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六、美麗的萊茵河</h1><h3> 6月21日早餐后,船上響起廣播,通知大家游輪將巡航萊茵河的最美河段。旅友們爭先恐后涌上船頂,盡情欣賞萊茵河兩岸的迷人景致,感受世界文化遺產一一萊茵河中游河谷的魅力。</h3> <h3> 果然,原本平坦的萊茵河兩岸逐漸隆起。遠看,山上森林如海,古堡和宮殿鱗次櫛比;近處,兩岸有一片接一片造型別致的建筑;眼前,萊茵河河道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見底,郁郁蔥蔥的樹木將萊茵河點綴得更加迷人;河中,游船貨輪不時從游輪邊駛過;構成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畫面。團友們紛約拿出相機手機,拍攝這難得的美景,留下這難忘的記憶。</h3> <h3>纜車通往“譽石要塞”。那是一座始建于公元1000年的城堡。</h3> <h3> 著名的“德國之角”。是萊茵河與摩澤爾河交匯處的三角形地帶,這里建有一座宏偉的德國首任皇帝威廉一世的雕塑,是科布倫茨地標性景點。</h3> <h1> 七、德國馬克斯城堡</h1><h3> 馬克斯城堡是萊茵河沿岸唯一一座未被戰火破壞的城堡。在長達700多年的歷史中,它幸運地避開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古堡完美地保留了中世紀人們的生活和歷史。</h3> <h3>700年間在城堡生活過的6個家族的族徽。</h3> <h3>城堡里的炮臺。</h3> <h3>開會、吃飯用的長桌。</h3> <h3> 主人的床鋪和孩子的搖床。</h3> <h3> 城堡中僅能容身一人的密道。</h3> <h3> 地窯里的酒桶酒具。</h3> <h3> 早年的榨汁機。</h3> <h3> 櫥房一角。</h3> <h3> 鐵器制作間。</h3> <h3> 不同年代的武士凱甲。</h3> <h3> 古代的兵器。</h3> <h3> 從樓外眺望萊茵河。</h3> <h1> 八、德國科隆市</h1><h3> 6月22日,游輪抵達德國科隆市。科隆是德國的第四大城市,城中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博物館、畫廊洋溢著藝術氣息,酒吧、餐廳、商店讓人目不暇接,極富現代氣息。</h3> 舉世聞名的科隆大教堂。科隆市標志性建筑,始建于1248年,雄偉的鐘樓高達157米,為德國第二、世界第三高的教堂。科隆大教堂是哥特式宗教建筑藝術的典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div> 據導游介紹,這座在空中呈巨大“十”字形的建筑,或許因二戰時期飛行員把它作為地面標志,或許因人們信奉基督教不忍破壞,二戰期間竟沒有毀于戰火。<div> 我們滿懷期待冒著寒風在教堂旁邊等候,等了好長時間才知道教堂當天不對外開放,心中留下了一絲遺憾。</div></div> <h3>科隆大教堂門口壯美的穹頂。</h3> <h3>門口一側栩栩如生的雕塑。</h3> <h3>科隆大教堂主教雕像。</h3> <h3> 橫跨萊茵河的霍亨索倫橋。是科隆最古老的橋,始建于1907年,由3座鐵路橋和人行道組成。二戰期間,這座大橋曾被德國人自毀,戰后又重建。</h3> <h3> 當地的人們相信,在霍亨索倫橋上掛一把鎖,將鑰匙丟進萊茵河,愛情就可以天長地久。現在,橋上已經掛滿了五彩斑斕的各式銅鎖,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h3> <h3> 在城中路過市政廳,恰遇兩對新人登記結婚。</h3> <h3>幸福的新娘和前來祝福的親朋好友。 </h3> <h3>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雕像。</h3> <h3> 在歐洲期間,恰遇2018足球世界杯小組賽。人們在路邊樹起手持大力神杯的運動員塑像。</h3> <h3> 一家銀行門前的雕塑。</h3> <h3> 小店門前留影。</h3> <h3>回到船上,筆者發現船中的鏡子非常適合拍攝映像,于是為夫人拍了一張。</h3> <h3> 晚上,游輪舉行歡送晚宴。船長率酒店管理層出場,提前為大家送行。</h3> <h3> 旅友們享受豐盛的晚餐。</h3> <h3> 船長埃米爾與旅友合影留念。