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積德行善就是通過各種對治方法將內心的污染消除,使自己內在美好品德得以顯現,內在的清凈功業得以開發。比如說人的貪欲就是污染,有污染就會產生弊病造成無盡的痛苦,用布施這個對治方法去消除,這樣我們清凈性德才能得以顯現,才能使人更加的快樂。有云:一個笑容、一句吉言都是一種善的布施。亦有云:勸人為善,孝順長輩,尊敬他人,是一種行善的舉止;亦有云:改正過錯,浪子回頭,也是一種善的行為;甚至一個善的念頭都是善舉,因為它是行善的初衷?!妒茦I道經》講到:謂于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由此而明,善的概念要經過不斷的思考,善是可以與時俱進的,人的言行舉止乃至思想都透露著一善一惡。善是一種修為。行善積德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文明。</h3> <h3>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金甲神護佑積善的商家”,據《感應篇注證》記載,明朝嘉靖初年,儀征縣金某,在鎮上開一個典當鋪。當時出現盜賊,搶劫了所有富家的財產,惟獨金某的當鋪無恙。官府有關部門,懷疑金某與盜賊相通。等到捕獲盜賊后,查問他們為什么不搶金家的當鋪?盜賊說:“我們曾經先后幾次前往搶劫,都看見金家屋上和門外,有幾位金甲神守護著,所以不敢侵犯?!惫俑€是不信,就喊當地鄰居前來詢問,大家都說:“金某實是積德善人,其它各個典當鋪,都是出輕入重,只有他家出入公平,估物很寬,限期更遠。并且訪知老而貧弱的人,還破例免息。又在冬天免寒衣的息,夏天免暑衣的息。年年都是這樣。上天保佑善人,所以有吉神保佑?!?lt;/h3> <h3> 縣令聽后,大加贊賞:匯報給上司,上司聽說后,就表彰了金氏。周氏按曰:典鋪本是方便人民的行當,但是其它當鋪,竟輕出重入,對平民百姓,分毫不予優惠,不免歸入市儈一類。但金某的當鋪,不但沒有這個趨向,還能格外施仁。這樣的好人,難道盜賊搶劫和官方懷疑,就能損壞他的福澤嗎?聽起來只是一個故事,但是這個故事里折射出金家“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的深刻道理。所以,人,重在善良,貴在德行,美在心靈,尤其是在當今浮躁的社會,心靜者勝出!做一個勇敢善良的人,記得感恩,懂得珍惜,善待他人,亦善待自己!人,要活得自在,生得瀟灑,人生也就如此簡單。</h3> <h3> 一個精神層次極高的人,骨子里一定是善良的。莎士比亞說:“善良的心,就是黃金?!币粋€人的精神層次越高,心理越是健康,內心也越善良,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輕易改變自己的本性,在對人上他們微笑、喜悅的表情會越多,他們的人生也會活得更快樂。當一個人能足以包容生活的所有不愉快,能專注自身的責任而不是利益時,他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處,也是最善良的人。一個內心充滿善良的人,其精神層次一定會很高,他們會為社會貢獻著自己微薄的力量,傳遞著自己的善心。善良是一種本性,但更是一種選擇。精神層次高的人,越善良,他們的整個人的精神面貌也非常優秀,他們的善良也終將會得到別人的敬仰。</h3> <h3> 越是精神層次高的人,他們的綜合素質也更高,也更加善良,因為他們明白,上天讓善人成為善人,就是對善人的最高獎賞。精神層次越高的人,格局也越大,遇到事情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利益。米列說:“越是善良的人,越覺察不出別人的居心不良?!眮啴斔姑苷f:“以遵從自己的心做利他的行,是對社會發展最有利的思想和行為的結合,也是最大的善良”。精神層次高的人,做事絕不會出于欲望和功利,他們沒有被其蒙蔽雙眼,而是遵從內心,傳遞善意,是一個充滿善良的人。而精神層次低的人,只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他們做的事情大都是損人利己的,內心更不會充滿善良。當我們遇到一個愿意無償傳遞正能量的人,請,一定要珍惜!因為這是一個精神層次極高的人,能與他們做朋友,是我們的幸運。</h3> <h3>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福禍無門總在心。作惡之可怕,不在被人發現,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別人夸贊,而在于自己安詳。人生,有多少計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寬容,就有多少歡樂。痛苦與歡樂都是心靈的折射,就像鏡子里面有什么,決定于鏡子面前的事物。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負擔,負擔越多,人生越不快樂。計較的心如同口袋,寬容的心猶如漏斗;復雜的心愛計較,簡單的心易快樂。懂得寬容,人生的路才會越走越寬。怨恨是一杯毒酒,毒殺的是自己的快樂。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h3><div><br></div> <h3> 何不如,原諒他人的錯誤,快樂自己的人生。不寬恕別人,其實是在和自己過不去。一個人的心胸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夠贏得多少人心。心胸寬廣,才能成就事業,才會有平和愉悅的人生!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養;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敗,看堅持。凡事順其自然;遇事處之泰然;得意之時淡然;失意之時坦然;艱辛曲折必然;歷盡滄桑悟然。飲清凈之茶,閉是非之口,結悟道之友。真正的愛,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持,不是支配;是慰問,不是質問;真正的愛,要道謝,也要道歉;要體貼,也要體諒;要認錯,也好改錯;真正的愛,不是彼此凝視,而是共同沿著同一方向望去。其實,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要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一個并不完美的人。<br></h3> <h3> 《周易》云: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民諺也說: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行善合于大道,積德去禍得福,對此儒釋道莫不認同之。陽德是別人知道你做了好的事情,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叫陰德?;貓箨柕潞芸斓?,別人知道你做了好事情,人家贊美你,給你一些物質的回報,或者幾句贊美,這樣陽德也就這樣報完了。如果你想要命里向好的方向發展,就必須努力積陰德。要廣種福田,不能一味的要求回報。只有種下福田,將來才會有回報甚至會福澤子孫。</h3> <h3> 善行終究不是一場美麗的表演,我們要有正確的發心;惡行就算隱藏再深,也瞞不過因果和自己內心。“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你今天種下的一切,總會有各自的結果。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負擔,負擔越多,人生越不快樂。計較的心如同口袋,寬容的心猶如漏斗;復雜的心愛計較,簡單的心易快樂。德,很多人以為是修養,其實是智慧。善,很多人認為是品格,其實是高明。積德無需人見,冥冥自有天定;行善自有天知,天地間因果循環不爽。有心為善雖善不賞。這一切都是看你的發心而已,若你行善為了積德,那么此行善無意義。保持良好的心態,一切從善出發,積德無需人見,請相信“行善自有天知”。<br></h3> <h3> 作者:楊玉珍(上圖),生于1960年3月,畢業于山西大學漢語言本科,參軍時在28軍84師宣傳隊,后到84師醫院工作,從部隊回地方后從事教育工作直到退休。</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门市|
凤庆县|
如东县|
海淀区|
宁化县|
盐池县|
建始县|
清丰县|
梁山县|
松滋市|
海盐县|
古浪县|
隆德县|
芷江|
淳化县|
屏山县|
化德县|
华坪县|
南宫市|
开平市|
新和县|
治县。|
柏乡县|
红桥区|
分宜县|
化州市|
北海市|
蓬安县|
贡山|
柳林县|
封丘县|
北流市|
衡东县|
布拖县|
洛浦县|
观塘区|
麻城市|
金昌市|
日喀则市|
沧州市|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