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當我收到省廳下發的"關于選派優秀骨干教師參加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新體系教師培訓(第十六期)"的通知時,內心非常的激動,這是多么難得的機會,幸運的是,我能有幸參加音樂教育最高學府組織的本次培訓。參加培訓的8天,每一天我都急切地想要和大家匯報我的收獲、我的感受!培訓回來之后,整理好了自己的思緒,我想通過這份美篇來記錄這次培訓。下面我從"欣喜、感受、體驗、收獲、信心、感動"這6個關鍵詞來和大家聊一聊...</h3> <h3> 按通知的要求做好了各項培訓之前的準備工作之后,7月5日,我滿懷著"十分期待"的心情踏上了赴中央音樂學院參加"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的培訓之旅了。 根據中央音樂學院的統一安排,教研員可以自由的選擇中、小學組的課程,我思考之后覺得應該從小學階段學習、了解和實施新體系的音樂教學法,于是我選擇了小學組的綜合教學法、體態律動、發聲原理等實踐課程的培訓。</h3> <h3> 中央音樂學院,似乎是我埋藏心底,觸不可及的夢想。當我以音樂教研員學員的身份,近距離來觸碰到它的美好,首先我感覺是欣喜,轉念想想更應該是感恩!感恩我的領導、同事!感恩中央音樂學院!感恩我偉大的祖國!<br /></h3><h3> 這是一次國培項目培訓,也是一次音樂之旅,更是一次視聽的饕餮盛宴!來自全國的400多位音樂教師、音樂教研員聚集于此,有機會聆聽來自中國音樂教育最高學府的專家老師和世界級音樂教育名家的授課,國家承擔了培訓期間所有的費用。</h3> <h3> 選課走班,小6班的我和來自祖國各地的同學們,就要開始緊張而繁忙的學習生活了。一天4次以上的刷指紋簽到,使我們感受到了中央音樂學院對這次國培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由于學習時間有限,課程內容較多,請原諒我悄悄保存了初中部的課表,只是為了能見縫插針的跑去蹭一下初中部的課。</h3> <h3> "素質型音樂教育新體系"是本次培訓的主題,以"讓音樂屬于每一個中國人"為核心思想的教育理念,立足于我國文化背景,汲取了奧爾夫、柯達伊、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的精華,而創立適合中國孩子學習的,民族化、科學化、大眾化的音樂之路!它的背后,凝聚著國家的期望,凝聚著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專家團隊十幾年心血。這本由高建進教授編著的小紫本《素質型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原理與運用》,是我這次收獲并珍藏的"葵花寶典"。</h3><h3>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的老師們,在高建進院長的帶領下,為"通過音樂培養學生、使學生能生活得更幸福"已經做了近10年的研究,研究的模式是:參與學校音樂教學實際進行實踐——赴國外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再回到實際進行實踐循環進行。 這支年輕而富有活力的授課教師團隊在構建"新體系"和推廣"新體系"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他們的科學精神:尊重客觀、遵循規律、精益求精。這種甘于寂寞、專注的研究精神,讓我無比感動!</h3><h3> 我還欣喜地發現,任縣級音樂教研員9年以來,我一直在和中小學音樂教師們溝通和強調的想法和做法"在音樂課堂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親身參與音樂體驗的想法"竟然和"新體系"理念與操作有些吻合,這更讓我堅定了在中小學學校音樂教育的路上朝前走的信心。</h3><h3><br /></h3> <h3> 高建進院長用了三個課時帶領我們系統學習了新體系音樂教學的理論知識,從中外新體系教學模式的對比,到中國新體系音樂教學的理念、特點、方法、原則、內容、形式、評價等各方面都深入淺出地進行了剖析、解釋和指導,讓我心中頓時豁然明朗,更讓我從理論上對中國新體系音樂教學有了正確、客觀、全面的認識,也讓我有了在教學中大膽踐行新體系音樂教學的力量和信心。