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新疆是一個使人夢縈魂繞,探秘?zé)o窮的地方,那里有被稱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那里有聞名遐邇天山天池,那里有神秘的喀納斯湖,那里有浩瀚無垠塔克拉瑪干沙漠,那里有……。</h3><h3> 帶著幾分興奮,帶著幾分期望, 我們影攝天下攝影團(tuán)一行28人,于6月10日踏上了美麗富饒的新疆,開始了我們穿越南北疆的行攝之旅。</h3><h3><br></h3><h3> </h3> <h3>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h3><h3> 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巴扎 維吾爾語 市場的意思)是典型伊斯蘭建筑風(fēng)格,它是烏魯木齊的標(biāo)志性建筑。它集伊斯蘭文化、建筑、民族商貿(mào)于一體, 可稱得上是“新疆之窗”乃至“中亞之窗”。我們到達(dá)大巴扎時,天色已晚,市場已經(jīng)打烊,沒能見到大巴扎里面商品琳瑯滿目繁榮的景象。大巴扎廣場的夜景十分的美,典型的伊斯蘭高聳的石塔和綠色蔥頭式的穹頂,在五顏六色的燈光照射下,熠熠生輝。</h3> <h3>賽里木湖</h3><h3> 清晨我們從烏魯木齊的文苑酒店出發(fā)前往賽里木湖,530多公里的路程我們走了接近9個小時。下午5:00左右終于到達(dá)了賽里木湖,賽里木湖古稱“凈海”,蒙古語稱她為“山脊梁上的湖”,</h3><h3> 賽里木湖就像仰臥在天山山脈上的天仙,她的頭就是那高昂的雪山,湛藍(lán)的湖水是她輕盈的短衫,湖邊廣袤的草原是她婆娑的裙邊,旖旎美景,誰不歡顏?誰不垂涎?不要說我們太貪婪。</h3><h3> 湖邊清風(fēng)佛面,沁人肺腑,潤人心田。金黃色的棧道沿湖畔蜿蜒,一對情侶,身著婚紗、禮服,湖邊相互傾訴著諾言,攝影師用相機(jī)凝固著那對情侶甜蜜的一瞬間,賽里木湖之美就像天宮落入了人間。</h3> <h3>廊橋遺夢</h3> <h3>蜿蜒的棧道環(huán)抱著賽里木湖</h3> <h3>海誓山盟</h3> <h3>賽里木湖 湖畔</h3> <h3>這條“紅與黑”之路,作者并非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dá),而是筑路工人。雖然沒有司湯達(dá)筆下于連和市長夫人婚外情的故事,但一定有筑路工人們在雪域高原艱苦奮斗的感人故事。</h3> <h3>賽里木湖的午后</h3> <h3>賽里木湖的清晨</h3> <h3>通向雪山之路</h3> <h3>果子溝 </h3><h3> 據(jù)我們的導(dǎo)游小李介紹,果子溝的確有野果子,比如野蘋果、野黑加侖、野樹莓等等。不過,不在我們經(jīng)過的地方,那么到底在哪里呢?也許小李也不知曉。我在想,難道野果子像野生動物一樣,人類侵占了它們的領(lǐng)地,它們躲進(jìn)了深山老林?但愿它們真的還存在。其實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對人類同等重要,據(jù)說地球上每滅絕一種植物,就會有相應(yīng)的動物滅絕。</h3><h3> 到過果子溝的人,不得不提到果子溝大橋,大橋的確很美、很壯觀,大橋長700米,由兩個主塔和橋面構(gòu)成,兩個主塔高度分別是215.5米和209米,橋面距谷底200米,它是伊犁地區(qū)的天然門戶,它是北上賽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咽喉要道。