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風雨如晦,歲月荏苒,六十五年光景轉瞬而逝。在漸行漸遠的二萬三千七百多天里,匆匆的,我們可能還不曾在心中感喟,便已經暗自于胸襟嗟傷———多少世間興衰榮辱暗淡,幾何人生相聚離散。</p><p class="ql-block">曾經有那么一個地方,以及在那里出現過的人和事始終沒有從記憶里消逝,而是留存著不可磨滅的、歷久彌新的情懷。</p><p class="ql-block">撫今追昔,思緒連翩。現實之實的滿足亦或失意,以及昨日之事的留戀、抱憾在心頭一次次碰撞,得到的總合卻無法彌補對已成過去的深深懷念所帶來的侘傺。因為我們的血液里流動著故土不曾消泯的思念,身心中一直頑強保存著查查香卡農場遺留的那種純潔、真摯、親切的基因。</p><p class="ql-block">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六十年故土,也許現在的我們只是四處撒落的草木種籽和飄飛的風箏,思鄉之情難棄的根和牽引線始終牢牢在那里維系。</p><p class="ql-block">紀年里有六十花甲的說辭,無論歲月怎么延伸、時光怎樣流逝,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將恒久的駐存于腦海。那些人、那些事,關聯于故土,親切了然于情懷。</p><p class="ql-block">查查香卡農場---------一言難盡,無法忘卻的地方!</p> <h3>盡管現在有許多東西紛擾我們的胸臆,讓大伙不斷萌生幾多擾心的愁緒。但只要是在經意或不經意間一提起已經如白駒過隙的那段時空,連綿不絕的思緒就如涌泉般涓涓而出,用一種熟稔、親切、真摯的感動喚醒恍若昨夜星辰依然閃爍般的聯翩思緒、漫漫追憶。</h3><h3>查農故土,你是游子刻骨銘心的親情、友情、鄉情的永恒眷戀,是人生旅途上能讓我們疲憊身心得到撫慰、休憩的驛站,更是至純至善至美精神追索的一種標記、一種歸宿。</h3> <p class="ql-block">青海查查香卡農場,在地理上或許僅是一個位域的名稱。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中,她的稱謂雖然有些拗口,在全國兩千幾百個縣級單位里顯的很渺小、沉寂、默默無聞,就像大沙漠里一顆細微毫不出眾的沙粒。但對曾經在那兒生活過的我們來說,她是故土,是青春的憧憬與人生之旅熱血奔涌的起點,是熾熱情懷所凝結成的一種精神寄托,也是我們逐漸變老后以一種游子找尋心靈慰藉的無可替代的感情向往。</p> <p class="ql-block">有太多太多的人和事走開了模糊了就忘卻了,有一些地方可能去過了也就不再駐留心間。對你我來講,此生值得用情感去深深追憶、珍藏,用心底感懷銘記的,那便是曾經的故土家園————查查香卡農場。</p><p class="ql-block">雖然我們現今大都已經遠離了那個地方,但故土查農的一切卻時時清晰的在心中夢里駐留,難以割舍的思念之情縈繞感懷。是查農,它讓你我不分遠近、難以生疏,恒久的成為親切的話題,喚回難遏的激情。</p> <p class="ql-block">讓我們循著歷史走過的軌跡,穿越時空回到公元1958年仲春。盡管還有凜冽的高原罡風勁吹,陽光卻毫不吝嗇,天地間漾溢些許暖意。在青海省烏蘭、都蘭兩縣交界的一條狹長山川中,自東向西流淌的沙柳河逶迤在它的懷抱里。沿河兩岸的荊棘雜草叢生、狐走兔奔的臺地、緩坡上出現了人歡馬叫,機聲隆隆,彩旗招展的熱鬧景象。讓久居于此的藏族日安部落牧民流露出驚愕不解甚至愚鈍木訥的目光,他們不明白這些來路不明、穿著新式衣服、說著頗費理解的話語、如此興師動眾開墾荒原的漢族人要在這兒搞什么事情。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居住了幾十年的這塊地方將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p><p class="ql-block">亙古岑寂雜蕪的查查香卡有了迥異于以往的歡騰氣氛、有了夜晚星星點點的燈光。