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2016年2月,我和暖暖去普陀山,因為有霧,船開不了,沒去成,我們于是轉去上海,在外灘玩了幾個小時。今年暑假重游上海,這次要多去幾個地方了……</b></h3> <h3><b>Day1:</b></h3><h3><b>城隍廟</b></h3><h3><b>城隍廟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長江三大廟之一,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現在是上海著名的旅游景點,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h3> <h3><b>華寶樓,高四層,飛檐翹角,巍峨挺拔。"華寶"樓名取自初唐四杰,著名文學家王勃所寫《滕王閣序》中"物華天寶"之句。意指樓內各類工藝品、絲綢、飾品、古玩、文物,其中不少是萬物中的瑰寶。</b></h3> <h3><b>天裕樓是仿明清建筑群中最高的一座樓閣,也是今日上海乃至全國仿明清建筑中最高最大的一座商用樓閣。凝暉閣為天裕樓上最高之樓閣,高六層,為商城的制高點,登閣可俯瞰商城及古邑城廂。</b></h3> <h3><b>暢熙樓是兩棟樓中間通道上的橋樓,有兩層,里面都是小吃店。</b></h3> <h3><b>城隍廟小吃是上海小吃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于清末明初。</b></h3> <h3><b>老城隍廟小吃廣場,是上海豫園商城內經營面積最大、供應品種最豐、接待消費人數最多的風味特色小吃餐廳,共有500多種小吃。</b></h3> <h3><b>我們吃了著名的南翔小籠包、八寶脆皮素鴨、香辣蟹等等……</b></h3> <h3><b>豫園</b></h3><h3><b>豫園素有"城市山林"之譽,是明朝時期的私人花園,也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國內外游客必去的游覽勝地。全園布局具有明、清兩代南方建筑藝術風格,且保存完整,曲橋水榭、亭軒樓臺一應俱全,小園曲折迂回,疏密有致;樓閣參差,山石崢嶸,湖光瀲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譽,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建筑與設計風格。 園內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稱的玉玲瓏,1853年小刀會起義的指揮所:點春堂。</b></h3> <h3><b>綠波廊原是明嘉靖三十八年豫園西園的一個樓閣,于明嘉靖年間開業,原名"樂圃閬茶樓"。1978年改為餐廳,以經營上海及蘇州風味菜點為特色。主要名菜名點有"扇形甩水"、"生爆鱔背"、"蘿卜絲酥餅"。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游覽老城隍廟和豫園時,在該店品嘗了各式點心后,稱贊說:"技藝精巧,味道極好"。</b></h3> <h3><b>豫園特色龍墻~</b></h3> <h3><b>大假山是豫園景色的精華之一,也是江南地區現存最古老、最精美、最大的黃石假山。大假山用數千噸浙江武康黃石建成,由明代著名疊山家張南陽精心設計堆砌,也是唯一存世的作品。</b></h3> <h3><b>臺風過后,上海溫度升高,幾乎每天都在35度左右,可是游人依然很多,因為暑假的緣故吧……</b></h3> <h3><b>SOHO復興廣場的Line Friends咖啡店</b></h3><h3><b>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熱鬧,熊也不多,有點失望,其實在淮海中路還有這樣一個店,可能那里比較好吧。就當歇腳了。</b></h3> <h3><b>巧克力店,各種各樣可愛的巧克力~</b></h3> <h3><b>中共一大會址</b></h3><h3><b>到這里來接受革命教育~</b></h3> <h3><b>參觀的時候有一組人在里面進行入黨宣誓儀式,暖暖也宣誓一個~</b></h3> <h3><b>李大釗與陳獨秀~</b></h3> <h3><b>在這里可以學習歷史~</b></h3> <h3><b>在毛主席題詞下拍照留念~</b></h3> <h3><b>馬克思主義展覽~</b></h3> <h3><b>田子坊</b></h3><h3><b>路上下雨了,越下越大,我們在田子坊里面避雨,雨停了以后才出來。</b></h3> <h3><b>田子坊,1998年前這里還是一個馬路集市,自1998年9月區政府實施馬路集市入室后,把泰康路的路面進行重新鋪設,使原來"下雨一地泥,天晴一片塵"的馬路煥然一新。曾經擁擠平常的田子坊弄堂抹上了蘇荷SOHO的色彩,宛如上海市著名的榮樂東路一樣,變身成為現代創意聚集地,增添了人文藝術氣息。</b></h3><h3><br /></h3> <h3><b>三生有信:一個可以寫明信片的小店~</b></h3> <h3><b>茶葉店鋪~</b></h3> <h3><b>服裝首飾店~</b></h3> <h3><b>刺繡鞋店~</b></h3> <h3><b>第一天的行程結束了,回到賓館美美的睡了一覺~</b></h3> <h3><b>Day2:</b></h3><h3><b>徐家匯</b></h3><h3><b>徐家匯是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也是上海十大商業中心之一,這里電腦市場分布十分密集,商品十分豐富,因此也成為了上海市民購買電腦、數碼產品的地區之一。