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愛爾蘭是一個大型島嶼,與英倫三島隔海相望,分為南部的愛爾蘭共和國,和北部的愛爾蘭(屬于英國管轄)。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是凱爾特人定居,后來維京海盜入侵,又遭受英國的統治,愛爾蘭人為爭取獨立,打了三年的英愛戰爭,再加上基督教派間的矛盾沖突。。。這個小島的歷史錯綜復雜,甚至血雨腥風。愛爾蘭有著漫長的風光無限的海岸線,民風淳樸熱情,加上其田園牧歌式的綠色國土和大量文化遺產古跡,有"翡翠島"的美稱,每年吸引著大批游客,游客人數幾乎是本土人口的一倍。</h3><h3>?</h3> <h3>我們一行四人,行程的定位是風光攝影加文化旅游,經過六個半小時跨大西洋的飛行,在清晨時分到達了首都都柏林機場。取了租的車,就一路向北前往北愛爾蘭,滿目青翠。車的方向盤是在右邊,和北美相反,不過很快就適應了,后來只在一個小圓盤(Roundabout)上犯過一次逆行錯誤。</h3><h3>?</h3> <h3>第一天</h3><h3><br /></h3><h3>離都柏林60公里的貝因宮(Brú na Bóinne),是一座巨大的新石器時代的墓群,是愛爾蘭為數不多的世界文化遺產,它讓我想起了英國的巨石陣,但據考證還要早1000年。我們參觀了其中一座可以進到里面的紐格蘭奇古墓(Newgrange),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甚至比埃及金字塔還要早六個世紀。古墓有兩個謎團, 第一個是門前的巨石,古人沒留下任何文字記錄,卻在巨石上刻下了螺旋形圖案,但后人不知所云, 有人猜是天文學知識。另一個謎團是, 平時陽光是照不進古墓的,神奇的是,每年冬至時,平射的太陽光穿過19米的甬道,照到盡頭的三個凹壁的腔室,長達17分鐘,以此來慶祝重生和新年。我們在腔室時,講解員關掉照明燈,頓時陷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講解員打開一個太陽光的模擬燈,讓我們感受"冬至的陽光"慢慢射入墓穴內,希望重新燃起了。 腔室有離地6米高的圓形頂,三個凹壁里都有一個大石盆。墓的外部是后來修復的,所以看上去很新。沒有資料能夠確定這個建筑的用途,目前最普遍的假設是埋葬史前人類的墓地,或者是宗教祭奠的中心。從外形看,古墓像一個微微隆起、遍覆青草的圓形大土堆, 由石頭堆起, 石頭的重量估計有20萬噸,占地超過一英畝。 我感覺這里是外星人用過的一個基地。</h3><h3>?</h3> <h3>接著繼續北上,很快進入北愛爾蘭地區。愛爾蘭島上北部六個郡,屬于英國,其形成有著復雜的歷史和宗教背景。簡單地說愛爾蘭共和國大多數人信奉天主教,而北愛爾蘭地區則是新教徒占主導地位,效忠英國皇室。不過天主教徒的比例也很高,因此長期沖突不斷,尤以愛爾蘭共和軍的武裝活動最為激烈,在北愛以至于英國本土進行了長期的恐怖襲擊,直到1998年,各方達成了和解協議,共和軍解除了武裝,局勢才逐步走向穩定。現在愛爾蘭共和國的憲法,也放棄了對北愛六郡的領土訴求,北愛爾蘭留在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已是板上釘釘了。</h3><h3><br /></h3><h3>下午到達貝爾法斯特,找到住的公寓,休息之后就出門逛街了。貝爾法斯特是北愛爾蘭的首府,也是重要的工業中心,造船業曾經高度發達,著名的泰坦尼克號就是在這里建造下水的,現在貝爾法斯特有很多和它有關的故事。</h3><h3>?</h3> <h3>初次在街上看到流動的酒吧,感受到愛爾蘭的酒文化。酒吧車實際是輛多人自行車,車上的人一起蹬車,想上哪上哪兒,一邊走一邊喝,音樂震天動地,主打的招牌是"一起來喝點小酒"。