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騎車才能體會一個國家的精華。——海明威</h3><h3> It is by riding a bicycle that one learns the contours of a country best.——Emest Hemingway </h3><h3><br></h3><h3> 如果你熱愛騎行,那你一定要去環青海湖!</h3><h3> 因為那里有蔚藍的天空,婀娜多姿的云朵,連綿起伏的山脈,牛羊成群的草原,還有金黃的沙漠,直通天邊的公路,而這一切,環繞著那圣潔的、湛藍的、有著“騎行天堂”美譽的——青海湖。</h3> <h3> 懷著心中美好的期待,倆爸爸帶著倆女兒出發了(四毛&岑岑、久久&多多),跨上單車去丈量天涯,去看大大的世界,去感受騎行天堂的魅力!</h3> <h3><font color="#010101"> 7月9日 Day1:青海湖,我們來啦!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行程:西海鎮---湖東種羊場---三叉路口---151基地---江西溝(102KM)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為了讓女兒適應高原氣候,爸爸們做足了準備,提前口服紅景天、西寧過度一晚、衣物防寒、提前入住西海鎮等,小朋友們適應的非常好。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早上,岑岑和多多早早的起了床,天公作美,連日的陰雨天氣逐漸轉晴,愉快的旅程就快開始了。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正當高興之際,岑岑撫著胸口,輕聲的對爸爸說:“爸比,我不舒服”。這一句話猶如晴天霹靂,最擔心的高反來了,大家一臉的凝重,“來,把這支藿香正氣水喝了,如果還是不舒服,那只有打道回府了……”,小朋友大概也是非常不情愿有一段還未開始就結束的旅程,就著白糖,喝下了她認為苦得不能再苦的藿香正氣水。</font></h3> <h3> 半個小時過去了,岑岑臉色好轉,高反癥狀漸消,大家終于松了口氣,整裝待發!烏云漸漸散去,藍天白云在遠處召喚著我們。按照習俗順時針環湖,一上路便開始爬坡,伴隨而來的是急促的呼吸,自己都能聽見的心跳聲,和微疼的頭頂,這就是高原騎行!然而,上路的興奮絲毫不減,在金銀灘偶遇了浩浩蕩蕩的羊群大軍,此起彼伏的咩咩聲,岑岑和多多也按捺不住了,“咩咩”回應著,目送小羊兒們遠去。<br></h3> <h3> 云霧漸開,越往前,天越藍,一路上出發前行的騎友眾多,都不住的給小朋友們加油!翻過山坡,遠處湛藍的青海湖閃著耀眼的光,頓時,爬坡的疲憊化作下坡的愜意,連綿的沙島,茫茫的草原,遠處的海天一線,讓我們應接不暇,連連驚嘆。激動著,飛奔著,小朋友們高喊:“青海湖,我們來啦”!相信在那一刻,小朋友們把高反的不適、路途的艱辛都拋在了腦后,望著遼闊無垠的海面,豁然開朗!</h3> <h3> 往沙島的方向繼續前行,此時已時至正午,武裝到牙齒的我們,也能感受到高原陽光的“熱情”。沙丘上,同行的騎友們呼喊著小朋友,當地居民圍起來的沙丘,10元隨意玩耍,小朋友們用渴望的眼神看著爸爸們,“去吧,玩了再趕路,今天的任務還艱巨呢!”</h3><h3> 小朋友們歡呼雀躍的往沙丘進發,深一腳,淺一腳,輕輕握一把細沙,任其從指間滑過,隨風飛揚。到達頂峰,一座座連綿起伏的沙丘映入眼簾,與遠處若隱若現的青山、碧海藍天相映成趣。“這是我心中的沙漠”,小朋友激動地說,“修筑”著她們心中的環湖路,盡情感受沙的細膩與溫存。</h3> <h3> 沙島,也是青海湖的一部分,由金沙灣,銀沙灣組成。這里原來是青海湖湖中的小島,因水位下降,湖沙壟突出水面,在風沙的催化下堆積而成。