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個城市的老街老巷是反映這個城市社會歷史的“活化石”,幾乎每一條老街老巷都會承載這座城市的一段歷史,觸摸到這座城市的時代脈搏,傳承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h3> <h3>在濟南,就有這樣一些老街老巷,它們既是濟南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濟南城市的生命。</h3><h3><br></h3><h3>為開拓少先隊員們的視野,增強班級凝聚力,暑假我們二(5)中隊家委會籌劃組織了這次紅領巾尋訪活動——“尋訪濟南老街老巷”。.</h3> <h3>7月25日早上八點整,隊員們及家長準時在大明湖南門對面的百花洲集合。</h3> <h3>交待完尋訪路線及注意事項,整隊出發!</h3> <h3>提及百花洲,很多濟南市民并不陌生。珍珠泉群之水,經過曲折的玉帶河,纏纏綿綿匯入此地,再穿過鵲華橋潺潺流入大明湖,是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韻味的集中承載地段。這些老街巷在歷史的年輪里,還更添一股歷史的風韻。</h3> <h3>百花洲,又名百花汀、百花池、小南湖,位于大明湖公園南門牌坊以南,一路之隔,百花洲有一碧波粼粼的小湖,面積7000余平方米,岸邊弱柳臨風,嬌柔婀娜,水中碧蓮映日,紅荷爭艷。</h3><h3><br></h3><h3>漫步百花洲片區,游弋于白墻青瓦之間,走在濕漉漉地青石板上,泉水人家的喜怒哀樂,歷史文化的滄桑厚重,就隨著石縫里的泉水,汩汩冒了出來。濟南因家家泉水而享譽全國,這個“家家泉水”不是泉和人家的簡單堆砌,而是融合了數百年百姓習俗、人文典故的獨特區域生活情境。</h3> <h3>濟南不愧為泉城,處處泉水,水中有魚,哇,這里還有天鵝!</h3> <h3>隊員們三五成群的在討論著什么。</h3> <h3>快看這里魚真多呀!</h3> <h3>這里的魚更神奇,排著隊轉著圈兒的游!</h3> <h3>渴了,這有泉水直飲點,免費喝泉水,直飲泉水口感舒爽甘甜,保留了泉水的“原汁原味”,是泉城旅游的一張靚麗名片!</h3> <h3>走,繼續尋訪老街老巷。</h3> <h3>這里有處泉水豆腐博物館。處于百花洲歷史街區,靠近岱宗街的一處兩進四合院內。院內還展示了古時,近,現代使用的磨盤。東屋是加工間,漲發的黃豆在磨制和熬制中揮發的豆香,彌漫著小院。</h3><h3><br></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座博物館的展品只有一個主題——泉水豆腐。濟南獨特的泉水資源,孕育了很多美食,豆腐就是其中之一。用泉水做的豆腐,在其他地方還真吃不到,在濟南確實一件平常的事情。</font></h3> <h3>博物館門口放著一石磨,小隊員們都親身體驗了一把推磨,興奮不已。</h3> <h3>百花洲的民居民巷,也基本保留了原來的格局。據此,幾乎每一處街巷和每一處泉池水系都有獨特的人文故事。從這些街巷的名稱,市民也能看到歷史痕跡。</h3> <h3>根據民間傳說,有一條小溪被冠名為“雨荷溪”,相鄰的小道命名為雨荷巷,相鄰的建筑的命名為“雨荷居”。再現了夏雨荷與乾隆的曠世奇戀。</h3> <h3>歷下區非遺展覽館</h3> <h3>這里小巷深處還有個泉水人家民俗館,陳列著上世紀老濟南家庭幾乎必備的老物件,還有縫紉機,老黑白電視機,老收音機,煤油燈,部分已經消失的老街道門牌號等,老濟南人一看就能笑出來:這個我們家也有過! 在百花洲片區里還有一些老字號的濟南特色小吃招牌,顯示了濟南濃厚的歷史淵源,喚起人們對過去時光的美好回憶。
</h3> <h3><br></h3><div>泉水人家民俗館是“一個院三個家”。民俗館共分明清時代、民國時代、建國當代三個展廳,分別展示具有濃厚時代特色、地域風情的老照片,老物件、文獻資料上千件。</div> <h3>泉水人家門樓為濟南大戶人家經典門樓樣式,兩側磚雕“碧筒飲”、“曲水流觴”再現府城名士風流。過廊鑲嵌了老濟南的磚雕、石刻:五福同壽,芝蘭幽香,廉讓、平安,延厘。集中體現了老濟南人的家教文化。</h3> <h3>這是百年老街后宰門街,見證了老濟南的滄桑歷史。</h3> <h3>曲水亭街: 連接大明湖、百花洲、王府池子、芙蓉街,文化氣息十分濃厚。