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時代氣息很濃的三等功獎章。</h3> <h3>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那時,無論你是城市人或是農村人都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一套軍裝,哪怕只是一頂軍帽都有一種滿足感,也非常崇拜當兵的人。</h3><h3>后來,也就是十九歲那年,自己終于如愿以償走進了軍營,對我們這些從大山里的走出來的農村孩子來講,甭說內心有多激動。</h3><h3>走進軍營,當第一次聽到軍號聲,第一次聽到"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革命把我們召喚在一起……"、第一次聽到“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把歸來……”等瞭亮的軍歌時,內心只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自己終于成了軍隊大溶爐一分子,那是一種無法言語的自豪感。</h3><h3>十年的部隊生活,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之間結成了深厚的情誼。</h3> <h3>2011年當部分老戰友從湖南湘西老家再次回到部隊看望老首長。盡管只是短暫的相聚,盡管只有一杯酒,可述不盡的只有戰友情懷。</h3> <h3>從新兵連分配到醫院,83年兵戰友們的一次合影。</h3><h3>風華正茂的年齡,無悔的青春歲月。</h3> <h3>從左至右,1987年與戰友楊仕純、劉達文合影。</h3> <h3>從左至右。1987年與戰友劉達文、吳賢貴、彭清富合影。</h3> <h3>1984年與戰友合影。后右劉天文,前左胡丕生、金定清。</h3> <h3>戰友蔣祖武(左)與楊承波(右)合影。</h3> <h3>戰友全正圭</h3> <h3>戰友胡曉琴(左)與閔文(右)合影</h3> <h3>戰友李素萍</h3> <h3>接轉上級下達指示</h3> <h3>與戰友唐范余合影。</h3> <h3>新兵連訓練結束分配前,與班長姚海峰(82年)合影。</h3> <h3>班長姚海峰</h3> <h3>與戰友余光海(左)譚賢凱(中)84年在韶關湞江江畔。</h3> <h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八九醫院,前身屬原第四野戰軍前線衛生所,海南島解放后搬往韶關。1987年在部隊裁軍100萬期間撤銷,1991年我也因此轉業到了地方。</h3> <h3>戰友劉銳紅</h3> <h3>從左至右戰友駱永貞、許丹霞、羅惠芳、焦蘭芬、梅穗娟。</h3> <h3>戰友駱永貞</h3> <h3>李素萍</h3> <h3>部分戰友離開軍營,退伍時合影。</h3><h3>卸下了帽徽領章,卸不掉對軍隊的忠心,卸不掉對民族的忠誠,卸不掉戰友之間的眷戀。</h3><h3>2016年菲律賓當局在美國、日本等多國支持下,在國際法庭利用事先安排對我國南海進行仲裁,全國的退役軍人立刻熱血沸騰,紛紛要求再到部隊與現役軍人一道,誓死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犯我中華,雖遠必誅。”的吶喊聲一浪高過一浪……</h3><h3>為了自己國家他們甚至可以毫不猶豫獻出生命,這就是中國軍人情懷。也許有人說他們傻,可他們始終在"傻","傻"到底了,我們的國家需要這樣的"傻"人。正是因為有他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與安寧,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盛世。</h3><h3>在1983年春節、1984年國慶,越南當局不甘心失敗,不斷在我邊境挑事,小規模局部戰爭仍在持續,部隊接到上級命令,組成醫療分隊,做好一級戰備、二級戰備準備,隨時開仆前線。探親人員接到“火速歸隊”的加急電報后連夜返回。這就是中國軍人的信仰,為了信仰他們可以犧牲一切。一個國家沒有了這種信仰,這個國家就完了。</h3> <h3>戰友閔文(后)與劉銳紅(前)合影</h3> <h3>與職工和戰友合影。</h3><h3>后左至右:曾祥吉、田華根、王瑞琪、譚輝。</h3><h3>前中:廖冬生。右:唐斌。</h3> <h3>祝愿我們偉大的人民軍隊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h3><h3>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h3><h3>在建軍91周年到臨之即,祝我們所有軍人節日快樂!</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
莱西市|
拉孜县|
宝坻区|
榆林市|
礼泉县|
甘孜县|
芮城县|
全州县|
鲜城|
永福县|
福泉市|
钟祥市|
和政县|
永泰县|
临沧市|
浦江县|
太康县|
开远市|
岑巩县|
新邵县|
开江县|
拜城县|
香港
|
新丰县|
南京市|
广丰县|
团风县|
慈利县|
广安市|
天长市|
余江县|
高青县|
卓资县|
武强县|
镶黄旗|
海晏县|
巧家县|
綦江县|
竹溪县|
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