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豫園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園林,始建于明代,截止2015年已有四百余年歷史。</div><div>園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從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幾畦菜田上建造園林。經過二十余年的苦心經營,建成了豫園。“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園”,有“豫悅老親”的意思。</div><div>豫園當時占地七十余畝,由明代造園名家張南園設計,并親自參與施工。古人稱贊豫園“奇秀甲于東南”,“東南名園冠”。</div><div>潘允端晚年家道中落。1601年(明萬歷二十九年)潘允端去世,潘氏家庭日趨衰微,無力承擔園林修繕和管理所需的巨大開支。明朝末年,豫園為張肇林所得。其后至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為不使這一名勝湮沒,當地的一些富商士紳聚款購下豫園,并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重建樓臺,增筑山石。因當時城隍廟東已有東園,即今內園,豫園地稍偏西,遂改名為西園。</div><div>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外國侵略者入侵上海,英國軍隊強占豫園,大肆蹂躪。 清咸豐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會響應太平天國革命,在上海發(fā)動起義。起義失敗后,清兵在城內燒殺搶掠,豫園被嚴重破壞,點春堂、香雪堂、桂花廳、得月樓等建筑都被付之一炬。</div><div>1860年(清咸豐十年),太平軍進軍上海,滿清政府勾結英法侵略軍,把城隍廟和豫園作為駐扎外兵場所,在園中掘石填池,造起西式兵房,園景面目全非。</div><div>清光緒初年(1875年)后,整個園林被上海豆米業(yè)、糖業(yè)、布業(yè)等二十余個工商行業(yè)所劃分,建為公所。至解放前夕,豫園亭臺破舊,假山傾坍,池水干涸,樹木枯萎,舊有園景日見湮滅。</div><div>1956年起,豫園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繕⑽,歷時五年,于1961年9月對外開放。</div><div>1959年,豫園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div><div>1961年,豫園開始對公眾開放。</div><div>1982年2月,豫園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豫園(Yu Garden)位于上海市黃浦區(qū)的老城廂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老城隍廟、豫園商城相連。占地面積2萬余平方米(約30畝地)</div><div>建筑布局</div><div>豫園園內有穗堂、鐵獅子、快樓、得月樓、玉玲瓏、積玉水廊、聽濤閣、涵碧樓、內園靜觀大廳、古戲臺等亭臺樓閣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處古代建筑。三穗堂位于豫園正門處,清乾隆二十五年建。原為樂壽堂,清初曾被征為上海縣衙辦公之地,改建西園時重筑為三穗堂。</div><div>仰山堂、卷雨樓位于三穗堂之后,與大假山隔池相望。清同治五年(1866年)建,底層稱仰山堂,上層為卷雨樓,仰山堂共5楹,后有回廊、曲檻臨池、可小憩。望大假山景,池中倒影可鑒。</div><div>萃秀堂位于大假山東北峭壁下,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始建,乾隆三十五年竣工。</div><div> 亦舫在萃秀堂東墻外,俗稱船廳。明代以后,江南園林常在水邊建石舫,用以臨水賞月,而直接在陸地上筑舫不多見,此系后增建。</div><div> 魚樂榭跨于溪流之上,傍山臨水,溪上筑一垛隔水花墻,墻上有漏窗,墻下處有半洞門,水從洞門流去。這里運用了園林中延伸空間的巧妙手法,游人至此,有不知何處是盡頭之意。</div><div> 點春堂于清道光初年(1820年)為福建花糖業(yè)商人所建,以作公所之用,共5間。</div><div>豫園的中部景區(qū)有得月樓、綺藻堂。得月樓位于玉華堂、玉玲瓏西,兩面臨水,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取“近水樓臺先得月”之意而名。得月樓為二層樓房,建筑精致。綺藻堂位于得月樓下,以“水波如綺,藻彩紛披”而名,堂檐下有100個不同字體的木雕“壽”字,稱為“百壽圖”,富有民族特色。堂前一天井,內有匾額:“人境壺天”,左側圍墻上有清代“廣寒宮”磚刻。</div><div> 織亭位于綺藻堂和荷花樓之間的西廊中間,面對湖心亭、九曲橋,背向五老峰、月府磚刻。亭以扇與廊相隔,扇裙板上刻有“耕織圖”,浣云假山位于得月樓北。</div><div> 藏書樓又名書畫樓,位于得月樓對面,清光緒年間建,清末曾是有名的書畫市。</div><div>豫園環(huán)龍橋向南,是“神祠北際名園辟,寢廟東偏別殿開”的內園。1956年修復豫園時,內園成園中之園。內園面積僅2畝余,但十分精致,亭臺樓閣、泥塑磚雕、名樹古木、石峰小一應俱全,布局緊湊而曲折幽深。</div><div>靜觀大廳亦稱 “晴雪堂”,是內園主要廳堂,造得雕棟畫梁,軒昂高敞,堂面闊5間,進深3間,廳前有兩尊石獅,廳內有兩塊貼金匾額。</div><div> 聳翠亭聳立于觀濤樓東面假山上,雙層亭閣,底層置石。以上介紹來自度娘</div><div> 曾把北京定位于歷史與現代化的大城市,把西安定位于歷史名城,而把上海則定位為中國現代化的大都市代表,特別是一來上海先是住在浦東陸家嘴,登上世界第二高樓,望黃浦江兩岸高樓林立似森林,做為中國人那份自豪感油然而升,為我的國,我的民!不曾想后幾日的上海游徹底顛覆了我對上海現代化大都市的定位,特別是游了朱家嘴,秋霞圃,古猗園等園林,我突然發(fā)現,蘇州園林不準確,應改名叫江南園林,因為上海就我這幾天游過的園林絲毫不比響當當的蘇州園林差,好吧!不多言了。另游上海園林,功課做的差,但那么多,又那么美的園林讓我完全都整明白,似乎難度也有些大,見諒!看照片吧!希望給你帶來美的享受!</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厦门市|
揭东县|
盱眙县|
巴林右旗|
延寿县|
时尚|
东辽县|
新和县|
乳源|
平远县|
鄄城县|
肥乡县|
桃源县|
广德县|
林西县|
雷州市|
四子王旗|
怀宁县|
北碚区|
馆陶县|
东阿县|
广东省|
宜良县|
堆龙德庆县|
察哈|
顺义区|
罗江县|
宜良县|
河池市|
全州县|
贵德县|
SHOW|
清镇市|
石棉县|
施秉县|
舞钢市|
乐昌市|
乌兰察布市|
喀喇沁旗|
赫章县|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