深致動人!<br></h3> <h3>學習李清照《減字木蘭花》淺感
文/林文武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1一枝春…指梅花。2淚染…花上露珠。3彤霞…紅霞。4郎…郎君。5奴…古女子謙稱。6斜簪…斜插一朵梅花。7徒…只。8比并…相比。
此詞作于(1101年)與趙明誠新婚大喜后,借花寫人,以花襯人。比喻少婦與梅花的美。
以及取悅郎君的嬌憨風情。
上片借淚、彤霞,渲含苞待放的梅花嬌嫩與艷。
下片推出主角,欲與梅花比并看的心態。
她擔心夫君欣賞花面而不喜奴面,反映出詞人對丈夫的摯愛!<br></h3> <h3>學習李清照《浣溪沙》淺感
文/林文武
“小院閑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云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1重簾…多層的簾幕。2沉沉…光影濃重。3理…彈琴。4遠岫…遠的山巒。5薄暮…黃昏。6輕陰…天色略陰。7禁…阻止。
此詞作于作者待嫁汴京之時。反映惜春心緒。對青春的留戀。
上片寫窗外春色深,窗內簾沉。反映其寂寞壓抑氣氛。后又登上閨樓,彈琴解悶釋懷。
下片寫抬頭望時,遠山飄出烏云,天轉陰,梨花在風雨中抖動,她心又沉重起來了,聯想自己的青春不就是雨中的梨花嗎!嘆花無百日紅、自己還有多少青春?
正如清陳廷焯所評~中有怨情,意味自永!<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资阳市|
丰宁|
呼图壁县|
罗平县|
南丰县|
黎平县|
吉安市|
布尔津县|
柘荣县|
克东县|
永兴县|
太康县|
柘荣县|
白山市|
酉阳|
九江县|
梁平县|
庆城县|
恩施市|
泸溪县|
松阳县|
华亭县|
清苑县|
勃利县|
五大连池市|
昌江|
内江市|
舒城县|
峨山|
永和县|
阿鲁科尔沁旗|
清水县|
贵州省|
万盛区|
高淳县|
常熟市|
平果县|
东平县|
栾城县|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