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當——當——當——”<br>晨鐘喚醒校園,師生們跑步來到操場,排成巨大的方陣做廣播體操,中學堂一天的生活開始了。<br>“當——當——當——”<br>上課了,笑鬧唱跳的學生們各歸各位,校園的喧嘩戛然而止,一排排教室響起整齊洪亮的“老師好!”<br>“當——當——當——”<br>鐘聲響遍小城,做飯的大媽說“打三遍鐘了,吃飯的人要回來了。”<br>“當——當——當——”<br>鐘聲傳遍四鄉,地里的農人說:“收工吧,中學堂打鐘了!”<br>中學堂的大鐘掛在曲曲彎彎的老黃桷樹上,鐵鏈深深勒入樹體,受傷的樹皮鼓起黑黢黢的樹瘤緊緊包住鐵鏈,二者聯為一體。深褐色鐘面上鑄著神秘怪異的圖案和密密麻麻的文字。那文字沒有標點符號,很難讀斷句,據說選自明朝弘治年代本縣一位老夫子的文章。大鐘看似笨拙,其實十分靈巧,指關節輕輕一叩,就會象飛來一群蜜蜂似的,嗡嗡嗡響上好大一陣。<br>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大鐘有條不紊地發號施令,指揮著中學堂的教學活動,潛移默化著周邊城鄉的居民。<br>進入一九五八年,大鐘的節律開始失常。<br>“當——當——當——”<br>剛上課,鐘又響起來,原來是土高爐急需柴火!<br>“當——當——當——”<br>半夜三更鐘聲大作,原來是催高中部的同學起床,去四十里外的煤窯挑煤。<br>進入十二月,一個下霜的清晨,不到打鐘的時候鐘忽然響起來,聲音喑啞、凄厲而急促:“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br>這聲音驚動了全校的師生,驚動了小城的居民,驚動了四鄉的農民,大家都朝中學堂跑來,朝老黃桷樹跑來,朝大鐘跑來。<br>大鐘已被解下,象待宰的牛羊橫躺在地。兩個身強力壯的校工各持一柄大錘“嗨!嗨!嗨!”地下死勁砸它,每砸一下它就負痛似的發出“當”一聲響。這大鐘也真夠頑固,兩位校工在凜冽的寒風中光著膀子,大汗淋漓,把它的下半截身子都砸入了泥中,它楞是扛著不就范,不肯破裂開來遂了他們的意。<br>大鐘遭此厄運,是因為土高爐急需吃進鐵塊,中學堂也象縣城別的單位一樣,必須完成大煉鋼鐵的任務。<br>教師、學生、小城的居民、四鄉的農人圍成密密匝匝的圈子,默默告別早已成為他們生活一部分的大鐘。<br>有人試圖募集起同樣重量的鐵來拯救大鐘,可誰家還拿得出鐵來?鍋罐瓢盆刀剪早已悉數上交,連箱柜上沾點鐵氣的鎖扣合頁都被撬去喂了土高爐……情急中有人想到了鐵釘,家家戶戶的屋梁屋柱都用鐵打的螞蟥釘固定,床、桌子、板凳里也有不少釘子,把它們全撬下來應該夠了吧?可要是把它們撬下,房子家具不都散架了嗎?<br>“當!當!當!當!當!當!咣——”<br>大鐘在劫難逃,在兩位力士鍥而不舍的千鈞重擊之下,被砸開了一道裂紋。<br>就象宰殺辛勞一世的老牛一般,人們背過臉去,不忍目睹大鐘的悲慘下場。<br>“咣!咣!咣!砰!砰!砰!”大鐘碎成了三塊、五塊、八塊、十塊、二十塊、五十塊……<br>當天它就被中學堂的土高爐吞下肚,變成了一堆牛屎般的“鋼鐵”,變成了墻上油彩畫出的火箭、衛星,變成了中學堂往上報的數字。<br>那棵曲曲彎彎的老黃桷樹也沒能逃脫厄運,隨后便被砍去作了土高爐的引火柴。<br>大鐘沒有了,中學堂的一切、小城的一切、四鄉的一切慢慢都“不依文武”,沒個規矩了。<br>白天該上課的時候,師生們有的種菜,有的擔煤,有的煉鋼。<br>晚上該上自習的時候,師生們聚在禮堂里,有時演“超英趕美”的活報劇,有時批斗某位“不滿現實”或“隱瞞了歷史”的老師。