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i><b>當踏上這蒼茫大漠,讓思緒融入古老的歷史之中時,立刻感到了一股強勢的氣息波浪壯闊,西風古道濃郁蒼茫,仿佛在晨霧中,模糊的看到條條大漠沙浪,蒼煙落照……!此時,響起奔騰的馬蹄聲,駿馬嘶吼著從遠而至,駿馬奔騰后一陣狂沙濺起,隨著黎明的日出,飄成一道流動的砂墻!</b></i></h3><h3><i><b>當號角吹響,英雄的黎明不在沉默,難忘戰斗之中,激情的動蕩氣概,當準備離去的那一刻,心里流露出對故鄉的思念及親人的惦念,也許,宿命就是戰死沙場,永不后悔,正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英雄的命運是悲哀和壯麗的,這種氣吞山河的氣勢,刻劃出了歷史的背景,讓我們穿越時光極限,回到遙遠的時代。</b></i></h3><h3><i><b>歷史久遠,嘶鳴回蕩,那種氣壯山河的氣勢,展現了壯麗恢弘的歷史篇章,英雄的柔情俠骨,戰爭的血腥殘酷,把大漠的景色與黎明的曙光推向頂峰,清晰壯麗的英雄氣勢,帶給人們無限遐想魅力,這就是你的黎明,我的黎明,英雄的黎明!</b></i></h3> <h3><i><b>在炙熱之下,登上這古老的關隘時,我被眼前的景象徹底震撼了,感動了……,我仿佛見到了大漠的金戈鐵馬,蒼煙落照,聽到了“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悲苦,聽到了“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孤獨,聽到了“嘉峪關前夕霧收,布隆吉后曉星浮”的蒼茫,更聽到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豪邁……。此刻,我滿腔豪邁,滿心惆悵,又滿眼離亂!</b></i></h3><h3><i><b>只有這蒼茫的大漠江山,西風古道,萬里長城,才能與這英雄的黎明相配,讓我們迎著黎明,走進這塞外大漠蒼茫的歷史之中,去追尋那些英雄的足跡……!</b></i></h3> <h3><i><b>無盡的歲月,就這樣被一日日消散在風中。曾經繁榮的古絲綢之路,曾經的陽關、玉門關,現在連關城都找不到,只遺留下了這些烽燧遺跡,曾經抵御匈奴的長城,也只剩下斷壁殘垣,萬頃晴沙。曾經的那些過往煙云,萬里河山,現在卻只能面對這樣孤獨的等候,蒼桑的追憶,痛苦的漫涎。當文字再也找不到現實的依托時,你會不會也有所留戀,有所感傷呢。就這樣,我在這歷史與現實之間,蒼茫與現代之間,慢慢惆悵,慢慢品味,慢慢感傷……!</b></i></h3> <h3><i><b>古代的文人也真是厲害,竟然把一個荒蕪而遙遠的蒼茫大漠,在未來的千年里,陰魂不散的變成人人尋找的心靈故鄉。在他們的思想里,不知道有什么不了的念想,讓其心中牽掛這么一些荒漠遙遠的地方……!</b></i></h3><h3><i><b>少年時,也曾被老師逼著背誦這些詩句,因此,這些城,這些關,這些路,早已經在心里有了較深的絡印,等到有能力的時候,查看了許多資料,想著有一天也去尋找那些個英雄的河山,從此,就讓自己活生生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宿愿,盼望著對詩里的意境,實地去領悟和感受,于是,便沖著王維的《渭城曲》去了,去尋找心靈中念念不忘的那“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b></i></h3> <h3><i><b>從現在陽關的位置及荒漠來看,中國古代文人精神修養極好,他們的人生道路鋪展得厚實而很寬廣,目光看的也非常遠,他們堅韌沉著,從不灑淚悲哀,而且思想境界豪邁,大度豁達,對于一個將離開故鄉的親人朋友,他們仍不露凌厲傷感之色,只是淡雅而纏綿的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之外,便沒有能夠暢飲的人了,這酒,你只有一飲而盡。于是成就了這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美名。</b></i></h3> <h3><i><b>“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看似輕描淡寫,卻真實再現了大漠的凋零,孤獨與滄桑,就連千年之后的我讀來,都難以逃脫詩里所傳遞出來的哀傷。想想看,連春風都不愿來的地方,談何生機與活力?如果只是一味地悲憤和感傷,那這首詩的格局也就這樣了,但文人確是厲害,王之渙在這里僅用了“何須怨”三個字就把整個格調進行了反轉。何須怨就是不要怨,春風都不來的地方,抱怨有什么用呢,頗有一種化悲傷為力量的情感張力,細細品味一番,非常地耐人尋味。這就是好作品的典范!</b></i><br></h3> <h3><i><b>羌笛,楊柳,大漠,駝鈴在多數人的思想中,都是比較高的意象,楊柳更是其中的典范。所以古人有臨別贈柳的習俗。“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很多古詩詞中一提到楊柳,多半少不了離別愁緒。試想一下,孤寂的城外冷風呼呼的刮著,漫天黃沙裹挾在風里,無情地拍打在臉上,此刻,又聽見羌笛吹奏的哀怨的《折楊柳》,內心怎能不翻江倒海,痛苦萬分呢?!