北靠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大明湖、南接西更道、東望德王府北門,西鄰濟南府學文廟。從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來的泉水匯成河,與曲水亭街相依,一邊是青磚碎瓦的老屋,一邊是綠藻飄搖的清泉,臨泉人家在這里淘米濯衣。現在的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著《老殘游記》中“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風貌。曲水亭街,叫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極富文化韻味。</h3> <h3>漫步在曲水亭街,不僅能看到那小橋流水,泉涌汩汩,也不僅能看到柳絲依依,小巷深深,你還能看到記載著古老泉城的老照片,撫摸到浸透著泉城人家汗水和歷史沉淀的的日常生活老物件;徜徉在那一間間的路邊小店里,你能領略到古老濟南的深厚的文化底蘊,你也能淘換到古樸雅致的工藝品和手繪的明信片。更重要的是來到這里,你能讀到許許多多遣詞獨到,意境深遠的門聯,欣賞到風格不同但字字力透紙背的書法大作。</h3> <h3>氣溫明顯比剛來時高了。但這里垂柳依依泉水潺潺,微風吹過,好涼爽啊。坐下休息一會兒。</h3> <h3>西更道街是濟南名泉王府池子旁邊的一條小巷,北起曲水亭街,南止芙蓉巷,石板路,總長400多米,為古時打更時所走之街,故得名。</h3> <h3>隊伍里還有小寶寶,辛苦寶媽了。</h3> <h3><font color="#010101">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們都自己走路,小寶寶也要求自己走,不讓媽媽抱。贊一個!????</font></h3> <h3>起鳳橋街</h3> <h3>騰蛟泉,七十二名泉之一,該泉位于舊城王府池子街北端路東,鄰近與起鳳橋街的交叉路口。泉池呈長方形,長1米,寬0.5米,深1.5米,以青石圍砌,精致方正。“騰蛟泉”之名取自泉西側的騰蛟起鳳坊,當年坊畔建有一石板平橋,名起鳳橋,橫跨于濯纓泉(即王府池子)、朱砂泉等諸泉匯流入大明湖的小溪上,形成名泉、小橋、流水、人家的自然美麗景觀。</h3><h3>騰蛟,起鳳,有點兒意思。??</h3> <h3><font color="#010101">王府池子 ,又名濯纓泉,七十二名泉之一,屬于珍珠泉泉群,珍珠泉現為山東省人大辦公地點,原來是山東巡撫衙門,再早是明代德王府(德王是明英宗二兒子的封號,原在德州,后遷至濟南),王府池子原在德王府院內,故得名。后來清軍攻占濟南后,廢德王府為巡撫衙門,將王府池子劃了出來,流落到民間,“舊時王府院中池,流落民間百姓家”,但名字依然氣派。</font></h3> <h3>參觀完王府池子,時間已近中午,準備返程。</h3> <h3>回來的路上,見到不少古門樓,雖然都是重新翻新過的,但依稀可以看出從前的古樸氣息。</h3> <h3>這些沐浴著時代風雨的老街老巷雕刻著歲月的年輪,打上濟南這座城市獨特的印記,見證泉城的過去與未來。</h3> <h3>活動結束,我們返回到大明湖南門,合影留念。</h3> <h3>漫步在悠久狹長的濟南老街老巷,不經意的一轉身、一回眸,便是又一條胡同或三五個人家,只有走進老街老巷的最深處,才能真正聽到歷史的回聲,觸摸到城市生命的脈搏。</h3><h3><br></h3><h3>尋訪濟南老街老巷,通過這次活動,少先隊員們感受到了濟南這座城市歷史悠久的獨特魅力。從一條條老街、一座座老建筑,可以感受到濟南歷史的滄桑,也給隊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傳統文化課。隊員們表示,一定會努力學習,保護和建設好自己的家園。</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个旧市|
瓮安县|
体育|
江安县|
上饶市|
许昌县|
扎兰屯市|
石景山区|
鸡西市|
横山县|
龙口市|
台北县|
合江县|
民和|
临泉县|
崇左市|
出国|
象山县|
郸城县|
余庆县|
克东县|
明水县|
手游|
杂多县|
雅安市|
博白县|
五大连池市|
宣威市|
会昌县|
公主岭市|
板桥市|
随州市|
满城县|
凯里市|
铜川市|
乐东|
扎兰屯市|
广西|
邮箱|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