一路上,遇到了三輛酒吧車。</h3><h3>?</h3> <h3>王冠酒吧門口,這兩位喝的啤酒杯已經成排了。<h3>?</h3></h3> <h3>市政廳是一座很有氣勢的維多利亞式建筑,1906年建,是貝爾法斯特工業革命成功的見證,門前維多利亞女王的雕像象征著英國的主權,周圍的花園里有很多雕像,當地市民喜歡在花園的草地上休閑。</h3><h3>?</h3> <h3>市政廳邊上還有一座泰坦尼克紀念碑,有遇難者的名錄和女神雕像,女神撫慰著被大海吞噬的遇難者,讓他們在天堂里得到安寧。<h3>?</h3></h3> <h3>象征希望與和平的金屬雕塑</h3> <h3>三文魚雕塑是貝爾法斯特的地標之一,魚鱗由陶瓷制成,每片都是一幅畫。<h3>?</h3></h3> <h3>泰坦尼克紀念館修建在造船廠的舊址上,整座建筑高約34.7米,這是泰坦尼克的船高。外墻由反光鋁板鑲嵌,遠觀更像一座冰川。館里面有各種體驗這條巨輪的項目,游客可以感受其曾經的輝煌。泰坦尼克號在貝爾法斯特出廠之后,到英國、法國和愛爾蘭接了乘客,就開始了它一去不歸的紐約處女航,在加拿大紐芬蘭海域觸冰沉沒。紀念館的設計很有特色,有的角度看就像一條大船在海中。當時已閉館,我們就在外面拍夜景。拍完叫Uber回公寓,天開始下大雨。司機說,這個星期第一次下雨,真的是很少見的。</h3><h3>?</h3> <h3>第二天</h3><h3><br /></h3><h3>離開貝爾法斯特前,冒雨到住處附近Falls Road看了一下壁畫。畫壁畫的高墻被稱為"和平線",用來分隔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社區,有六米高,用瓦楞板、水泥和鐵鎖鏈筑構,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政治涂鴉作品,涉及了廣泛的題材。許多壁畫都為名家之作,內容豐富、風格鮮明, 而且定期更換。壁畫主要反映了不同的歷史,信仰,不同群體的政治和價值觀,以及對和平的渴望。 這堵比柏林墻歷史還久的高墻,給城市帶來了永久的創傷,北愛爾蘭政府承諾2023年前將其拆除。</h3><h3>?</h3> <h3>鐵門和高墻</h3> <h3>北愛爾蘭最著名的風景區就是巨人之路(Giant Causeway)和周圍的堤道海岸線了,我們在這里要住三個晚上,愛爾蘭的天氣多云多霧多變,想拍風光,只能多計劃點時間。<h3>?</h3></h3> <h3>入住的民居在Bushmills小鎮上,六月晝長,早晨5點日出,晚上10日落,夏天拍風光真是很辛苦。晚飯后,去了鄧路斯(Dunluce)城堡和白石海灘,云層中透出的耶穌光給古老的城堡罩上了神秘的色彩。愛爾蘭的古堡特別多,但大多都是遺址廢墟,古時候居民為了保護自己,防御強盜而修建了各種各樣居住起來并不舒服的城堡,鄧路斯城堡就是這樣一座中世紀古堡遺址,城堡最早建于13世紀,多次改建重建。這座城堡是電視劇連續劇"權利的游戲"(Game of Thornes)中神秘詭異House of Greyjoy。</h3><h3>?</h3> <h3>黃昏時去巨人之路,看了游客中心里的展覽,走了2公里到景點時,已經過了游客最多的時間,但還是有不少等待日落的游客。我們挺幸運,今天的日落還算不錯。我的家庭醫生說他們來時下雨,巨人之路很滑,海邊灰霧彌漫。愛爾蘭的天氣,陰晴不定,很難有無云的光板天,所以星空銀河之類的題材基本可以飄過,否則覺都睡不成了。</h3><h3>巨人之路跨越將近29公里的海岸線, 由大約40000連鎖玄武巖柱組成。60萬年前,火山爆發后, 火山巖在冷卻過程中發生橫向和縱向收縮, 形成了這片規則而緊密堆積的多邊形的石柱,怎么看都像是巨人的鬼斧神工,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如此神奇的巖石,使其成為北愛爾蘭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h3><h3>?