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出生在習水縣東皇區城關公社(后稱東皇公社)銀龍大隊第六生產隊一個農民家庭。小時候聽大人們擺談東皇的前塵舊事,聽著這些故事慢慢的度過了童年和少年。在當地的兩間村小和戴帽中學(銀龍小學和關坪小學附中)完成了小學和初中學業,恢復高考的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考入習水四中讀高中,同年習水五中恢復高中,爾后轉學到五中完成了高中學業,1980年在東皇區東皇公社參加工作。 在五中讀高中期間,我借宿在東皇公社的職工宿舍。因此從1978年10月起對東皇發生的事情耳濡目染,1980年參加工作后一直在東皇,直至退休。東皇區和東皇鎮的撤銷已經成為歷史。為了對即將忘卻的留念,閑來無聊時,本人將1979年一2016年期間我對東皇的記憶作粗略整理,以期自娛自樂。如有不詳或存疑之處,以史料記載為準。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h3><h3> 一丶東皇地名的由來</h3><h3> 1980年我在東皇公社參加工作后,翌年我有幸被抽調到東皇區地名普查工作隊。通過東皇區地名普查得知"東皇"這個地名的來歷。</h3><h3> 南宋理宗紹定年間,袁世明奉詔,從江淮率軍西上,溯長江夔州(今奉節縣)經渝州(今重慶市)達瀘州后,兵分兩路,一路由部下率軍攻取敘永,古藺等地,另一路主力從苦竹溪(今合江縣九支鎮)沿赤水河南進,大敗苗軍,占領其中心據點古磁(今土城),行至古滋,袁世明問:“前為何處?”,旗牌官答:“啟稟千歲,前乃東皇也!”,袁世明不悅:"東者則東方,皇者則皇城。此非東方,亦非皇城,恐不雅也。單加一字為東皇店,可千秋于世”。東皇店的名稱由此得來。此為第一種說法。</h3><h3> 另一說法:袁世明占領古滋后,便向東皇丶二郎進發,經過近半年的征戰,歷經數次惡戰,基本平定了這一地區的苗兵蠻夷。相傳在東皇彌陽壩(今九龍山至大協廠一帶)袁世明領兵與蠻夷惡戰7晝夜,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慘不忍睹。后來,當地百姓反應,每日入夜至三更時分,夜深人靜時,似有鬼哭狼嚎之聲,使人驚恐萬狀,不得安寧。明代正統年間(約在公元1441年)民眾紛紛出資在九龍山(今縣防疫站)修建“東岳廟”,設前后兩個大殿。后殿為“觀音殿”,供奉觀音大士。前殿為"東皇殿",塑“東岳帝君”黃飛虎之像供奉,以鎮陰亂,“東皇殿”由此得名。"東岳廟“附近(九龍山至大協廠一帶)以前叫"迷陽壩",自從"東岳廟“建成后,迷陽壩得以安寧,宜人宜居,當地村民把"迷陽壩“更名為“朝陽壩",朝陽壩也沿用至今。明代正德年間(約1506年)“東皇殿"香火旺盛,群眾在周邊(原城關二飯店至新華橋萬壽宮一帶)開設店鋪,以供香客食宿和購買香火所需,故稱"東皇店”或“東皇場”。</h3><h3> “東皇殿“"東皇店""東皇場"的地名沿用至今。</h3><h3> 二丶東皇區與城關鎮</h3><h3> 1979年以前,東皇區轄城關公社,城關公社轄城關鎮。</h3><h3> 1979年12月,省批復“習水縣東皇城關公社調整為城關鎮和東皇公社。城關鎮為區級鎮,轄解放、新華、新民、新建四條街道居委會。設黑鹿、新華兩個辦事處,東皇公社轄農村15個大隊,即:光榮、天堂、大榜、和平、朝陽、大陸、官洞、隆興、伏龍、雙龍、龍鳳、關坪、四分、回龍、銀龍等。隸屬東皇區轄。</h3><h3> 1980年1月,鄉、鎮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撤銷,恢復公社管理委員會和鎮人民政府。</h3><h3> 1983年5月,東皇區所轄新民公社以地名改為大白塘公社。</h3><h3> 1984年5月,撤銷人民公社,將公社管委會改為鄉人民政府,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生產隊改為村民組。