那些吼叫穿梭在路上和原野里的一臺臺機械,那些規劃整齊的大塊農田,昭示著這片古老山川新時代的開始,強勁地拉開了現代農耕文明的墾荒序幕,由此,查查香卡農場正式成立創建。</p> <p class="ql-block">查查香卡,這個名稱有點怪異眑口,是藏語發音,意為有鹽堿的灘地。處于兩條東西走向的山脈(北為烏蘭布拉格山系,南屬鄂拉山系)夾峙的小盆地中,有秒流量約2立方米的小河經年不息的自東向西流淌。其間坡、灘遍生雜草、荊棘,地理位域也比較偏僻、隱蔽。在比例尺為幾百萬分之一和幾十萬分之一的中國地圖及分省地圖上都可以查找到它的所處位置。</p><p class="ql-block">新中國未成立前,這兒曾是都蘭縣熱水地方藏族日安部落的駐牧點,也有以保英科為首的小股藏匪活動于此。自青海地方軍閥馬步芳為擴充財力,在都蘭縣設置墾務局,統管西至格爾木、東到查查香卡大片區域的農耕事務后,允許省內河湟區域無地少地的人遷徙海西從事農耕。在查查香卡這片空曠的山川上,只有十來戶人家以極差的生產力勉強耕種著百八十畝瘠薄的田地。大約臨近解放的四十年代后期,原民國政府曾組織專業隊伍來這里進行過水流、土地等方面的科學調查,保留的有關資料成為以后墾殖的依據。</p><p class="ql-block">而查查香卡農場正是參考了這類情況,于此創建。根據青海省勞動改造工作管理局的決定,由1954年就興辦的,工作基礎比較好的青海德令哈農場來負責全面規劃建設,并暫定為其分場。期間,在六十年代初,省勞改局再次議定,將原屬香日德農場的卜浪溝農場(分場級別)撤并給查查香卡農場。并將這個農場定為正縣級單位,隸屬青海省勞動改造管理局,內部序列為:青海省第十勞動改造管教支隊,保密代碼:都蘭縣402號信箱,公開名稱:青海查查香卡農場。</p> <p class="ql-block">查查香卡農場的創建是一段艱辛、光榮的歷程。從蓽路襤褸、披荊斬棘修建農田、灌溉渠系、通外土路的成立伊始,到初具規模及至興旺鼎盛,兩代農場人嘔心瀝血,開拓進取,克服了諸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硬是將這片荒涼的山川改造成了林茂糧豐的田園,形成了自成體系,甚至在一段時期內的發展形成了強勢于所在地區的農、牧、工、商、教、衛等多門類較齊全的小社會。是這些農場人,把全部身心,乃至一些人寶貴的生命都無私忘我的奉獻、遺留在這片土地上了。</p><p class="ql-block">時至今日,當我們每每回想起激情似火的往昔,一次次帶著百感交集重歸故土懷舊,把整個身心融入那親切熟悉的氛圍中,就是在找回已經將要消彌了的彼此相濡以沫守望相助的魂魄,找回生命中故土情結里那份永難舍棄的思戀。</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只有荒涼的土地,沒有荒涼的人生。父輩們的一腔熱血、我們美好的青春,無怨無悔的相伴著這片親切的山川,義無反顧的化作執著的精神,變成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奮斗。在查農的每一片土地上,有著青春時光美好的憧憬,有著感動心靈的陣陣激情,有著辛勞工作淌在身上的珠珠汗水,也還有因怨艾盈滿眼眶的滴滴淚水,那是青春無悔的象征,那是崢嶸歲月的足痕,雖無形,卻深深留在每一個村莊里,每一塊田疇上,每一叢白楊樹林中。</p><p class="ql-block">我們無法忘記,也應該銘記創建查查香卡農場的前輩。</p><p class="ql-block">自1958年春開始,到七八十年代的鼎盛時期,有陸陸續續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們在查查香卡農場這片沃土上書寫了自己人生中一段最深刻的篇章。</p><p class="ql-block">他們,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出生入死的英雄;有風華正茂才出校門的莘莘學子;有學有所成的技術工人。