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原安東公社政府的辦公樓</h5><h3>圖\文:《草根社》野馬</h3><h3><br></h3> 安東公社位于岳池縣天平鎮印家壩村,安東公社在未拆鄉并鎮之前共有十六個大隊,各種駐鄉單位齊全,包括政府、醫院、學校、銀行、敬老院、牲畜站等單位。<h3>從拆鄉并鎮以后,安東公社就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存在了幾百年的一級政府機構就這樣湮滅在了人類歷史長河中。</h3><h3>如今能夠在官方資料中看到安東二字,只有僅存的安東小學校,隨著城鄉一體化步伐不斷加快,現在還有五百學生的安東小學被取消后,也許只能從史料上才能查到安東公社了。</h3><h3>曾經熱鬧非凡的駐鄉單位已經物是人非,人去樓空在風雨飄渺中他們顯得那么破舊而孤寂。</h3> <h5> 安東公社原來的商店老房子,如今已經賣給了當地老百姓在做生意。</h5><h3><br></h3>商店!多少五零、六零后夢寐以求職場圣地,為多少年輕的新人搭建了雀橋之約,讓多少戀人從這里步入婚姻的殿堂。 <h5> 原安東公社商店老房子如今賣給當地老百姓做生意,貨柜還是用的當年的老貨柜</h5> <h5> 原安東公社醫院如今已變成了危房</h5><h3><br></h3><h3> 醫院擔任著救死扶傷,一群白衣天使讓一個個生命垂危的病人重新看到了希望,無私的奉獻顯示了你們大愛無疆。</h3> <h5> 安東小學校由最早的廟子一步步改建到現在的規模,如今還有五百來學生</h5><h3><br></h3><h3> 學校教書育人從這里走出了多少鐵血兒郎,雖然地處山區知識改變了命運,知識讓我們挺直了脊梁,安東的學子們,你們是否還記那所由古廟改建的--母校</h3> <h3> 安東學校</h3> <h3> 安東學校</h3><h3><br></h3> <h3> 安東學校的古老橫角樹</h3><h3><br></h3> <h3> 安東街上的副食店</h3><h3><br></h3> <h3> 安東政府對面的老標語</h3> <h3> 原安東公社信用社</h3><h3><br></h3> <h3> 安東公社畜牧站</h3> <h3> 安東公社畜牧站老醫生</h3> <h3> 安東街上老百姓正在編竹筐</h3><h3><br></h3> <h3> 安東公社敬老院</h3><h3><br></h3> <h3> 安東公社敬老院</h3><h3><br></h3> <h3> 安東公社計生辦</h3><h3><br></h3> <h3>注:本號將陸續報道廣安市因拆鄉并鎮消失的公社,通過搶救性拍攝影像資料、人文傳說、地名故事詳細紀錄曾經存在過的一級政府機構的前世今生,如果你對該系列紀錄片感興趣,你可以采取關注和轉發到朋友圈,讓更多人了解曾經輝煌一時的政府機構,如今消聲滅跡即將消失前因后果和在此過程中發生的令人心懸的精彩故事。</h3><h3>關注請點擊識別二維碼</h3> <h3> 安東郵政</h3> <h3>作者簡介:</h3><h3>何永平 筆名: 野馬 44歲,四川省岳池縣人,攝影師、收藏家、農藝師。</h3><h3></h3><h3>一直在農村基層工作,紀實攝影師、資深農藝師,愛好文物收藏,系全景圖庫簽約攝影師、圖蟲簽約攝影師、拍信圖庫簽約攝影師、微博認證文章作者、知乎認證文章作者,所拍攝作品多為反映生活在社會底層普通百姓真實生活寫照,其代表作品《我的岳父岳母 》,《中國最窮之地--大涼山 》,《即將消失的職業--系列 》,《農村瓦匠》等均被今日頭條、騰訊新聞、鳳凰新聞、網易新聞等多家媒體刊登轉載,多幅攝影作品在省市縣獲獎。</h3><h3></h3><h3>自2007年攝影有以來其紀實攝影作品:《即將消失的職業--系列》紀錄了農村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近百種即將消失和已經消失的傳統手藝、傳統職業,用文字、圖片、視頻紀錄一個個真實的農村故事,反映社會底層邊緣人員的真實生活現狀,通過網絡傳播讓更多人關注三農,農村、 農民、 農業。</h3><h3></h3><h3>《消失的公社》系列紀錄了自1992年拆鄉并鎮政策后那些即將被人們遺忘的古老的公社遺址,這些公社有的是從古廟過度到公社,有的是古道觀過度到公社,有的是從古建筑過度到公社,有的是購買的當地百姓的住房過度到公社,有的是當時新建建筑那些曾經熱鬧非凡的政府駐地自工作人員搬走后已經殘破不堪,部分建筑已經湮滅在歷史長河中,很多公社連名字也被逐漸遺忘。