</h3><h3> 是年7月,撤銷長嵌鄉,恢復太平場鄉,將上九村下九村從圖書鄉分離出去,恢復白坭鄉(本人不才,被弄到白坭鄉任首任鄉長)。并將原羊九鄉所轄的太平場丶柒堯、花池3個村劃歸太平鄉。時年,東皇區共設十個鄉,即東皇、白坭、圖書、石門、程寨、紅旗、大白塘、太平場、天鵝、羊九等鄉。鄉以下建置依舊。</h3><h3>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所工作過的三個鄉所設村如下:東皇鄉轄15個村;即:光榮、天堂、大榜(簡稱"木楠片")、和平、朝陽、大陸、官洞〈簡稱“中間片")、隆興、伏龍、龍鳳丶雙龍(簡稱“四條龍”)、關坪、四分、回龍、銀龍(簡稱“老四合”)。白坭鄉轄8個村;即:三合、白坭、白鹿、太平山(簡稱“下九村”)、塘壩、塘房、坭井、大壩(簡稱“上九村)。圖書鄉轄10個村;即:鴨壩、黃坪、坪壩、關邊、光華、石堡山、圖書、大田、草蓮壩、坭埡等(其他鄉因當時本人未在那里工作過,其所轄村組不敢詳述)。</h3><h3> 1989年7月,省人民政府批復撤銷東皇鄉,其轄地劃歸城關鎮管理。</h3><h3> 同年12月,縣政府同意將城關鎮所屬兩個街道辦事處和農村15個村合并建立黑鹿巖、新華橋、天生橋三個辦事處。</h3><h3> 三丶東皇鎮建置</h3><h3> 根據中共貴州省委《關于開展建鎮、并鄉、撤區工作的指示》和省政府《關于習水縣建鎮并鄉撤區行政區域變更的批復》,撤銷東皇區、城關鎮。將原城關鎮及其所轄區域與東皇區原所轄的羊九鄉、太平場鄉、天鵝鄉、圖書鄉、白坭鄉合并建立東皇鎮(史稱撤區并鄉建鎮,l簡稱"撤、并丶建”)。撤銷原東皇區轄的程寨、石門、紅旗、大白塘等鄉,合并建立程寨鄉。東皇鎮1992年8月22日召開“撤并建"動員大會。東皇鎮下轄圖書丶白坭、羊九丶天鵝丶太平場5個管理區和城區辦丶新華橋丶天生橋、黑鹿巖4個街道辦事處。</h3><h3> “撤并建"(亦稱“建并撤“)結束了東皇區76年所轄原區域的歷史。</h3><h3> 2002年3月,東皇鎮撤銷農村3個辦事處、5個管理區(城區辦未撤)。將原50個自然村合并為15個行政村,直屬鎮管。</h3><h3> 四丶撤鎮設辦</h3><h3> 2016年7月撤鎮東皇鎮,設立東皇丶九龍丶杉王三個街道辦事處。雖然除杉王街道外,東皇丶九龍街道名稱均與實際地名不對應。但這并不影響三個街道的發展進程。三個街道干部群眾不忘初心,鉚足干勁,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精神,定會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明天。</h3> <h3>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位于東皇區城關公社街上的新華橋球場</h3> <h3>新華橋街道</h3> <h3>七七年六月東皇區舉辦首屆中學生藍球運動會,城關代表隊到新華橋球場參賽</h3> <h3>七七年十二月縣委駐城關路線教育工作隊,部分隊員入駐在我家鄉一一銀龍大隊第六生產隊,他們那種廉潔奉公、勤勉工作丶和謁可親丶和群眾打成一片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作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終身受益。</h3> <h3>習水五中八O屆高二(1)班畢業照。在五中讀高中期間,借宿在城關公社(79年后為東皇公社)職工宿舍。(東皇區與東皇公社同在一個大院)</h3> <h3>八O年在東皇公社工作</h3> <h3>八一年地名普查結束時,東皇區部分工作隊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八一年團地委舉辦的《決議》學習班(二排右三張金容時任團縣委書記、三排右五袁益民時任城關鎮團委書記丶后排左二張繼業時為團縣委副書記、三排左一系本人時在東皇公社兼團委工作)。