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七月的蒙山,茂林修竹,蟬聲入夏。在臨沂市“語文主題學習”實驗骨干教師培訓班的會場上,一場場精彩的專家報告帶我們不斷領略小學語文教學的知識之美,我們又一次認同“海量閱讀”的意義和價值,更深入地學習了其中的理論和要義。今天下午,齊魯名師、山東省教學能手、臨沂市樸園小學的孫艷霞校長又為我們做了《“整合”的策略》精彩報告。</h3> <h3>“整合”是語文主題學習的高頻詞。孫校長關注了“整合”的價值和效率,認為它依賴于資源配置的優化。而語文主題學習背景下的“整合”,則體現在教學(學習)資源、方法和形式的整合。孫校長基于樸園小學的語文教學實踐,打磨了系列精品課例,總結了整合的策略的精髓--一課一得。如何“取”,如何“得”?孫校長為我們傾情分享了三個策略。</h3> <h3>策略一:從教學整合“點”選取的角度,關注閱讀方法整合點、表達整合點及人文整合點。孫校長以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整合課《童年的符號》、群文閱讀課《快樂的秘密》為例,向我們展示了整合的奧妙之處。</h3> <h3>《童年的符號》一課的設計,老師代領學生品名家的童年,讀凡人的童年,寫自己的童年,經過老師巧妙引導和植入生活體驗,總結文本規律,發現語言表達的密碼,實現了學生又讀到寫的自然過渡。</h3> <h3>無論是《童年的符號》,還是《快樂的秘密》,都讓我們認識到了導學單的重要意義。孫校長細心地點撥我們,導學單要體現教學與學習的思路,要根據學情量身定做,要體現整合的價值。</h3> <h3>在選取整合點方面,孫校長建議我們3個“關注”:關注精度與略度的融合,關注理解與作用的融合,關注讀文與學法的融合;避免兩個問題:選好整合點,避免文本內容的簡單疊加;圍繞一條主線大膽取舍,避免“大雜燴”。</h3> <h3>策略二:從教學整合“資源”角度。孫校長分別介紹了三種方法,并詳細介紹了每種整合方法的資源、內容、形式和渠道。</h3> <h3>借略讀整合課例《勇氣》,孫校長指出了類比法整合教學資源要關注文本之間明顯的共同點。</h3> <h3>與類比法不同,對比法整合教學資源,關注了文本之間足以形成比較的明顯不同。以課文《伯牙絕弦》為主,整合課外《致愛麗絲》、歌曲《知音》、電影故事及音頻資料,這一整合課依托“想象”和“聯想”的點,鏈接了古與今、中與外的文本形式,體現了“求同存異”的智慧。</h3> <h3>補充法,則給予了老師更多自由空間,一切有利于教學和的補充資料都體現了老師的智慧。《開國大典》課例中,基于場面描寫和點面結合的“整合”點,密切聯系十九會議,可謂巧妙至極!</h3> <h3>孫校長提醒我們在教學整合“資源”選取角度時,要注意三點:一是既可求同,也可求異,二是要有明確的主題,三是選取視角要多元化。</h3><h3> 此外,孫校長又從更高的視角講述自己對“整合”的理解,指出,語文主題學習的整合,更是與教研活動的整合,是與教學活動的整合,是與學生活動的整合,是與家庭、社會活動的整合。</h3> <h3>更讓人感動的是,這些思想不是停留在孫校長的頭腦中,理論中,更是落實到了活生生的校園生活、教學研活動、家校共育活動的實踐中。果然,豐碩的成果,屬于這樣一些有思想力、更有行動力的人!</h3> <h3>如果說“海量閱讀”是語文主題學習的核心詞,它帶給我們一片語文的海,那么“整合”就是遼闊海洋中閃光貝殼。我們老師領著孩子暢游文海,是領略語言文化的深邃之美、無窮之美,更需要撿擷一個個語文知識能力的“整合點”--這些貝殼,是孩子們游歷知識海洋的地圖,路線,紀念,幫助孩子識別,串聯,那是我們教育拾貝人的責任,因為我們將以此串起孩子們的童年,他們的未知無限的人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市|
祥云县|
凌海市|
房山区|
阿巴嘎旗|
高邑县|
贵港市|
靖江市|
长沙县|
千阳县|
广西|
博客|
麻阳|
陵川县|
丹阳市|
翁牛特旗|
蒙城县|
惠州市|
长宁县|
中方县|
崇义县|
凤台县|
锡林郭勒盟|
化德县|
海淀区|
巴彦淖尔市|
庆元县|
西青区|
德庆县|
招远市|
道真|
城口县|
永春县|
阳城县|
丁青县|
东台市|
昌黎县|
麻栗坡县|
武邑县|
万盛区|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