果子溝大橋似銀龍“懸浮”于山間,大橋被譽為伊犁第一美景。 </h3><h3> 由于我們是在觀景臺拍攝,拍攝角度受到一定限制,此次拍攝并沒能展示出果子溝大橋的全貌,多少有些遺憾。</h3> <h3>果子溝大橋</h3> <h3>天塹變通途</h3> 薰衣草博物館,(解憂公主薰衣草園)<div> 薰衣草博物館有點像法國的普羅旺斯薰衣草莊園,也有一塊五顏六色花卉園,不過規(guī)模要小許多。博物館大致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薰衣草標(biāo)本展示及薰衣草相關(guān)產(chǎn)品展銷廳,另一部分是陸地種植園,里面除少量種植了其他花卉,基本上是薰衣草。6月正值當(dāng)?shù)剞挂虏莼ㄆ冢覀儾⒎乔捎龌ㄆ冢蔷銟凡烤脑O(shè)計行程時,考慮到了花期的問題。這一點還要感謝影攝天下俱樂部。</div> <h3><font color="#010101">薰衣草博物館 展廳</font></h3> <h3>薰衣草之鄉(xiāng)</h3> <h3>百花園</h3> <h3>紫色浪漫</h3> <h3>蜂行紫“云”間</h3> <h3>童話世界</h3> <h3>喀拉峻草原</h3><h3> 喀拉峻草原是我們此次行攝新疆最具戲劇性的一個拍攝地,我們從薰衣草博物館去往喀拉峻草原的途中,導(dǎo)游小李在車上就給我們介紹了,新疆高原地帶,天氣反復(fù)無常,變化很快,一會兒烏云蓋頂,一會兒風(fēng)和日麗。這些變化只是一瞬間的事兒,剛到喀拉峻草原時,下起了小雨,團(tuán)員們頓感有些沮喪,天空烏云密布,看來此次拍攝金光灑滿人體草原的場景,要與我們擦肩而過了。</h3><h3> 須臾,雨停了。可烏云還是久久不愿散去,日落時間就快要到了,太陽或許真的出不來了。其他攝影團(tuán)和散客懷揣遺憾都分分散去了,偌大的喀拉峻草原就剩下我們一個攝影團(tuán)了。</h3><h3> 忽然太陽從烏云撕裂開來的縫隙中鉆了出來,金光閃耀,照射在似豐腴少女般的山脊上,那曲線太美了,太神奇了,所有團(tuán)員們都激動不已。霎那間,在寂靜的高山草原上,只聽到快門聲咔嚓、咔嚓響個不停。也就是5分鐘的時間,太陽便羞答答地又藏了起來。5分鐘的時間太短了,說它短是對我們而言。對于那些無功而返的人來說,哪怕給他們一分鐘也絕不會嫌短,一分鐘也會使他們心靈得到慰籍。我們應(yīng)該感到滿足,我們應(yīng)該感謝老天,感謝老天對我們的眷顧。</h3><h3> 拍攝完已經(jīng)是晚上10:00多了,再過幾個小時我們就要迎來次日的曙光了。</h3> <h3>西克拉峻</h3> <h3>東克拉峻</h3> <h3>準(zhǔn)備拍攝“日照金山”</h3> <h3>巴音布魯克 </h3><h3> 巴音布魯克歷史上屬于蒙古族土爾扈特人,冗長的歷史就不在這里贅述了。</h3><h3> 巴音布魯克的九曲十八彎像是從天空飄落下來的絲帶,鑲嵌在碧草如茵的大草原上。它又像一面狹長彎曲鏡子,記錄著天空每一時刻的變化,溪水的顏色也隨天空顏色的變化而變化,或藍(lán)或紅,日落時分天空中的火燒云映在溪水中,五顏六色,色彩斑斕,蔚為壯觀。據(jù)說九曲十八彎可拍攝到落日時,彎曲的溪水中的九個太陽,那是多么神奇的景象啊!不過至今尚未見到那美麗的畫面,。若是果真如此,我想應(yīng)該和節(jié)氣有關(guān)吧,</h3> <h3>通往巴音布魯克公路旁的六月雪</h3> <h3>巴音布魯克的美景</h3> <h3>塔克拉瑪干沙漠胡楊 </h3><h3> “三個千年頌胡楊,枯樹殘枝祭滄桑,扭曲身骨依傲立,不懼嚴(yán)寒未憂傷"。