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br></div><div>也許你現在剛剛20出頭,覺得正青春,一副玩世不恭,放蕩不羈,一切無所謂的樣子,丟了工作感覺不難,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沒房沒車,不當緊慢慢來,牛奶和面包都會有的。抱有這種思想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但是,很遺憾,人都是會老的,年輕人,30+40+真的離你不遙遠!</div><div>我們可以看看以下人物的百科:</div><div>馬云,男,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谷來鎮,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日本軟銀董事、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2017年11月16日,2017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公布,以2554.3億元財富,排名第三位 。同年12月15日,榮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教育人物 。</div><div>李彥宏,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百度公司的戰略規劃和運營管理。</div><div>1991年,李彥宏畢業于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后前往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先后擔任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公司資深工程師。李彥宏所持有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是奠定整個現代搜索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基礎發明之一。</div><div>2014年10月,在福布斯中文網發布的2014中國富豪榜中,李彥宏以147億美元身價名列第二。</div><div>只想告訴你,那是別人家的人生,與你沒有一點關系。或許你現在就已經暗暗鼓勁,下定決心,一定要雄起,只想告訴你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付出了汗水和艱辛。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告誡那些懶癌晚期患者,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div><div>靜靜想一想,年輕是什么?年輕是健康,年輕是力量,年輕是向上。而我們現在又在干些什么呢?</div> <h3><br></h3><div>1.</div><div>2017 年12月10日,中興程序員歐建新選擇從高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 42 歲的生命。拋下了自己 9 歲的兒子和 2 歲的女兒,還有雙方的 4 位老人,撒手人寰。</div><div>歐建新跳樓前,公司人事找他談話,希望能夠勸退,接受 N+1 的補償方案,并把員工股權壓低到 2 元一股回購,歐建新壓力山大,選擇了跳樓了事。</div><div>回顧歐建新的履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本科,8 年華為經驗,南開碩士,中興 6 年,一路 985,工作都是通信行業的明星企業,這樣的人生,可以傲視很多同齡人和后輩。</div><div>不是我們太現實,而是那時候的通信行業,工資高得要命,通信畢業生到華為中興,一個月 8000+,這個薪資在今天看來也許平常,但在 03 年,那簡直是天文數字。</div><div>而歐建新一畢業就到華為,這位老哥無疑是非常優秀的。 </div><div>歐建新之死的意味著,一代人中最優秀的人,拼盡全力,還是輸給了生活。</div><div>也許很多人已經忘了,中國曾經有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相信無數孩子因為這句話,廢寢忘食地演算數學題,一邊想死,一邊繼續刷題。 因為只有學好數理化,才能考好大學,學理工,找好工作,掙高工資,買大房子,這就是中國人的中國夢。信奉這個中國夢的一定包括 1975 年生于湖南農村的歐建新。 </div><div>為此,歐建新一定勤奮而努力,工作也一定勤勉而認真,他也有足夠的幸運,選對了行業,甚至他的幸運遠遠不止,連城市也選對了,與中國最開放的城市深圳一起高速發展,在這里,這個湖南武岡農門子弟,階層節節上升,步入中產階級。</div><div>從金字塔底到金字塔中,甚至有希望躍進金字塔尖,如果這還不叫中國夢,那還有什么叫中國夢?歐建新這樣的程序員,已經是中國前 5% 的人群。 </div><div>然而一切在他跳樓的一剎那戛然而止,這個中產階級的頂梁柱,這個一路獨自奮戰挑戰階層固化的勇士,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四老二小,一個做家庭主婦的妻子,和兩套房子的房貸。</div><div>終我們一生,我們一直以為自己是在追逐幸福,但其實不是,我們只是在本能地逃避災難。</div><div>中年危機是一場遲早到來的災難,或許在華為的 34 歲,或許在中興的 42 歲,對于廣大中產階級家庭而言,這是不能承受之重。</div><div>不是企業太無情,是時代會拋棄你。技術會過時,行業會落伍。新時代年輕人的潛力和體力,中年人是無法與之匹敵的,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應對這些風險。</div><div><br></div><div> </div> <h3>2</h3><div>“嗯,我愛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結尾。”這是80后創業明星茅侃侃留在朋友圈的最后一句話。</div><div>2018年1月25號,茅侃侃被曝自殺,人到中年,來日未必方長。</div><div>茅侃侃曾是許多人的創業偶像,他也因此被大眾熟知。</div><div>小學玩電腦,14歲開始在《大眾軟件》上發表文章,自行設計軟件。初中文憑,自己考取計算機資格證,成為當時亞洲唯二通過微軟三項認證的人。21歲正式創業擔任MaJoy總裁,當時整個項目投資近3億。輟學、80后、億萬富翁,這幾個詞足以激勵無數人。那時的他,和同樣年輕的李想、高燃、戴志康被戲稱為“京城IT四少”,二十多歲的年紀掌握著千萬甚至上億的資產,還登上過《中國企業家》的封面。后來做客央視《對話》節目,說自己喜歡嘗試一些新東西 / 《對話》。年輕風流,少年意氣,央視的采訪更是讓他紅了一把,路人都能喊出他的名字。之后他還出過兩本創業書籍《在那西天取經的路上》《像戀愛一樣去工作》。然而,在這個不想活的時刻,茅侃侃沒有成功走出來。</div><div>只是,人生有時候就像過山車,說不準什么時候就跌到谷底。</div><div>不同的人和相同的危機,此間事未了,斯人已不再。</div> <h3><br></h3><div>3</div><div>不只通信行業,現在所有的行業競爭都相當激烈,我們每個人都是準犧牲品,說不定什么時候突然爆發經濟危機,說不定什么時候企業裁員,我們就會被下崗,被失業。