</h3> <h3>很多游客在石柱的縫隙中塞硬幣許愿,時間長了,錢幣和石頭就融在了一起,真正天長地久,我們也如法炮制了。</h3> <h3>第三天</h3><h3><br /></h3><h3>早晨4點,出發前往黑暗樹籬(Dark Hedges),這是世界上最美的五條樹木隧道之一。18世紀五十年代,斯圖亞特家族的成員在其別墅周圍的大道上,種下了150多棵山毛櫸樹,希望這條林蔭道給來訪的賓客留下深刻印象。200多年過去了,剩下的九十多棵古樹虬枝盤曲纏繞,在不同的光影中,營造出各種神奇飄渺的效果,深受攝影師的青睞。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有一隊人馬,長槍大炮擺開陣勢,記錄初升的太陽給樹干涂上金色、紅色,讓人嘆為觀止。當然,"權利的游戲"粉絲也要來這條國王大道(The Kings Road)漫步的。天亮后,這里是游客的天下,攝影師就一邊歇著吧。</h3><h3>?</h3> <h3>接著,沿著堤道海岸開,先去了卡里克空中索橋(Carrick-A-Rede Rope Bridge)。它號稱世界第3險峻的索橋,從350年前起,當地漁民就靠這條繩編橋,去小島上捕捉回游的三文魚。如今,索橋只是個旅游景點。<h3>?</h3></h3> <h3>沿途還去了Ballycastle小鎮、Dunserverick城堡廢墟、懷特公園灣。<h3><h3>?</h3></h3></h3> <h3>Dunserverick城堡廢墟</h3> <h3>下午去了小港口Ballintoy,這里地老天荒的景色,也成了《權利的游戲》中的一景。<h3><br></h3></h3> <h3>去了住處對面的Bushmills老酒廠,它早在1608年就取得皇家執照,是世界上最老的合法酒廠。走近廠區就能味到陣陣酒香,出產的高品質威士忌,多次在國際上獲獎。<h3>?</h3></h3> <h3>Dunserverick瀑布不太好找,我問了一下當地的一位工人,他熱情地指路給我,我們遇到的愛爾蘭人都友善而熱情。晚上來Dunserverick瀑布拍攝,開始還有陽光透出,很快就起了大霧,一切都變得虛無縹緲,一如我們的人生。<h3>?</h3></h3> <h3>LD在住處客廳壁爐邊看到一幅字:生命不是一呼一吸,而是一個個屏息靜氣的忘我瞬間……大徹大悟的感覺。<h3>?</h3></h3> <h3>第四天</h3><h3>早晨仍然大霧,開車領略了一下霧氣茫茫中的巨人之路。接著又趕到黑暗樹籬,果然是和前一天不同的氛圍,神神秘秘的,更接近熱門電視劇里的國王大道了。</h3><h3>?</h3> <h3><br></h3> <h3>下午去了Glenariff森林公園,有兩個不錯的瀑布和步道,還看到野生大蒜的花,蒜味十足。然后,沿著極為狹窄的torr風景路開了一圈,Torr角離英國蘇格蘭北部只有18公里之遙。</h3><h3>?</h3> <h3>Murlough Bay有非常漂亮的海岸景色。<h3><br></h3></h3> <h3><h3>晚上又是大霧,去了Dunluce城堡,啥都看不見,加上去海邊懸崖峭壁的步道因修理關閉,掃興而歸。</h3><h3><br></h3>第五天<h3><h3><br></h3><h3>早晨前往倫敦德里(Londonderry),這是北愛爾蘭第二大城市,是文化和藝術重鎮,也有著不堪回首的歷史。從17世紀的德里圍城之戰,到近代以來的博格賽德(Bogside)戰斗和血色星期日(Bloody Sunday),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間發生過多次影響歷史的激烈沖突,在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痕跡。