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趙枝敬,男,1944年出生于紫陽縣漢王鎮一個普通家庭。他從小喜歡文藝,嗓音好,1958年,紫陽縣漢劇團到漢王鎮演出時招他為員工,那一年他14歲,還是一名初中學生。</h3><h3> 進劇團后,領導安排山西籍的京劇演員姚夢龍作他的師傅,教授基本功和武功。因為年紀小,除了練功,就是跑龍套,偶爾演點小角色。天資聰明的他,酷愛學習,不僅認真觀摩各種表演,還學習各類樂器,像京胡、三弦和各類打擊樂器。那時,紫陽漢劇團常常到外地演出,他也就跟著外出,幾乎是邊排戲邊學習,邊演出邊學習,演技得到了提高。</h3><h3> </h3> <h3> 命運似乎喜歡捉弄聰明好學的人,他剛滿20歲,厄運降臨了。1965年,“文革”開始,縣漢劇團解散。其它人都安置了工作,但他成分不好,父親當過偽保長,他又回到漢王城,在蔬菜隊當起了農民,挑糞,種菜,臉朝黃土背朝天,一干就是13年。在漫長的歲月里,為了生活,他當過木匠,也試圖學理發,當然,也沒有忘記喊喊嗓子,拉拉京胡,唱幾句漢劇。</h3><h3> 1979年,恢復后的漢劇團因排演《十五貫》,迫切需要他來演生角況鐘,他沒有怠慢,匆匆忙忙趕回劇團重操舊業。他熱愛戲曲事業,只要能演戲比什么都重要。劇團為了盡快排出好戲,派他到安康拜安康漢劇團著名演員二級導演龔敬榮為師學習漢劇表演藝術。龔敬榮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出生于漢劇世家,其父是民國年間紫陽漢劇班社的班主,13歲學藝,1954年加入西安人民劇院,此后演技突飛猛進,在掌握人物特點,刻畫人物性格 ,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趙枝敬虛心向龔敬榮老師學習,在師傅的指導下,熟練掌握了漢調二黃的唱、做、念、打等各類表演程式,能完成文武小生、須生、老生所需的表演技能,在刻畫人物上突飛猛進。1981年,紫陽漢劇團排演《清風亭》,他演老生張元秀,由于表演到位,特別是討飯一節,感動了很多觀念。此劇在四川連續演出一個多月,場場爆滿,在曲縣的三合鎮,群眾不讓走,很多老者將自己的子女喊到劇場觀看,讓他們接受教育。1981年該劇參加陜西省首屆漢劇調演,他主演老生張元秀獲演出二等獎(不設一等獎)。至此,他成為漢劇著名的生角,被評為國家三級演員。</h3><h3><br></h3> <h3> 他嗓音脆亮,扮相俊美,演唱時聲情并茂,能把握各行當的表演程式,表演嚴謹,做戲認真。他演了一輩子戲,小時候排演《趙氏孤兒》時飾演孤獨,中年后飾演該劇的陳英,在《取長沙》中飾演老生黃忠,《宋江殺惜》中飾演宋江,《營門斬子》中飾演薛丁山,《鍘美案》中的陳世美,《韓琪殺廟》中飾演韓琪,在《打金枝》《龍風配》《十五貫》、《轅門斬子》《殺狗驚妻》《賣畫劈門》等上百部劇目中飾演不同類的生角。他能演奏京胡和打擊樂,能管理演出前后臺的一切事務,是紫陽漢劇團的臺柱子。1989年參加安康“農行杯”大獎賽,他演出《亭臺認子》獲個人表演二等獎,后獲省三等獎。</h3> <h3> 正當他的事業如日中天,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漢劇卻步入了低谷,縣劇團只發百分之六十的工資。他一家四口,只有他一人拿工資,生活陷入困境。好在他多才多藝,總能掙些外塊維持生活。</h3> <h3> 2004年退休后移居安康城,他和各縣原劇團的一些退休演職員組織成立了“漢調二黃團”,活躍在安康、漢陰、紫陽、寧陜、旬陽等地,每年有三十余場演出。2006年他參加陜西戲曲展播——“千年等一回黃土地原生態世紀絕響品冬會”,在《法場會》中飾演楊六郎,在中央十一臺和陜西電視臺多次播放,是漢調二黃首次進央視播放。2008年受湖北省竹溪縣山二黃劇團之聘排演《亭臺認子》,參加湖北省地方戲調演,一人獲省二等獎,兩人獲三等獎。2008年他教在校學生文晨演唱漢劇唱段彩唱《但愿得久別夫妻早團圓》參加陜西省第七屆少兒梅花獎大賽,獲演出二等獎,趙枝敬獲傳承二等獎。 2009年受湖北省石堰市藝校之聘任山二黃班主教唱腔和表演。</h3> <h3>趙枝敬熱心漢劇傳承,主要傳承對象有邱永萍、湯郭芳、張開樹等,年齡在45到55歲之間。傳習方式主要以單獨教唱、個別輔導、言傳身教、集中排戲等。2011年6月被安康市命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漢調二黃代表性傳承人”。</h3><h3><br></h3><h3><br></h3><h3><br></h3><h3> 文/張媛 張斌 圖/張慶</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岛县|
会东县|
游戏|
志丹县|
安多县|
宿迁市|
通渭县|
左贡县|
韩城市|
崇明县|
炎陵县|
农安县|
湖口县|
崇州市|
宜良县|
湟源县|
禄劝|
长子县|
德清县|
武夷山市|
武隆县|
保山市|
文山县|
错那县|
青铜峡市|
仁布县|
施秉县|
内江市|
龙川县|
罗定市|
沙坪坝区|
徐闻县|
卫辉市|
嘉善县|
乐亭县|
富蕴县|
砚山县|
新干县|
化德县|
普洱|
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