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5><b>【點降唇 辭舊迎新】<br></b>歲月匆匆,一年風雨凡塵步。<br>回眸行處,夢醉花千樹。<br>靜好華年,莫把春韶負。<br>新陽沐,藍圖瀝述,欣邁征程路。<br> 2018.1.1.于江蘇蘇州</h5><h5><br> 當晨曦的第一縷陽光映入眼簾,我們開啟了2018的新征程。有夢想,就有希望,就有力量。我們祈愿每一個今天,都比昨天更美好;每一個明天,都比今天更值得期待。2018,我們一起努力向幸福奔跑。</h5> <h5><br><b>【憶江南 江南雪】<br></b>江南美,雪韻染姑蘇。<br>蝶絮風花妝黛瓦,拱橋曲水伴園廬。<br>冬筆玉瓊姝。<br> 2018.1.12.于江蘇蘇州</h5><h5><br> 下雪了,雪后的姑蘇一片嫵媚。江南的雪是有靈性的,雪花飄來,天地間便失去了姹紫嫣紅的嫵媚,增添了一份明亮安然的靜謐。素染名樹古木,點綴亭臺樓閣,遠聞昆曲飄歌,近觀臘梅斗色,船行小橋流水,雪染枕河兩岸。輕易不見人的江南雪,一出場必然傾國傾城。</h5> <h5><br><b>【七絕 冬晨木瀆老街】<br></b>三九初來走木瀆,老街晨冷路人孤。<br>香溪冰撒疏枝岸,只待春來綠復蘇。<br> 2018.1.16.于江蘇蘇州木瀆古鎮</h5><h5>
木瀆古鎮,一條老街,一條碧溪,相攜而行。吳越春秋時,西施住在靈巖山館娃宮,每日用百草香料沐浴,洗妝水流入山下河中,滿河生香,故名香溪。臨溪的老街,古韻幽幽。香溪的橋梁,多姿多彩。兩岸的綠樹,枝條垂掛。白墻黛瓦,訴說著往日的故事和滄桑。</h5> <h5><br><b>【七絕 姑蘇怡園】<br></b>冬陽柔暖照怡園,金葉飄零亮黛檐。<br>搖曳丹楓拂石舫,曲廊幽水映韶顏。<br> 2018.1.18.于江蘇蘇州</h5><h5>
蘇州怡園處于鬧市區,為清朝光緒年間所建,在蘇州園林中建造時間最晚,吸收蘇城各古典園林的優點,博采眾長,自成一格。漫步園中,可以看到網師園彩霞池、環秀山莊假山、獅子林洞壑、拙政園香洲旱船、滄浪亭復廊的影子,并擁有所有園林中最大的梅林。怡園雖小,卻不乏詩意與花香。門外喧鬧一片,門內怡然寧靜,讓你可以細細品味蘇州園林真正的魅力。</h5> <h3><br></h3><h5><b>【五絕 晨曦西墅灣】<br></b>冬日沐晨曦,藍天碧海依。<br>青山出勝境,五彩立云極。<br> 2018.2.10.于江蘇連云港</h5><h5><br> 碧海連云的西墅灣,連綿的海岸彎曲成一道秀美的曲線。在海灣的懷抱里,近處的竹島,遠處的秦山島,就像明珠一般鑲嵌在萬頃碧波之中。在這里,黃海波濤化作靈舞飛揚的浪花,金色沙灘化為海濱天然的浴場,北固山巒化作郁郁蒼蒼的屏障。如詩的海岸,如畫的海灣,如歌的海浪,約你,約我,約她,探尋一灣的神奇,分享一海的浪漫。</h5> <h5><br><b>【五律 春游篁嶺】<br></b>晨霧嶺前飛,白墻掩翠微。<br>天街存古韻,老宅沐霞輝。<br>谷壑黃花秀,山莊綠樹葳。<br>百年村落好,留戀忘思歸。<br> 2018.3.17.于江西婺源篁嶺古村</h5><h5><br> 篁嶺位于江西婺源,是一座近六百歷史的徽州古村。典型山居村落,隱身于1200多米高的石耳山脈,面積15平方公里。掛在山崖上的篁嶺古村,千棵古樹環繞、萬畝梯田簇擁,群山云霧盤繞,具有一份喧嘩以外的空靈絕美,造就了世外桃源般的山嶺田園隱居生活。數百棟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錯落有序,每當日出山頭,晨曦映照,整個山間村落沉靜裊裊晨霧之中。500米長的天街上,郵驛、書院、工藝品店等極具美感,粉墻黛瓦、藤蔓環繞、隨處可見盛開的鮮花,300米鮮花天街、400米櫻花長廊,在篁嶺鮮花小鎮走一圈,仿佛徜徉“花千谷”。尤其是秋天,徽式民居土磚外墻與曬架上、圓圓曬匾里五彩繽紛豐收果實組合,繪就出獨一無二的“曬秋”農俗景觀和最美的鄉村符號。</h5> <h3><br></h3><h5><b>【七絕 漳潭古村】<br></b>漳潭虎踞逾千年,綠水青山秀碧灣。<br>過眼云煙皆若夢,古樟青冠惠人間。<br> 2018.3.17.于安徽黃山歙縣深渡鎮</h5><h5>
漳潭村位于歙縣深渡鎮,處于新安江南岸,新安江從村南向北再折向東南形成一個大灣潭,江北有漳嶺為屏,故名漳潭。步入古村,三面環水的村落格局,錯落有致的徽派民居,鐘靈毓秀的山水風光隨即跳入眼簾,一派徽韻濃郁的水鄉風情惹人心醉。千年古樟樹、十里紅妝館、張良祠等景點散落其中。一株千年古樟,樹高26米,樹圍9.2米,四大主枝聳插藍天,龐大的樹冠濃蔭蔽日,氣勢磅礴,甚為壯觀,被譽為“樟樹之王”。相傳漢初名臣張良葬于漳潭,他的英魂孕育了這棵澤被子孫的樟樹。</h5> <h3><b><br></b></h3><h5><b>【七絕 煙雨新安江】<br></b>曉峰煙雨染春江,一水氤氳入畫廊。<br>兩岸桃源出錦秀,群英嫵媚吐芬芳。<br> 2018.3.18.于安徽黃山歙縣</h5><h5><br> 新安江山水畫廊位于黃山市歙縣,全長約百里,以徽州文化與自然風光、古村田園的結合匯聚成了獨特的山水風光。陽春三月,遠山含黛,流水含情,村莊古樸,田野空曠,百花競芳,美麗的自然山水交織成了一幅清新的田園詩畫。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金黃奪目,彌漫著幽香,沁人心脾……沿江兩岸徽派古民居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的新安江穿行而過。景區途經雄村、桃花壩(或漁粱)、浦口、南源口、坑口、樟潭、棉潭、月潭至深渡鎮。一年四季,景色各異,似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h5> <h3><br></h3><h5><b>【五絕 姑蘇平江路】<br></b>老街接古巷,枕水小橋旁。<br>市井存風韻,漣漪醉粉墻。<br> 2018.4.2.于江蘇蘇州</h5><h5><br> "一條平江路,半座姑蘇城"。青石板路,青石橋,青磚小瓦雕欄房,夾著微泛綠波的平江河,以及路上的游人和居民,同蘇州的園林一樣,難尋對稱美,卻依然很和諧。