</h3><h3> 高建進教授說,音樂教育新體系立足于中國音樂文化,融入國際三大先進音樂教育體系(達爾克羅茲、奧爾夫、柯達伊)之所長,注重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新體系是感性的理解音樂作品,感性的創作音樂。新體系的改革使音樂教育"以人為本"感受音樂、審美音樂、體驗音樂,使音樂習慣素質化、感性化、人文化、個性化。音樂教育應圍繞學生轉,為學生快樂成長、陽光發展、美好生活服務。</h3><h3> 她對中小學音樂教育提出了五點注意事項:一是中小學音樂教育不能走專業音樂教育之路,應是大眾音樂教育;二是中小學音樂教育不以培養專業音樂人才為目標;三是中小學音樂教育不能以追求比賽成績為主,不能讓比賽成績扼殺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四是中小學音樂教育應該要使學生生活得更加快樂;五是高等音樂專業教師培養方法不能照搬中小學音樂教師培養方法。 </h3><h3> 她還對中小學音樂教育提出了三個要點:一是教育目標是對普通人的教育,培養感性接受音樂和表達音樂的能力;二是滿足學生自已需要的音樂,注重主體的音樂感受;三是教育方法以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掌握的音樂知識為中心。<br /></h3><h3> 高教授的五點注意事項、三個要點都是立足于《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角度,都是圍繞著育人的目標發展,讓音樂屬于每一個中國人,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h3><h3> </h3> <h3> 王陽老師是在我這一次國培的過程中最喜歡的一位老師,因為她讓每一個上她課的老師都沒有一絲緊張的感覺,讓我們下課后,回想起來,課不難,但是卻如此的快樂有意思。這不就是我們老師想要給孩子們的音樂課形式嗎?于是只要是王老師的體態律動課,大家都認真極了。課程中王老師一直圍繞著音樂與動作的同形同構、情感與動作的同形同構進行,分別從恒拍、節奏、步態(行走、跑、跑步跳、馬步、搖擺)聲勢這幾個關鍵詞進行。</h3><h3> 第一節體態律動課,她圍繞著恒拍的主題,讓我們大家在音樂聲中即興走動起來,想象、移動、傳遞、動作接龍游戲起來。她用《圓圓的地球》、《拍球》這兩首歌曲做課例,讓老師們在這個活動中也體會到了互相之間默契的合作能力以及體會了恒拍的感覺,很有意思。</h3><h3> 第二節體態律動課,她為我們解析了什么聲勢,也就是一半是聲音,一半是姿勢,她用了《打花巴掌》和《對花》兩首歌曲做案列,讓我們進行創編,在這一過程中,王老師告訴我們,創編不可太過復雜,不能干擾學生學習音樂的本身。學生是通過這樣那樣的聲勢潛移默化地就學會這首歌曲。</h3><h3> 第三節體態律動課,課例是《幸福拍手歌》她用一個簡單的馬步跳躍律動就解決了我們平常在音樂課中的附點節奏,而不是單純告訴孩子這是什么節奏,你要認識它的概念了,王老師說,就比如我給你們上課后,我慢慢地熟悉了你們每個人的臉,越來越多的接觸后,我對你們更加熟悉認識了,然后你們才告訴我你們的名字,這樣我便一下子記住了,而不是在一開始就告訴我你叫什么,你叫什么,而我從來不知道某某某到底是個什么樣子一樣的道理。</h3><h3> 第四節體態律動課,她為我們做了欣賞作品中的體態律動課,用的課例是《動物狂歡節》的《大象》、《天鵝》做課例,用了卓別林的喜劇《理發師》配樂《匈牙利舞曲》,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音樂欣賞課也是可以用體態律動帶領同學們參與體驗音樂的。</h3><h3> </h3> <h3> 第一天,懷著期望的心情,開始了央音院的第一節課,來到了王陽老師的"體態律動課"教室,這是本次培訓愉快的開始。</h3><h3> </h3> <h3> 中央音樂學院講師姚瑤老師給我們帶來了4節體驗深刻的小學音樂綜合課。姚瑤老師用多種音樂課例為我們講述了新體系體驗式教學法:1是通過歌唱體驗、2是運用聯覺加強體驗、3是課堂實現情感體驗、4是要素體驗分解結構(從節奏、歌詞、旋律三方面)、5是積累典型音樂經驗。