黃沙、青山、碧水、藍天組成五彩斑斕的天然畫卷,如今為了維護青海湖生態系統,政府已關停沙島和鳥島景區,據當地居民透露,政府會陸續整治10元景區。“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游人也許有些許的遺憾,但更多的是欣慰。<br></h3> <h3> 就快餓得前胸貼后背的時候,路邊的小店出現了,簡單午餐,稍事休息后繼續趕路。沿環湖東路前行,左邊遼闊的草原上牛羊成群,小鳥自由的歡唱,右邊青海湖醉人的美景,和著迎面的徐徐微風,人生愜意不過如此!<br></h3> <h3> 騎行的好處在于它的速度,不快不慢,可以將細微的景物盡收眼底!這不,小朋友們被草原上竄來竄去的高原鼠兔吸引了,“爸比,你看,這里這里……那里那里……”,小朋友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地觀察著洞里洞外的小生靈。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種,外形如兔,習性如鼠,尾巴退化,擅長鳴叫,又名鳴聲鼠,藏語稱其“阿不扎”。<br></h3> <h3> 一路騎,一路玩,移步易景,金燦燦的油菜花,色彩艷麗的高山花甸……爸爸們相中了一條白色牦牛,絲滑的毛,萌萌的表情,小朋友們可以近距離觸摸牦牛,牛背上的騎行者神氣十足!(后來,當地朋友告訴我們這條牦牛是網紅牦牛,爸爸們的眼光不錯喲!)<br></h3> <h3> 為了第二天傍晚的茶卡鹽湖,第三天的黑馬河日出,短暫停留后繼續趕路。傍晚八點多到達目的地——江西溝,入住加州賓館,品羊肉美食,帶著興奮進入夢鄉。<br></h3> <h3>7月10日 Day2:逆風飛揚,曼妙的茶卡舞姿</h3><h3> 行程:上午:江西溝---黑馬河(47KM)下午:包車去鹽湖 晚上:返回黑馬河</h3> <h3> 高原的天氣說變就變,盡管做好了一天遇四季的準備,但一早滴滴答答的雨聲依然讓人惆悵。小朋友也掙扎著起床,風雨無阻,向著既定的目的地奮勇前行。 </h3><h3> 出發后不久,雨便停了,大約騎行了十多公里,有一處可以親近海邊的5元景區,大概是我們來得早,抑或是贊揚騎行的孩子們,圍欄守護者并沒有要求我們交費入場。<br></h3> <h3> 風起云涌的灰色天空下,五彩經幡隨風飄動,經幡旁矗立著瑪尼堆與白塔,莊嚴肅穆,頓時讓人肅然起敬,心中不由得升騰起一種神圣和崇高之感,身心有如青海湖湖水一樣透明而純凈。<br></h3> <h3> 懸掛經幡,是藏族民間傳統的一種祭祀文化,傳承歷史久遠。經幡,最早來源于古代藏族軍隊祈福禳災的寄托,在兩軍對壘時,出沒于硝煙之中。上面印有佛經和鳥獸圖案,這些經幡“五彩繽紛”,其顏色都有固定的含意。經幡作為福運升騰的象征物,它一年四季隨風飄揚,繽紛絢麗的色彩把雪域高原裝點得氣象萬千。在信奉藏傳佛教的人們看來,隨風而舞的經幡飄動一下就是誦經一次,在不停地向神傳達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源自網絡)<br></h3> <h3> 騎向海邊,沒有藍天白云的青海湖仍然風情萬種,一望無際的銀色海面,海風撲面而來,海浪輕撫大地,拍岸聲聲,海鳥展開雙翅,或自由翱翔在天空,或輕盈的劃過水面……小朋友們驚喜的發現水洼中的海鳥羽毛,于是,淺淺的海邊,又多了爸爸牽著女兒拾起羽毛的身影。<br></h3> <h3> 時間充裕,小朋友盡興玩耍后上路,此時,徐徐的微風已變作呼呼的大風,自行車上的小旗幟忙忙碌碌的左搖右擺,路邊幾匹駿馬在風中悠然自得地吃著草,高原的野花野草向我們熱情的招手,如此美景怎能不停留?拿出紅絲巾,小朋友們開心的感受風的速度、飛的感覺。<br></h3> <h3> 大風似有神奇的魔法,一會兒功夫就吹出了藍天白云。風越來越大,大到可以用猛烈來形容!路上同行的騎友都用力的踩著腳踏,艱難前行!