平江路是一條歷史老街,是一條沿河的小路,800多年來,延續了唐宋以來的城坊格局,并至今保持著活力。有水,有橋,有人家,還有一段浪漫的佳話。清代狀元洪鈞與秦淮名妓“賽金花”的愛情故事就在這里上演。華燈初上。夜色下的平江路被暈黃的燈光籠罩著,被五彩的霓虹渲染著,散發著的迷人的幽光,顯得格外地寧靜。</h5> <h3><br></h3><h5><b>【五絕 姑蘇丁香巷】<br></b>人生如雨巷,花傘走丁香。<br>心郁存愁怨,寂寥向遠方。<br> 2018.4.2.于江蘇蘇州</h5><h5><br> 在蘇州,或許人人都知平江路,但一定不是人人都知丁香巷。說起丁香巷,戴望舒的《雨巷》總會不自覺縈繞在心頭。一如戴望舒寫的《雨巷》,或許曾經有一位讓他相思無限的姑蘇女子,撐著油紙傘漫步在姑蘇古巷之中,只是這雨巷是否就是丁香巷,那便不得而知了,只等著你去巷子中親自品一品:在悠長的夏日里,一場大雨將這座城市氤氳,然后撐起一把油紙傘,獨自行走在丁香巷中,尋一尋像詩中那丁香一樣的姑娘。</h5> <h5><br><b>【江南春 春游石湖】<br></b>銜碧水,倚青山。<br>長堤搖綠樹,古塔撫藍天。<br>曲橋亭榭千般秀,翠島輕舟伴柳煙。<br> 2018.5.15.于江蘇蘇州</h5><h5><br> 春天的石湖,恬靜而優雅,湖水蕩起清波輕輕拍著堤岸,柔和的風吹動的柳枝,悠蕩蕩的,一幅清秀。石湖原是太湖的一部分,后來逐漸淤積成為一個獨立的湖,一條越來溪從南向北穿湖而過,相傳春秋時,范蠡帶了西施就是從這里泛舟入太湖的。吳越爭霸之時,越王勾踐就是從太湖挖通水道,屯兵石湖,再向吳國發起攻擊的。南宋著名田園詩人范成大歸隱石湖,自號石湖老人,筑有石湖精舍,留下了梅圃溪堂等諸多景觀。石湖西側的上方山周圍,還有吳王井、楞枷塔、潮音寺等遺跡,石湖已成為吳越古跡與田園風光融合在一起的風景勝地。</h5> <h3><br></h3><h5><b>【搗練子 姑蘇東山太湖】<br></b>波浩淼,霧朦朧。翠島茫茫接碧空。<br>多少古今來往事,盡隨百舸雨煙中。<br> 2018.5.12.于江蘇蘇州東山鎮</h5><h5><br> 蘇州東山,古稱東洞庭山,是位于蘇州太湖的一座半島,東山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ー。明清古村落依山臨水,一座座白墻黛瓦的建筑風格,渲染了它的悠悠古韻。一道道寧靜的古道,猶如在慢慢地揭開歷史的畫卷,品味著綿延悠長的歷史韻味。東山盛產的白魚、白蝦、銀魚、莼菜史稱為'太湖四寶'。東山鎮人文薈萃,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僅明清兩朝出自東山籍的狀元、進士就達43人,南宋左丞相葉夢得和明代宰相王鰲也都出自東山陸巷村。</h5> <h3><br></h3><h5><b>【七絕 蘇州狀元博物館】<br></b>江南自古多才子,百代書香一脈傳。<br>寒苦經年勤索覓,狀元館里有別天。<br> 2018.5.20.于江蘇蘇州</h5><h5><br> 蘇州狀元博物館,是一座全面介紹姑蘇狀元群體、研究狀元文化、展示狀元文物的專題類博物館。歷史上蘇州曾出現過45位文狀元、5位武狀元,其中文狀元數量占全國總量596位的7.55%。清朝時期蘇州一共出過26名狀元,占全國114名狀元的22.81%、江蘇49名狀元的53.03%。蘇州狀元博物館原為潘世恩故居,潘世恩(1769年-1854年)25歲就中狀元,官至大學士(宰相)。此宅也曾是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的寓所。</h5> <h3><br></h3><h5><b>【鷓鴣天 姑蘇西京灣】<br></b>湖岸蒼蒼生紫煙,西京灣里水云天。<br>草波郁郁青飄遠,花海幽幽香蔓延。<br>蝶飛舞,蜂盤旋。繽紛五彩韻嫣然。<br>芳菲沃野如詩畫,笑語馨風醉眼前。<br> 2018.5.23.江蘇蘇州西京灣</h5><h5><br> 西京灣位于蘇州西部高新區北太湖畔。號稱“蘇州北海道”。步入夏季,暖風吹拂,花團錦簇,繁花似錦。遠遠望去,在翠綠的大草坪與天際之間,一條紫色的花帶出現,走近,大片大片紫色的馬鞭草,組成了花的海洋,隨著地勢,猶如波浪般起伏跌宕。在花海周邊道路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身著五顏六色的人們,行進在花叢里,陶醉在花海中。遠處的樹木、河流、小橋、村莊以及藍天白云,都成了紫色花海的背景,都成了圖畫中的陪襯。站在高處,迎著太湖清風,感到一絲絲的清涼。放眼太湖,煙波浩渺,有七桅船、有蘆葦蕩,還有遠處水中的小島、水天一線的延伸。</h5> <h3><br></h3><h5><b>【菩薩蠻 姑蘇金雞湖】<br></b>金雞湖碧氤氳醉,幽芳夏柳濃蔭翠。<br>瀲滟蕩輕舟,霧蒙飄隱樓。<br>長堤浮彩鏈,綠島鑲藍湛。<br>閑步望清灣,蓮搖魚戲瀾。<br> 2015.5.30.于江蘇蘇州</h5><h5><br> 漫步金雞湖畔,環望四周,一池湖水,波光粼粼。沿著湖濱大道漫步,沿湖有步行大道、圓弧踏步、觀景臺、互動噴泉、香樟林等景觀,風景秀麗,使人心曠神怡。讓人感受到現代與古典的完美結合,讓你一腳踏入城市,一腳又回歸自然。遙望岸邊的摩登都市,這里是現實,也是夢境。恬靜、婉約、秀美的蘇州金雞湖,風姿綽約,別有情致。夜晚的金雞湖畔魅力四射,韻味撩人。天藍、紫紅、橘黃、翠綠、大紅色的霓虹,在夜空中變幻出神奇的七彩之夢。立體交叉,編織出一幕幕人間仙境的綽約風姿。夜幕依著碧水,湖水映著堤岸,讓漫步于此的人們回憶起過去柔軟的時光。</h5> <h3><br></h3><h5><b>【陽春曲 姑蘇李公堤】<br></b>綠堤長臥煙波舞。<br>翠帶飄然入碧湖,曲橋水畔酒香殊。<br>闌珊處,燈燦月新浮。<br> 2018.5.30.江蘇蘇州金雞湖</h5><h5><br> 李公堤是蘇州市金雞湖中唯一的湖中長堤,全長1400米,系光緒年間元和縣令李超瓊所建。李公堤整體典雅精致,當年商賈云集的盛景,從堤上古碑文中仍可略窺一二。現在的李公堤是橫臥在金雞湖上的一條彩鏈,是集特色餐飲、娛樂、觀光、休閑、文化為一體的國際風情商業水街,整體的風格從開始的純蘇式小橋流水粉墻黛瓦演變成后來的純歐式風味建筑,完美地體現了一個發展中的城市的包容性。