《消失的公社》系列通過搶救性拍照,錄制視頻,采訪當地百姓等方式收集整理資料歸案。</h3><h3></h3><h3>《工匠之心》系列紀錄農村各種老工匠幾十年如一日地重復做著同一件事,他們那份精益求精的精神除了維持基本生活外更多的是要讓技術更上一層樓,他們那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是我們年經一代學習的榜樣更是技術傳承的精髓所在。</h3><h3></h3><h3>從事攝影以來,何永平利用節期日和工作之余,拍攝了25萬余張農村題材的各種圖片,內容涵蓋農民勞作、農民生活、鄉鎮趕集、農村老藝人、農村水利圖片、農村歷史遺跡、農作物生產圖片、農業機械以及脫貧攻堅等。各種攝影作品發表于:今日頭條,網易新聞、鳳凰新聞、騰訊新聞等平臺上讓更多人關注農村。</h3><h3></h3><h3>古玩收藏:通過學習文物相關知識,對農村遭到破壞的各種文物進行搶救性拍攝紀錄并宣傳普及各種文物知識讓當地百姓認識到老物件的文物價值,保存各種老物件真正做到藏寶于民。</h3><h3></h3><h3>農藝師工作扎根在基層20多年里從養殖、種植、農業機械等各種技術培訓讓更多農民從傳統農業過度到了現代農業對當地百姓增產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論文“水稻播種前種子處理技術探析”發表于貴州省農業科學院《農技服務》雜志第22期。</h3><h3></h3><h3>QQ:25955855</h3><h3>微信:hypaaa1007</h3><h3><br></h3><h3></h3><h3>既將消失的職業--老面坊 http://www.xsjgww.com/1oivbb7v</h3><h3>既將消失的職業--蠶農 http://www.xsjgww.com/1oiriz3d</h3><h3>既將消失的職業--鴨棚子 http://www.xsjgww.com/1lwb3o4b</h3><h3>既將消失的職業-- 包皮蛋 http://www.xsjgww.com/16b9d9e0 </h3><h3>既將消失的職業--賣連蓋(連架)http://www.xsjgww.com/1h5vrkbl</h3><h3>既將消失的職業--寫信人 http://www.xsjgww.com/13gcms4i</h3><h3>既將消失的職業--篾匠 http://www.xsjgww.com/118l7sbg</h3><h3>既將消失的職業--鐵匠 http://www.xsjgww.com/110zbdrz</h3><h3>既將消失的職業--瓦匠 http://www.xsjgww.com/xmz3xzb</h3><h3>既將消失的職業--牛販子 http://www.xsjgww.com/wg30t2x</h3><h3>既將消失的職業--榨油坊 http://www.xsjgww.com/vsfzz4d</h3><h3>既將消失的職業--公平秤 http://www.xsjgww.com/uzcncdp</h3><h3>既將消失的職業--鑄造鍋碗勺盆 http://www.xsjgww.com/susxryi</h3><h3>中國最窮之地——大涼山紀實攝影 http://www.xsjgww.com/u41kihg</h3><h3>我的岳父岳母 http://www.xsjgww.com/rpb5xn3 </h3><h3>老百姓的人生百態 http://www.xsjgww.com/ocw1flb</h3><h3>一次與死神擦肩過的甘南之旅 http://www.xsjgww.com/qlfpy0c</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长沙市|
岢岚县|
集贤县|
台安县|
武功县|
东城区|
武威市|
丰台区|
荔浦县|
安徽省|
榆社县|
碌曲县|
曲周县|
夹江县|
确山县|
东至县|
岢岚县|
冕宁县|
南昌县|
平泉县|
罗江县|
双鸭山市|
贵阳市|
福建省|
沙田区|
衡东县|
河北省|
恩施市|
马公市|
浏阳市|
商洛市|
广饶县|
景洪市|
东台市|
海南省|
澎湖县|
常山县|
遂宁市|
尼玛县|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