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偉大的細胞</h3><div> </div><div>細胞是生命的基礎,細胞健康,就表示你是健康的,反之…</div><div> </div><div>檢查體內流液PH值,可以讓你一窺細胞的環境。細胞既是生命的基礎,那么,細胞所處的環境是否適當自然很重要啰。</div><div>透過高倍數電子顯微鏡,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細胞內部的結構。這些看似團團膠狀的物質,原來是細胞內精密的網絡,而細胞膜運作之復雜,更可以媲美紐約股市繁忙的交易情形。</div><div>人體內,不同器官其細胞形狀和體積不同,任務也不一樣。至于化學結構,所有細胞都是單一細胞卵的「后代」。器官是由很多細胞組成,相關的器官再形成系統。細胞雖是個體,不過,細胞之間關系極其密切,也就因此,身體被喻為「由七十五兆個細胞所組成的社會」。細胞正常運作并與其它器官、系統相互配合,我們稱為「原狀穩定」(homeostasis)。當所有系統運作順暢且和諧時,人體將可處于平衡的狀態。</div> <h3>每個細胞對維持平衡皆有貢獻哦</h3><div><br></div><div>舉凡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道、肝臟、骨骼系統、排除系統、神經系統等等,無不致力于平衡。即使是生殖系統,也擔負著延續生命的任務。</div><div>事實上,「原狀穩定」并不只是個別部位「忠心耿耿」地效勞罷了。人體運作還需要控制系統加以監督和調節。舉例來說,體內二氧化碳含量由呼吸系統配合神經系統控制,葡萄糖含量由肝臟及胰臟調節,氫、鈉、鉀、磷離子的比例則有賴腎臟確保。此外,人體也有調節氧氣的系統。器官系統能否正常運作,端視細胞養分是否充足。</div><div>細胞主要有兩種物質,其中,水分占75至80%,蛋白質大約10至20%。人們通常將蛋白質和肌肉聯想在一起,其實大部分蛋白質都在細胞內。細胞內大部分活動都與酵素蛋白質有關。酵素是使其它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復合蛋白質(complexproteins)。此外,細胞膜也以蛋白質居多。</div> <h3>蛋白質是細胞和生命不可或缺的</h3><div><br></div><div>蛋白質是人體必要的營養素。你需要蛋白質維持生命就如同需要水一般,可是,過量攝取卻會造成極大的生理壓力,甚至引起疾病。</div><div>細胞住在流液的環境中。人體內,三分之二的流液皆在細胞外,稱為「細胞外流液」 (extracellular fluid),負責將各種物質送達器官和細胞。流液中含有大量氯化鈉(sodium chloride)、重碳酸鹽離子(bicarbonate ions) ,以及少量鉀、鈣離子。此外,還包含葡萄糖、脂肪酸、氧離子等等。</div><div>唯有養分充足,細胞才能夠生存。而為了充分得到養分,你必須采取正確的飲食。</div> <h3>細胞的養分來自你吃的食物</h3><div><br></div><div>食物經過咀嚼,進入人體內,經酵素分解成小單位,被胃腸吸收,進入包含血漿(blood plasma)的細胞外流液中。養分進入細胞的方式有三種:擴散(diffusion)、活動運輸(active transport) ,以及endocytosis。這些方式其實相當有趣,也不如想象中難懂。</div><div>養分從細胞膜滲入細胞,稱為「點滴滲透」。有些物質需要酵素或「特別蛋白質運輸使者」協助,也同樣由細胞膜滲入細胞。第三種方式endocytosis,是指細胞膜主動協助附著在外的物質滲入細胞。細胞膜先以細胞外流液將分子包圍,再納入細胞內,有如計算機游戲中吞噬敵人。</div><div>至于細胞內的流液,則稱為「細胞內流液」(intracellular fluid)。和細胞外流液不同的是,細胞內流液含有大量的鉀,鈉含量反而較少。另外,也含有鎂、磷離子。</div> <h3>細胞內外均有流液</h3><div><br></div><div>你可以將細胞想象成一個個體,需要養分,排除廢料,并執行各項工作。