</p><p class="ql-block">但更多的是因自身原因,雖不情愿,卻不得不被強制來到這兒,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服刑者。</p><p class="ql-block">從1958年開始,到1964年終止,有三千多名勞動改造犯人曾在查查香卡農場服刑。</p><p class="ql-block">自1964年起,農場變為新生就業職工(刑滿留場,成為就業職工)生活工作場所(企業性質),廣大干部、工人及家屬就在農場休戚與共,成為了一個命運共同體。</p><p class="ql-block">這一時期,同在一地的,原屬青海香日德農場的卜浪溝農場(分場,位于今烏蘭縣景區金子海西面灶河溝北荒灘上,早已廢棄)撤并給了查查香卡場。</p> <p class="ql-block">如果歲月可以銘記,如果時間能夠作證,每一個查農人都不能割舍對這塊故土的眷戀,不會忘卻一幕幕已成過眼云煙的恩怨情仇。可能是歷史選擇了一代創建者,也或許是冥冥命運將我們彼此從四面八方安排在這兒相聚,然后又在惘然蹉跎里讓大家傷感的各奔東西。歲月悠悠,往昔惶惶。此情依依,鄉愁長長。只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思念隨著春風、夏雨、秋霜和冬雪變幻成色彩的追憶,用盎然綠意、濛濛細雨、紛飛黃葉、皚皚白雪追憶曾經的過去,喟嘆舊日難忘的風華正茂,撫慰今時不可忘懷的連綿情愫。</p> <h3>隔不斷的濃濃親情友情,理不完的陣陣刻骨鄉愁,阻不盡的往昔縷縷思念。經年累月,在心胸用難以言表的紛繁情愫沉沉積淀起別后重逢的企盼。也許只有這種愈來愈濃的情懷才能在無聲里卻那么有力召喚著殊途同歸的念想,皆因我們曾經相聚在那里,只緣曾有一個朝朝夕夕相守相望的共同家園——查農,,,,,,</h3> <p class="ql-block">有一種記憶不該泯滅,有一些往昔值得珍藏。我們以不同的方式卻以相似的命運聚集于查農,共同生活在這片高天之下厚土之上。沙柳河的兩岸,回響著農場第一代人鏗鏘有力的拓荒勞作聲。環簇村莊的白楊樹林,飄蕩著農場二代人青春的歡笑,,,,,,</p><p class="ql-block">那放映在露天的電影,那文化補習的晚間課堂,那羞赧青澀的初戀,那積極工作的責任心,那張張熟悉的笑臉,,,,,,</p><p class="ql-block">許許多多的人和事譬如昨夜迷茫的星辰又似今日絢麗的朝霞。雖然別后的去日良多,相聚的時間苦短。但卻能總在久違之后的重逢中尋覓到熟稔、親熱、快樂,感受到大伙發自心底的情真意切。</p> <h3>也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區位與區位之間的迢遆,而是我們已經分別的太久太久。昨日黃花繽紛似錦,今時已成落英黯然。只有心中永遠難以忘懷的珍藏著一份故土情深。</h3><h3>今天,在紀念查查查香卡農場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讓你、我用親切的感懷拉進彼此間的遙遠距離,追溯往日的激情,圍繞著故土這個中心歡聚團圓吧!</h3> <p class="ql-block">每一次回故土,踏在蜿蜒揚塵的小道上,環顧蒼茫雄渾的原野,都勾沉起崢嶸歲月中那成長過程的一天天、一年年。艱辛的人生旅途或許正是有了在路上的磨礪,才使我們無怨無悔的邁出堅實步伐,迎來日出,送走晚霞,,,,,,</p> <p class="ql-block">忘不了故土家園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曾經的往昔仿佛歷歷在目。我們的人生就從這兒起步。朝出暮歸的上學、勞作培養了學識、技能,也錘煉了體魄。路旁的白楊叢林曾經回蕩著快樂的歌聲,青青的樹桿上也鐫刻著過去模糊的相互不忘的誓言。</p> <h3><font color="#010101">只有辛勤的耕耘才能獲得豐碩的果實。在查查香卡農場的時光中,有過許多的歡欣,也有過不少的失意。