小朋友們也奮力的蹬踩,助爸爸們一臂之力。然而,大風沒有絲毫停歇的跡象,長長的下坡,原本可以滑行幾公里,但此時必須埋頭騎車,否則無法前進。<br></h3> <h3> 就在大家快被風吹得筋疲力盡的時候,遠遠的望見了村莊,黑馬河就在前方,殊不知,這里一目幾十里,接下來還有更嚴峻的考驗!強逆風變成了劇烈橫風,不斷的掃蕩著車行的人們,稍不注意便被橫向挪移。“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就這樣一米一米的前進,終于在下午兩點到達黑馬河,來一碗美味的牛肉面,安頓被風吹亂的心情。<br></h3> <h3> 如果風在吹,云在動,茶卡就不會停止歌唱……五點多抵達心儀已久的天空之境---茶卡鹽湖。陽光正好,景區入口處電子屏上赫然顯示著今日近兩萬人的游客量,倆小朋友歡欣的牽著紅絲巾奔走在風中,在游客來來往往的路上穿行自如。一會兒,手捧撿起的鹽粒,倆小腦袋湊在一起認真的觀察著;一會兒,駐足鹽田邊若有所思,任風吹亂發絲,絲巾翻飛……<br></h3> <h3> 天邊飄著幾縷被風吹散的云,暗黃的天邊不知是不是今天被狂風吹起的沙塵,一眼望去,除了鹽湖里色彩明艷的人們,并沒有期望中的震撼美景,此外,景區一次性鞋套已售完,失望的情緒在心里蔓延……有時候,最美的遇見會伴著些許的遺憾,“遠處閃閃發光的位置應該是最佳拍攝點,光腳走吧,來一次鹽粒足底按摩”,爸爸鼓勵著。小朋友們早就躍躍欲試了,淺淺的鹽湖水溫度剛剛好,“爸比,我腳底疼”,剛走幾步,還沒適應疼感的小朋友向爸爸求助了,于是,倆爸爸不約而同的背起女兒,慢慢向遠處走去。<br></h3> <h3> 到達最佳位置,背景里不再有星星點點的人兒,鏡面的效果也不錯,于是,爸爸和女兒們開始“走過來,走過去”。或排隊在風中齊步走著,或隨風舞動身姿,或與爸爸來個親密的擁抱,玩得忘了足底的不適,忘了時間的流逝。轉眼,已近八點,不得不回程了,欣賞著拍攝的照片和視頻,滿意而歸。<br></h3> <h3> 品著青海湖啤酒,吃著牛羊肉美食,疲憊頓消,“明天是最值得期待的一天,因為有黑馬河日出,和最美的環湖西路”!<br></h3> <h3>7月11日 Day3:海上日出,美在環湖西路</h3><h3>行程:黑馬河---石乃亥---鳥島---泉吉(85KM)</h3> <h3> 凌晨五點,爸爸們起床,準備奔赴一場日出的約會,看著女兒酣睡的可愛樣兒,“讓她們在溫暖的被窩里夢日出吧,今天八十多公里路,得養足精神。”街上早已熱鬧起來,路兩旁的飯店燈火通明,一派熱氣騰騰的景象,汽車鳴笛聲、急急忙忙的說話聲,劃破了黑夜中的寂靜。
到達黑馬河班禪拉澤灘,海岸邊人頭攢動,大概在尋找最佳位置,“來來來,20元一位,看青海湖最美日出嘞……”,海邊卡車上傳來招徠游客的吆喝聲。海風吹來,不禁打了個寒顫,看來,和日出的約會,并沒有想象中的浪漫。<br></h3> <h3> 靜靜的等待,海天相接處繚繞著厚厚的青色云帶,氤氳在淡淡的晨光中,海鳥迎著晨曦的微光翱翔, “出來了,出來了!”,只見太陽悄悄的探出了頭,淡淡的紅色,帶著一絲羞澀,裝點著微波粼粼的海面,海面上彌散著不斷拉長的一束金光,幾分鐘時間,太陽躍出海面,沖出云層,金光瞬間灑滿海面,耀亮天空。 <br></h3> <h3> 傳來家鄉暴雨的消息,小朋友們也開始牽掛親人,擔憂家鄉,多年以后,她們會明白,這是一份濃濃的鄉愁。“我們一定會把這里的晴空萬里帶回去的!”爸爸看出了小朋友的心思。<br></h3> <h3> 迎著陽光出發,翻過一個緩坡,寬廣的青綠色海面跳入視線,筆直的公路上幾乎沒有汽車,任騎行的朋友們自由馳騁,最美的環湖西路果然名不虛傳。爸爸與女兒們并排坐下,不慌不忙地和公路來一次親密接觸,遙看海闊天空,坐享心曠神怡。 <br></h3>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平凡之路》的旋律響起,此情此景,跟著音樂的節拍,踩著單車哼著歌一路向前。