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文/攝影:一間茅廬</h3> <h3><font color="#010101"> 今年的春天 ,我拍了很多昆蟲兒,做成了美篇定名為《昆蟲的世界很精彩》分為上中下三篇,第二篇取名《被打擾的愛情》第三篇是《活著》三篇都上了美篇攝影首頁。其中,第一篇《昆蟲的世界很精彩》據美友說上了熱點。</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這三篇中,我介紹了拍攝器材,一枚50元的近攝鏡片。仍然有愛好攝影的美友發私信詢問。在這里我再介紹一下我使用的器材:我的拍攝器材一部單反相機,一支膠片機時代49口徑的70—210中焦鏡頭(后鏡組有霉菌絲)外加一枚49口徑的近攝鏡片,放大倍數為1:1。除相機外,鏡頭和近攝鏡片的投入正好是600元。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近攝鏡片在拍攝中有兩個致命的缺陷:景深和焦距很難控制。景深:鏡頭加上近攝鏡片只能近拍不能遠攝,受拍攝環境的光線影響,為保證拍攝成功率,光圈一般只能開到F5.6至F8左右,這個光圈對拍攝微距來說,景深不夠,造成焦點之外的主題局部虛化模糊。焦距:在我的70—210上,焦距超過150mm鏡頭就出現了抖動,我理解這種現象是超出了近攝鏡片放大倍數的緣故。如果這枚近攝鏡片的倍數達到2:1應該就不能出現抖動了。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此,建議不想在微距拍攝上有大投入的朋友可以在50—200的中焦鏡頭上使用近攝鏡片。50焦距方便景深控制,便于構圖;50以上焦距可以放大微距倍數,達到需要的微距效果,進可攻退可守。我有50定焦,但換鏡片畢竟不方便,長焦用的多些。</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本篇的圖片大多數是用70—210直接拍攝。一些昆蟲拍攝加了近攝片。花卉及果實由于主題大、距離遠等原因,都是用長焦直接拍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加近攝鏡片拍攝</font></h3> <div>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這段《華嚴經》經文的禪意包含了二千年前的哲學經典思想,而這種哲學思想卻又和十九世紀的唯物論,相對論,統一在一起。</div><div><br></div><div> 作為無神論者,我對這段經文所蘊含的禪境充滿了無限的想象與敬意!一粒沙是一個大千世界,一滴水是一片浩瀚的海洋;一朵花是一個美麗的天堂。在這里佛教的禪意與現代科學找到了共同的本質——微觀世界中的無限運動與變化。(長焦拍攝)</div> <h3> 在這里,人與自然世界里的一切是融合在一起的,是沒有任何區別的,這種思想不正是人類所追求的世界和諧統一的終極目標嗎?雖然這個終極目標由于人類的意識形態的復雜性很難實現(請參閱本人拍攝的《昆蟲的世界第三集:活著》)</h3><h3><br></h3><h3> 這片樹葉對于螞蚱來說就是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加近攝鏡拍攝)</h3> <h3><font color="#010101"> 這朵花兒對于這對愛侶來說就是一座愛情的天堂!曾經有一個小男孩抓住了一只小鳥兒,他對一個老者說:我要掐死它。老者說,掐死它的不是你的手,而是你的心!小男孩思索了一會兒松開了握緊的手。(加近攝鏡拍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這棵草是一對情侶相愛的溫床。相由心生,判斷事物的標準是由我們的內心決定的,心變了世界就變化了,心不變則萬物不變!“心”是對外界的判斷與認知,對待生活的態度!</font></h3> <h3> 對毛毛蟲來說,每一片葉子都是一個新家。佛說:萬物無常,有生有滅,有來有往,不執是樂。人生無常,不要執著每一件事兒,快樂地活在當下,享受生活!(加近攝鏡拍攝)</h3> <h3> 世界很大,又很小,昆蟲的世界只需要一片葉子。佛說:握緊拳頭手是空的,舉起雙手就擁抱了一個世界。原來世界就在我們的心里!(加近攝鏡拍攝)</h3> <h3><font color="#010101"> 夢想天堂(加近攝鏡拍攝)</font></h3> <h3> 葉與葉之間對于螞蚱來說沒有什么不同。心不變,萬物不變。(加近攝鏡拍攝)</h3> <h3> 水虻很小,世界很大;宇宙很大,人類很小。