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 有的地方,初次邂逅就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跡,或深刻,或流連,或回味。浯嶼島就是這樣一座小島,長相標致且有內涵,遠離大陸懸孤在祖國東南海域,象一枚鑲嵌在廈漳金碧波海潮之上的金幣,與青嶼及周邊諸島一衣帶水,從空中俯視恰似朵朵碧綠的荷花,綻放于海天相接的海平面,又猶如一顆顆精致珍珠般鑲嵌在廣袤無邊的海濱之上,閃耀如星,熠熠生輝。</b></h5> <h3><br></h3><h5><b> 浯嶼島,位于廈門島之南,漳州龍海市南太武山之北,是一座四面環海的島嶼,其南為碧波浩瀚的臺灣海峽,西南距陸地斗美村2海里,北距廈門6海里,東北方距金門8.5海里。浯嶼島上浯嶼村,行政隸屬于福建省漳州龍海市港尾鎮,島嶼地形如一只展翅的蝴蝶,面積僅有0.96平方公里,人口達6300之多,捕漁高峰期間超過萬人。 </b></h5> <h5><b> 浯嶼之行,最好選擇在一個國家規定休漁的日期,可以一睹浯嶼島最壯觀的船隊。無論在近海區域打漁作業的,還是在南海遠洋捕撈的船隊,都象聽令于將軍的士兵,從四面八方齊聚于此。我驚嘆于船隊排列場面的壯觀氣勢,一排排,一列列縱橫有序,密布在渡口前方的海域上,真象一支訓練有素的士兵方陣,統一列陣于點將臺前,似乎在作戰前最后的動員,即將開拔疆場殊死搏殺的陣勢。據浯嶼的漁民說,島嶼鐵制鋼構架的漁船有近500艘,發動機動力大都在300馬力以上,小漁船就沒有準確的數據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艘大小不一的漁船。遠洋捕撈期,浯嶼人的足跡遍布臺灣海峽、廣東南海、海南島等周邊海域,甚至更遠的海洋。如今正外于休漁期間,浯嶼島更象一處溫柔的港灣,讓飄泊四方的船老代、漁工們,卸下勞作的疲憊遠洋的孤寂,在這里快意盡享到家的恬靜與柔美!</b></h5> <h5><b> 浯嶼島是一個富饒美麗的小島,說起富裕是有目共睹的。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來咋到廈門島,就聽說浯嶼島是福建省內少有的“億元村”之一,如今光捕撈漁業產值達十幾個億,這么一個富饒之地,心中早早籌劃著哪天能登臨浯嶼感受其境。來到浯嶼,可最直接看到島上生活資料之昂貴,就拿家家戶戶的房屋建筑來說。在島嶼碼頭后方的山地間,洼部上,排排列列錯落有致分布著棟棟現代氣息的小洋樓,如雨后春筍般矗立于各個角落,除了幾座宮廟祠堂還留有濃厚的閩南厝宅的雕梁畫棟風格外,見到的都是現代建筑的時尚流行元素。要知道,這些建筑完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建筑成本之高難以置信,所有的建筑材料均從大陸由艦艇運送到渡口,還得靠肩挑手抬運送到點,島民們說在島上蓋房子的建筑成本是陸地的好幾倍;說到浯嶼的富裕,還從一個重要端口可窺見,島上把子女送到外面讀書就學人數達400人之多(島上雖有一所小學),但富裕起來的浯嶼人不惜重金送子外出求學,主要送往廈門、龍海市區的好學校,為的是后代有所圖強,有所改變。另外,生活上的柴米油鹽醬醋菜等生活必須品也得依靠航運,從大陸運送過來,島上的生活成本可想而知。現在,浯嶼島的確富裕了,但浯嶼人始終沒忘記苦難的過往。“世上最苦黃連樹,人間最苦水上人”,是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b></h5> <h5><font color="#010101"><b> 浯嶼島雖遠離大陸,但有一種現象讓人心生疑問,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島嶼上竟然群居了蔡、林、陳、李、郭、江等48個姓氏宗族,而且遍布全國29個省市,均有人在此定居落戶,真是小雜居映襯著大社會。