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音樂要素分解體驗教歌法",其教學順序是:建立聆聽經驗—節奏體驗—朗誦體驗—跟唱律動體驗—唱曲體驗演唱經驗。</h3><h3> 姚瑤老師在綜合教學法課上,帶領我們從一首首簡短明朗的小歌曲里,用達爾文唱名手勢告訴我們在教學中,可以提醒同學們新學音的音高在哪里;接龍、跟唱、歌詞也可以做有趣的卡農練習,讓我們知道原本枯燥重復的音樂也是可以活起來的,也讓我們知道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可以用有趣的"長短短"來進行念誦(用ti和ta也可,主要是看孩子的學習年段操作);體味音樂中所謂強弱、節拍的真正意義等。</h3><h3> 懂了音樂的形式并不算真懂音樂,懂了音樂的情感才是真懂音樂。通過姚瑤老師對于幾個教學課列的講解,我們了解了新體系的情感歌唱是先知道歌詞,也就是知道歌曲內容,感受情緒之后的演唱,是歌詞決定了歌曲的形式,歌唱教學不斷深入、深化,每一次開始歌唱都會有情感、音色、節奏的要求,這種由先知道歌詞然后體驗情緒后進行演唱的體驗性歌唱隨著教學的每個不同階段和層次輪回。</h3> <h3> 積極參與體驗新體系教學法的新疆同學、蘭州同學、佛山同學、淄博同學,勇氣可嘉,向你們學習!</h3> <h3> 小學綜合實踐課,佛山南海區同學的《放羊到山坡》有沒有感染到你?在這里,我想表達的意思是:音樂老師都是戲精??</h3> <h3> 這位高大帥氣有型的大帥哥,是中央音樂學院教育學院發聲訓練課的賀曉樂老師,我選修了他的"發聲原理與訓練課"。</h3><h3> 通過聆聽賀老師對于"變聲期"的注意事項、以及嗓音保護的介紹,我終于明白,聰姐小時候甜甜膩膩的童聲變成了現在有點女低音色的說話嗓音,是源于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時候的用嗓過度。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聰姐從小就是那個玩起來有點嗨,經常大聲的玩破了嗓子的小姑娘??</h3><h3> 賀老師,請原諒我翹了您一下午的課,悄悄地去混別的課了……</h3> <h3> 我悄悄地在初中班混了一節"音樂作品的分析和欣賞課"。授課教師:童昕 在中央音樂學院任作曲技術理論課程的教學工作,出版著作《現代記譜法教程》、《新概念樂理教程》等。</h3><h3> 在上課的一開始,我就被邀請到講臺參加童老師的節奏接龍游戲"一只蛤蟆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嗵,跳下水...",我們組的同學雖然是第一次合作,但大家都是非常認真、默契地按童老師游戲規則完成任務。</h3><h3> "一只蛤蟆"的節奏游戲,簡單地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寶塔尖、螺絲結頂、金橄欖"的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創作手法。</h3> <h3> 由于"打擊樂運用"課混不進去,我艱難地趴在玻璃門口觀摩了半節課,看見教室里面的同學們那么開心的跟著老師玩著打擊樂,我的小心臟撲通撲通的有點失落……</h3> <h3> 除了選修的專業課,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北師大錢志亮教授,聆聽錢教授講課已經過去很多天了,但當時情景還歷歷在目,錢教授的講座像一劑強心藥,激起了我的教育熱情和情懷。
錢教授用他幽默而平實的語言,淵博的知識,高遠的情懷,縱觀古今中外,從人性善惡出發,結合不同的歷史文化發展和當今中國夢的背景,為我們分析了《教育的邏輯起點》,句句中肯,字字戳心!讓我們感概和動容,讓我們明白了習近平總書記去****鋪買包子的良苦用心。一個民族,若是連自己飲食文化的自信都沒有了,何談文化自信?讓我們反思,一個教育工作者,如何讓我們的后一代,愛上我們民族的文化?如何讓我們的后一代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這是一份責任心,一份感召力,一份教育的情懷!