<br>四鄉敲鑼打鼓成立“人民公社”,宣布進入“共產主義”,宣布吃飯不要錢。公共食堂墻上刷出大幅標語——“鼓足干勁生產,敞開肚皮吃飯!”<br>為了完成煉鋼任務,全勞力丟下地里待挖的紅苕進山開礦;為了“完成”秋收任務,老人兒童把紅苕藤蔓鏟去,聽任一年的勞動果實爛在土里。<br>到了有一天,公共食堂的大鍋沒有煮的了,大家只好“敞開肚皮”喝清水湯……<br>重新吃得上飯時,有人從汽車站撿來一只裂了縫的剎車鼓,掛在校長辦公室屋檐下湊合著用。這玩意兒敲起來破響破響的,稍遠點的教室和宿舍都聽不清,更別說中學堂圍墻外了。曾有人想籌資重鑄一口鐘,才開口,就被人半開玩笑半當真地扣上“想復辟封資修呀?”的帽子,從此再沒人敢提及此事。<br>七十年代初,中學堂成立了革命委員會,為了顯示“新生紅色政權”的氣派,裝了個電鈴在辦公室門口,換下了那個啞聲啞氣的破剎車鼓。<br>進入八十年代,中學堂有位物理老師呆在實驗室里,鼓搗幾個月,搞出了一個新鮮玩意兒,能依作息時間表自動發出鈴聲,還能按季節調整作息時間表。他給這新鮮玩意兒起了個叫起來有點拗口的名字——“電子時間管理器”。<br>這電子時間管理器不吃飯不領工資不知疲勞不要人操心,把偌大個學校管得分秒不差。中學堂在高考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校長說也有它一份功勞,給那位物理老師獎了三千元人民幣。九十年代后,這位老師與時俱進,用奔4級的CPU將它升級成電腦時間管理器,還從因特網上下載幾十種不同的鈴聲輸進數據庫,使中學堂因先進又時尚的“時間管理”聞名遐邇。<br>雖說如此,那些五十年代長大的人卻老是懷念那當年掛在老黃桷樹上的大鐘,懷念那傳遍四鄉的悠悠樂音。進入新千年之際,他們集資按原樣重鑄了一口大鐘贈給中學堂,作為配套設施,還在當年掛鐘的地方用鋼筋水泥做了棵惟妙惟肖的“樹”,做得連那包住鐵鏈的樹瘤都跟當年的老黃桷樹一摸一樣,只是那些塑料葉子不好模仿,細看能看出顏色不大對勁。<br>二○○○年元旦零點,時隔四十多年,中學堂又響起了悠長悅耳的鐘聲。校長當場興奮地向全體嘉賓和全校師生宣布:“從今天開始,恢復使用象征我校八十年優良傳統的大鐘!”<br>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開頭一個星期,校領導輪流值日打鐘,還覺得蠻新鮮有趣,到第二個星期,便出了好幾次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的差錯,大家開始感慨“打好這個鐘還真不容易!”到第三個星期,校務會上有人提議聘人專職負責打鐘。大家一算帳,工資獎金福利什么的,一個月就要好幾百,為什么把個現成的不花錢不要人操心的電腦時間管理器擺在那兒不用呢?<br>于是,還沒等到放寒假,物理老師的杰作又取代大鐘,重新擔負起了中學堂時間管理的重任。</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道|
永清县|
揭东县|
阳曲县|
宽甸|
孟州市|
河间市|
遵义县|
嘉兴市|
吕梁市|
枝江市|
伊宁市|
桐乡市|
南乐县|
三门峡市|
花莲县|
凌海市|
芦溪县|
内丘县|
三门县|
广汉市|
普安县|
会宁县|
长治市|
大连市|
如东县|
建阳市|
高安市|
合作市|
泾阳县|
阿坝|
齐齐哈尔市|
扎赉特旗|
汨罗市|
漯河市|
横峰县|
大田县|
多伦县|
故城县|
宝兴县|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