</h3><h3> 塔克拉瑪干的胡楊毫不遜色額濟(jì)納怪樹林的胡楊,塔克拉瑪干 干枯的胡楊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金雞、有的像可愛的小象、有的像棄置在沙漠里的千年龍舟……。它們的形態(tài),絕不是清末思想家、文學(xué)家龔自珍筆下,人為“ 斫其正,養(yǎng)其旁條,刪其密,妖其幼枝”的結(jié)果,那是胡楊歷經(jīng)滄桑,與大自然抗?fàn)幜粝碌暮圹E。</h3><h3> 由于我們當(dāng)日的計劃是要趕到庫車,所以拍攝時間很短,也就1個多小時,無奈神秘浩瀚沙洲我們只涉足很少的一部分。</h3> <h3>金雞報曉</h3> <h3>我欲飛翔</h3> <h3>無弦之弓</h3> <h3>沙漠龍舟</h3> <h3>百折不饒</h3> <h3>胡楊之門</h3> 阿克蘇溫宿大峽谷<div> 溫宿大峽谷的地質(zhì)極具特色,集丹霞、雅丹、次雅丹、巖鹽喀斯特和鹽丘底劈構(gòu)造于一地,曠世少有,堪稱天然地質(zhì)博物館。</div><div> 景區(qū)里的路十分松軟,像紅色的沙地,極易陷車。景區(qū)里的擺渡車是定制的,底盤加的很高,車算不上好車,可動力很強(qiáng)勁。(私家車可以進(jìn)景區(qū),注意最好是四驅(qū)SUV)</div><div> 我們到達(dá)大峽谷時,天有些陰,不一會兒,下起了小雨。趕上這樣的天氣,對于一般游客來說,可能會影響心情,殊不知那是老天爺眷顧此時來到大峽谷的人們。大峽谷兩旁山巒疊嶂,大部山體是紅色的,晴天山體看上去會有些發(fā)白,雨后顏色會加深,尤其是雅丹地貌的各種顏色雨后會更加艷麗。</div><div> 我們到達(dá)溫宿大峽谷的時間是下午4:00多,拍攝時間只有兩個多小時,兩個多小時,對于偌大的峽谷來說,只能是走馬觀花,要是深度游,應(yīng)該用一整天的時間,需自駕或徒步,因為雅丹地貌是在通往各個支峽谷的路上。</div><div> </div><div> </div> <h3>巨型石蘑</h3> <h3>“洞”觀世界</h3> <h3>石龜</h3> <h3>大自然留下的神秘符號</h3> <h3>仙人腳印</h3> <h3>峽谷三人行</h3> <h3>巨大的石筍</h3> <h3>車行峽谷中</h3> <h3>伽師縣色彩斑斕的雅丹地貌</h3><h3> 從阿克蘇到喀什的途中有個伽師縣,那里路旁有大片雅丹地貌,其色彩之豐富,不亞于甘肅的張掖。我們在伽師服務(wù)區(qū)午餐,餐后從服務(wù)區(qū)后面進(jìn)入雅丹地貌腹地,拍攝了一個多小時,很是過癮。因為那里不是景區(qū),就算我們在路上撿了個景吧。</h3> <h3>白沙湖</h3><h3> 從喀什通往喀拉庫勒湖的中巴公路上,距喀拉庫勒湖還有35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寧靜的水域,水面不大,湖水清澈見底,水面映射出的是湖岸有細(xì)細(xì)白沙遮蓋的山丘,好美的一幅天然畫卷。白沙……湖水……,莫非那就是白沙湖?是的,那就是美麗的白沙湖。</h3><h3> 白沙湖是個神奇的地方,湖水的顏色是變化的,不知道是觀景的角度不同,還是湖水隨著時間不同而改變顏色。我們正面拍攝時,湖水是藍(lán)藍(lán)的,當(dāng)我們從喀拉庫勒湖回來時,湖水是綠色的,大自然造化了世間萬物,真是無奇不有。