夜晚的李公堤更是美的驚人,堤岸燈影里的垂楊柳,湖中彩燈勾勒的亭子,遠處裝點絢麗的摩天大樓 ,近處高樓上的霓虹燈倒映在湖里形成了一根根光柱,一陣微風拂過,湖面微波粼粼,五彩斑斕,美艷無比。</h5> <h3><br></h3><h5><b>【漁歌子 姑蘇東方之門】<br></b>撩月拂云瞰碧湖,天門直聳入穹廬。<br>迎曉日,送夕燭,風清水潤秀東吳。<br> 2018.5.30.江蘇蘇州金雞湖</h5><h5><br> 東方之門,世界第一高門,總高度301.8米,位于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畔。東方之門,立意高遠。既有向世界敞開大門,迎接東方來風的意蘊;又有契合蘇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時尚表達。東方之門,承傳2500年姑蘇歷史底蘊,以絕美的流線迎接東方來風,將蘇州特有的細膩與溫婉吹拂世界,更以氣量讓全球目光重聚蘇州,成為了世界看蘇州的窗口。登上東方之門,獨攬三湖景,俯瞰全蘇州。</h5> <h3><br></h3><h5><b>【陽春曲 太湖濕地公園】<br></b>平疇萬里濃蔭密。瀲滟波光泛碧溪,<br>閑花爛漫鳥歡啼。桃源麗,汀渚若仙姬。<br> 2018.5.23.江蘇蘇州太湖濕地公園</h5><h3><br></h3><h5>姑蘇郊外,蔥蔥綠浦。太湖濕地,歲月曠古。<br>西枕太湖,東接東渚。南聯光福,毗鄰鎮湖。<br>江南水潤,盛茂澤物。青青綠草,依依碧樹。<br>縱橫阡陌,溪水涓入。波浪拍岸,翠塘密布。<br>魚游蝦跳,蜂繞蝶舞。鳥蟲低吟,野花錦簇。<br>果木飄香,藤蔓夾路。綠水生苔,舟橫野渡。<br>登高望遠,蒼煙薄霧。輕舟穿行,蔥蘢滿目。<br>墨汁飽蘸,難繪美圖。豐韻寫意,大美姑蘇。</h5> <h3><br></h3><h5><b>【南歌子 船游姑蘇護城河】<br></b>游舫碧流間,兩岸長堤柳若煙。<br>玉帶清波環古垣,涓涓,綠樹芳叢任鳥喧。<br>燈火映河欄,璀璨亭樓閬苑端。<br>一曲吳歌天籟炫,潺潺,仙景佳人入畫軒。<br> 2018.6.13.于江蘇蘇州</h5><h5><br> 蘇州護城河和蘇州古城一樣歷史悠久。公元前514年,伍子胥理水為河,壘土為坊,規劃建造了蘇州古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護城河沿著古城繞行一周16公里,這里有見證蘇州風雨滄桑的悠悠河水,有訴說烽火煙云的古城墻,有串起蘇州厚重歷史的八座城門,有韻染詩情畫意的廿座橋梁。護城河兩側綠樹成蔭,如同一條絕美的絲帶。漫步護城河邊,不時地可聽到游船上飄來吳儂軟語的悠揚評彈。</h5> <h3><br></h3><h5><b>【南鄉子 木瀆靈巖山】<br></b>山秀甲江南,古塔幽幽聳碧天。<br>曠世遺宮人影遠,蒼然,寶剎禪音林霧旋。<br>御道曲階盤,竹翠娟娟潤坳間。<br>山麓峰巔藏綠苑,流連,美韻靈巖賞畫軒。<br> 2018.6.7.江蘇蘇州</h5><h5><br> 蘇州木瀆靈巖山,因靈巖塔前有靈芝石而得名。 山上奇石嶙峋,物象宛然,故有"靈巖秀絕冠江南"美譽。山頂靈巖山寺,本是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館娃宮的舊址,也是越國貢獻西施的地方。山寺西部俗稱山頂花園,園內浣花池相傳西施于此泛舟采蓮。最高處的寺西琴臺,相傳西施操琴于此。山間有御道,為乾隆帝登靈巖山時所筑。道旁有一巨石,形似烏龜,昂首太湖,背鐫望佛來三字,西施常在此眺望故鄉。歷代詩人如李白、劉禹錫、白居易、韋應物、李商隱等等都曾登臨靈巖山,留下了動人詩篇。山麓有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和夫人梁紅玉合葬墓。</h5> <h3><br></h3><h5><b>【虞美人 荷塘月色濕地公園】<br></b>夏濃菡萏花方妙,笑靨悠揚俏。<br>田田碧葉追藍天,亭立紅荷盈盈似嬋娟。<br>清波嬉戲鴛鴦鳥,芳戀蜻蜓繞。<br>醉眸頻顧賞芙蓉,莫讓幽香空付夢縈中。<br> 2018.6.25.于江蘇蘇州</h5><h5><br> 蘇州荷塘月色濕地公園,取自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一個充滿了詩意和浪漫色彩的名字。占地2000余畝,引種400余種荷花水生植物。雅致江南俏水鄉,踏上水中的木棧橋,置身“田田”的荷葉中,一眼望不到頭的全都是荷花,讓人真正感受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意境。五月小荷尖尖露,在清風中婀娜搖擺,從闊大的蓮葉間探出點點花蕊,生機初現。八月荷花滿池香,那是荷花的盛期,韻味天成。</h5> <h3><br></h3><h5><b>【漁歌子 姑蘇陸巷古村二首】<br></b>之一<br>傍水依山繞洞天,小村古韻駐千年。<br>寒谷渡,府庭前,春秋浸染夢沉煙。<br>之二<br>翠嶺叢林掩殿堂,太湖極目水波長。<br>穿窄巷,謁牌坊,白墻黛瓦映殘陽。<br> 2018.6.13.于江蘇蘇州</h5><h5><br> 陸巷古村位于蘇州東山太湖邊,是目前江南建筑群體中質量最高、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被譽為“太湖第一古村”。陸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里,其門人唐伯虎稱他為"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王鏊曾連捷解元、會元、探花。王鏊母親姓陸,同時村中有六條巷弄直達太湖,因此而得名。陸巷古村源于南宋,距今逾千年,村中有明代老街、三元牌樓,懷德堂、懷古堂、惠和堂、寶儉堂、粹和堂、會老堂等各種廳堂鱗次櫛比。陸巷古村名人輩出,被譽進士搖籃、教授之鄉。村北的寒谷山蒼翠秀麗,漫山遍野都是楊梅、枇杷、橘園和茶樹。</h5> <h3><br></h3><h5><b>【漁歌子 姑蘇東山紫金庵】<br></b>蒼蒼古樹述千年 ,傍水倚山隱古庵。<br>活彩塑,現神仙,恰入幽幽小洞天。<br> 2018.6.13.