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蘇月,蘇月,顧名思義產于江蘇,圓如明月,嚼入口中,香酥脆軟半月顯之,因香甜可口而深受人們喜愛。</h3><h3><br></h3><h3>關于蘇月的發源地歷史上并無定論,有人曰:</h3><h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月定是出自蘇州。為啥?因為古代流傳下來的詩《詠月餅》作者就是蘇州人士,里面兩句“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就已經說出了制作月餅。</h3><h3><br></h3><h3>也有人說,蘇月發源必是在揚州,為什么呢?揚州出美女啊,仿佛美女跟月餅搭上了關系,嬋娟夜,紅酥手,蘭花指,小嘴品月嚼肉果,唇齒含陷生香甜。</h3><h3><br></h3><h3>我說蘇月,發源地可能在江蘇無錫(宜興),或者江蘇溧陽一帶,無錫以陶為都,溧陽以茶為景,但有個地方代代如斯,那便是宜興的徐舍鎮,此鎮雖屬無錫宜興,卻在溧陽附近的范圍,此鎮以出蘇月最多。所以我更相信,蘇月可能發源地為溧陽,溧陽這個地方是最典型的蘇南,歷史悠久,早在吳越時期就有小家做餅的說法,吳越文化濃厚,至今民系使用吳語。至今關于食月餅的傳統,一年就有兩次,一次端午,一次中秋,這倒是全國罕見的民俗。這種古老質樸的傳統習俗暗示百姓端午播種,中秋收割。端午食月餅,端午安康卻民間有“五毒日”一說,在溧陽有習俗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門,因不能空手,所以要做餅(月餅)孝敬父母或娘舅叔伯等長輩。另一個是中秋,中秋佳節團圓日,親朋好友都有贈送月餅的習俗,比如外甥外生(女)等贈送祖父母,雙親,以及舅舅。</h3><h3><br></h3><h3><br></h3> <h3>在溧陽當地(包括無錫的宜興)食蘇月過老茶,是非常雅致的事情,也頗有情趣。小時候我最期待端午和中秋,也最喜歡那日子去祖母家,為什么呢,有吃啊,因為三位出嫁的姑姑們要回娘家探門,大姑母買來蘇月,二姑母嫁城里,端午蘇月,中秋廣月,小姑母自作烘烤蔥油月餅……因送來的蘇月數量有限,所以每到那時,我便吵著纏著父親把我送到祖母家,因為我要跟堂兄搶餅吃。一塊蘇月通常切成四小塊,祖母定是煮好滿滿一小缸的老茶,于是拈起一小塊蘇月,一口咬去,薄皮散了一桌,零零散散,然后用手指每一片捻在指尖放進舌尖上,再兜起一碗老茶,熏著吃,那里陷嚼勁帶硬,外皮又薄質酥嫩。我有一個習慣,至今還是這樣,那就是一層層的剝去皮質,然后挖出中間的果肉餡,尤其我專喜歡挑里面的一根根紅絲綠絲吃(話說紅綠絲是蘿卜絲染色)。金燦燦,淡淡飄著火腿油脂味,口感香甜,再配上一盞老茶,甜而不膩。</h3><h3><br></h3> <h3>蘇月,載著滿滿的鄉情。</h3><h3>蘇月,滿口的酥香,歷史的烙印,在當地年年如此。我最懼社會發展的太快,蘇月會被五花八門的各種口味的月餅代替,但對我來說潮味永遠比不了鄉味。或許有一天蘇月慢慢退去它的古樸,也許有一天蘇月風俗在端午時節不再出現家家戶戶的飯桌上,那時蘇月,只有一年一次,那便是中秋。</h3><h3><br></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富川|
鄂尔多斯市|
仙桃市|
昭平县|
石渠县|
宁河县|
绥棱县|
浏阳市|
隆子县|
东乌|
巍山|
古丈县|
罗源县|
驻马店市|
西盟|
华阴市|
独山县|
延长县|
丹棱县|
故城县|
郎溪县|
松潘县|
荣成市|
隆尧县|
扎赉特旗|
西丰县|
右玉县|
上思县|
建宁县|
德庆县|
安阳市|
五台县|
庆阳市|
泰安市|
香港|
囊谦县|
紫阳县|
张家界市|
辉县市|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