</h3> <h3>慕士塔格峰 喀拉庫勒湖</h3><h3> 慕士塔格峰并不是想象中尖尖的冰峰,而是渾圓的。緊鄰慕士塔格峰(高7564米)還有兩個山峰,即公格爾峰(7719米)和公格爾九別峰(7595米),慕士塔格峰是當(dāng)中最矮的,為什么慕士塔格峰能名揚海內(nèi)外呢?因為很早以前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曾六次攀登均以失敗告終,鎩羽而歸后寫了一本書《亞洲腹地探險八年》將經(jīng)歷載入其中,慕士塔格峰從此被全世界所認(rèn)知。</h3><h3> 喀拉庫勒湖是高原湖泊,海拔3600多米,她被周圍的慕士塔格峰、公格爾峰和公格爾九別峰三峰環(huán)抱著,水依著山,山傍著水,構(gòu)成了一幅大自然美麗的畫卷。</h3><h3> </h3><h3> </h3> <h3>喀什</h3><h3> 喀什又稱喀什噶爾,是新疆第三大城市。喀什是新疆的經(jīng)濟(jì)特區(qū),有言道“不到喀什,就不算真正到過新疆”,此言有一定道理。喀什完整保留著老城,它是新疆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可謂古城活化石。</h3> <h3> 新疆人很喜歡喝茶,在茶館里喝茶的方式有別于其他地方,若干人盤腿圍坐在一張木榻上(或是一張大地毯),或聊天或閉目傾聽,很是愜意。</h3><h3> 新疆的茶館不用瓷壺、紫砂壺之類茶具,而是用銅壺,銅碗兒或瓷碗兒。喝茶也不是單純喝茶,而是佐以簡單的小食品,有點與廣東的吃早茶相類似。新疆的茶館與其他地方茶館的不同還在于茶館一般都會有現(xiàn)場音樂,樂器很簡單,一支手鼓、一把冬波啦。可彈出來的曲子,那才叫原汁原味,彈唱者極盡抒發(fā)著情懷,聽者陶醉其中。</h3> <h3>新疆喀什老城 百年老茶館</h3> <h3>街巷里的茶館</h3><h3> 雖說街巷里的茶館沒有百年老茶館那么氣派,闊綽,可從茶客們的神態(tài)可以看出是那么悠閑自在,小憩于此,樂此不疲。</h3> <h3>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廣場北側(cè)的金銀飾品大巴扎</h3> <h3>古巷新塔</h3> <h3>城墻外古道邊</h3> <h3>外面的世界</h3> <h3>艾提尕爾清真寺內(nèi)的彩條地毯</h3> <h3>宏觀直線與微觀曲線</h3> <h3>留下古絲綢之路印跡的輪轂</h3> <h3>聽著背景音樂“我愛你中國”頓感心潮澎湃,新疆之行,實現(xiàn)了我多年的夢想。飽覽了秀美新疆的大好河山,看到了新疆的巨大變化,愿祖國西部邊陲新疆更加美麗,新疆,我還會再來。</h3> <h3>攝影 秋實</h3><h3>文編 秋實</h3><h3><br></h3><h3>歡迎欣賞本人其他作品,最新作品《蜻蜓》。</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清县|
南溪县|
泰顺县|
太和县|
肥西县|
定南县|
仲巴县|
苏州市|
德兴市|
浏阳市|
庆城县|
阿城市|
淳安县|
二连浩特市|
高邑县|
平泉县|
肇庆市|
西峡县|
通海县|
察雅县|
新疆|
林西县|
长岭县|
登封市|
亳州市|
海门市|
镇安县|
龙州县|
莲花县|
彭阳县|
墨玉县|
射洪县|
九江市|
庄浪县|
新津县|
湘潭市|
运城市|
临沧市|
莱州市|
平凉市|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