于江蘇蘇州。</h5><h5><br> 紫金庵坐落在蘇州東山西卯塢內,始創于唐代,清代重修,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主要建筑為一殿一堂,卻因有南宋民間雕塑名手雷潮夫婦所塑的羅漢像而聲名遠揚。大殿三尊如來佛、以及觀音像、兩壁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形制古樸,姿態生動,有唐塑“吳帶當風”之貌。天下羅漢兩堂半,一堂就是說的紫金庵,是我國雕塑美術史上的文化遺產,堪稱古代雕塑藝術精華。另一堂是山東濟南靈巖寺,半堂是蘇州甪直保圣寺。庵中的金桂、玉蘭、黃楊,都是千年古樹。</h5> <h3><br></h3><h5><b>【江南春 廣州從化溫泉】<br></b>山郁郁,水潺潺。欣入閬苑境,樂戲碧池間。<br>秀林翠掩蘭湯浴,一涌靈泉醉萬千。<br> 2018.7.18.于廣東從化。</h5><h5><br> 碧水灣溫泉度假村是由民航中南空管局投資的五星級溫泉主題度假村。位于廣州后花園從化區,背倚飛鵝山,悠枕流溪河,四周層巒疊嶂,樹木蔥郁,碧水環繞,景色宜人。流溪河源于從化北部桂峰山,南北蜿蜒157公里匯入珠江,途中眾多溪流澗水匯集而得名。流溪河青綠澄碧,在流至良口鎮飛鵝嶺時,與鴨洞河交匯,形成長長的略成三角形的一灣碧水,這就是碧水灣。流溪河對面是郊野公園,與度假村隔橋相望,由心愿橋相連。河旁橋邊橢圓形泉水泳池,靜靜地坐落在兩河交匯的水灣處,凸顯的湛藍,在這山環水抱間尤顯鮮亮。從化溫泉度假村以大型露天蘇打溫泉為特色,共有30多個大小不一的各類溫泉池和3個露天泳池。鮮花碧樹綠影清泉創造了美麗愜意的洗浴空間,給人以輕松快樂的享受。早晨的自助餐品種繁多,尤喜粵點小吃,精致美觀,口味清新。</h5> <h3><br></h3><h5><b>【七絕 廣州塔】<br></b>纖纖一塔入云霄,夜舞霓裳更媚嬌。<br>璀璨羊城新地際,亭亭玉立小蠻腰。<br> 2018.7.21.于廣東廣州</h5><h5><br> 廣州塔,又稱廣州新電視塔,昵稱小蠻腰。位于廣州市海珠區赤崗塔附近,距離珠江南岸125米,與珠江新城、花城廣場、海心沙島隔江相望。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桿高146米,總高度600米。是中國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僅次于東京晴空塔。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婀娜多姿的麗人扭著細腰,舞動裙擺,向人展示著她曼妙的肢體。晚上廣州塔的燈光亮起來了,整個塔頃刻間通體透亮,忽紅忽綠,時紫時黃,赤橙紅綠青藍紫不停地變換色彩,七彩紛呈,在清爽的夜空中舞動著靈動的身姿。</h5> <h3><br></h3><h5><b>【天沙凈 廣州白天鵝賓館】<br></b>天鵝領舞江灣,嶺南潮涌清潭。<br>廣廈闌珊水邊。羊城時暖,送來開放新篇。<br> 2018.7.19.于廣東廣州</h5><h5><br> 三十五年前那個春天,一座美如夢幻的白色建筑,在三江交匯的白鵝潭邊誕生,這就是廣州白天鵝賓館。白天鵝賓館坐落于廣州市沙面白鵝潭,由霍英東先生與廣東省政府投資合作興建而成,酒店于1983年開業,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級賓館。白天鵝賓館是國家在改革開放試驗田播下的種子,為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吸引外資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白天鵝賓館的成功帶動大批外資進入廣州。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白天鵝,為國人打開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也向外國友人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的社會氣象。白天鵝賓館共接待過40多個國家的150多位元首和政府首腦,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美國總統布什、尼克松、德國總理科爾及卡斯特羅、基辛格、西哈努克、李光耀等國際名人都曾在此駐足。白天鵝賓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置身于充滿歷史色彩的沙面,獨攬白鵝潭優雅而從容的江岸線。極具意韻的嶺南庭院式設計與沙面的幽雅寧謐渾然天成,堪為大隱隱于市的世外桃源。中庭以壁山瀑布為主景,形成別有洞天的嶺南風情。</h5> <h3><br></h3><h5><b>【南歌子 廣州沙面】<br></b>百載風情島,芳洲掩綠蔭。<br>洋樓歐苑矗江濱,風韻幾多優雅沁幽馨。<br> 2018.7.20.于廣州沙面</h5><h5><br> 沙面,曾稱拾翠洲,因為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于廣州市區西南部,是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涌的一個小島,有大小街巷八條,面積0.3平方公里。 沙面在宋、元、明、清時期為中國國內外通商要津和游覽地。鴉片戰爭后,在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后淪為英、法租界。在百余年的時間里,曾有十多個國家在沙面設立領事館,九家外國銀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經營,是廣州重要的商埠。新中國成立后的沙面,基本上是外國領事館和外籍官員居住的集中地,也是廣東省外事機構和海關的所在地。寧靜美麗的沙面島上曾有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德國、泰國、菲律賓、波蘭、丹麥、加拿大、葡萄牙等10多個國家領事館,至2013年陸續遷出,如今島上僅剩下波蘭領事館。