細胞內有負責特定功能的小器官(organelles),包括:分解微粒(lysosomes)、Golgi apparatus、中心粒(centrioles)、纖毛(cilia)等等。你無須背誦這些名詞,只要了解細胞內部有如復雜的宇宙。我們的生命掌握在細胞手里。當細胞生存,我們便得以生存;當大量細胞死亡,生命也將宣告結束。</div><div>細胞膜(即細胞的皮膚)限定了細胞的范圍。細胞膜不僅將細胞包圍,還能引進食物分子。事實上,細胞膜有如器官一般。</div><div>細胞膜內的流液含有溶解的蛋白質、電解質、葡萄糖、膽固醇、酯化脂肪酸(esterified fatty acids)等。至于細胞內的成分,則包括酵素、內部產生的廢料(尿素、尿酸等)。細胞膜下則是提供架構支持的蛋白質微(proteinmicrofilaments),即細胞外層質(ectoplasm)。</div><div>細胞內有相互連接的管狀組織網絡,稱為「內胞質網狀組織」(endoplasmic reticulum) ,管壁的結構和細胞膜相似。「內胞質網狀組織」連接細胞各個部位,從外膜到包圍核心的雙重膜之間。經由「內胞質網狀組織」,可以將養分輸往各個角落。</div><div>內胞質網狀組織膜具有幾項重要的功能。舉例來說,一個肝細胞內胞質網狀組織膜的總面積達到細胞膜的三十至四十倍。部分內胞質網狀組織膜外表光滑,這是細胞合成脂肪及酵素進行的地方。其它表面較粗或呈谷立狀,則是蛋白質運作的地方。</div><div>粒線體(原漿小體mitochondria)是最特殊的小器官。細胞在粒線體內制造能量,產生三磷酸腺甘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葡萄糖也在此經歷三羧酸循環(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citric acid cycle/ Kreb’s cycle)。此循環中,細胞會制造易于排除的碳酸。</div><div>部分脂肪亦經由Kreb’s cycle處理。它們必須先經過極其復雜的過程,代謝為脂肪酸。從脂肪酸形成分子,經過Kreb’s cycle之后成為檸檬酸,最后形成二氧化碳和氫。從脂肪獲得的能量(每公克九大卡),要比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每公克四大卡)來得高。</div><div>Kreb’s .cycle所制造的酸可由肺部排除,不過,細胞運作越快,制造的酸也越多。如果身體偏向酸性,這種「自然產生」的酸也會使身體的酸增加,甚至達到危險的地步。</div> <h3>你的身體不斷地產生酸</h3><div><br></div><div>粒線體需要礦物質、維他命、荷爾蒙進行Kreb’s cycle。若缺乏上述物質,儲備系統又無法支持的話,循環便會中止,導致細胞死亡。人體所需養分比例必須均衡,這就是為什么砂糖對身體危害不淺的原因。</div><div>砂糖未含鈉、鉀、鈣、鎂、維他命B群、荷爾蒙,卻提供了大量葡萄糖。只有大量葡萄糖,卻沒有任何養分,將使循環失去平衡。人體循環需要一定比例的葡萄糖、維他命B群、礦物質。譬如,一單位的葡萄糖,一單位的維他命B群、一單位的鈣,比例是一比一比一。維他命B群和鈣已經準備就緒,可是,當砂糖進入時,比例卻失去平衡,不再是一比一比一,而是九比一比一。</div><div>保持身體平衡是很重要的。粒線體執行任務時,需要適當的養分,而細胞不能沒有粒線體。粒線體被稱為細胞的「發電廠」,若缺少粒線體,細胞所制造能量將減少95%。</div><div>以上只是葡萄糖分化過程一個步驟而已。循環不斷地釋出酸,A T P則只占少量。在粒線體中,大約90%的A T P在加磷氧基作用(oxidativephosphorylation)的葡萄糖分化過程制造。此項作用由酵素控制,使葡萄糖代謝所釋出的氫離子氧化。</div><div>除了成熟的紅血球之外,每個細胞都含有粒線體,或少于百個,或擁有數千個。粒線體分布于胞體漿(cytoplasm)中最需要能量的位置,且具有自我復制的能力,能夠形成新的粒線體。</div><div>至于細胞核,則被雙重的膜包圍,形成另一個世界。除了部分物質之外,細胞核包含了決定遺傳特性的基因和D N A分子。</div><div>細胞核同時是細胞的「系統控制中心」。盡管掌控細胞內一切活動(化學作用和繁殖等),細胞核并未對控制細胞何時運作。時機是對電化刺激(electrochemical stimuli)所作出的反應。