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掃宇陳仲舉,砸缸司馬光。<br></font></b><b><font color="#ed2308">李泌童知略,呂陶幼成章。</font></b></h1> <h1> 今天四個故事的押韻屬于“江陽轍”,故事的內(nèi)容歸納為“聰慧與愚昧”篇。</h1> <h1> 【掃宇陳仲舉】(sǎo yǔ chén zhòng jǔ)<br> 典源:典故“掃除天下”出自《后漢書·陳蕃傳》。涉及人物:陳蕃、薛勤、胡廣。<br> 題解:掃宇是指打掃天下,清除世間惡人;陳仲舉即是陳蕃。本題之意是陳仲舉立志要掌握本領(lǐng),為國家做事,肅清世間惡人。<br> 故事:陳蕃(fán),字仲舉。東漢時期名臣。陳仲舉的祖父曾任河?xùn)|太守。陳仲舉少年時勤奮讀書,只是不愿意做家務(wù)。15歲時,在家貪玩,無事可做,而家里室內(nèi)外十分骯臟,陳仲舉也不知道打掃。父親的朋友同郡人薛勤來看他,對陳仲舉說:“小子,為什么不將室內(nèi)外打掃干凈迎接客人呢?”陳仲舉說:“大丈夫在世,應(yīng)當(dāng)掃除天下的垃圾,哪能只顧自己的一家一室呢?”薛勤知道他有澄清天下的志氣,因而非常贊賞他。稍大一點,則跟著老師胡廣學(xué)習(xí),后被舉為孝廉,從別駕、議郎做起,后為太守、尚書仆射,直至太尉。他有時與專權(quán)的外戚爭鋒,有時和整事的宦官相抗。在那樣的亂世,陳仲舉能為朝廷的亂而不亡做出了貢獻(xiàn)。<br> 感悟:陳仲舉少年立志要掃除天下,肅清惡人,安定社會,真是不小的志愿,后來事實證明他是做了許多“掃宇”的事情。但我認(rèn)為:如果沒有什么本領(lǐng),只是拿陳仲舉的觀點來為懶惰找理由可就不好了。有人批評陳仲舉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種觀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就是說:“做人不僅要志存高遠(yuǎn),更要腳踏實地,不能大事做不好,小事又不做?!?lt;/h1> <h1> 【砸缸司馬光】(zá gāng sī mǎ guāng)<br> 典源:典故“司馬光砸缸”出自《宋史·司馬光傳》,涉及人物:司馬池、司馬光、宋神宗趙頊。成語“腳踏實地”出自邵伯溫的《聞見前錄》。涉及人物:司馬光、邵雍。<br> 題解:本題之意為:司馬光為救小玩伴,用石頭打破水缸,將不慎落入缸中的小玩伴救了出來。<br> 故事:司馬光,字君實,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司馬光出生時,其父司馬池正擔(dān)任光州光山縣令,便給他取名為“光”。司馬光自幼聰明好學(xué),特別喜歡聽人講《左氏春秋》,他聽完了還能講給家人聽。到后來就能把《左氏春秋》中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得清清楚楚。司馬光除了聰明,膽識也過人,讓他揚名天下的還有一件小時候的事,那就是流傳至今的“司馬光砸缸”。是說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其中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里面流出,掉到缸里的小孩子得以活命。后來司馬光入朝當(dāng)了大官,他擔(dān)任天章閣待制以后,開始著手編年體史書,經(jīng)歷19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部巨著,宋神宗非常高興,將書賜名為《資治通鑒》。司馬光治學(xué)嚴(yán)謹(jǐn),一絲不茍,對于這一點,司馬光的朋友欽佩,就連政敵也嘆服。同時代的邵雍也是一位學(xué)者,對《周易》的研究有許多過人之處,一次他評論大家時,大家都感到評價貼切。