究竟是什么樣的力量吸引全國各地的人前來浯嶼呢!是躲避戰亂紛爭?是逃離饑荒?是為下海掏金?不得而知!我想,能選擇浯嶼安生必然有其充足的理由。據說,浯嶼島在捕撈高峰期間,外來人口達到5千人左右,大都是被招募來的船長、船員、水手及船舶維修技術工,還有來自周邊地區來收購海鮮的商販們,甚至有些駐島部隊的戰士,退役后又扎根小島嶼,尋求創業的新天地。另外,隨著不斷挖掘的旅游開發,小島嶼周邊海域便成了廈門市民旅游休閑、海上垂釣的好去處。</b></font></h5> <h5><b> 隨著島嶼旅游資源不斷得到拓展開發,原先進出小島的渡口,如今成了貨物進出的專用裝載碼頭,還保留少量幾趟來往斗美渡口的航線。在渡口旁邊不遠處就是新建設的旅游碼頭,是與廈門和平碼頭實行對渡的航線,是用于旅游碼頭客服專線,更具現代商業氣息在里頭。船由廈門和平碼頭離岸,廈門島上山山水水隨著游船的前行也越來越小巧了,而后變成眼中的盆景,無論是沙坡尾標志性建筑“雙子星塔”,還是南普陀寺廟背靠雄偉的五老峰,瞬間只是盆景中一個小點而已。船從青嶼島側畔略過,浯嶼島的輪廓線條就展現眼前,遠遠就可看見旅游客服中心樓頂鎦金制做的“浯嶼島”三個燙金大字,在太陽的照射下分外醒目,頗有克隆“鼓浪嶼碼頭”的味道。碼頭氣派端莊,旅游客服中心前衛時尚,還配備了自動售票系統,繪制了島嶼幾個主要的游覽景點,讓游人能在較短時間內簡明扼要掌握到小島狀況。</b></h5> <h5><b> 探尋浯嶼島,不能不追溯浯嶼島作為軍事要地的歷史往事。浯嶼的歷史可以遠溯宋元,那時浯嶼已成為南中國一個重要的發舶港和收舶港。至元末明初,海疆不靖,浯嶼島的軍事地位便逐漸顯得重要了,曾是福建沿海著名的五大水寨之一。如今,古老的浯嶼水寨沉淀在歷史長河中,在村中心交叉路口有一塊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立的石碑上略見其蹤跡,雖然石碑已經斑駁斷裂,字跡風化模糊難辨,但還是依稀可見《浯嶼新筑營房墩臺記》上記載內容。“浯嶼之北有小擔,又北有大擔,并峙于港口海中,實為廈島門戶。……大小擔之間門狹而淺,惟浯嶼與小擔其間洋闊而水深,商船出入恒必由之。浯嶼之南漢亦淺,可通小艇,其東有九折礁,舟人所畏也。然真西則有隈澳,可避風。山坡平衍,居民數百家,而大擔小擔皆無之,故海人艤舟必于浯嶼。”又云:“浯嶼外臨大海,左望金門,右望東椗,隱隱在云霧,而江、浙、臺、粵之船,皆可繞嶼而入廈港,其守豈不重哉。”碑文詳細敘述了浯嶼的地理位置及水寨寨城內新筑營房炮臺的史實。立碑者是當時提督福建全省水師軍務、統轄臺澎水陸官兵的許松年。這也是浯嶼水寨軍事功能最直接的歷史見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據清道光版《廈門志》記載:“浯嶼據海疆扼要,北連二浙,南接百粵,東望澎湖臺灣,外通九夷八閩,風潮之所出入,商舶之所往來,非重兵鎮之不可”。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為防備倭寇,派江夏侯周德興在福建沿海一帶設置五大水寨,浯嶼水寨為其中之一,以后歷朝歷代均派重兵把守,在島上設有炮臺,煙墩臺,瞭望臺等海防軍事設施。明末清初,鄭成功雄踞廈門期間,浯嶼、廈門、金門三島成三足鼎立之勢,同屬鄭氏反清復明重要軍事基地。</b></h5><h5><b> 正因為浯嶼島具備特殊的軍事戰術價值,歷來也被入侵的外夷所占據。有史料記載,明天啟元年(1621年)荷蘭侵略者占領浯嶼,島上的天妃宮被侵略者當作指揮所。1938年,日本侵占廈門后,也強占浯嶼島,把廈門、金門、浯嶼合并成“廈門特別市”,在浯嶼設立“行政公署”,對島嶼的少年兒童實施奴化教育。