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鰲太穿越,“鰲太”線是一條縱貫秦嶺鰲山與太白山之間的線路,也是秦嶺山脈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被譽為“行走在中華龍脊”上的探險。鰲太穿越作為中國十大徒步路線之一,是秦嶺最自虐和艱難的路線。</h3> <h3>一般的女人不戶外,戶外的女人不一般。換上一雙沉重的登山鞋,打起背包,帶著干糧,提著登山杖,就像一個戰士一樣出發了。</h3> <h3>2018年7月8日在塘口集合簡單晚餐,常姐,無明哥,我(幽蘭),大象姐,清風哥,前塵,車哥,衛老師,樂海(到現在也沒搞清咱倆誰大),拍照的是馬哥,一行十人,大多數同行過比較了解。</h3> <h3>瞿麥,很喜歡高海拔生長的野花,紛芳絢爛的開放著</h3> <h3>盆景園營地,因為有霧,還下著小雨,能見度也就二十米,我放好背包,穿上沖鋒衣開始四處溜達,同行的驢友都進帳篷了,叮囑我不能走遠,所以就在能看見帳篷的地方晃悠。</h3> <h3>第一天早上六點蒙蒙細雨中出發,走著走著雨越下越大,卻絲毫沒影響我們繼續前行的意志。雖然一路很辛苦,但是夢想剛剛啟航……</h3> <h3>藥王洞</h3> <h3>鰲山大粱,導航架(因為今天雨大,驢友給拍的照片因手機進水丟失了,借用蛇哥空間的照片)</h3> <h3>左一藍色雨披的是馬哥,難得的幾張照片</h3> <h3>第二天,盆景園-水渦子。一路風大雨大,到水渦子見到郭師帶的隊,因雨大他們休整了一天,相見的一刻心情很激動,驢友都深有體會吧!</h3> <h3>不知從幾時開始下暴雨了,我被驚醒,帳外的狂風暴雨肆虐著我們的帳篷,不一會兒,聽到別隊有驢友說帳篷進水,睡袋濕了,他決定下撤了,我們的帳篷最終也進水了,還好醒著,搶險成功,隨后撿了氣在帳篷內烤干了濕的衣物,我又是早早在帳外逛了幾小時的人,看山上的羚牛,仰望飛機粱,到十點多雨小了才拔營出發。</h3> <h3>遠處的白點就是羚牛,兩群近百頭,我一直看著它們從我的視野中消失,不是它們跑掉,而是霧迷漫了山林。</h3> <h3>目送半山腰離開的張家界驢友</h3> <h3>雨中狼狽的我,三天頭發沒干過,穿著雨衣里面的衣服照樣是濕的,還好貼身的速干衣是干的</h3> <h3>我也不知道這是粱幾,昨天的麥積嶺讓我腳下小心翼翼,今天一出發就拔高飛機粱,現在翻的石海非常危險,衛老師帶著不走尋常路的我走了上面的道,其他人跟無明哥走下面了。我喜歡側切,不愛直拔,上面很好走,我們登到山頂開始下,在埡口等他們會合。</h3> <h3>一個一個這樣的山頭我數不清走了多少個</h3> <h3>終于到了2800(羚牛窩),雨小了,我迫不及待放下背包又去拍照了,稍縱即逝的景色我可不會錯過。</h3> <h3>林中是我們的帳篷,對面高的山頂是南天門,明天我們路過的地方。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高山,這個高山是人最高的追求。如果心中永遠有一座高山,永遠有一個追求的目標,那么,就永遠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h3> <h3>這是早上我目送的隊伍,他們早到扎營了,我激動的喊出了兩個美女,互相拍照,幾分鐘后又被雨逼迫分開,后來再也沒有相遇。</h3> 第四天的路線要攀爬三座金字塔(塔1,塔2,塔3) <h3>太陽照得到的地方,暖洋洋的,走起來也不感到疲憊</h3> <h3>坐在山坡上曬曬太陽看看風景,挺愜意,順便曬曬裝備,太沉了</h3> <h3>風起云涌</h3> <h3>回望來時的路</h3> <h3>翻石海不是我的強項,人家用登山杖直立行走,我是手腳并用的爬行,因為這樣才有安全感。</h3> <h3>三天半了才見太陽,激動的我狂喊,有人說我瘋了,這幾天下雨你怎么沒哭,我說老天一直在哭,我怎么能哭,微笑面對一切才是我的個性,哈哈哈</h3> <h3>被霧掩蓋的石海</h3> <h3>慢慢靠近九重石海</h3> <h3>我累了,停下拍一張,繼續往前走</h3> <h3>你能找到路嗎?</h3> <h3>藍天白云下的九重石海,東跑馬粱</h3> <h3>西塬埡口的羚牛,被我們驚的飛速撤離</h3> <h3>云的美那千姿百態的形狀,讓我憐愛,讓我驚嘆。