漫長生活之路,我們認知、成長的過程都是這片厚土的深情滋養。</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一場場,一幕幕,愛恨情仇在荏苒歲月里交織糾纏。說過的話,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人和事,好像就如昨天,仿佛還在身邊。</font></h3> <p class="ql-block">成熟,誕生于不斷的積累。應當感謝故土查農給予我們一次次的鏗鏘歷練,它使我們能夠從容面對分別故土以后的困窘,逐漸迎來風雨彩虹,豁達人生。</p> <p class="ql-block">如果缺乏奮發圖強的精神和毅力,就不會有農場的存在和興旺。鼎盛時期的查農,開墾了2,8萬多畝的土地,種植了小麥、豌豆、青稞及油菜等農作物,飼養了豬、羊、牛、馬家畜近萬頭只,維持了六千多人的溫飽。每年上交國家糧油達200多萬公斤。學校、醫院、各種副業作坊、機械運輸維修,煤礦采掘、煉焦,水力發電及建筑施工單位一應俱全,形成了超出毗鄰的都蘭縣發展水平,儼然是一個小社會,確保了查農人們安居樂業。</p> <p class="ql-block">漫漫風塵已經消彌了我們的足痕,老屋舊宅依然在身心漾起溫暖的回憶和親切的感想。那兒有過父輩忠誠的堅持,那兒有過母親撫愛的叮嚀,那兒還有青春時光的纏綿悱惻。在別后無恙的今日,簡陋低矮的窗欞還閃爍著等我們歸來的熟悉的燈光嗎?</p> <p class="ql-block">匆匆六十載春秋,逝去了兩代農場人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留下了最值得珍惜的摯誠情感。當我們開始漸次老了,已經淡漠了某些的時候,查查香卡農場依然是心里最溫暖、親切的感動和回憶。</p> <p class="ql-block">有些人留下來就永不離開,有些人走了便不會再來。群山沉寂,蒼天有靈。長眠查農荒隅的逝者安息,你們永遠守望、相伴那一座座村莊,一片片叢林,一方方田疇。</p><p class="ql-block">據粗略統計,從創建伊始到改變體制移交地方,近三十多年的時間里,由于饑餒(尤以1960~1963年三年自然災害為多)、病患、災害、事故等原因造成的各類人員亡故達七八百之多。</p><p class="ql-block">他們當中,有一些人是農場二代人的父母、兄弟姊妹,有些人在農場無親亦無故。還有更多的人因為牢獄所致,最后沒于歷史上曾有過的大饑荒,或是無法醫治的病患。</p><p class="ql-block">一堆黃土,三尺墳冢,幾篷衰草。歲歲年年,高原的罡風吹拂,四季的雨雪遮掩。說不完人間恩怨,道不盡世間曲直。</p><p class="ql-block">只是死別已吞聲,生離常惻惻,,,,,,</p> <p class="ql-block">在查查香卡農場由創建到完成其歷史賦予的使命,變為自負盈虧的集體所有制民營企業后,它逐漸衰敗了。尤其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一個曾經興旺自成一體的小社會竟然淪落到了還不如當時農村鄉鎮境況的地步。那些服從組織分配帶著責任,亦或被迫強制來到這里的人們,用他們的無畏精神和頑強毅力,流血流汗開墾建場興業,使亙古荒蕪岑寂的山川終于展現出人歡馬叫蒸蒸日上的景象。而當歷史賦予的使命與職責被時運所終結,一切漸于沉落,不知在看到此時的處境心里作何感想。</p> <p class="ql-block">鳥戀舊林,人眷故土。查查香卡農場,是每一個在外游子始終魂牽夢縈的地方。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找尋生命之源與情感之緣的歸路從來迫切、沒有中斷。有夢開始的地方,才是永生不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時常,人總問老家是那里的?我該怎么回答。</p><p class="ql-block">從我生在這塊土地、也長這塊土地,便認定了它就是故土。