錢志亮教授認為,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人,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但現實中我們并不真正了解人!錢教授在讓我們了解生命來之不易的基礎之上,引領教師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愛生,推導出教育的原點是愛!在分析教師職業為什么要求愛學生的基礎之上,由愛生責任,加之信任和敬畏心對責任感的強化,提出“教育=愛+責任的觀點”。
錢教授始終熱情飽滿,這熱情不只是表現在聲音高亢上,而上表現在自信而幽默上,一開始就贏得了一片掌聲。錢教授講課之所以生動感人,還有一個極大特點就是能用那么多典型的故事很清楚很有力地論證解釋他的觀點。我們很少留心和我們專業有關的一些中外的典型故事。好的導課,很多不就是好的故事導入么?好的講解,不就是用一個好故事通過一個好的比喻么?我們沒有好的故事嗎?<br></h3> <h3> 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教授《孩子為什么不愛練琴?》,與大家暢談引導孩子熱愛練琴的方法。周教授說教育者要把自己的目標和孩子在學琴中、練琴過程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六大需要要結合起來。我根據現場手機錄音整理如下:</h3><h3> 一、人有審美需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很多家長整天說孩子不愛練琴,但好聽的曲子孩子就愛練,不好聽的曲子孩子就不愛練。為什么不給孩子布置好聽的有技術價值的曲子呢?</h3><h3> 二、人還有成就感需要。成就感需要就是人作為一個生命體要確認自己生命的力量。你上個星期給小孩布置了練琴的曲子,他還一點都不會,這個星期彈完了,多大的成就啊,會了!這時候你面無表情給他畫出10個錯音的位置,你把沒有錯音作為成就感目標,孩子一點成就感都沒有了。再過了一個星期,孩子彈得沒有一個錯音,你又說孩子樂感不好,你又把樂感好調整為成就感目標,孩子又一個星期什么成就感都沒有。第三個星期,孩子樂感很好,而且一個錯音都沒有,你卻說風格不對。不管孩子做什么,你一點成就感都不給孩子,就像跳杠的裁判,每當孩子跳起來的時候你就把杠提一下,還說小孩怎么越來越不愛跳高了。我們家長經常忘記獎勵的本質是快感反饋,快感是需要獲得滿足時的感受,孩子有成就感需要,他希望他的動作讓你發生變化,但你卻一點反饋都沒有,成就感需要沒有得到滿足。</h3><h3> 三、人有親和需要。人作為群體動物,有個非常大的本能就是需要和群體中的其他成員搞好關系。孩子第一親和需要的對象是父母,自從孩子開始學琴后,你開始對他不滿,開始訓他,開始指責他。我曾經做過調查,很多孩子說,自從我學琴后,我媽就不愛我了,我在學校學習從沒操過心,就因為學琴挨了很多打。孩子跟你有親和需要,由于學琴的問題你和他的關系發生沖突,那么學琴就是破壞孩子和你親和的罪魁。大家想想,當孩子做所有的事情你都對他喜笑眉開,唯有學琴的時候你就對他橫眉怒對,孩子會愛練琴嗎?孩子有親和需要,誰跟他一起讓他有和諧感、親切感、溫暖感,他就愿意和誰交往,那么這個對象讓他去做的事情他就愿意去做。小孩考級目標的真正需要是親和需要。因為考級通過,媽媽會高興,這就意味著我親和需要的滿足,小孩考級目標是想聽到媽媽的贊美,想看到媽媽的笑臉。所以各位家長要知道,孩子為你練琴你應該很高興,如果有一天他不想討好你,不在乎你對他的態度了,這時候你才該真真正正開始害怕,意味著你對他失去了起碼的影響力。</h3><h3> 四、優勝需要。家長經常采用批評的方法、指責的語氣、懲罰的手段對待孩子的錯誤,只要你做這件事,你就要明白你正在破壞孩子學習的動力。人作為個體動物,有一種本能想要成為強者,有強烈的優勝需要。世界上最討厭的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每當孩子覺得自己很牛的時候,你就偏要找一個比他高一等的孩子,讓孩子有挫敗感。</h3><h3> 五、人有自由的需要。小孩為什么愛玩游戲?因為自由,但很多家長喜歡陪小孩玩游戲,指導小孩你應該這樣玩,小孩一下子就沒有興趣了,因為你的陪伴成為了一種約束。小孩彈琴特別想彈自己喜歡的曲子,這時候老師卻說,必須彈老師布置的曲子,小孩就感覺不自由了。</h3><h3> 六、生存需要。我把生存需要放在最后,因為我不希望它出現在孩子練琴過程中。孩子學琴和生存有關系嗎?有,因為有些家長會說:"不練琴看我打死你,不練琴不讓你吃飯。"練琴成為孩子生命安全感受到威脅的原因,孩子能愿意練琴嗎?教育當中的打是懲罰,懲罰是需要剝奪的。