離湖邊越來越近了,補給小歇,一位小男孩好奇的走過來,熱情的邀請姐姐們去他家草原玩。小男孩紳士般在入口處踮起腳,把手舉得老高護住姐姐的頭,剛一進入,遠處傳來藏獒的叫聲,他急忙拿著脖子上的項鏈說:“不怕不怕,有這個呢……”于是,仨小朋友開心的在草原上奔跑,一起玩斗雞游戲,一起觀察高原鼠兔的洞穴……小男孩的快樂寫在高原紅的臉蛋兒上,姐姐們也一定會記住小弟弟的熱情與淳樸。一路遇見,一路再見,短暫停留后,小朋友們依依作別。<h3></h3> <h3> 如果說第一天環湖東路讓我們對青海湖一見鐘情,那么,環湖西路則讓我們再見傾心!她優雅的神韻,靈動的身姿,讓人如癡如醉!她一襲青衣,仿佛在吟唱消逝在青海湖的倉央嘉措的詩句: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br></h3><h3>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來不去
……<br></h3><h3> 推車而下,在她身旁靜靜的走著,感受她的浩瀚縹緲,她的波瀾壯闊,欣賞她原始的雄渾,她天然去雕飾的清麗,聆聽她跨越千年的心語。小朋友們也情不自禁地舒展雙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快看,快看,彩云”,循聲望去,天空中出現了七彩云,在朵朵白云中綻放七彩光芒,好似自然之筆,一揮而過,瞬間,七彩云消散在藍天白云中。停留了個把小時,繼續啟程。</h3> <h3> 騎行,最美的風景在路上。郁郁蔥蔥的綠色草原,星星點點的白色蒙古包,悠然吃著草的牛羊群,與明亮如鏡的青海湖交相輝映。小朋友們興致盎然的數起了高原鼠兔,一只,兩只……甚至還有驚喜的發現,天空中盤旋的雄鷹,路邊的草原青蛙母子,一路歡聲笑語。<br></h3> <h3> 中午十二點,遠遠望不見村莊,準備路邊補充能量,小朋友們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餓了就吃點士力架,大概因為秀色可餐,也忘記了在爸爸面前撒撒嬌,訴訴苦,或許,這樣的旅程對她們來說,就是一種快樂的體驗。
路邊一位騎友停下來,側身往橋下看,爸爸和小朋友們也湊過去。哇,河里密密麻麻的湟魚爭先恐后地逆流而上,河上游有兩級臺階,湟魚不斷躍身而上到第一臺階,但,水流湍急,不斷沖刷著試圖再向上躍起的湟魚,最終,湟魚又被沖回到最初的位置,繼續開始新一輪的躍起。半河清水半河魚,見證了湟魚洄游奇觀,生命之旅震撼著小朋友們的心靈。<br></h3> <h3> 小朋友百科備忘:湟魚是裸鯉的俗稱,是青海湖中的特產,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在魚類中屬鯉科,學名叫做“青海湖裸鯉”。裸鯉全身裸露,幾乎無一鱗片,體形近似紡錘,頭部鈍而圓,嘴在頭部的前端,無須,背部灰褐色或黃褐色,腹部灰白色或淡黃色,身體兩側有不規則的褐色斑塊,魚鰭帶淡灰色或淡紅色。也有個別全身呈淺黃色或深綠色的。無鱗湟魚是生長在青海湖里的一種咸水魚,離開湖水數分鐘就會死去,據說一年才能長大一厘米。每年5月到8月,湟魚都沿周邊河流洄游繁殖后代。湟魚洄游距離越遠,幼苗在淡水中生存時間越長,其成活率就越高。湟魚作為青海湖“水生生物—魚類—鳥類—草原”復合生態共生體系中的紐帶和食物鏈的主要環節,保護湟魚,就是保護青海湖流域生態。<br></h3> <h3> 爸爸們選擇了一條機動車無法進入的岔道,可以更近距離的沿湖而行。遠遠望去,路上一位虔誠的朝圣者,雙手合十,三步一叩首,正用身體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堅毅書寫人生信仰!臨近了,他側過匍匐的身體,微笑地看著小朋友們,“扎西德勒,加油!”他和爸爸們相互鼓勵著,一瞥而過,甚至沒有看清他的面容,但卻感受到了信仰的強大力量!
