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有人稱她為"攝影界的文森特·凡高"。 戴安·阿勃絲是美國新紀實攝影最重要的旗手,她把窮人、畸形人、流浪漢、變性人、同性戀者、裸體主義者、智障患者作為自己(正常人)和社會(主流)的背面而進行的攝影探索,執拗地逼迫著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正常"與"不正常"、"道德"與"不道德"、"公正"與"非公正"、"尊重"與"侵犯"這樣一些根本問題。她的攝影展在全球巡展,參觀者達725萬人次。 她是美國第一個參加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攝影家。</h3><h3>阿勃斯生長在一個十分富有的美國猶太家庭里,和哥哥、妹妹三人,由各自的保姆帶大,是個嬌生慣養的溫室花朵。然而這種無微不至的保護,卻給她相當大的壓力[1]。從35歲起,她轉而投入到對所謂社會邊緣人的研究中,試圖表達從20世紀60年代一直延續到70年代美國人的反叛傾向、精神錯亂和理想破滅,對社會主流人物和邊緣人的兩面性在視覺上做了深入探索。</h3> <h3>1959年夏天,Diane和Allan分居,但他們的生活仍緊密相連,每個周日Allan都會過來與Diane一起吃早午餐,并幫忙沖洗膠卷。</h3><h3>然而,Diane的人生重心已發生了轉變,她的新住處黑暗而狹窄,她剪斷頭發,將床墊直接放在地板上,墻上貼滿自己的作品。這期間,她逐漸從一個富家女、傳統意義上的賢妻良母,轉變成一個不斷與陌生人接觸,渴望冒險的激進藝術家。</h3><h3>1960年前后,Diane的關注點轉向社會邊緣人群侏儒、巨人、智力殘疾者、變性者、裸體主義者等。她跟陌生人交談,說服對方拍攝,甚至跟著陌生人回家,要求他們脫下衣服展示紋身、傷疤或者他們的秘密。</h3><h3>"拍你害怕的東西。如果我不拍他們,就不會有人看到他們。</h3> <h3>男扮女裝者,1959年</h3> <h3>中央公園里的男孩,1962年</h3> <h3>暮色中的孩子,1957年</h3> <h3>以上這張作品經常被人解讀,畫面中是新澤西的三胞胎姐妹坐在自己家中的床上,她們都擁有黑色卷曲的頭發,穿著一樣的襯衫和裙子,她們的床都完全相同。</h3><h3>但這三位如此相似的姐妹,她們的表情卻完全不同,早熟、高興、悲傷,差異猶如古老的面具,好似這些表情是一個女人的不同面。</h3> <h3>墨西哥侏儒在酒店房間中,1970年)</h3> <h3>嘉年華上的紋身男子,1970年</h3> <h3>嘉年華上的吞劍者,1970年</h3> <h3>1957</h3> <h3>1957</h3> <h3>1957</h3> <h3>Diane Arbus是第一位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作品的美國攝影師,1972年,她去世后出版的攝影集《Diane Arbus: An Aperture Monograph》是史上最為暢銷的攝影專著,直至今天仍在不斷重印。</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业县|
无极县|
彭阳县|
永济市|
全椒县|
龙陵县|
彭水|
安国市|
海淀区|
营口市|
尚义县|
兴国县|
邹平县|
余干县|
汉寿县|
曲周县|
集贤县|
疏附县|
二连浩特市|
安吉县|
霞浦县|
平利县|
灵璧县|
应用必备|
谢通门县|
荣昌县|
黑龙江省|
墨竹工卡县|
文山县|
横峰县|
陕西省|
中牟县|
阿勒泰市|
麻城市|
阿克陶县|
沈丘县|
沽源县|
资溪县|
新绛县|
高阳县|
武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