一個多月的學習培訓,習水縣拿下了學習競賽丶歌詠比賽等三個第一。</font></h3> <h3>同年十二月,東皇公社團委歡送青年團員應征入伍。</h3> <h3>1983年8月后到圖書公社工作,次年4月機構改革,撤社建鄉,圖書與白坭分鄉</h3> <h3>1984年8月一1985年8月在白坭鄉工作期間,與當時全縣企業界知名人士杜應香老廠長合影留念</h3> <h3>1984年縣八屆人大一次會議東皇區代表團合影</h3> <h3>縣八屆人大一次會議白坭鄉代表留影</h3> <h3>1985年9月一1987年7月縣委黨校首屆干部中專班全體學員合影</h3> <h3>縣委黨校首屆干部中專班班委成員</h3> <h3>圖書鄉1988年新老書記交接時全體鄉干部參加合影。</h3> <h3>1991年12月遵義地區統計工作會習水參會人員</h3> <h3>九二年六月,區鄉領導丶單位負責人合影</h3> <h3>九二年六月,東皇區鄉、機關單位全體干部職工合影</h3> <h3>九二年六月東皇區全體區鄉干部合影</h3> <h3>九二年八月,東皇區并入東皇鎮的干部合影</h3> <h3>1992年8月22日,東皇鎮召開“撤區并鄉建鎮"大會,宣布撤銷原東皇區建制,將原東皇區轄石門丶程寨丶紅旗丶大白塘四個鄉合并建立程寨鄉。將原城關鎮撤銷,與原東皇區轄圖書丶白坭丶羊九丶天鵝丶太平場五個鄉合并建立東皇鎮。</h3> <h3>1992年下旬,東皇鎮首屆團代會召開</h3> <h3>大會選舉產生首屆團委</h3> <h3>1994年鎮領導及各股室負責人</h3> <h3>1995年,東皇鎮成為第一個用電腦辦公的鄉鎮</h3> <h3>東皇鎮第二屆人代會</h3> <h3>東皇鎮第二屆黨代會</h3> <h3>處理圖書鴨壩村青菜坡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h3> <h3>1997年貴州省委組織部舉辦持續農業培訓班,習水縣參訓學員合影</h3> <h3>98機改</h3> <h3>98機改</h3> <h3>東皇鎮第三屆人代會</h3> <h3>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習水電廠動工。東皇鎮干部職工積極投身到電廠建設的各項群工協調工作中,確保電廠建設順利進行</h3> <h3>東皇鎮第三屆黨代會</h3> <h3>天鵝考察</h3> <h3>天鵝考察</h3> <h3>成都考察途中</h3> <h3>都江堰考察</h3> <h3>重慶掛職</h3> <h3>換屆</h3> <h3>西區十年</h3> <h3>西區指揮部人員參加軍訓</h3> <h3>2009年西區指揮部</h3> <h3>北京考察</h3> <h3>海南考察學習</h3> <h3>大連考察學習</h3> <h3>赤水河東路建設</h3> <h3>2013年4月25日《貴州日報》網文章及組圖</h3><h3><br></h3> <h3>江習古高速公路建設</h3> <h3>石子坡人行路修繕工程</h3> <h3>東皇鎮1996、1997丶1998坡改梯工程獲省一等獎。圖為時任縣委書記劉興國、副書記段開強丶常務副縣長羅紹懷到大坪坡改梯現場檢查時與東皇鎮丶村參加人員合影</h3> <h3>美麗的家鄉一一東風水庫</h3> <h3>2016年撤鎮建辦</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阳市|
尼木县|
建宁县|
武功县|
庆城县|
阆中市|
海门市|
章丘市|
朝阳市|
乌拉特中旗|
临江市|
葵青区|
云龙县|
连州市|
仁怀市|
平度市|
萨迦县|
临颍县|
穆棱市|
辽宁省|
温宿县|
彭州市|
岳西县|
腾冲县|
石河子市|
峡江县|
麻江县|
衡水市|
广平县|
济南市|
桂东县|
玛纳斯县|
宿州市|
东兰县|
马关县|
嵩明县|
湘阴县|
明溪县|
门头沟区|
石台县|
全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