“停!”爸爸們緊急停車,不遠處路中央出現一條藏獒,小朋友開始緊張了,“爸比,怎么辦,藏獒會咬人的……”瞬間,空氣都好像凝結了,大家屏住呼吸,目不轉睛的盯著藏獒,藏獒慢慢的踱步,穿過圍欄,進入草場懶洋洋的曬起了太陽。終于松了口氣,快速通過,眼前的美景撫慰著小朋友們受到驚嚇的心。一邊是遼闊起伏的大草原,一邊是莊嚴神圣的寺廟,矗立在靠近湖邊山坡上的轉經筒和迎風飄揚的經幡,還有那多彩的青海湖面,美的讓我們忘記了時間的流逝。<br></h3> <h3> 轉眼已快兩點,繞上主道后到達石乃亥,店家熱情的招呼著,端上來一盤堆成小山的牛肉,小朋友們吃得津津有味。店家告訴我們到泉吉大概還有四五十公里,要途徑鳥島,往年鳥島開放的時候,長長的車龍會排到他家往后很遠的地方。飽餐后休整,三點準時出發,“飽了眼睛,疼了屁股,咱們今天騎到天黑”,爸爸提前給小朋友們打了個預防針。<br></h3> <h3> 繼續享受愜意的騎行,一路美景,一路歌聲,“我一路看過千山和萬水,我的腳踏遍天南和地北,日曬或是風吹,我都無所謂……”,青海湖真的是太美,太美啦!小朋友激動的說,“我都數了273只高原鼠兔啦”,看似枯燥的騎行,卻無比豐富。<br></h3> <h3> 有一種愛,叫父愛。他不會像媽媽一樣表達有多么愛你,不會像媽媽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你,甚至不會像媽媽一樣洞悉你的喜怒哀樂,但爸爸的愛就像遼闊的草原,廣闊的大海,他會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一個溫暖的擁抱,他會牽著你的手指引你的航向,他把對你的愛藏在心里,化作帶你騎行、跨越千山萬水的動力……<br></h3> <h3> 漸漸遠離青海湖,再望一眼吧,夕陽下的青海湖藍得那么純粹,那么動人。天色漸暗,寒意襲來,趕緊添加衣服。“哇,爸比,你看,好美的夕陽”,順著小朋友手指的方向,落日余暉染紅了天邊,霞光灑滿草原。晚上九點到達目的地,來一杯熱騰騰的酥油茶,暖暖的,進入夢鄉。<br></h3> <h3>7月12日 Day4:晴空萬里,沁人心脾的萬畝油菜花<br></h3><h3>行程:泉吉---剛察縣---哈爾蓋鎮(57KM)</h3><h3><br></h3> <h3> 晴空萬里,環湖騎行沒有遇上暴雨冰雹確是幸運,帶著美美的心情出發。看過了最美的環湖西路,出發那段路途稍顯沉悶,沒有青海湖陪伴的草原顯得有些寂寥,連活潑的高原鼠兔也銷聲匿跡了……遠處一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田,小朋友們頓時來了精神。走到小河邊,空氣中彌漫著油菜花的香味,緩緩流淌的小河中隨處可見洄游的湟魚,牧羊姑娘端坐在河岸邊,肥碩的羊兒在安靜的吃草。<br></h3> <h3> 騎行在路上的爸爸和女兒們,似乎成了別人眼中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管駕著什么交通工具,都輕點剎車,拿出手機,對著緩緩前行的父女拍一拍。這不,在到剛察的沙柳河大橋上,一位開著面包車的藏族大哥拍得不盡興,索性把車往路邊一停,下車和爸爸們聊起了天。小朋友可能不理解,有時候就是這樣,你堅持把簡單平凡的事情做好,可能會成為別人眼中的不簡單。<br></h3> <h3> 小朋友攀在橋欄上,探頭觀察著河里洄游的湟魚,遠處,白云朵朵下的高原海濱藏城主建筑金光閃閃。剛察——高原海濱藏城,隨處可見藏式風格建筑、藏族符號,倉央嘉措文化廣場旁恢弘的“青海湖畔生命的旅程”壁畫,與對面山坡上的五彩經幡遙遙相望。小朋友們對壁畫印象深刻,仰望頭上有藏族符號的碩大湟魚,據說是當地人敬重的魚神,以蔚藍色作背景,似浩瀚的青海湖,蔚藍的天空,仿佛碧波翻滾,祥云游弋,無數新生命不斷誕生,逆流而上,生生不息。<br></h3> <h3> 埡口經幡處歇息,騎友們熱鬧的聊著天,有獨行的,有全家總動員的,當然,還有“拖車黨”的我們。他們大多是四天環湖,涂抹著厚厚防曬霜的小伙兒,皮膚已曬傷,看來是低估了高原紫外線的威力。