沙面如今是廣州一個非常經典懷舊的地方,島上有150多株古樹,樹齡最長的達300年之久。島上共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點突出的新巴洛克式、哥特式風格建筑,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歐洲建筑群。</h5> <h3><br></h3><h5><b>【南歌子 徐聞菠蘿的海】<br></b>沃野亙綿遠,菠蘿郁郁青。<br>時待果香成,笑迎天下客,美盈盈。<br> 2018.7.22.于廣東徐聞</h5><h5><br> 湛江市徐聞縣有約26萬畝菠蘿,是國內最大的菠蘿生產基地,生產中國近一半的菠蘿,也形成了中國最為壯美的菠蘿種植景觀帶,它有一個雅致的名字——“菠蘿的海”,被譽為“廣東最美田園”,以其純天然的旖旎風光,吸引天南海北的旅行愛好者一睹芳姿。走進菠蘿的海,藍天白云、紅泥小徑和舞動的風車群,以及正在菠蘿園中摘菠蘿、挑菠蘿、裝菠蘿的勞動場面,形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h5> <h3><br></h3><h5><b>【南歌子 徐聞燈樓角】<br></b>百載燈樓角,極南矗海灣。<br>高塔歷辛艱,夜明長啟首,領航船。<br> 2018.7.25.2于廣東湛江徐聞</h5><h5><br> 徐聞燈樓角位于湛江市徐聞縣西南海濱,三面環海,東為角尾灣,南與海南島澄邁縣相望,西臨東場灣,有一角狀沙灘前伸入海。燈樓角自北向南楔入瓊州海峽約3公里,扼北部灣與瓊州海峽進出口,是瓊州海峽航道的要沖。燈樓角與海南島臨高角對峙,海峽寬12海里,燈樓角西南方和東南方海中均有險礁暗石。光緒十六年(1890年)于此地建造燈塔,故得名。燈樓角曾被法國等帝國主義國家所占據,并留有多處遺跡。解放海南島時,又是解放軍橫渡瓊州海峽的首發港。現此角上仍保留著1980年重新修建的高16米的圓筒形燈塔,燈塔的東北角10米處留有一段30多米長的法國人居住區遺址,拱形石墻精工細琢。燈塔東面有1960年解放軍建造的炮樓,高三米,保存完好。燈塔北面10多米處有1994年3月廣東省海洋局建立的一座10層的六角方形燈塔,36米高,建成后取代了原燈塔。新建燈塔塔身全部用白色瓷磚鑲嵌,用藍色瓷磚隔層。塔內每層有16級階梯,最高一層安置有標燈,呈半球狀。航燈采用太陽能裝置,自動自滅。現在燈樓角是瓊州海峽、南海諸島和北部灣唯一的航標燈,也是中國大陸最南點的標志物。</h5> <h3><br></h3><h5><b>【南歌子 日暮赤嶺海濱】<br></b>日暮觀滄海,斑斕五彩天。<br>滄滄碧水浪花翻,夕照塔蹤椰影醉沙灘。<br> 2018.7.26.于海南陵水赤嶺</h5><h5><br> 赤嶺山下一個美麗的海灣,陽光、沙灘、海浪、礁石,山水相依,自然交織著雋永的風情。海灣里,椰樹婆娑、綠草如茵、帆影點點、漁歌晚唱。沙灘上還有著網球場、沙灘排球場,濱海有著無邊浴場,讓您和家人可盡情與海嬉戲。夕陽映照,海濱一片艷麗,五彩斑斕,風情萬種。</h5> <h3><br></h3><h5><b>【天沙凈 月下赤嶺海灣】<br></b>風掠潮蕩波連,戲瀾踏浪情歡。<br>碧海星空夜闌。濤生夢幻,月升輝灑清灣。<br> 2018.7.26.于海南陵水赤嶺</h5><h5><br> 夏夜的海濱,明月灑著一片清輝,清潔的月光里,大海沒有了白天的喧囂,海浪顯得平緩而舒展。泛藍的夜空布滿了星星,是那樣清澈的閃爍著。夜色中的海灘依舊熱鬧,有的人泡進水里,游著,嬉鬧著,享受著大海的清涼和浪花的按摩。有的坐在沙灘上仰望天空,滿天的星星很密,很多。海南的天空白天很藍很晴,夜晚能看得到很多星星,這在如今的城市中卻是非常難得見到的。赤腳漫步在海灘是十分愜意的,踏著浪花,踩著細沙,任海水輕柔的沖刷著腳面,任海風輕輕的吹拂著面頰,注視著那微波亃亃的海面,聽著那嘩嘩的海浪聲,只覺得心曠神怡。岸邊大片的椰林靜謐、幽深、挺拔,氤氳著恬然的夢。看著眼前的海,包容在夜幕中下,呼吸著大海的空氣,聽著海浪拍打著巖石和沙灘的聲音,音符是如此美麗,節拍是如此的溫柔,忘記了自己,忘記了一切。浪花一層,一層,一排,又一排。</h5> <h5><br></h5><h5><b>【漁歌子 石梅灣二首】<br></b>之一<br>環海群山一面開,碧灣秀島韻姿來。<br>沙灘闊,任徘徊。雪濤拍岸蕩情懷。<br>之二<br>嬉水歡歌六里灘,白沙綿亙秀清灣。<br>踏細浪,戲波瀾,云天碧海舞嬋娟。<br> 2018.7.30.于海南萬寧石梅灣</h5><h5><br> 石梅灣位于海南萬寧市。石梅灣是一片原始的南國景觀,三面環山,一面向海,山形秀美,石梅灣長長的海灘兩端,各向海中伸出兩座峰巒。灣內植被繁茂,有大片椰林、橡膠等熱帶作物,椰樹檳榔,相映成趣。沿海灣綿延數十公里有茂密青皮林帶,從清朝就立碑保護,已有4000年歷史,現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石梅灣由兩個形如新月的海灣組成,長達六公里的碧海銀灘,為植被茂密的低緩山坡所環抱,碧海、青山、白沙、奇石、島嶼、椰林、溪流于一體,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充滿原始的熱帶原生態自然風光。石梅灣中“石”源自“烏石姆”,海南話把“黑”叫成“烏”,石頭叫“石姆”,“烏石姆”的含義為黑色的石頭,散落于石梅灣東側的海域,常有海浪拍擊礁石,濺起浪花飛濺的美景。“青皮”又名“青梅”,石梅灣中的“梅”源自于此。灣中青皮林帶狹長蜿蜒,呵護著兩彎新月形的海灘。石梅灣由此得名。</h5> <h5><br><b>【浣溪沙 七仙嶺君瀾溫泉】<br></b>秀嶺崇峰映碧天,雨林幽徑入庭園。<br>潺潺溪水伴君眠。<br>暢泳高山池瀲滟,潤膚湯殿霧連綿。<br>逍遙自在勝神仙。<br> 2018.8.3.于海南保亭七仙嶺</h5><h5><br> 七仙嶺君瀾度假酒店坐落于風光旖麗的海南保亭七仙嶺國家森林溫泉公園,49棟獨立別墅依山而建,與熱帶雨林、野溪溫泉融為一體,一切自然而然。這里的客房散布在熱帶雨林之中,翠林遮蔭,綠林環繞,臨谷溪流、清水潺潺,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白天頭頂藍天白云,晚上欣賞月亮星星。