同時,區域內也有許多經營奢侈品、中高檔服飾、各種娛樂、餐飲行業的商家。</b></h3><h3><br /></h3> <h3><b>徐家匯天主教堂是中國著名的天主教堂,為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稱為"圣依納爵堂",堂側有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府,修女院,建筑風格為中世紀哥特式。</b></h3> <h3><b>沿路看到的上海特色建筑~</b></h3> <h3><b>宋慶齡故居</b></h3><h3><b>暖暖上學期的語文課本里有一篇文章是《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當我們找到這里時,故居正在裝修,明年才開放,所以沒能參觀,很遺憾~</b></h3> <h3><b>上海交大</b></h3><h3><b>原本的打算是去復旦大學看看,可查了一下,太遠了,于是放棄復旦,來到交通大學。</b></h3> <h3><b>午餐吃的HelloKitty一鍋鮮,店里全部都是可愛的HelloKitty造型裝飾。吃完走出來,竟然就到了淮海中路Line Friends,很驚喜。</b></h3> <h3><b>南京路步行街</b></h3><h3><b>以前人們到上海旅行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這里,如今雖然出現了很多網紅景點,但南京路步行街依然是必去景點之一。</b></h3> <h3><b>外灘</b></h3><h3><b>外灘是暖暖兩年多以前在上海唯一玩過的地方,此次真的是故地重游了,沒什么變化。</b></h3> <h3><b>人民英雄紀念塔~</b></h3> <h3><b>外白渡橋,電視劇《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跳黃浦江的那座橋。</b></h3> <h3><b>Day3:</b></h3><h3><b>甜愛路</b></h3><h3><b>這條路全長520米,是上海最浪漫的道路,有一個帶有愛心郵戳的郵筒,可以寄明信片。有兩家咖啡館,我們選了其中一家進去坐坐,喝飲料吃蛋糕。</b></h3> <h3><b>多倫路文化名人街</b></h3><h3><b>多倫路是上海的文化之路。這里曾住過眾多的文化名人,比如魯迅、丁玲、茅盾等,除了文化名人,白崇禧、孔祥熙這些當年上海灘的大人物也都在多倫路上建了很多公館,給多倫路增添了不少美麗的景色。在多倫路不僅可以感受這些名人存在過的氣息,還能感受石庫門弄堂里老上海的生活氣息。多倫路的街邊很多賣古玩和字畫的店,隨便淘淘都能淘到自己喜歡的東西。</b></h3><h3><br /></h3> <h3><b>老電影咖啡館是多倫路上非常有名的老字號Café,坐落在一座小洋房內,店里的背投式電視不間斷地播放著黑白片子,從無聲時代到三四十年代國內、國外的經典影片,當日的電影安排在門口的小黑板就能看到。店里吱吱作響的樓梯,昏暗的燈光,木質的地板,處處透露出張愛玲時代的"老上海感覺"。</b></h3> <h3><b>鴻德堂是長老會滬北堂的新堂,為紀念美華書館負責人費啟鴻,取名"鴻德堂"。該堂為極少數采用中國古典式建筑風格的教堂。</b></h3><h3><br /></h3> <h3><b>美術館共有七層,一、二、三層用于展覽,主要舉辦中國當代藝術的展演活動,關注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動向和最新思潮,進行國際當代藝術交流。</b></h3> <h3><b>內山完造,魯迅先生的摯友,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經營的內山書店,不僅是魯迅購書場所,也是魯迅著作代理發行店,還是魯迅躲避國民黨反動派通緝的秘密住所,以及魯迅接待秘密客人的地方,甚至成為了地下組織的聯絡站,方志敏的獄中文稿、北平與東北地下黨等轉給魯迅的信等都由內山書店轉交。</b></h3><h3><br /></h3> <h3><b>Day4:</b></h3><h3><b>張愛玲公寓</b></h3><h3><b>公寓是不開放的,只有樓下一個書店可以去,書店里面除了張愛玲的全套書籍,還有其他一些書,可以坐在里面邊喝茶邊讀書~</b></h3> <h3><b>上海戲劇學院</b></h3><h3><b>喜歡帶暖暖到各種高等院校參觀,讓她給自己憧憬一個美好的未來。吃喝玩的同時不忘學習,這樣旅行才有意義。這個學校真心不大,像個普通中學一般大小~</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山|
新津县|
绥中县|
霸州市|
淳化县|
蓝山县|
香河县|
铁力市|
剑川县|
天峻县|
武胜县|
丁青县|
洪洞县|
庆城县|
页游|
平定县|
高青县|
长垣县|
蒙自县|
海兴县|
城市|
育儿|
车险|
专栏|
布尔津县|
北海市|
清新县|
汝阳县|
六枝特区|
论坛|
刚察县|
普安县|
渑池县|
阳江市|
纳雍县|
濮阳县|
大庆市|
隆尧县|
安多县|
长葛市|
集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