</div><div>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曾說,全球都已經進入了風險社會,人類面臨著威脅其生存的由社會所制造的風險。我們身處其中的社會充斥著組織化不負責任的態度,尤其是,風險的制造者以風險犧牲品為代價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div><div>「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句普普通通的玩笑話了,這是企業招人用人過程中默認的原則,面對狼多肉少的艱難存活困境,只有能者,只有精英才會被看得起。</div><div>因此,如果你掌握了一門很多人都掌握的技術,如果你只會做很多人只會做的工作,那么,你要當心了,你很有可能就是被這個時代拋棄的犧牲品。</div><div>我的一位同學,在一個私企當會計,已經干了 9 年了,不論是人際關系還是本職工作,都做的非常好,但是他還在不停地報班上網課,學習,考證,他說:萬一哪天這個企業倒閉了,我也不至于跟不上時代步伐,還是可以混口飯吃。</div><div>后來,這個企業要搬到深圳,但是他已經在北京安家了,不得不辭職。后來,很快就找到新工作了,沒過多久就升職了。</div><div>所以,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持續學習,要給自己留后路,在日常工作之外,時不時自問:「假如我現在離開了,我能做什么養活自己?」</div><div>即使現在過上了穩定的生活,也要為「萬一」發生的事兒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div><div>李開復在《奇葩大會》上,講了一個非常重要且嚴肅的問題:人失業了要怎么辦?</div><div>他認為,未來10年,人類大約50%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div><div>而大多數人,害怕自己成為其中之一。</div><div>優秀的同行本就太多,只是為了活著,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正常人,就要拼盡全力。就像趙雷唱著:“一個人在這座城市,為了填飽肚子就已經精疲力盡了,還談什么理想。”</div><div>活著沒有那么容易,許多成年人都在流淚前行。</div><div>那些孤獨無助,在某個時段曇花一現,又迅速消失。</div><div>心理學上有種病癥叫“微笑抑郁癥”。患者總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開心,內心卻十分抑郁、痛苦,雖然他們在笑,但私下里,每天都在低落的情緒中掙扎。</div><div>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在大城市掙扎的人,大多都是微笑抑郁癥患者。</div><div>人終其一生只為躲避不幸。</div><div>《天堂電影院》里有句臺詞,“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難多了。”</div><div>簡單來說,痛苦讓人成長。</div><div>做一個“斜杠中年”,不是年輕時說說而已的百般嘗試,而是用加倍辛苦的積累,給自己留條生路。“斜杠”最早由紐約時報作家Marci Alboher提出,用于描述年輕人不滿足專一職業,選擇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面對千變萬化的職場,和路越走越窄的職業性質,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斜杠”是讓中年人避免遇到一個閃失就被打入谷底的解藥。</div><div>時常抱有憂患意識,未雨綢繆,“如果明天就辭職,我還能用什么養活自己?”</div><div>愛好是否能和工作碰撞出別樣的火花,現有的技能是否能有不同的發展方向,曾經的經驗能力是否適用于另一崗位……人到中年,生活要你做好更多準備。</div><div>李宗盛在歌里唱的,“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太現實。</div><div>當你開始考慮一些事,情況或許已經變得異常艱難,你根本沒得選。當你覺醒時,面前也許就是懸崖峭壁,而此時任何都無能為力。年輕是一種資本,揮霍的同時要為自己留一條后路。社會這個大熔爐就像溫水煮青蛙,等你想往上跳時,發現已經喪失跳起的能力。年輕人,30+40+真的離你不遙遠!</div><div>生活不易,生存不易。也許“幸福就是一種茍且。”</div> 4<div>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為:三十歲,知道規矩,能在社會上站得住腳;四十歲,知識較豐富,聽各種不同議論,不致迷惑;五十歲,知道大自然賦予人們的命運;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能分別真假,判明是非。當然,不是讓你對號入座,只是想告訴你,人生也就幾十年光景,要好好珍惜。</div><div>蘇軾詩中寫到: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div><div>人生在世,到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跡,你覺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隨處亂飛的鴻鵠,偶然在某處的雪地上落一落腳一樣。它在這塊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為鴻鵠的飛東飛西根本就沒有一定。</div><div>年輕人不應該好高騖遠,而應該腳踏實地。艾青曾在她的詩中寫到:夢里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想想年輕就該是奮斗的時光,“是的,你20歲不肯加班,30歲拒絕熬夜,到了40歲,你還會做什么?有哪家公司能要你?你看看那些40歲還在工地上辛苦工作的建筑工人,他們雖然賺得多,但是很辛苦的,都是拿命賺錢,而且到了50歲、60歲,他們一旦沒有體力,就再也不能創造價值了。</div><div>在你年輕的時候,是你應該快速積累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時候,你出身差,背景差,也沒有傲人的學歷,你唯一能夠和別人拼的,只是你年輕,你能拼命。</div><div>如果你掌握著這兩樣資源卻不在意,即不肯珍惜自己的時間努力學習,也討厭努力工作努力學習,那么你50歲,你該拿什么養活你自己?靠養老保險嗎?”年輕人,30+40+真的離你不再遙遠。</div><div>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在直播。</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卫市|
天等县|
汨罗市|
金乡县|
日照市|
宁南县|
蕉岭县|
宁安市|
绥芬河市|
盐边县|
长丰县|
华坪县|
新蔡县|
平阴县|
武定县|
宜州市|
和平区|
成武县|
禄丰县|
永寿县|
磐石市|
益阳市|
韩城市|
易门县|
时尚|
仪征市|
宁阳县|
彭泽县|
什邡市|
合山市|
永丰县|
瓦房店市|
重庆市|
日土县|
探索|
手游|
无锡市|
浙江省|
鸡西市|
慈溪市|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