觀景陽臺上配有獨立私家溫泉泡池,晚間享受溫泉時可聞到雨林里濕潤清甜的空氣味道和檳榔花香。賓館中還散布著許多室外或室內溫泉泡池,可隨意泡浴。賓館中有許多泳池,最喜這里的疊層泳池,寬大的泳池伸向天邊斷崖,與藍天白云為伴,與綠樹鮮花為伍,與青山碧林為依,暢游其中,宛若瑤池,蝴蝶在上空鳳舞,松鼠在樹上竄跳,不是有五彩繽紛的樹葉和果實飄落水面,那種愜意難以言表。隱逸原始雨林,遠離塵世喧囂。聆聽最清脆的鳥鳴,呼吸最純凈的空氣,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下聽蟲鳴,在雨后的下午靜候彩虹,在這里,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可以把一切都忘掉。這里擁有最好的天然氧吧,每立方厘米負離子濃度高達8000—10000個,漫步熱帶雨林散步道,吸取植物的精氣,感受一份山野的靈氣和清甜,體會一股發自內心深處的寧靜與祥和,感悟生命與自然息息相關的和諧統一。飯后林間漫步,看著路旁茂密的熱帶植物,和各種各樣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微風拂過,樹葉婆娑,鳥兒婉轉,松鼠攀樹,才發覺是城市的喧囂掩蓋了大自然這美好的景致,瞬間有了“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感覺。</h5> <h5><br><b>【浪淘沙 黃昏雅居樂海濱】<br></b>碧海蕩清灣,銀燦沙灘。如屏猴島佇濤間。<br>山嶺龍頭觀浩瀚,一洗蒼藍。<br>漫步意流連,心凈塵寰。天高水闊也安嫻。<br>霞蔚層云風景好,戲浪逐瀾。<br> 2018.8.6.于海南陵水雅居樂海濱</h5><h5><br> 清水灣雅居樂海濱位于海南陵水英州鎮。遼闊清澈的海面,海中屏立的猴島,直面浩瀚的龍頭嶺,寬廣細膩的沙灘,高大婆娑的椰樹,使之擁有著海濱的良好生態。走在綿長厚實的沙灘上,腳下會發出“咯吱咯吱”銀鈴般清脆的“唱歌聲”,又像是情人竊竊私語。在清水灣,每一顆沙粒,都是一個美妙的音符,被譽為“會唱歌的沙灘”。令人驚艷的是,這條弧形的海岸一邊是礁巖,一邊是銀灘!龍頭嶺礁石佇立,坐看云起云落。沙灘猶如一條舒展閃亮的銀帶,靜臥于碧海藍天之間。讓人不能不驚嘆大自然的神來之筆,竟然如此的恰到好處!</h5> <h5><br><b>【七絕 文昌騎樓老街】<br></b>騎樓老色一街濃,卷拱高墻古韻中。<br>歲月悠悠羈客過,風情軼事訴崢嶸。<br> 2018.8.13.于海南文昌</h5><h5><br> 海南文昌勝利街南洋風格的騎樓老街,是海南第二大騎樓老街,僅次于省城海口騎樓老街。這里有100多年歷史的騎樓老街,南洋風情的騎樓建筑令人充滿想象和好奇,靜靜地站在老街看著這一棟棟歷經滄桑的騎樓,時光仿佛停留在那久遠的年代......這里早在明代就是商船云集的繁華商埠,是海南島貨物與人員出洋的主要港口。民國前,海南人每年從這里出去闖南洋的就高達10萬人。大量的人員與貨物進出鋪前港,成就了經濟的空前繁榮,特別是當年闖南洋的文昌人經過異國艱辛創業成功后紛紛回鄉建房立業,而今天保護尚完好的騎樓就是華僑們所建的老宅。老街長約400米,呈S型,兩旁建筑是清一色的南洋騎樓,充滿異國風情,只是不知這騎樓的主人今在何處?一棟棟飽嘗歲月滄桑的騎樓濃縮了那個年代的歷史烙印。老街沿河而建,已經映不出當年的槳聲燈影。飽經風雨的陳年陋巷,依然能顯露老街在往昔崢嶸歲月里的豪情萬丈。這風韻,讓人神游南洋,夢回民國。走在坑坑洼洼的石板路上,恍惚還能看到撐著油紙傘穿著旗袍,聘聘裊裊走過店門前的婀娜身影……</h5> <h5><br><b>【七絕 謁文昌孔廟】<br></b>謁見文昌孔廟堂,千年師表入心房。<br>圣人論語流天下,儒道承傳萬古揚。<br> 2018.8.13.于海南文昌。</h5><h5><br> 文昌孔廟是海南最古老的文廟,始建于北宋慶歷年間,明洪武八年(1375年)遷于現址,建筑面積3300平方米。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海南第一廟”,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中國惟一一座不朝南、不開大門的孔廟。據說是因為老文昌人曾經立誓:若文昌未出狀元,孔廟就不開大門。文昌一直沒有狀元,孔廟就至今沒有大門,只有一左一右兩個側門。</h5> <h5><br><b>【七絕 尋味順德】<br></b>瓊州奔駛到佛山,過海尋得味美歡。<br>自古鳳城出粵菜,佳肴一品美名傳。<br> 2018.8.16.于廣東佛山順德</h5><h5><br> “食在廣東,廚出鳳城”。這話中的鳳城,就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城順德,但她卻是粵菜的發源地,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出的六個“世界美食之都”之一。順德過去是一個縣級市,現在是廣東佛山市的一個區,區中心所在地為大良鎮,是美食集中地,范圍相當于廣州一個區,開車由南至北需30分鐘。順德美食包羅萬象,善于博取眾長,推陳出新, 講究食出真味,不時不食,粗料精做,物盡其用,以風味鮮美品味著美食,其實是在品味著生活的進行時。在我們人生的顏色中,只有品味,生活才有五光十色;只有懂得,生活才有賞心悅目。</h5> <h5><br><b>【漁歌子 潮州廣濟橋】<br></b>瀲滟韓江景色嬌,梁舟連架水中橋。<br>山碧秀,岸青嬈,千秋廣濟耀華韶。<br> 2018.8.18.于廣東潮州</h5><h5><br>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位于廣東潮州,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閩粵的交通要津。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到潮不到橋,枉費走一遭,說的就是廣濟橋。