“今天行程輕松,慢慢騎,推也能推到目的地”,一位年近六十的騎友打趣的說。環湖騎行不僅僅是一種體驗,更是在慢慢向前的旅程中,遇見不一樣的自己。<br></h3> <h3> 剛察一過,遠遠望見一馬平川的哈爾蓋,延伸至天邊的萬畝油菜花黃艷艷的,微風拂過,花濤似海。時間尚早,爸爸們決定多停留一段時間,畢竟,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里,放眼天邊是一種奢侈。<br></h3> <h3> 小朋友們披上五彩絲巾,在油菜花田旁的草地上快樂地奔跑,好似兩只翩翩的彩蝶,輕盈而優雅地在花間飛舞。花開半夏,如詩如畫,此刻,歲月靜好。爸爸們興致盎然地合影留念,原本以為相對遜色的一天,依然豐富多彩。</h3> <h3>7月13日 Day5:扎西德勒,不期而遇的天路<br></h3><h3>行程:哈爾蓋鎮---甘子河---西海鎮(87KM)</h3> <h3> 環湖最后一天,爸爸和女兒們都異常興奮,一點也不亞于環湖出發時的激動,因為今天將結束370公里的環湖騎行,踩踏成千上萬次后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天氣依然晴好,路上騎友也一波接一波,都情緒高漲的招呼著,為彼此加油!出了哈爾蓋不遠,“魚鳥天堂,藏城剛察”大門處似乎成了騎友集結地。“天下騎友是一家”,騎友們來自天南海北,感覺分外親切。幾位騎友阿姨贊揚著小朋友們,因為一同經歷了三百多公里高原騎行,深知其間的艱辛與困乏,愜意與歡暢。于是,開心的合影留念。<br></h3> <h3> 在甘子河,爸爸們選擇了沿省道騎行,而不是大多數騎友騎行的國道。不走尋常路的爸爸和女兒們,又會有怎樣的收獲?剛騎不遠,就給了小朋友們一個驚喜。偶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藏羚羊,它矯捷的身姿,輕盈的飛奔在草原上,嗖地消失在了視線里。也許,它正向著家的方向飛奔呢。路邊歇息時,小朋友們又有新發現,路邊一只麻雀一動不動,原來,小麻雀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小朋友們輕輕的觸碰著,惋惜著,思考著,“為什么小麻雀看上去像是活的一樣,它怎么了?遭遇了什么?”<br></h3> <h3> 繼續享受綠道的待遇,通行的車輛屈指可數,甚至連路人都很少。爸爸們遇到路人,便熱情的問候“扎西德勒”,對方也熱烈的回應著,投來贊許的目光。遠望右邊連綿的沙島在湛藍的湖水里美麗的倒影,小朋友們也忍不住驚嘆,遠近高低各不同,無論是來時的親密接觸,還是去時的遠眺,都美的讓人心醉!“爸比,你看你看,火車!”轟隆轟隆,一列火車沿湖而行,為美麗的畫面增添了跳動的音符。<br></h3> <h3> 爸爸告訴小朋友們這就是神奇的天路——青藏鐵路。青藏鐵路(Qinghai-Tibet Railway),簡稱青藏線,是一條連接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國鐵Ⅰ級鐵路,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百度百科)。路邊一條小道延伸到天路旁,爸爸和女兒們又開始了新的探索。草甸上的草高高的,像蘆葦一樣,暫且叫它蘆葦草吧,小朋友開始采集蘆葦草的莖,爸爸呢,找到一個制高點眺望,探探前方的路。<br></h3> <h3> 玩著玩著,小朋友們驚奇的發現了蜥蜴,追隨著小蜥蜴,觀察著小蜥蜴。原來這是青海沙蜥。青海沙蜥(學名:Phrynocephalus vlangalii)為鬣蜥科沙蜥屬的爬行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于新疆、甘肅、青海等地,常棲息于青藏高原干旱沙帶及鑲嵌在草甸草原之間的沙地和丘狀高地。