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談起西藏,不少人的話題,總要聊起布達拉宮。</p><p class="ql-block">游走西藏,不少人的步履,總要涉足布達拉宮。</p><p class="ql-block">在人們的心中,坐落于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紅山上的布達拉宮,絕對是鑲嵌在雪域高原的一顆璀璨明珠。這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聞名于世的這座神宇官闕奠基于海拔3600多米的山麓,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被譽為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集中體現了西藏建筑、繪畫、宗教藝術的精華,是西藏最具標志性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依勢而起,緣山而上,群樓重疊,殿宇嵯峨,金碧輝煌。迎著艷麗的陽光,沿著“之”字型的蹬山道,我和其他游客一步步走進布達拉宮。一段段歷史,不由我憶與不憶,一個個名字,不管我知與不知,一串串故事,不由我聽與不聽,一聲聲感慨,不管我聞與不聞,全都一股腦兒向我迎面“襲”來。</p><p class="ql-block"> 在依序參觀布達拉宮這處莊重肅穆的圣地時,我們這些不信教的游人都保持著應有的禮儀,沒有大聲的喧嘩,更沒有對文物的半點不敬,誰也沒有打開相機的鏡頭,只有遵規循矩的專情注目,唯有心靈的感悟在頻頻按動著“快門”……</p><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最初是政治聯姻的產物。公元7世紀,為迎娶文成公主,松贊干布下令修建布達拉宮。百余年后,布達拉宮受災于雷火,被毀成廢墟。17世紀前期,布達拉宮在原址上重建,逾300余年的擴建,布達拉宮成為一處巍峨聳立的建筑,一座神圣無比的宮殿。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建后的布達拉宮成為西藏歷史上政教合一的政治權力中心,同時,也成為供奉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主體建筑分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參觀布達拉宮,我們的步履最先從白宮開始。外墻涂成白色的白宮高7層,是達賴喇嘛的“冬宮”,這里原為達賴喇嘛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在白宮,最大的殿堂是位于第4層中央的東有寂圓滿大殿(措慶廈司西平措),整個殿堂由38根大柱支撐,殿長27.8米,寬25.8米,面積達717平方米,內設達賴寶座,上懸同治皇帝書寫的“振錫綏疆”匾額。在白宮的最高處,有日光殿,為達賴喇嘛的起居宮,主要建筑有喜足光明宮、永固福德宮、長壽尊勝宮、寢宮和護法殿等,在十四達賴寢宮內,線裝經書、純金佛像、玉雕觀音、古代瓷器、金壺玉碗、錦緞綢被等一應俱有,讓人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 外墻涂為朱紅色的紅宮位于布達拉宮的中央位置,是布達拉宮的核心建筑,是專門供奉經卷和靈塔的地方,由達賴喇嘛的靈塔、佛殿、經堂組成,是達賴喇嘛舉行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舊西藏宗教活動的最高統治中心。紅宮內建有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各殿形制相同,但規模各不一樣。宮殿內收藏和保留了極為豐富的各類歷史文物、宗教法器、唐卡、雕塑、佛塔、典籍等數以萬計的珍品。在紅宮,“最不值錢”的是黃金,這些靈塔均鑲金嵌玉。