</h3> <h1> 九、荷蘭阿姆斯特丹 </h1><div> 6月23日,游輪抵達荷蘭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又稱“北方威尼斯”,當地漫長綿延的運河有400余年歷史,已發展成為連接100多座島嶼,由160多條運河、1281座橋梁構成的75公里長的運河網,這里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div> <h3> 登上觀光游船,透過玻璃船頂和玻璃窗,可以方便地觀賞兩岸鱗次櫛比的17世紀建筑,飽覽美麗的運河風光,體會水城的獨特韻味。</h3><h3> 到了阿姆斯特丹才知道,這個詞最后的“丹姆”是水壩的意思。原來隨著海平面上升,荷蘭已有很多地方處于海平面以下,他們是依靠在海邊筑壩,才能防止海水入侵。</h3> <h3> 游船時常經過“橋橋相套”的景觀,細心的船長會減慢船速讓大家拍照(船內拍攝)。</h3><h3> 游船走過安妮?弗克蘭的故居,隨著導游的講解,我們才得知,原來這里竟是《安妮日記》的故事發生地。</h3> <h3>運河兩岸有許多“船屋",都是船主修葺改造后供人居住的浮動固定住房。</h3> <h3> 游船前面插掛的是阿姆斯特丹市旗。旗幟中間的3個“Ⅹ”號,指的是阿姆斯特丹人民要戰勝的3個惡魔,即:火災、水災和瘟疫。</h3> <h3>運河岸邊景觀。</h3> <h3> 上午9點半,我們來到荷蘭國立博物館。游輪聘請了專門的導游為我們作講解。</h3> <h3> 博物館正門兩側的石雕像。</h3> <h3> 博物館的窗戶像教堂一樣,鑲嵌著彩色玻璃和人物畫像,顯得美侖美奐。</h3> <h3>博物館院內的雕塑。</h3> 進入博物館室內,導游帶領我們重點參觀了繪畫館。精美的繪畫大多反映了荷蘭的歷史和傳說。 <h3> 一個半小時的參觀時間很快就要到了。導游又帶領我們專門去參觀了來自中國的雕塑。</h3><h3> </h3> <h3> 博物館后門外面,樹立著一行巨大的英語字母:“I amsteram”(我是阿姆斯特丹),年輕的人們或爬到字母頂上,或鉆入字母空間,高興地合影。</h3> <h3>一對情侶興奮地對鏡自拍。</h3> <h1> 十、荷蘭的風車和木鞋</h1><h3> 在我們心中,荷蘭最具特色的有兩樣物品:風車和木鞋。</h3><h3> 6月23日下午,我們來到風車小鎮,集中參觀了木鞋工廠、奶酪廠和桑斯安斯風車。</h3> <h3>參觀過道中陳列的雕花木鞋。</h3> <h3>制鞋匠人表演用“配鑰匙”的方法機制木鞋。</h3> <h3>柜臺里擺放著色彩斑斕的木鞋。</h3> <h3>屋外陳列的大木鞋。</h3><h3> </h3> <h3>有小汽車大小的巨形木鞋模型。</h3> <h3> 奶酪廠展廳里,陳列著多種多樣的奶酪,大家在這里高興地舉起奶酷留影。</h3> <h3>廠外小憩。</h3> <h3>荷蘭風車遠眺。</h3> <h3> 導游介紹,荷蘭風車的功能多樣,照片上的小風車據說為發電用的。</h3> <h3> 我們登上風車,進入風車內部參觀。</h3><h3> 大型風車屋內轉動的石碾。</h3> <h3> 巨大的木齒輪。</h3> <h3> 筆者與夫人在風車邊草地合影。</h3> <h1> 十一、踏上返程 </h1><div> 6月24日,是我們離船回國的日子。清晨來到船頂,筆者看到旁邊駛來了一艘巨大的外海郵輪。</div> <h3> 我們旅行團分兩路回國。第一路的團友們正在搬運行李。我們在船上向旅行團團長周主任揮手致意,祝他們返程順利!</h3><h3> 上午9點半,我們這一路也登上去阿姆斯特丹機場的大巴,開始了返程。</h3><h3> 再見了,漂亮的水城阿姆斯特丹!</h3><h3> 再見了,風景優美令人難忘的歐洲!</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州市|
荆州市|
花垣县|
邳州市|
漳浦县|
平顺县|
武邑县|
永兴县|
黑龙江省|
新绛县|
阿拉善左旗|
紫阳县|
张家界市|
宁德市|
儋州市|
石河子市|
富源县|
凉山|
淮北市|
婺源县|
武隆县|
左贡县|
金川县|
郸城县|
蕲春县|
辽宁省|
闽清县|
宝清县|
北安市|
平谷区|
肥乡县|
丰宁|
柏乡县|
龙陵县|
江安县|
高雄市|
革吉县|
双桥区|
遂平县|
中卫市|
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