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手藝的核心價值</div><div>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傳遞過程</div><div>一雙手制作交給另一雙手使用</div><div><br></div><div><br></div>阿那亞特邀拙樸工舍以及兩位傳統手工藝匠人于2018年7月7日10:00—17:00,在斫琴茶室舉辦“手藝新生”主題活動,通過各種手工藝品展覽,盤缸、織布等現場傳統手工藝表演以及主題演講對話等形式,和阿村鄰居們共同分享傳統手工藝的魅力,親眼見證,他們如何用平凡的雙手作出巧奪天工之物,探討如何實現傳統手工藝的再生,還藝術于生活,拉近彼此的距離。 <h3>“游刃有余”傳統手工藝表演——盤缸和織布表演</h3> <h3>泥條盤筑(盤缸)技藝是陶器(缸、陶盆等)成型的一種原始方法。制作時先把泥料搓成長條,一圈一圈從下向上盤筑成型,再用手或簡單的工具將里外修飾抹平,使之成器。傳統工藝多用此法做規則的器皿造型,具有質樸、粗放、自然的特點,是陶藝創作的主要方法之一。</h3> <h3><font color="#010101">老手藝人王師傅現場表演</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來自安徽的王師傅,是陶窯村傳統盤缸燒窯手藝人,他向我們展示了盤缸的技藝。揉泥、捏長泥、層層疊加,按壓、修補、敲打,一口小缸的泥坯在我們眼前快速成型。用最傳統的盤缸手藝、用傳統龍窯燒制出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缸、花盆、土缽等</font></h3> <h3>夏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藝品。以苧麻為原料,經過獨特的手工工藝績紗,紡織加工而成,是傳統的服裝面料。因紗質細軟,夏天穿著清涼透氣,所以稱為夏布。</h3> <h3>傳統老手藝人譚師傅現場表演</h3><h3>譚智祥師傅-從14歲開始學習織布,至今已從事夏布制作35年。譚師傅從習得夏布技藝后,并不拘泥于傳統簡單平紋布的制作,經自己鉆研琢磨,至今已開發出不同寬幅、不同紋樣、各種風格的夏布多達300多個品種,特別受到日本人的青睞,以至于長期接收日本人的訂單長達20年之久.</h3> <h3>甜甜用自己制作的茶壺,為大家獻上甜美水仙。</h3> <h3>快樂一家</h3> <h3>甜甜精美制作</h3> <h3>拙樸工舍創始人黃琦通過柴燒的發展,針對傳統工藝現狀分享當代手工藝的觀點和想法。</h3> <h3>枯寂之美——柴燒(主講人:黃琦)</h3> <h3>為絺為綌,服之無斁——夏布(主講人:鄒濤)</h3><div>夏布的歷史淵源</div><div>夏布是以苧麻為原料經手工織造而成的紡織品。據史載“古者先布以苧始,棉花至無始入中國,古者無是也。所為布,皆是苧,上自端冕,下訖草服。”說明苧麻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廣大人民主要衣著原料。瀏陽夏布自元代起,盛于清代中期,衰于民國,解放后又興盛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不但民間廣泛應用,還是朝庭貢品,并且出口日本、韓國、南洋,素有“杭州絲綢換瀏陽夏布”之說,足見瀏陽夏布之精細,瀏陽夏布歷來被列為瀏陽四大特產之一。</div> <h3>夏布的制作工序</h3><h3>1割麻2打麻3漂白4績麻5刷漿6繞紗7穿扣8提綜9織布</h3> <h3>傳統手工藝世家的老手工藝者以及新生代城市手工藝者上臺,共同探討當今手工藝者如何能有效推進對傳統手工藝傳承的保護和復興。</h3> <h3><font color="#010101"> “造物有靈”手工藝產品展覽</font></h3> <h3>今天的收獲</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宁县|
宁河县|
兴业县|
陕西省|
湛江市|
莱西市|
芦溪县|
固始县|
蛟河市|
商南县|
弋阳县|
青铜峡市|
朝阳市|
广河县|
安丘市|
且末县|
弋阳县|
雷波县|
敖汉旗|
永州市|
呼图壁县|
宝丰县|
玉田县|
樟树市|
织金县|
东城区|
肥西县|
潼南县|
丰原市|
额尔古纳市|
北辰区|
望江县|
巨野县|
喜德县|
福泉市|
大埔区|
绥滨县|
南康市|
陆河县|
拉孜县|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