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拓印與轉換
拓印是中國古老的手工復制技藝,產生于宋代。從廣義上看,它是印刷術的一種,是文化藝術傳播的一種重要手段,用現代話說屬于媒體藝術。傳統拓印基本上以書法石碑、古代畫像磚為拓體(被拓印物品),使用的主要媒材是宣紙和水墨。
工作室設置的“拓印與轉換”專題實驗包括遞進的三方面內容:中國傳統拓印方法的研究與考證、多種藝術媒材與傳統拓印的結合、拓印作品的拆解重組(拼貼),以期達到以下目標:
一、對傳統拓印方法的學習基本上是以工作室提供的漢畫像磚(復制品)為拓體進行的,通過大量的實踐使學生基本認識和掌握這一古老的傳統手工藝,體會不同地域的漢畫像磚的藝術特色、造型規律、審美趣味,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符號的理解,增強對紙和水墨等中國傳統藝術材料特性的認識與掌控能力。
二、在掌握傳統黑白拓印的基礎上,仍然以畫像磚為拓體進行綜合材料拓印實驗,學生可以使用墨、色粉、丙烯、乙烯、蠟、水彩、礦物顏料、噴漆及各種專業用紙等材料進行拓印轉換練習。拓印媒材的綜合必然包括多種拓體。除拓印漢畫像磚之外,要求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尋找、發現各類可拓之物,并進行實驗與轉換,如樹木、墻體、地面、機床、服裝、器物等,世界上一切凹凸起伏的東西都可成為被拓印的對象,如同刑偵人員在現場提取指紋、腳印一樣,一切皆有“印痕”。這是一種有語言價值的主動提取過程,是文化符號的生成過程。
三、專題的最后階段是與“有色底”、“拼貼與構成”專題相結合的創作實驗與轉換,要求學生將大量的拓印作品作為基礎“素材”或語言元素進行拆解拼貼,構成有精神內涵的材料藝術作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除了要考慮拓印內容與創作主題的關系外,更多的是進行畫面重組的思考,建立作品新的結構關系,創造綜合材質的視覺美感,突破單邏輯的文學性敘述方式,
掌握圖像語言的符號表達方式。<br></h3><h3><br></h3><h3>四、“拓印”這一技藝具有多重的文化觀念內涵,如手工性、復數性以及行為性。這些文化觀念內涵都可以成為當代藝術創作的切入點,創作者可結合個人的以及社會文化的視覺符號進行創作。在這點上,澳大利亞當代藝術家霍華德和中國旅美藝術家徐冰與拓印有關的觀念作品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例證。<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洛市|
马关县|
雷波县|
微山县|
苍南县|
四平市|
呈贡县|
琼中|
咸宁市|
新平|
玉环县|
许昌市|
贵定县|
镇坪县|
龙口市|
雅江县|
土默特右旗|
营山县|
凤冈县|
贵阳市|
道孚县|
马鞍山市|
博兴县|
黎川县|
广德县|
崇左市|
张家口市|
临江市|
乌兰浩特市|
年辖:市辖区|
新巴尔虎左旗|
平陆县|
竹山县|
璧山县|
永德县|
越西县|
太谷县|
寿阳县|
莱阳市|
江城|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