司馬光也問道:“先生,我是一個怎樣的人?”邵雍不假思索地說:“你是個腳踏實地的人啊!”<br> 感悟:司馬光遇到緊急事情能沉著冷靜,想辦法解決問題,這一點十分可貴。另外,“腳踏實地”是邵雍先生給司馬光的評價。意思是雙腳在地面上踏穩(wěn),踏踏實實地做事。后人用來比喻做事踏實、認(rèn)真。</h1> <h1> 【李泌童知略】(lǐ bì tóng zhī lüè)<br> 典源:典故“九齡小友”出自《新唐書·李泌傳》。涉及人物:李泌、張說、張九齡。<br> 題解:李泌是唐朝大臣;童就是小時候,知略是指知道策略、方略。本題之意為:李泌小時候便知道大政方略。<br> 故事:李泌,字長源,唐朝大臣,開始時是因為李泌上書論施政方略而深得玄宗賞識,從待詔翰林一直做到宰相。李泌小的時候就被大家稱為神童,因為他很早就能粗通儒、佛、道三家的學(xué)識。七歲那年就受到了名相張說(yuè參見“升遷泰山力”)、張九齡的欣賞和褒獎。有一次,張九齡準(zhǔn)備提拔一個才能不高,個性也比較軟弱,而且肯聽話的高級巨僚。李泌雖然年少,卻常跟在張九齡身邊。這時便很坦誠地對張九齡說:“相公你自己也是平民出身,處理國家大事,素來便有正直無私的清譽,難道你也喜歡低聲下氣而缺乏節(jié)操和能力的軟性人才嗎?”張九齡聽了他的話,非常驚訝,馬上很慎重地認(rèn)錯,改口叫他小友。<br> 感悟:小友不同于現(xiàn)在喊的“小朋友”,在古代,能讓人尤其是年長者稱一下“小友”,那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說明這個年長者對有知識、有水平的年輕者著實的敬佩。</h1> <h1> 【呂陶幼成章】(lǚ táo yòu chéng zhāng)<br> 典源:典故“舉座皆驚”也作“一座皆驚”,出自《宋史·呂陶傳》。人物:呂陶、蔣堂。<br> 題解:呂陶是宋代的官員;幼是指小時候;成章是指下筆成章,令人佩服。本題之意是:呂陶小時候很聰明,能寫出讓大家佩服的文章來。<br> 故事:呂陶,字元均,宋朝時期的成都人。當(dāng)時在蜀郡擔(dān)任守備的人叫蔣堂,這人招來許多學(xué)士來學(xué)習(xí),要求他們作文章評論時政,當(dāng)他看到呂陶寫的文章時,非常激動,在眾學(xué)士面前把呂陶的文章當(dāng)作范文來講,并夸獎“這是賈誼文章的風(fēng)范啊”。那時的呂陶才13歲,使得在座的人全都為之驚訝。典故“舉座皆驚”由此而來。有一天,蔣堂與呂陶等人一起游覽僧舍,一起閱讀碑文,酒喝完了,蔣堂拿來紙和筆寫了十行碑文,缺字?jǐn)嗑洌媒o呂陶看,對他說:“這篇碑文很好,可惜我記得不全,缺了許多,你幫我把它填全吧。”呂陶將這篇不全的碑文拿過來,執(zhí)筆填字,填完后拿給蔣堂看,居然一字不錯。<br> 感悟:呂陶的文章能令眾人佩服,除了文章寫得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還屬于少年呢,這樣小的年紀(jì)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當(dāng)然也是刻苦學(xué)習(xí)的結(jié)果。</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社县|
灵武市|
和平县|
太原市|
长海县|
临沭县|
墨竹工卡县|
密云县|
法库县|
江山市|
仪征市|
南京市|
平远县|
沙洋县|
广汉市|
长沙市|
广水市|
临清市|
祁门县|
沽源县|
宁国市|
肇东市|
乌拉特后旗|
武陟县|
锦州市|
从江县|
红安县|
涿州市|
周至县|
富阳市|
静乐县|
宝兴县|
漠河县|
宜君县|
营口市|
合川市|
苍南县|
汉源县|
汉沽区|
临武县|
玉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