</p><p class="ql-block">而現今,父輩的故鄉,卻成了我的他鄉;父輩的他鄉,卻已是我的故鄉。</p><p class="ql-block">人生中,你可以去的地方很多,但能回去的地方卻很少。能在心中夢里始終縈繞,時刻想回去的地方,便是故土家園。</p> <p class="ql-block">歲月帶不走我們彼此之間分別后的幾番風雨幾次牽掛,每一回的團圓都是以查查香卡這個標志為召喚和凝聚。一聲聲親切激動的問候,一張張熟悉熱情的笑臉,洋溢出對故土最執著的眷戀,難忘查農,常惦親友。</p> <p class="ql-block">天邊飄過故鄉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過,吹來故鄉泥土的芬芳。有個聲音親切的對我呼喚——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游子。</p> <p class="ql-block">提起故土查查香卡農場,我們心里便盈滿一種激情————不是因為她繁華絢麗,也不是她風光旖旎;相反她質樸的近乎荒涼,甚至有些粗曠原始。但幾百平方公里的原野卻是我們生活成長的地方,在這里,憧憬與夢想追逐高天流云飛向外面的世界。在這里,曾有過的情愛恩怨伴隨逶迤西淌的沙柳河綿綿不絕。在這里,我們是離開母親的孩子散落飄泊于遠鄉。</p> <p class="ql-block">查查查香卡農場,在歷史的長河中揚起自己的風帆,從興建創業到發展壯大,然后漸歸寂寥,留下了一條永不消逝的航跡。六十個春秋,兩代人辛勤的開拓,在亙古蠻荒的沙柳河畔建成了一座較為現代化的農場,改變了這片土地一窮二白的面貌,時至今日它仍然慷慨的奉獻著不竭的膏腴,滋養沙柳河畔一方水土的人們。藍天之下、大地之上,一條條繁茂的白楊樹林,一方方整齊連綿的田疇,,,,,,</p><p class="ql-block">查查香卡農場都將是一個在時空中間永遠留存并矗立的坐標和豐碑。</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歷史有時會發生驚人的變化,在我們為故土查農的衰落暗自唏噓傷感不已之時,青海省及海西州復又作出再次構建農場決策,屬性為國有企業,全稱————柴達木農墾集團查查香卡農場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得此機遇,查農如浴火鳳凰必獲重生。想來既是對歷史的負責,也是對查農生者欣喜的告慰。</p> <p class="ql-block">我們相聚在這里,別離于此地。難以傾訴的親情友情合著不能忘卻的鄉愁在心中貯存了這一生都永遠難以抹去的百般眷戀。</p><p class="ql-block">天復一天,月復一月,年復一年。</p><p class="ql-block">三百六十五里時光路程,從青春到漸已老去,</p><p class="ql-block">能白了滿頭華發,卻淡漠不了濃濃鄉愁。</p><p class="ql-block">昨天雖已消逝,分別難相逢,怎能忘記你的一片深情。</p><p class="ql-block">六十載有過風雨有過輝煌的歷程,二萬一千九百個不能忘懷的日子。我的故土啊————查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忘故土深情之人·老張于2018年夏日撰·初冬增刪·至2019初夏再修稿</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翁源县|
贞丰县|
裕民县|
无为县|
内江市|
吕梁市|
宽城|
临澧县|
灵璧县|
沙湾县|
曲靖市|
上虞市|
织金县|
通州市|
塘沽区|
新泰市|
甘谷县|
新河县|
岱山县|
和林格尔县|
瑞昌市|
平江县|
龙陵县|
历史|
布拖县|
新闻|
页游|
博乐市|
喀什市|
腾冲县|
陆丰市|
柳江县|
正阳县|
济南市|
周宁县|
桐乡市|
鄂伦春自治旗|
威远县|
东源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