</h3><h3> 世界上沒有不愛練琴的孩子,只有讓孩子不愛練琴的家長和老師??旄袕娀瘎訖C,痛苦弱化動機,這是不可抗拒的人性法則,也是教育者必須要遵循的心理學規律。要想讓孩子愛做什么,你就要讓他在這項活動中盡量獲得快樂,盡量減少痛苦。我相信只要家長一旦明白"快樂是需要滿足的感受,痛苦是需要得不到滿足時的感受",你就會發現生活中的細節無數防不勝防。那么這是事關教育成敗最重要的心理學的法則。世界上沒有不愛練琴的孩子,只有讓孩子不愛練琴的家長和老師。</h3> <h3>《音樂教育哲學》的學習體會研討</h3><h3>音樂、教育、個體的社會實踐觀和歷史-文化觀</h3><h3>教授:劉沛(中國音樂學院)</h3><h3> 哲學課,有些枯燥無味??</h3> <h3>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帥氣的同聲傳譯劉凱老師,是初中組體態律動課的老師。</span>美國戴維教授嚴謹地穿著西服做講座,<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請原諒,我只懂漢語…??</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span></h3><h3> 戴維教授的提問"我是誰?"開始,"我該做些什么?""我想做些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如何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來適應新體系的發展?"如何能夠繼續學習并能夠融入新體系,而不是淺嘗輒止?""我們這個區域的教育環境和音樂師資力量是怎樣的?"我們的團隊在哪?""如果有了團隊,我們將如何開展?"做為教研員的我,是否可以在本縣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找到新體系的切入點?"……</h3><h3> 這一刻我慶幸自己是一名教研員,我可以理直氣壯的思考戴維教授拋出的這些問題。我想,慢慢的,這些問題都能夠找到答案!</h3><h3><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0e_OcKF0La9RFLcqIvvpPg"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中央音樂學院教育學院 素質型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研討會</a></h3><h3></h3> <h3> 中央音樂學院王次炤書記的美學講座《音樂的美及其鑒賞》。王次炤教授此次講學以"音樂的美及其鑒賞"為題,與我們一起分享他多年從事音樂美學研究與教育的心得與對音樂認識與體會。通過大量中西經典曲目的賞析,深度解析音樂以及音樂與歷史、文學的聯系,從音樂情緒、音樂風格、音樂作品的精神內涵以及音響激發的想象四個方面,深入淺出,鞭辟近里地向我們講解了音樂美的內容。</h3> <h3> "中央音樂學院教育學院高參小新體系教學展演",北京各小學的同學們將音樂課堂中所學的東西,只是進行了簡單的加工處理就搬上了舞臺。這并不是一場演出,沒有華麗的服裝,沒有進行精心的編排。</h3><h3> 同學們天籟般的聲音如百靈鳥在夜空啼唱回轉,除了"余音繞梁"我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形容詞來描述了。我們屏住呼吸,生怕打擾了這美妙的和聲。 可見在新體系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同學們在進行音樂的體驗的同時,并且掌握了對音樂的實踐能力。</h3> <h3> 隨著"音樂新體系"課程的深入學習,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在運用新體系教學中,同學們在音樂課堂上充分的情感體驗和新體系教學法對這些同學們的未來會帶來長遠的影響。</h3><h3> 中央音樂學院"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校園歌曲展演,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歌劇廳舉行,演員是來自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和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合唱團,她們都是在新體系理念下培養出來的孩子。