同時鼓勵了我,不要對人生迷茫,濃云過后就是晴天,拔云見日也不足為提,只要勇敢的走下去,世間萬物的你都會成功。</h3> <h3>在藍寶石一樣的天空中,飄浮著雪一樣的云。它們在天空中無憂無慮地飄動,或濃或淡,或聚或散,還不時地變換形態,好像在向你顯示它是一切化身似的。</h3> <h3>腳下的海,太平靜,太溫和,太柔順了,從云海深處凸顯出的山尖,有一種說不出的誘惑力,似乎在呼喚觀海的人,跳下去做一次充滿詩意的暢游。</h3> <h3>天快黑了,我要向前。</h3> <h3>忍不住爬上石頭遙望九重石海,走在前面的好處就是有空自由發揮,真想占山為王留在這里。</h3> <h3>第五天早上八點從西塬出發,目的地大爺海。</h3> <h3>爬九重石海了,傳說是因為一層草一層石海,共有九層,高海拔負重翻石頭,很累,同行的清風吹柳說他曾用時一個小時,不知為什么,我也想試試,已到三分之一了,開始提速不歇,但沒忘記安全第一,登頂計時一個小時15分鐘。</h3> <h3>這就是九重石海的高點,因為拍的人像難看,還是選景,一般人會用時兩個半小時,而我只用一半的時間還沒感覺到特累,好佩服自己的體力。</h3> <h3>是誰的杰作(牛)</h3> <h3>往東塬的粱上,片刻的晴天真是美</h3> <h3>從西塬一口氣到這才停下喝水</h3> 霧氣迷漫的大石河 登頂萬仙陣用時1個小時,傳說這里是驢友遇難最多的地方。 <h3>踏上東跑馬粱的隊友</h3> <h3>跑馬粱的羚牛,從第三天開始每天見幾次,鰲山的精靈無處不在。</h3> <h3>永恒的紀念,意義非凡</h3> <h3>跑馬粱上一望無際,真辨不清方向,還好今天霧小無風,老天真是開眼</h3> 五點半剛到二爺海埡口就突降大雨,扎營后一會兒又晴了,我們四人上拔仙臺賞晚霞,看到佛光普照。 <h3>夕陽下站在拔仙臺上的我</h3> <h3>回懵的羚牛</h3> <h3>大爺海</h3> <h3>露珠短暫的生命,依然努力綻放著生命的光彩。</h3> <h3>面朝陽光,豈能不暖。</h3> <h3>風雨后的奇景,日出彩虹,意外的驚喜</h3> <h3>第六天早上我又五點多起床,還下著小雨,我看東邊有金色的云就不聽他們勸阻,執意再上拔仙臺,反正八點拔營前我肯定回來了。</h3> <h3>太陽已經升起來了</h3> <h3>二爺海,三爺海</h3> <h3>一個人走了好久,未見隊友,歇息中吃個棒棒糖</h3> <h3>從大文公到平安寺很長的路,五上五下一點也不輕松,我怕狗居然在太陽下又等半小時才見隊友。</h3> <h3>太白仙境</h3> <h3>前往放羊寺,今天下降近兩千多米海拔</h3> <h3>走累了,這樣姿勢很舒服</h3> <h3>合個影作紀念</h3> <h3>唯有這樣的星空沒見有點遺憾</h3> <h3>平安寺到羊皮溝,因下過雨水很大,幾乎到膝蓋,還好涉水三次,只是路很漫長。</h3> <h3>山下聚餐祝賀穿越成功的我們,六天五夜同甘共苦的日子永在心間,馬上又各奔東西了。</h3> <h3>沒有躺在花叢中拍一張,是因為不想壓壞美麗的它們,靜靜的綻放吧!</h3> <h3>三個女人在大爺海的留念(找不到十個人的合影了),都很棒,冒雨一次穿越成功,值得驕傲。</h3> <h3>你的氣質里,藏著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這次鰲太穿越是享受,因為身體和靈魂同在路上,陽光總在風雨后,風雨之后見彩虹。喜歡戶外的人大多比較懂生活,而一個懂得生活的戶外女人,一定會更幸福的度過每一天。</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巴林左旗|
泸溪县|
银川市|
叙永县|
正定县|
宣威市|
司法|
高青县|
兴文县|
白山市|
禹城市|
崇州市|
渭源县|
彭泽县|
东安县|
卢龙县|
嘉定区|
桂阳县|
饶平县|
隆林|
武川县|
扶沟县|
涞水县|
鄂托克旗|
山阴县|
库伦旗|
本溪市|
额尔古纳市|
芜湖县|
土默特左旗|
定陶县|
连城县|
阳城县|
新晃|
澄城县|
文昌市|
绵竹市|
广德县|
瑞安市|
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