廣濟橋氣勢雄偉,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是我國古橋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并稱中國四大古橋。東西二段是石梁橋,由橋墩、石梁和橋亭三部分組成。洲是指橋墩,洲橋之間由拱橋相連,橋上飛檐走壁,氣宇軒昂,橋下碧波蕩漾,江上晴空萬里,人行至此,頓覺心胸開闊,滌盡凡塵。中間部分的浮橋是由十八只梭船連接而成,浮橋開啟時有通航和泄洪功能,閉合時則可以連接兩岸,十分奇妙。大橋始建于南宋,至明朝嘉靖年間形成完整格局。1988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今的大橋是依據歷史記載在2007年修復完成的。</h5> <h5><br><b>【漁歌子 登潮州廣濟樓】<br></b>望遠城樓滿目歡,老街牌坊嘆延綿。<br>臨碧水,攬青山,韓江兩岸古橋連。<br> 2018.8.18.于廣東潮州</h5><h5><br> 廣濟樓即廣濟門城樓,也稱“韓江樓”,民間俗稱“東門樓”,列潮州城七城樓之首,襟江控岳,護邑鎮橋,為名城標志之一。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歷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維修,民國廿年(1931年)重修。 以其深具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濟樓是一座宮殿式三層歇山頂閣樓,外城門原有“東為萬春”門額。樓置于高大厚實的臺基上,拱門中開,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前后面為木石柱相銜接支撐,并跨出城墻外,成為騎樓。屋面鋪雙層大青瓦,各層出檐均嵌藍琉璃勾頭滴水,雕欄畫棟,四面環窗,飛閣流丹,巍峨壯觀。登樓四望,但見韓水北下,長橋臥波,遠山如黛。如遇夏秋,水漲潮急,舟帆點點,隨波而下。時見江濤拍墩,時見浪花濺岸,畫意詩情,殊足欣賞。樓內有聯云:“萬峰當戶立,一水接天來”,正是這一景觀的大寫意。</h5> <h5><br><b>【鷓鴣天 連江溪山溫泉】<br></b>一路風塵到貴安,蔥蘢林色映清灣。<br>溪山來到絕佳處,鳥蛙啼鳴別有天。<br>花蕊秀,綠蔭連,溫泉裊裊爽膚顏。<br>人生喜作逍遙樂,步入瑤池幾日閑。<br> 2018.8.20.于福建連江溪山溫泉</h5><h5><br> 溪山溫泉度假酒店,位于福建省連江縣貴安村,背倚松竹蒼翠之湯嶺,面傍波光粼粼之鰲江,潺潺西溪環繞而過,優質溫泉聞名遐邇。南宋理學家朱熹曾在貴安講學,溫泉的暖意激發了他的才思,”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就是當時寫下的佳句。貴安也被朱熹題書為“溪山第一”。溪山溫泉不僅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并且水質佳環境好,棟棟別墅掩映在紅花綠樹之中,晨曦初放時,林中小鳥歌啼一片,夜晚寂靜時,水邊聽取一片蛙鳴。在真正的青山綠水中,讓你放松心情,融入自然,享受鳥語花香,沐浴清泉熱湯,感受大自然賜予的輕松、快樂和逍遙。</h5> <h3><br></h3><h5><b>【清平樂 暮游姑蘇同里】<br></b>風輕日暮,溪畔斜陽處。<br>曲貫三橋吉祥路,老宅軒窗懷顧。<br>船入水巷穿行,游人笑語盈盈。<br>茶肆酒家迎客,疏影廊榭詩情。<br> 2018.8.30.于江蘇蘇州</h5><h5><br> 蘇州同里古鎮,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始建于宋代,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中國水鄉文化古鎮。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49座橋連接,網狀河流將小鎮分割成七個島。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同里退思園是我國江南古鎮惟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典園林。同里古鎮最主要的看點是一園:退思園,一洲:羅星洲,三堂:嘉蔭堂、耕樂堂、崇本堂,三橋:太平橋、吉利橋、長慶橋。</h5> <h3><br></h3><h5><b>【桂殿秋 秋暮蘇馬灣】</b><br>連島俏,浩波嬈。暮秋水闊少喧囂。<br>沙灘雪浪飛瓊玉,牧海漁舟破碧濤。<br> 2018.10.15.于江蘇連云港</h5><h5><br> 蘇馬灣位于連云港東西連島,是一個隱匿于海島青山茂林之中的海灣,郁郁蔥蔥的弧形山體環抱著金色的沙灘,潮起潮落的海水洗涮著黃沙,激蕩著礁石,孕育出了自然美麗的蘇馬灣。據傳數百年前,反清復明的將領蘇子恒曾在這茂密幽深的天然海灣里牧馬練兵,以圖再起,因此留下了這個浪漫的名字。</h5> <h5><b><br>【漁歌子 楓樹灣】</b><br>勝過嫣然五月花,九天疑似落云霞。<br>楓舞韻,杏流瑕,斑斕嶺壑賞芳華。<br> 2018.11.4.于江蘇連云港</h5><h5><br> 楓樹灣位于連云港市宿城鄉,因山谷方圓500畝遍生原始楓香樹而得名。景區峰嶺峻峭、飛瀑流泉、林木繁茂,環境優美。景區有兩株丹桂,三棵木瓜,雖歷經400年風雨滄桑,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楓樹灣最美的季節是秋天,楓葉如丹,“楓”情萬種,層林盡染,燦若明霞,美不勝收。</h5> <h5><br><b>【憶王孫 唐王湖秋韻】</b><br>蝶衣曼舞曳金風,霜吻山灣醉錦楓。<br>妝點叢林五彩屏,韻秋聲,一抹相思葉葉情。<br> 2018.11.4.于江蘇連云港</h5><h5><br> 唐王湖公園位于連云港宿城鄉,三面環山,東南面海,得名于唐王李世民當年曾夜宿于此,被稱之為“世外桃源”。景區以幽取勝,集山野風情自然景觀于一身。小巧玲瓏的保駕山,宛如山石盆景,相傳唐王李世民東征遇困在此,幸得臣下及時救駕,后封此山為保駕山。