并在島上設“公立高初等小學校”、閱報所,鼓吹“大東亞共榮圈”的美夢。</b></h5> <h5><b> 在天妃宮,年近八十的蔡老追憶1949年的金門戰役時還心有余悸,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那年月,在浯嶼島的周邊海域飄浮的滿是腥味鮮紅血水,還有一具具解放軍指戰員的尸體。從那以后,浯嶼島、青嶼島與近在咫尺的金門諸島進入一個敏感而又神秘的區域,成了福建前線最前沿的前哨陣地。解放軍在浯嶼島和青嶼島駐扎的哨所營盤,也成了抵擋對面之敵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在數十年的炮戰對峙期間,兩個前沿小島首當其沖,經歷了無數炮火轟鳴的洗禮。青嶼島更是不知落下過多少枚炮彈轟炸,但島嶼仍然屹立如初,島上駐軍部隊也被譽為“海上鋼釘”、“海島鋼四連”等光榮稱號,成了部隊建設的先進典型。俗話說:越是艱苦的地方越是磨礪人才的好平臺,據說有位在青嶼島站過崗放過哨的戰士,如今成長為一名中央政治局委員的領導干部,更增添了島嶼的幾分神秘。如今,兩岸日益解凍,交流日益頻繁,軍隊日益融合精練,駐浯嶼島的部隊也隨之縮編精減。浯嶼海防營一連,駐守在島嶼東側山頂成片相思林中,時隔十四年再次登上山頂哨所,早已是人去樓空知了鳴,一片寂寥亙眼前。就是在這個被裁撤的連隊里,我有一位同鄉從排長到指導員,從副教導員到轉業,十幾年從沒有離開浯嶼島,當得知我到了小島,電話那頭對往昔軍營有說不完的話題,得知連隊被整合,情緒也從激動到有點落寞,字里行間有道不完對浯嶼島的不舍情結。我軍校的教導員入伍之初也是在浯嶼海防營,每次到廈門不管有什么樣的工作任務,還是遇上惡劣的臺風天,都得必須回一趟島,我也不解究竟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在牽引著他。還有那些與我同年兵的浯嶼戰友,一說起在浯嶼海防營那段青蔥的軍營往昔,聲音總是帶著八分的高亢,似乎又回到了海防前哨扛槍放哨的激情燃燒的歲月。</b></h5> <h5><b> 游走浯嶼島的角角落落時,還得知島上有聞名遐邇的浯嶼八景,但我并沒有刻意去一一找尋所謂的景點,只是隨著自己腳步行進,由著自己的眼睛瀏覽,眼中看到了許多自以為是的好點美景。是的,“心中有景處處皆景”,所謂的景點也不過“橫看成林側成峰,遠看高低各不同”而已。是的,同樣是在浯嶼島,同樣的行程一樣的線路,但每一個人的感受肯定都是不盡相同的。另外,在與浯嶼島上的漁民交談中,也略知浯嶼漁民心中的困惑與期許。這些年,隨著浯嶼島上的旅游資源得到不斷的挖掘開發,必然會有一些矛盾與沖突,淳樸的漁民并不排斥外來力量對島嶼旅游資源的整合利用,只是希望能夠兼顧村民的正當利益與合理訴求;同時也希望各級政府能對國家對漁民各種漁船的燃油補助專款專用,并且能夠盡快發放到位。</b></h5><h5><b> (文中除兩張航拍圖外,其余照片均由手機拍攝)</b></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多內容,請關注“瀏下足跡"</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万山特区|
淳安县|
华池县|
木兰县|
长治市|
墨竹工卡县|
博爱县|
图们市|
呼和浩特市|
天柱县|
梨树县|
山阴县|
蒲城县|
娄烦县|
宁安市|
扶沟县|
利辛县|
方城县|
吉林市|
长兴县|
精河县|
延庆县|
通江县|
昌乐县|
万安县|
东阳市|
湄潭县|
称多县|
耿马|
尤溪县|
九江市|
南通市|
方城县|
丰原市|
托克逊县|
全椒县|
化德县|
乃东县|
渑池县|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