為了維持身體「原狀穩定」,所有細胞的運作均以整體利益為考慮。</div><div>照此看來,身體似乎有一個負責指示細胞運作與否的「中心生理表」或「生命儀表」,其實不然。指示主要來自:(1)細胞核主控的通訊系統(2)利用神經系統傳達腦部和其它部位之間訊號的通訊系統。</div><div>神經系統負責將訊息傳送至各個器官和系統。這些消息源自腦部皮質下的腦丘下部(subcortical hypothalamus),這是腦部一小塊不會在意識中浮現的地區。皮質下的腦丘下部控制生命必要的不隨意(involuntary)活動,幫助協調內部的心跳、血壓、荷爾蒙制造、新陳代謝等。舉例來說,經由神經系統,肝細胞的訊息可以轉達至腎上腺、腦下腺等器官。這種體內的通訊乃藉由血液中荷爾蒙刺激器官和系統的細胞運作。</div> <h3>細胞聽命于兩個主人—自己的核心以及整體的利益</h3><div><br></div><div>不同細胞所執行的任務也不一樣。骨骼細胞和心臟細胞的功能不相同,骨骼是硬的,心臟能收縮膨脹,腎細胞制造化學物質,肝細胞負責過濾,胰臟細胞則負責分泌。</div><div>人體總共有七十五兆個細胞。這當中,紅血球便占了二十五兆之多。紅血球是專業的傳輸人員,負責將肺部的氧送往別處。成熟的紅血球沒有核心、粒線體、內胞質網狀組織,但胞體漿中有酵素,能夠代謝葡萄糖,形成少量A T P。紅血球在骨髓中形成,存活期大約一二0天。</div><div>白血球(leukocytes)在骨髓和淋巴組織形成。人身有六種不同的白血球(包括血小板)。白血球是身體的抵抗軍,對免疫系統貢獻很大,也有助于血液凝結。有些白血球似乎具有「殺身成仁」的精神,它們吞噬侵略者,也同時被毀滅。</div><div>除了紅血球、白血球之外,大部分細胞可經由分裂繁殖,此過程稱為「間接核分裂」(mitosis)。一個細胞從生殖到繁殖,快則需要十至三十小時。譬如,皮膚細胞和骨髓造血細胞持續不斷地繁殖,有些肌肉細胞只是偶爾繁殖,有些則不會繁殖。</div><div>肝細胞的繁殖能力可說十分驚人。經過手術切除肝藏80%以上,肝細胞還能夠繼續分裂繁殖,替補幾乎整個器官。</div><div>除此之外,胚胎細胞的繁殖力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繁殖過程中,它們會形成不同部位和器官。人體始于一個受精卵細胞,從一個卵細胞分裂、繁殖出不同形狀、體積、功能的細胞,形成多達七十五兆個細胞的身體,伴隨我們一生。</div><div>* * *</div><div>一旦了解食物對細胞的影響,你就會意識到一種全新的飲食觀。飲食可以是充滿趣味且具有社交功能,但是,飲食的目的不僅為促進感情或滿足口腹之欲罷了。事實上,它還有更重要的任務。有些食物對細胞(或細胞的環境)具有增強或破壞的效果。補充身體燃料除了滿足心理之外,也必須留意生理需求。</div><div>人們對食物的偏好是培養出來的,主要來自習慣和取得性。譬如,很多人偏愛小時候吃過的食物。然而,工業改革卻改造了人們的飲食習慣,進入所謂「人造」食品的時代。食物經過加工、精致化、添加、濃縮、改良之后,對細胞的益處也越少。人們忙著改變生活中許多事情來遷就個人的喜惡、沖動和欲望,卻不愿意考慮細胞真正的需求。</div><div>沒有疾病并不等于健康。大自然的規則其實很簡單,我們生長在地球上,并食用地球上生長的食物。人類將飲食搞得越復雜,疾病也越來越復雜。事實上,疾病并未殺害我們。我們的生命基礎在于細胞。細胞健康就表示你是健康的。當大量細胞死亡時,你的生命也亦將劃上句點。我再說一逼,為了贏得健康,你必須提供細胞足夠的天然養分。健康與否完全操之在你!</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都|
娄烦县|
随州市|
洞口县|
龙门县|
隆回县|
桓台县|
乐安县|
云梦县|
晋中市|
高密市|
定襄县|
望城县|
铜川市|
若羌县|
龙井市|
武定县|
秀山|
新沂市|
通江县|
汽车|
高平市|
吴江市|
万年县|
临武县|
射洪县|
台江县|
个旧市|
江城|
平陆县|
泰兴市|
建宁县|
柘荣县|
惠安县|
西贡区|
凤翔县|
长乐市|
淳安县|
依安县|
灵寿县|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