山腳的唐王湖也叫宿城水庫,三面環山,環境十分幽靜,其間松竹、樹蔭相間,宛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掩在山林深處鮮為人知。沿著水庫走走,脫離了塵世的喧囂,忘卻了城市中的繁雜,心也跟著慢了下來,擁有的只是清靜與安逸。</h5> <h5><br><b>【天仙子 初冬寒山寺】</b><br>古剎鐘聲鳴耳畔,千載寒山幽寺苑。<br>楓橋又憶夜泊船,水不斷,人難見,</h5><h5>張繼遺詩留首卷。<br> 2018.11.13.于江蘇蘇州。</h5><h5><br> 蘇州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唐代貞觀年間,當時的名僧寒山、希遷兩位高僧創建寒山寺。歷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1000多年間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毀。毗鄰古運河畔的寒山寺,因唐朝落第書生張繼的郁郁還鄉,途經姑蘇城外,正值秋霜滿地,烏啼聲聲,殘月西沉,夜泊于楓橋附近的客船中,望著水波漣漪的滔滔江水,伴著寒山寺悠悠的鐘聲,觸景生情,揮毫寫下了《楓橋夜泊》的千古絕唱,成就了寒山寺的名震遐邇。一首詩成就了一座寺廟,一個人寫就了一段傳奇。</h5> <h5><br><b>【如夢令 道前街銀杏】</b><br>瑟瑟霜風葉落,流彩潑金秋末。<br>銀杏舞街衢,一路斑斕閃爍。<br>走過,走過,正是云舒天闊。<br> 2018.11.28.于江蘇蘇州</h5><h5><br> 道前街是蘇州城區西部的一條街道,因明代蘇松常兵備道設于此而得名。明清時此處為衙署集中地段,有衛署、府署、道署等官府衙門。今為城區橫向交通干道,全長1430米,寬30米。初冬道前街,銀杏葉在悄然泛黃,不知不覺成為了鏡頭下蘇州賞葉聞名的“網紅”。世間萬物,植物最為神奇,它們享受四季的輪番轉換,獨株時的“一意孤行”,成片時的“百花爭艷”。清晨時分,沾滿露水,夕陽西下,閃爍金光。此刻,美麗的道前街邂逅“黃金季節”!道前街是蘇州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在千余米的小河上就有金獅橋、圓緣橋、吉利橋、公和橋、樂村橋、孫老橋等九座橋。人們觀賞落葉時,也為旁邊的文化韻味枕河人家贊嘆。</h5> <h5><br><h5><b>【七絕 題姑蘇西園寺】</b><br><h5>禪音繚繞靜西園,古寺清幽有洞天。<br>多少往來今古事,一如香火訴云煙。<br> 2018.11.19.于江蘇蘇州。</h5><h5><br> 西園戒幢律寺,簡稱西園寺,位于蘇州市閶門外留園路,創建于元代至元年間,始名歸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歷史。現存建筑為清代重建,寺內五百羅漢堂為中國四大羅漢堂之一。歷史上西園寺作為律宗道場,法會盛極,為江南名剎,吳門首剎。寺內古木幽深,梵宇重重,綠茵曲水,鳥語花香,一半禪意,一半俗世。</h5></h5></h5> <h5><br><b>【漁歌子 姑蘇盤門初雪】</b><br>雪潤江南亦婉柔,小橋流水現風流。<br>妝黛瓦,繪瓊樓,丹青醉染韻姿留。<br> 2018.12.9.于江蘇蘇州</h5><h5><br> 蘇州盤門景區以瑞光塔、水陸城門(盤門)、吳門橋三個歷史古跡為背景,有著2500年的歷史風韻。水陸并聯的盤門古城門是全國現存唯一的建筑典范,是古蘇州水陸交通要道,水陸縈回,巍然雄峙,有“北看長城,南看盤門”之譽。瑞光塔多有興廢,今塔為北宋遺存,是座七層八面、磚木結構閣樓式塔,臨流倒影,古樸雋秀。吳門橋橫跨運河,水陸直入盤門,為吳中門戶。幾經重建,現為清朝同治年間的遺物,為蘇州最高的單拱古石橋,極具江南水鄉特色。</h5> <h5><br><b>【五律 冬日登虎丘】</b><br>漫步虎丘山,冬陽煦暖天。<br>尋蹤觀勝跡,覓徑拜前賢。<br>斜塔環千古,深池孕萬年。<br>蔥蘢飄五彩,據頂任憑欄。<br> 2018.12.15.于江蘇蘇州</h5><h5><br> 虎丘冬韻,美艷驚人,紅楓映秀,銀杏飄黃,青竹婆娑,繽紛五彩。虎丘位于蘇州城西北郊,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上古樹參天,千年古塔矗立山巔。虎丘依托著秀美的景色,悠久的歷史,享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宋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h5> <h3><br></h3><h5><b>【七絕 旅途】<br></b>歲末回眸處處芳,舉足漫步走他鄉。<br>途程閱盡凡塵事,一曲高歌向遠方。<br> 2018.12.28.于江蘇連云港</h5><h5><br> 逝水流年,我們笑過,滄海桑田,我們走過。在告別2018年之際,于此記錄下一年中的部分行程,回眸那即將逝去的時光。生命是一段旅途,生活便是其中的過程,翻山越嶺,還是涉水乘舟,一切全憑自己。一場奔波,一路溝坎,賞一場春花,看一季落紅,放逐一份心情,收獲一份快樂。不必讓自己背負太多,不必讓瑣碎牽涉太久,淡淡聽風,靜靜追夢,讓腳步走的輕松,讓心胸更加寬闊。一些得到的不一定會長久;一些失去的未必不會再擁有。重要的是:讓心靈,在陽光下學會舞蹈;讓靈魂,在山水中學會微笑;讓生命,在奔走中一路歡歌 !!</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清镇市|
许昌县|
大竹县|
四子王旗|
巩义市|
乡城县|
大同县|
密云县|
龙口市|
江阴市|
聂拉木县|
宁南县|
武宣县|
阿克|
宁河县|
微博|
迁西县|
鹤岗市|
宁德市|
车险|
图片|
云林县|
汝阳县|
鹰潭市|
永善县|
柳林县|
永州市|
天祝|
兴安盟|
沧州市|
札达县|
彰化县|
金秀|
伊宁县|
尼木县|
桦甸市|
柳州市|
扎兰屯市|
儋州市|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