</h3><h3>中央音樂學院</h3><h3>音樂教育學院附中合唱團 </h3><h3>指揮:林松濤</h3><h3> 合唱團由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音樂教育專業初三至高二36名學生組成。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音樂教育專業開設于2009年,音樂專業全部課程由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教師承擔,目的是為音教學院創立的"中國素質型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輸送新生力量。基于"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的合唱課是他們的必修課程,每周2課時,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共同音樂情感表達和經驗和經典合唱曲目經驗。</h3><h3><br /></h3><h3>北京舞蹈學院</h3><h3>附中音樂舞蹈綜合專業合唱團</h3><h3>指揮:曹冰穎</h3><h3> 該團成立于2014年,合唱團由北京舞蹈學院附中音樂舞蹈綜合專業初三至高二44名學生組成。北京舞蹈學院附中音樂舞蹈綜合專業采取中央音樂學院與北京舞蹈學院聯合辦學的方式,接受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創立的"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教育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全部音樂課程由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的專業教師擔任。全體學生每周進行2課時合唱課常規訓練。與傳統的少年合唱團不同的是:該合唱團體的團員是未來新型的學校音樂教育工作者,他們在用嗓音和身體共同唱著心中流淌的歌。在這里,歌唱已經不是合唱的全部,舞蹈律動和音樂律動構成了合唱的主體。</h3><h3><br /></h3><h3><br /></h3> <h3> 中央音樂學院教育學院合唱團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專業合唱音樂會,整場演出給在場的所有參訓老師們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大家無不感嘆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高超的專業水準!第一次在音樂廳聆聽這么高端的合唱音樂會,耳朵真的要懷孕了...</h3><h3> </h3> <h3> 女神姚瑤老師在她指揮的每一首合唱曲之前,都會對該作品有一個簡短的介紹。姚瑤老師說每次讀席慕容的《一顆開花的樹》她都會哽咽,但是除了哽咽,她都不能表現出這首詩的美。音樂的開始是語言的終止,當姚瑤老師指揮合唱團的同學們唱起《一顆開花的樹》,我淚眼朦朧了...</h3> <h3> 男神賀小樂老師和姚瑤老師一樣,在演唱之前都會介紹簡介作品。通過這場合唱音樂會,我八卦的知道了??賀曉樂老師和領唱《救贖犧牲》的聲樂歌劇系張璋老師是中央音樂學院一對甜蜜夫妻。張璋老師把空靈優美的意境,用出神入化的演唱唱醉了觀眾的心,將音樂會掀向高潮。(下面視頻穿白裙子領唱的仙女就是聲樂歌劇系張璋老師,在演唱《救贖犧牲》)</h3><h3> 期待姚瑤老師、賀曉樂老師、張璋老師,為我們奉獻更多的詩意和美好!</h3> <h3> 音樂教學研討會交流發言。才發現,這個新體系音樂教學,在其它個別省份已推廣并實踐好幾年了,很多地區是帶著團隊來的,而我似乎才剛剛接觸到。從大家的發言里可以看到,有初次接觸的茫然,有實踐之后的反思,有接地氣的樸實,也有高大上的自信。有觀望期待,有躍躍欲試。有疑問,有碰撞,甚至有辯論。然而相同的是,這是一群有責任感,有教育情懷的想做事能做事的優秀的音樂老師!為她們每一位點贊!</h3><h3> 圖左的發言老師是湖南永州市的音樂教研員,她在給大家分享她們在探索音樂新體系教學過程中的課題研究的一些做法、收獲及困惑。圖右是來自溫州樂清的陳曉雯老師,體態律動課時和我一個班,性格豪爽大氣的如男同學性格。今天分享才知道她到了支教的農村小學,惋惜鋼琴閑置沒有音樂老師彈奏,毅然決定帶著兒子留在那里,真正愛音樂愛教育的踐行者??????,感動淚奔[流淚][流淚]</h3><h3><br /></h3> <h3> 晚上不上課的時候,除了品嘗北方美食、約會老同學、逛西單的大商場,我們還是有精神追求的。