</p><p class="ql-block">五世達賴喇嘛重建布達拉宮,并接受清王朝順治皇帝的官方冊封,開創了“達賴喇嘛”尊稱的歷史,因為這一緣故,五世達賴的靈塔是布達拉宮最大最豪華最為壯觀的一座靈塔,整個殿堂雕梁畫棟,殿內達賴喇嘛寶座上方高懸著清乾隆皇帝御書“涌蓮初地”匾額,塔身用金皮包裹,珠玉鑲嵌。導游介紹說,這座靈塔的名字叫“贊本耶夏”,意思是這座靈塔的價值抵得上半個世界,靈塔所用黃金達11萬多兩,白銀1041828兩,用去珍珠、寶石、珊瑚、琥珀、瑪瑙等18677顆,靈塔內還有許多珍貴的法物和寶器。五世達賴靈塔殿有5層樓高,塔身高度14.85米,其造型完全按照菩提塔而造,被譽為“世界第一飾”。</p><p class="ql-block">在紅宮,建有布達拉宮最晚的建筑,那就是十三世達賴靈塔殿,建筑規模僅次于五世達賴靈塔。導游介紹說,高達14米的這座靈塔,同樣用黃金包裹塔身,并鑲嵌寶石,花費黃金18870兩,鑲嵌各種寶石10萬顆,堪稱珍寶耀目,可謂璀璨生輝。</p><p class="ql-block"> 在布達拉宮參觀,細心的游人不難發現,所有宮殿、佛堂和走廊的墻壁上,都繪滿了壁畫,周圍還有各種浮雕。壁畫和雕塑大都絢麗多彩,題材大多為高原風景、歷史傳說、佛教故事和布達拉宮建造場面等,文成公主進藏、五世達賴進京覲見順治皇帝、十三世達賴進京覲見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等壁畫尤為讓人注目,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歲月變幻,歷史永恒,在不滅的酥油燈光下,西藏的歷史、西藏的文化、西藏的藝術,藏漢民族和睦相處的傳統友誼,全都“繡”在了這些斑駁卻色彩鮮艷的壁畫中。</p><p class="ql-block">紅宮堪稱一座藝術的殿堂。這里保存著大量珍貴文物,各式唐卡(佛教卷軸畫)近萬幅,金質、銀質、玉石、木雕、泥塑的各類佛像數以萬計,還有大量的明清皇帝的赦書、印璽,各界贈送的印鑒、禮品、匾額和經卷,宮中自用的典籍、法器和供器等。其中,金汁書寫的《甘珠爾》《丹珠爾》(兩者都是藏文的《大藏經》)、貝葉經的《時輪注疏》以及清朝皇帝御賜的金冊金印等,堪稱稀世珍寶,價值連城。</p> <p class="ql-block">曾有朋友說,歷史上,每個王朝的輝煌篇章,都不會因為時間泛黃而流逝。千百年的滄桑,仍是不老的歲月,布達拉官一直在詮釋著燦爛奪目的榮耀。那萬眾敬仰的金靈塔,那殿堂深宮的彩壁畫,那迂回不絕的長廊道,那低垂厚實的窗幔帳,那長明不滅的酥油燈,那佛珠輕捻的誦經聲,那梵文香霧的皈依曲,“催生”起堆積如山的記憶,漸次壘砌在我的心海里。 </p><p class="ql-block">在我眼里,這方萬佛朝宗的地方,矗立起雪山之巔一座瑰麗的文化寶塔,始終在牽動著游客謄顧的明眸。難怪有人要說,去過布達拉宮的人,還想再去看它,沒有去過布達拉宮的人,對它終生向往。</p><p class="ql-block">在我心中,這方信徒朝拜的地方,矗立著一座恒宇間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筑,一直在撥動著世人敬崇的思緒。難怪有人要問,宇宙天地間,能有多少座宮殿,如布達拉宮這般,讓世人凝情仰望、永存思念,讓信徒虔誠膜拜,芳心永“許”?</p><p class="ql-block">心中的布達拉宮,眼中的布達拉宮,永遠都是雪域高原的圣地!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苍南县|
平度市|
上思县|
蒙阴县|
洛宁县|
伊宁县|
红原县|
沙河市|
长泰县|
安龙县|
高邑县|
建阳市|
万载县|
正安县|
喀喇沁旗|
黄浦区|
南靖县|
会东县|
靖安县|
涿鹿县|
嘉兴市|
那坡县|
清水河县|
邵阳县|
鲁甸县|
宣武区|
侯马市|
大石桥市|
三明市|
定陶县|
宁国市|
平潭县|
运城市|
乌鲁木齐县|
洛川县|
巧家县|
平原县|
临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万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