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在對待感情的方式上,我最欣賞兩位女性,一是張愛玲,一是林徽因。</h3><div> 當年的張愛玲,少年成名,粉絲無數,但張穩坐云端,不動聲色,冷眼看世情,妙筆寫文章,性情孤傲,行事乖僻,尋常人皆難入她的法眼——直到遇到胡蘭成,這個后來多被詬病的缺氣節的男子。 </div><div> 說是不見,終歸還是見了,也許冥冥中真有命運的手在推,要安排他們在某一個時刻相遇。第一次見,竟然說了五個小時的話——還覺得時間過得太快。對于張愛玲這樣眼高于頂的女子,這很不尋常。</div><div> 幾天后,張愛玲送胡蘭成一張照片,并在后面寫道: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div><div><br></div> <h3> 張愛玲,這云端里的女子,為了愛,終于低下頭來,只因為遇到了懂她的男子。“在人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不關心胡蘭成為誰做事,不關心他有沒有妻室,不問他的過往,也不擔心他的將來,張愛玲說“我想過,你將來就是在我這里來來去去亦可以。”胡蘭成擔心將來時局變化,他處境危艱,張愛玲笑道:“那時你變姓名,可叫張牽,或叫張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牽你招你。” </h3><div><br></div><div> 是真的愛了,愛到甘愿卑微。 只要和這個風度翩翩,氣質溫潤,才情橫溢的男人在一起,其他都無所謂,都不重要,世俗的非議都是微風——只要有愛。</div><div><br></div> <h3> 但胡蘭成是濫情的。他的好不是只對張愛玲。先是周訓德——一個17歲的小護士,然后是范秀美——胡蘭成好友的庶母,不僅好,而且不避張愛玲,甚至于還帶著得意在張愛玲面前講。</h3><div> 張愛玲原不是世俗女子,小氣到要鬧的地步,只是沉默,也隱忍著——終究還是拔不掉心頭恣意生長的的愛。一個弱女子,亂世中跑到溫州去找胡蘭成,卻是尷尬的三人行。范秀美端坐著,讓張愛玲畫像,張愛玲一筆一筆畫著,終于畫不下去,“心里像有人拿了亂刀在砍,砍得人沒了影兒。”</div><div> 張愛玲知道,是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胡蘭成在雨中送她,張愛玲轉過身,說:“你到底是不肯。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夠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 </div><div> 此后不久,胡蘭成途徑上海,到張愛玲處避居,兩人分室而眠,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胡蘭成向張愛玲告別,張愛玲緊擁胡蘭成,哽咽著只叫出一句“蘭成”。 </div><div> 這是最后一次擁抱,最后一次呼喚,此后,兩人再不相見。</div><div><br></div> <h3> 幾個月后,胡蘭成接到張愛玲的信 “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長時間考慮的。彼惟時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并隨信寄去30萬的稿費。</h3><div> 胡蘭成再寫信過來,張愛玲不看,亦不拆,原樣退回。</div><div> 愛就愛了,和他人無關;不愛了,就轉身,絕不再回頭。</div><div> 這就是張愛玲。 </div><div><br></div> <h3> 美貌、智慧、家世,這三樣,普通人無論得到哪一樣,都已是足夠的幸運,但有些人,天生是被生活垂青的,樣樣都具備,譬如林徽因。 </h3><div> 16歲的林徽因和父親一起游歷歐洲,并暫居英國,于是邂逅徐志摩。</div><div> 一個是貌美如花、嫻雅靈秀的少女,一個是風流溫文,詩情橫溢的青年,像浪漫小說里的橋段搬到了現實里,所有的情節都順利成章。徐志摩說,認識林徽因后,生活好像從黑白片變成了彩色片,五彩斑斕起來——只有戀愛中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div><div> 詩人是活在自己的感覺世界里的,世俗不值一提,徐志摩開始狂熱地追求林徽因,不惜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也顧不得家里還有妻兒——這些都成了絆腳石。</div><div> 不知道林徽因當時是什么狀況,因為當年的書信幾乎都不為人所知。但按常理推測,林徽因至少也應該是動了心的,看她的《人間四月天》,情不至深是斷然寫不出那樣的文字的。</div><div> 24歲的徐志摩為愛昏了頭,林徽因也應該發了狂才對,16歲,正是不講理性的年齡,正是情竇初開的年齡。 </div><div> 偏偏不。林徽因從來沒有失了理性,也許有過猶豫和掙扎,但還是從一團亂麻中抽了身,留下徐志摩收拾殘局。</div><div> 也許是嗅著了危險的味道,感覺到了不安全?徐志摩這樣的詩人,一生追求的是愛,是美,是自由,可是這世上美是追求不完的,愛也是綿綿不絕的,自由更是沒有盡頭的。這一陣子,正熱戀著的時候,你就是愛,就是美,就是自由,不愛了,厭倦了,你就是惡,就是丑,就是束縛。</div><div><br></div> <h3> 與其日后陷入尷尬難堪境地,不如就此止步,去尋求長久。 </h3><div> 于是,林徽因選擇了梁思成。一樣的好身家,好才華,好性情,只是更理性,更有安全感。</div><div> 果然,不久,徐志摩遇到陸小曼,又是一場電光石火,很快燒起熊熊大火,成就了上海灘一段佳話,但結局怎樣? </div><div> 最初蜜里調油,但據說在徐志摩死之前,兩個人的感情已經顯露危像,彼此間有了罅隙。</div><div> 林徽因到底是聰明的,選擇了更穩妥可靠的幸福,做了徐志摩心中永遠的白月光與紅玫瑰。</div><div> </div><div><br></div> <h3> 世間女子,糊涂的多。即使自詡聰明者,一陷情海,必意亂情迷,忘了感情上的事情,講究的是愿賭服輸,最怕的是一廂情愿的糾纏,結局要么是兩敗俱傷,要么是自傷,無論怎樣,都是悲劇。</h3><div> 該放手的時候果斷放手,該轉身的時候決絕離開,該止步的時候戛然而止,并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有這樣的智慧與果決。</div><div> 如張愛玲,如林徽因者,因為難得,所以不凡。</div><div><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凌海市|
荃湾区|
平定县|
合肥市|
平江县|
湟源县|
资溪县|
延吉市|
凤翔县|
怀仁县|
韶关市|
闵行区|
锦州市|
东宁县|
民权县|
长乐市|
普安县|
凤冈县|
武鸣县|
山东省|
南汇区|
印江|
虎林市|
北碚区|
冕宁县|
青河县|
公安县|
庐江县|
东光县|
扎兰屯市|
铁力市|
江门市|
山东|
梓潼县|
永修县|
巨鹿县|
汕头市|
凤城市|
文成县|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