(加近攝鏡拍攝)</h3> <h3> 佛說: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一個人修行不一定非要坐著念經拜佛。心中有“佛”無論他干什么都是修行。一個人做事不能過于保守固執。你看,在自然界中一花一草皆有靈氣,自然的在春秋中更替著節氣,難道它們不是在自然道法中修行嗎?(加近攝鏡片拍攝)</h3> <h3> 葉甲兒,你是快樂的單身漢嗎?佛說:這是一個婆娑的世界,并不完美,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感覺到快樂!(加近攝鏡片拍攝)</h3> <h3><font color="#010101"> 吸食花蜜的食芽蠅。這朵花兒對它來說就是一個幸福天堂。這個世界存在很多誘惑,沒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太多。面對誘惑,放下就是最好的獲得!(加近攝鏡拍攝)</font></h3> <h3> 未成年的螞蚱。它將在秋天死去!但是,秋天對它來說很慢長,現在它心無旁騖。長大后它將“娶妻生子”!(加近攝鏡拍攝)</h3> <h3> 雖然人類很討厭我,但這不是我的過錯。即便我今天死去,我還會叮你!(長焦拍攝)</h3> <h3> 對昆蟲來說,一棵樹就是一片森林</h3> <h3> 對樹來說,這顆熟透的果子明年就是一棵樹(長焦拍攝)</h3> <h3> 也許,它沒有機會成為大樹,但是對它來說,它已經輝煌過了。(長焦拍攝)</h3> <h3>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佛說:每一個人的心里都有一棵智慧之樹的種子——立地成佛的慧根!(長焦拍攝)</h3> <h3> 你與它相遇是緣。它與你擦肩而過也是緣!(長焦拍攝)</h3> <h3> 成熟意味著生命的輪回!(長焦拍攝)</h3> <h3> 這是生命中最美麗動人的時刻。無論對你、我、他(它)百年一刻,就像曇花在等待中謝去!(長焦拍攝)</h3> <h3> 生命從等待中開始(長焦拍攝)</h3> <h3><font color="#010101"> 邂逅不是擁有。但有時候是占有(長焦拍攝)</font></h3> <h3> 蕓蕓眾生,為什么是你遇到了我?(以下沒有注明加近攝鏡片的都為長焦拍攝)</h3> <h3> 美麗的邂逅,帶走你的一縷香氣,留下你美麗的花開!</h3> <h3> 生命從輝煌走向凋謝,又從凋謝走向輝煌</h3> <h3>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h3> <h3>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一千多年前的唐詩把生命的輪回描寫的這么悲壯與美麗!</h3> <h3>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加近攝鏡拍攝)</h3> <h3> 等待花開</h3> <h3> 生命的孕育(加近攝鏡拍攝)</h3> <h3> 凋謝,曾經有過最輝煌的時刻(加近攝拍攝)</h3> <h3> 死亡只是一種表象。新的生命在她的身邊綻放!(加近攝鏡拍攝)</h3> <h3> 其實,成佛很簡單:寬容待人接物,你和我就成了“佛”!</h3> <h3><font color="#010101"> 加近攝鏡拍攝</font></h3> <h3> 加近攝鏡拍攝</h3> <h3> 加近攝鏡拍攝</h3> <h3> 加近攝鏡拍攝</h3> <h3> 加近攝鏡拍攝</h3> <h3><font color="#010101"> 加近攝鏡拍攝</font></h3> <h3> 加近攝鏡拍攝</h3> <h3> 加近攝鏡拍攝</h3> <h3> 加近攝鏡拍攝。非常小的露珠兒</h3> <h3> 加近攝鏡拍攝</h3> <h3> 加近攝鏡拍攝</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报价|
平果县|
醴陵市|
平定县|
玛纳斯县|
东至县|
镇远县|
渑池县|
中江县|
丽水市|
本溪市|
辉县市|
永兴县|
望城县|
抚顺县|
攀枝花市|
碌曲县|
乌海市|
喀什市|
富平县|
禄丰县|
苍山县|
沈阳市|
玛曲县|
鹿邑县|
乌兰县|
兴文县|
拜泉县|
广河县|
伊川县|
巨鹿县|
南充市|
扬州市|
治多县|
瑞昌市|
东乡族自治县|
政和县|
叶城县|
盖州市|
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