</h3><h3>?<br></h3></h3></h3> <h3>有一首很好聽的民謠歌曲"德里小調"(Londonderry Air,本文配樂)就是這座城市的名字。它有完整的城墻,大約1.5公里,是愛爾蘭島上城墻保留完好的唯一城市,我們沿著城墻走了一圈,在對著天主教徒聚居的博格賽德區的西面,城墻上立著高高的鐵絲網,還有持槍的警察站崗,大家要求和警察合影。我問他安全形勢,他說鐵絲網是為了防范極端分子投擲炸彈之類的東西,但局勢已經比以前緩和多了。</h3><h3><br /></h3> <h3>圣奧古斯丁教堂是一座具有13世紀哥特式風格的老教堂,建于1872年。原址被認為是當地6世紀時建造的修道院遺址,是倫敦德里兩大教堂之一。<h3>?</h3></h3> <h3>從城墻上看博格賽德區</h3> <h3>出了城墻進入博格賽德區,在19世紀和20世紀,這里發展成以天主教工人階級為主的住宅區。1969年,當地青年和北愛爾蘭皇家警察部隊發生激烈沖突,演變成了街頭槍戰,還建立了“德里自由區”,不準警察和軍隊進入。1972年,發生了軍隊打死14名平民的“血色星期天”事件,英國政府派了上千名武裝士兵與裝甲車占領了這一地區。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是一堵墻上的大字“你已進入德里自由區”和“血色星期天”的紀念碑。<h3>?</h3></h3> <h3>血色星期天的紀念碑</h3> <h3>隨著北愛尓蘭局勢的穩定,人民的生活也恢復正常了。我們看不到緊張的氣氛,只看到大家一起為長跑比賽者加油,陽光明媚,一派祥和景象。同種同文同信仰的愛爾蘭人,僅僅由于宗教教派的分歧,兵戎相見,同室操戈,可謂是歷史的悲劇。<h3><br></h3><h3>在多事之地誕生的U2音樂,有愛,有力量,純粹溫暖又毫不畏懼,風靡全球。1991年,在大神曲“One”結尾,Bono唱出了心聲:<h3>One love, one blood, one life, you got to do what you should.</h3><h3>One life with each other: sisters, brothers.</h3><h3>One life, but we're not the same.</h3><h3>We get to carry each other, carry each other.</h3><h3>One, one.</h3><h3>(一樣的愛</h3><h3>相同的血脈</h3><h3>共享的生活</h3><h3>我們要彼此相愛</h3><h3>姐妹兄弟們</h3><h3>我們有同樣的生命</h3><h3>即使我們不盡相同</h3><h3>我們要相互扶持</h3><h3>相互包容</h3><h3>融為一體)</h3><h3><br></h3><h3>我們離開倫敦德里后,很快就出了北愛的邊界,進入愛爾蘭。實際上,根本沒有能看見的邊界,兩地自由來往,不同的是英鎊和歐元,英里和公里。</h3><h3>?</h3></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丰县|
平乡县|
井陉县|
通化市|
临安市|
辽源市|
龙门县|
武夷山市|
平定县|
日土县|
樟树市|
昌吉市|
河北省|
惠东县|
礼泉县|
泗洪县|
丁青县|
丹阳市|
惠来县|
昌黎县|
临沭县|
泽普县|
西乌珠穆沁旗|
水富县|
锦州市|
林西县|
孟津县|
广元市|
张家川|
大洼县|
南皮县|
龙井市|
红原县|
敦煌市|
司法|
鄂伦春自治旗|
张家界市|
夏河县|
莫力|
邮箱|
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