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45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青海青海湖(百度百科)。火車一輛接著一輛,仿佛是給小朋友們特別的禮物,爸爸們騎車帶小朋友們向火車揮手,這樣的不期而遇,長大后回憶起來一定特別美好!<br></h3> <h3> “爸比,我想吃雪糕”,女兒央求著爸爸,可是,雪域高原涼爽得騎車都不出汗,在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位置,哪里有雪糕賣?一路走,一路玩,天上的白云也變得多情起來,一會兒功夫,天邊的白云匯聚成形狀各異的云朵,“那朵云像一位美麗的公主,那像一只大青蛙,那像一個爬山的人,那像一只豎起大拇指的手,哇哦,白云都在給我們點贊呢……”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指點著朵朵白云。不遠處,房屋墻壁上幾個大字尤其醒目---商店,有雪糕。小朋友又高興又激動,體會著心想事成的快意!在商店簡單午餐,就著雪糕,吃著泡面,小朋友說這是她們吃過最好吃的泡面。<br></h3> <h3> 傷離別,離別就在眼前,小朋友們也依依不舍,不舍這里的一花一草,不舍這里的藍天白云,不舍這里的海天一色……所有的不舍,最后化作一句深情的吶喊,“再見了,青海湖!”,你的美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回憶里!(The end!)<br></h3> <h3> 特別感謝西海鎮海湖騎行俱樂部段哥熱情的接待,熱忱的建議。<br></h3> <h3> 謹以此文獻給不畏艱難、勇敢前行的岑岑和多多,愿你們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像你們在環青海湖騎行中一樣勇敢奮進,堅強執著,努力做更好的自己!<br></h3> <h3> 小朋友們也記錄了環青海湖的點點滴滴,在此摘錄兩篇。<br></h3> <h3>多多的日記
7月9日 晴
今天早上我們簡單地吃了頓飯,然后去穿騎行服和騎行褲,戴頭盔、戴頭巾就出發了。太陽慢慢升起來,我們騎了幾十公里,看見了海也看見沙島了,我們都在喊:“青海湖,我們來啦!”青海湖慢慢的變大,草原也慢慢變大,沙島也離我們越來越近。藍藍的天空、藍藍的海洋、綠綠的草原、黃黃的沙島,真是太美啦!今天我也認識了許多動物,比如小綿羊、牦牛、馬、高原鼠兔,我認識了一種動物,也就是麋鹿,它的角看起來毛茸茸的,尾巴非常短。我還看見草原上一種奇特的植物,它的葉子全是刺。騎著騎著,我們看見了有很多人都在沙漠上玩,我們也去了,上了沙漠小山坡,我和岑岑在玩沙塵暴和畫畫的游戲,在沙漠小山坡上玩完就出發了。
到傍晚的時候,我們今天的騎行就結束了。<br></h3> <h3>岑岑的日記
7月11日 太陽在燃燒
美在環湖西路
今天我們去騎了環湖西路,這可是環湖路中最美風景的路段。我在路程中看見了高原鼠兔、草原青蛙、老鷹、藏獒,還有湟魚呢。說到湟魚,那可是青海湖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呢。我猜每年的這個時候湟魚都會從大海(青海湖)游回河流,最后游到它們出生的地方產卵。我猜它們一定游了很遠很久了,所以我在心里對湟魚說:“湟魚,加油!”<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偏关县|
平乡县|
丰台区|
平定县|
石棉县|
博爱县|
洱源县|
乌鲁木齐市|
兴隆县|
东阳市|
宁化县|
崇义县|
黎平县|
平果县|
清新县|
顺昌县|
海伦市|
大安市|
邯郸市|
桃园县|
留坝县|
贵定县|
青州市|
泰顺县|
花莲县|
大方县|
曲松县|
临湘市|
阿鲁科尔沁旗|
汤阴县|
定远县|
抚宁县|
扶绥县|
太湖县|
永胜县|
铁岭县|
泾阳县|
南汇区|
阳西县|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