我和小伙伴用"大麥網"淘了一張中國歌劇舞劇院的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從豐臺區跑到了朝陽區,還好地鐵方便。</h3> <h3> 因為我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是教研員,在所有的培訓課程結束后,新體系主辦方的張征老師、左碩老師召集在場的教研員老師們開了一個小會,介紹了一下未來新體系進校園的發展思路和以后集中培訓時,對教研員的特殊培訓安排,并且現場建了一個全國音樂教研員群。</h3><h3> 令我歡喜的是,新體系接下來的培訓會邀請并預留名額給參加過往屆培訓的教研員老師。意思是,我還會有機會再來參加中央音樂新體系的培訓。</h3><h3> 學習,真的是一種福利!</h3><h3> </h3> <h3> 在央音院做學生的日子是短暫、美好而又忙碌的,參訓的同學們每天都和我一樣選課走班穿梭在各專業教室。每節課,為了占領更好的聽課位置,大家都是跑著走的。剛好在我們參加培訓的這幾天,北京有雷暴雨,幾次衣服被淋濕又晾干,但學習的機會難得,大家覺得一切都值了!</h3><h3> 中央音樂學院,一定是所有學音樂的學子心中夢想的音樂殿堂。在此留下美好的紀念,證明我是來過的...</h3><h3> 小圖一的故事情節是:當我發現高建進教授會從我旁邊經過的時候突然決定,趕緊占領位置請我旁邊的小同學幫我和高教授搶拍。也許你會說,你完全可以大大方方請高教授合影留念。可是,我當時覺得高教授是我的女神,是我在鉆研教學法的指航燈,我還不夠資格和高教授并肩合影。但是看見高教授從我身邊走過又想留下美好,于是決定和高教授偷拍合影。其實,是源于對她的仰慕,請原諒!這次培訓歸來,我打算嘗試實踐高教授的音樂新體系教學法,下次如果有機會再參加新體系的培訓,我一定真誠地找個機會向高教授匯報并邀請合影。</h3> <h3> 本次培訓,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主辦單位——中央音樂學院付出的心血,從理論到實踐,根據來自全國各地400多名學員的不同需求,全方位地安排了豐富多元的學習課程,考慮周全,工作到位,各個環節都帶給我們驚喜、收獲和幸福,讓我們來時充滿期待,回時收獲滿滿,戀戀不舍。</h3><h3> 在理論學習的課程中,高建進、周海宏、錢志亮等眾多高級專家們的課帶給我們的震撼都無以言表,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和座無虛席的課堂足以說明課堂的精彩以及學員對學習的渴求,課堂中的我們一次次被感動得熱淚盈眶。</h3><h3> 王陽、姚瑤、賀曉樂、張征、林松濤等年輕老師的課堂充滿活力,讓我們興趣高昂,熱血澎湃,他們帶領著我們走進新體系教學的各個領域,從歌唱、體態律動到課堂教學的設計,一個個教學案例精彩實用,既有系統線條的高度引導,又有典型案例的重點體驗新體系理念。通過此次培訓,在我心中樹立了一個新的奮斗目標,并且愿意為之努力,那就是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運用新體系音樂教學法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h3><h3> 8天的培訓學習看似比參加其他培訓學習的時間長,但是新體系教育理念的學習和掌握、實踐卻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而在未能推行新體系的情況下,如何借鑒新體系教學法到我們現行的音樂課堂中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h3><h3> 讓音樂屬于每一個孩子,屬于每一個中國人!我們每一位學員都是一顆音樂教育新體系的夢想之苗。老師們,讓我們追隨著中央音樂學院教育學院的那群擁有理想的年輕音樂教育者的夢想,伴著音樂教育新體系的聲音,一起走在大路上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山市|
洛扎县|
拉萨市|
武城县|
外汇|
古蔺县|
炉霍县|
靖远县|
贞丰县|
本溪|
肇东市|
兴安县|
桃园市|
中超|
泸西县|
鄂温|
峨山|
永登县|
马边|
时尚|
马公市|
阿瓦提县|
平谷区|
万荣县|
天津市|
会理县|
宝兴县|
临湘市|
莱芜市|
安图县|
广平县|
巴中市|
阜南县|
长宁区|
元江|
宁远县|
石楼县|
和政县|
阳西县|
永兴县|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