</b></i></h3> <h3><i><b>一切往事在時光的流逝中早已褪去了原有的色澤,但遙想絲綢古道當年的繁華勝景,眼前依然縈繞著河西走廊古老文明的信息。南面是祁連雪山,四季積雪,山體凌空萬仞,巍峨入云,綿亙千里,如同一條游動的玉龍,銀甲猙獰,擦肩而至。北面是黑山,山體崢嶸萬疊,懸壁逶迤,險峻奇絕,好似一只昂然的駿馬,嶙峋如鐵,壓云而來。兩山遙峙,不怒而雄威,嘉峪關就雄踞其中,屹立千年!</b></i></h3> <h3><i><b>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是萬里長城防線上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來到城門前,一座掛著牌匾的塔樓屹立在眼前,“天下雄關”四個大字在我眼前閃閃發光,兩座用土墻沏成的高塔佇立在兩旁,高大厚重的土墻將他們連接在一起,一直往后延伸,一副易守難攻的布局。往城外望,茫茫的戈壁與大漠一望無邊,幾株零星不知名的小草散落在沙灘邊緣,此刻,我想到了嘉峪關的士兵拼死守衛邊疆,與敵人搏殺時的場面情景。 讓我對這天下雄關頓生敬意。在這遙遠的大漠,嘉峪關歷經戰爭和歲月的摧殘和侵蝕,顯得有些孤獨與蒼涼,但它抵御外敵,有著曾經的輝煌和歷史意義,讓我們永遠銘記這遙遠大漠中的天下雄關。</b></i></h3> <h3><i><b>暮日艷紅了整個戈壁灘,天凈得像一塊藍布,沒有一絲云彩。夕陽下,嘉峪關萬里長城第一墩,一身古銅色,生生擺出一副威武剛猛鐵壁銅關的氣勢。我平生第一次直面這大漠落日,第一次真切體驗這塞外風光。當我踏著夕陽來到嘉峪關萬里長城第一墩時,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前“萬里長城從這里開始”,頓時,一種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念天地悠悠、愴然淚下的感慨油然而生。從這里可看到厚重的斷墻殘亙,與嘉峪關內城外墻勾連環接,箭樓角樓相倚相望。萬里黃沙間,懸臂長城高傲的揚著頭,似游龍滾動,烽燧遺墩、斷壁殘垣,若隱若現,似一幅凝聚著邊塞滄桑的歷史畫卷,讓你百看不厭!</b></i></h3> <h3><i><b>沙漠與湖泊相依,創造出了浩瀚壯闊又唯美細膩的獨特自然景觀。 黃昏,我坐在湖邊的一座大沙丘上,看著太陽西沉,將天邊的云染紅,也照得湖水泛起金光,忽然想起那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句。 深夜,騰格里的夜空星光燦爛,沒有光污染。那滿天的繁星,似乎將你帶到某個遙遠的遠古時代。 清晨,當太陽升起時,湖邊似乎也有水汽蒸騰的薄霧,那空氣中隱約的濕氣,讓我相信這肯定不是錯覺。 這也許就是騰格里沙漠的魅力,若不是這樣,我們又何以愿意從遙遠的西南邊疆,來到這荒涼的西北大漠深處?</b></i></h3> <h3><i><b>人生,與其不斷追求而無法滿足,不如先沉淀自己,看清內心深處真正的需求。而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做我想做的事,不再為別人對我的看法而擔憂。此后,只有在我們不需要外來的評論和贊許時,才會變得自由自在,真實的活在自己想要的世間里,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這次的騰格里沙漠徒步穿越。</b></i></h3> <h3><i><b>紅塵一夢醉千年, 為這夢中的景色,我墜入了萬劫不復的輪回,在這大漠深處,用思想與精神,蒼桑了這滾滾紅塵,那一抹短暫而永恒的摯戀。在千年的歷史畫卷中,曾經的滄海桑田,化作了幾許夢愁,曇花一現的瞬間,誰的指隙中不經意流過了千年的時光,在惆悵的心事里,鎖住了剎那間的璀璨與輝煌。</b></i></h3> <h3><i><b>該回家了,每一次的途游都是對生命的尊重,每一次的回歸都意味著重新的開始與尋找,踏上那歸途的陽關之道,用心去真正的達到回歸!家就是故鄉,故鄉在心里,故鄉在遠方……!</b></i></h3><h3><i><b>愿你,愿我,愿所有的朋友們:踏遍萬水千山,歸來仍是純真年少!謝謝關注閱讀!</b></i></h3> <p class="ql-block">編制說明:</p><p class="ql-block">本文為徒步穿越騰格里大沙漠時,在甘肅休整時所游的感受,不代表它人思想!</p><p class="ql-block">本文背景圖以陽關,嘉峪關,玉門關,敦煌古城為主,插圖部分為騰格里大沙漠!</p><p class="ql-block">本次穿越騰格里得到了各位朋友,銀川樂游戶外,河南一葉蘭戶外的支持,特致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柏乡县|
河津市|
绵阳市|
卢湾区|
化隆|
德保县|
金秀|
交城县|
同心县|
从江县|
哈巴河县|
刚察县|
繁昌县|
获嘉县|
育儿|
陵川县|
巴中市|
闽清县|
拜城县|
益阳市|
鹤峰县|
石嘴山市|
奎屯市|
洞头县|
根河市|
博乐市|
樟树市|
河西区|
勐海县|
湖北省|
长治市|
类乌齐县|
盱眙县|
库尔勒市|
西贡区|
江门市|
乌拉特后旗|
荥阳市|
玉屏|
枣阳市|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