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父親節的思念

常青

<h3>不記得爸爸有過什么豪言壯語,爸爸對我的教育是言傳身教,也不記得爸爸對我有過什么條規束縛,爸爸對我的要求是身體力行。在爸爸的靈魂面前,我的語言是那樣的貧乏單薄,蒼白無力,不足以展現爸爸的精神世界。借助爸爸撰寫的回憶錄,我在2018年的父親節整理出此稿,以緬懷我們親愛的爸爸!</h3> <h3>1915年,父親謝松柏出生在大山深處這個山坳里的一座貧瘠的茅草屋——湖北省來鳳縣漫水鄉豐鄉坪村。</h3> <h3><font color="#010101">1966年,父親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茅草屋還是那樣貧瘠。</font></h3> <p>"唐口上",對于我們來說是個完全陌生的地名,父親從這里跳下河,逃離鹽行老板,在湖南省龍山縣的招頭寨找到并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p> <h3>1934年5月,不堪忍受鹽行老板欺壓的父親扔下了鹽巴挑擔,在與家鄉一河之隔的湖南省龍山縣招頭寨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成為紅六軍團十七師四十九團一營一連一班戰士。</h3> <p>1934 年 8 月 7 日,為了給中央紅軍戰略轉移探路,中央代表任弼時、軍團長肖克、政委王震奉命率紅六軍團西征,邁出了紅軍長征的第一步。</p> <h3>紅六軍團歷經艱難于 1934 年 10 月 24 日在印江縣木黃鎮與賀龍領導的 紅三軍(后改稱紅二軍團)會師。紅六軍團西征結束,行程約五千余里,歷經七十 九天,圓滿完成了紅軍長征先遣隊的任務。 </h3> <h3>1935 年 11 月 19 日,紅二、六軍團在桑植的劉家坪、瑞塔鋪舉行了突圍誓師大會, 紅六軍團繼西征后再一次踏上征程長征。終于在 1936 年 10 日 22 日在將臺堡與一方面軍主力會師。勝利結束了長征。紅六軍團是整 個紅軍隊伍中長征時間最長,走路最多的部隊。 <br></h3> <p class="ql-block">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侵略者企圖用武力吞并中國。中國共產黨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7年8月25日,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又稱第十八集團軍。父親從隨營學校畢業,回到120師359旅717團一營二連任指導員。</p> <p class="ql-block">抗日戰爭時期的1937年9月,359旅參加了一二0師在陜西富平縣莊里鎮舉行的開赴抗日前線對日作戰誓師大會,第二天王震旅長率359旅旅部和七一七團,由由富平縣流曲鎮出發,經韓城縣伯林村東渡黃河,開赴山西晉北管涔山脈的神池、寧武地區,展開敵后游擊戰。奉命由自平社經靜樂進至岢嵐地區。收復了五寨、偏關、河曲、保德、神池、寧七城。此次反“圍剿”收復晉北七城,是一二0師獨立進行的。收復了七座縣城和大片國土,肅清了晉西北地區的敵人,穩定了晉西北的局勢。</p><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717團1營在忻州合索村北山與日軍交戰。這段時間父親突發高燒,被送到王家堡三五九旅醫院。得到白求恩大夫親自診治(確診傷寒)。1938年9月任717團3營特派員,參加了靈丘阻擊戰。團部和直屬隊駐忻州三交鎮遭敵人襲擊。團特派員袁福生和父親謝松柏帶領三營九連趕到三交鎮后山,掩護團部轉移。此次戰斗父親受傷被抬到醫院救治。出院后即參加了邱家莊伏擊戰、收復阜平城等戰斗。</p><p class="ql-block">1939年5月在上下細腰澗殲滅日軍五百多人,部隊受到聶榮臻司令員通令嘉獎。</p><p class="ql-block"><br></p> <p>抗戰時期繳獲的日本軍刀</p><p>在山西抗日前線時父親曾在忻縣、崞縣、代縣游擊支隊(簡稱忻、崞、代三縣游擊支隊)任副支隊長兼一大隊長,主要活動在敵后鐵路沿線。時間不長,一大隊六百多人補充到三五九旅,父親又調回七一七團三營任特派員。</p> <p>1939年9月,359旅奉命從晉察冀邊區調回陜北,擔負保衛陜甘寧邊區、保衛延安、保衛毛主席的光榮任務。1940年11月底,717團從陜北綏德出發,到達延安以東的南泥灣地區,駐防在臨鎮。1941年10月底,為消滅內蒙古黑梁頭之敵,一營(父親時任該營政委)奉命開進金盆灣騎兵大隊接收戰馬,步兵改騎兵,進駐延安東關飛機場。</p><p><br></p><p>照片中是父親和戰友龍回生</p> <h3>1941年夏日的一天,王震旅長親手給父親營里的通信班長王太和縫補衣服,并讓在場的同志 "轉告你們營長(既父親謝松柏),每人要有一個針線包"。僅僅五天時間,全營完成了一千個針線包的任務,并召開軍人大會,舉行了隆重的發放針線包儀式,同時還贈送了一些給團首長和機關。從此,針線包在八路軍中廣為流傳,成為我軍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h3> <p>1943年10月父親調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在上干大隊四中隊,任學員兼一區隊長。學習期間抽調到訓練部協助蘇聯顧問工作。并受命到敵占區用以貨換貨的辦法,為抗日軍政大學換回了冬衣所需的棉花布匹。</p><p>這期間,父親和在綏德地區工作的母親經戰友介紹相識相戀,結為革命伴侶。</p> <p>1945年4月,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在延安中央大禮堂接見359旅營以上干部。毛主席說:"你們在南泥灣開荒種地,同時保衛了陜甘寧邊區,獲得了雙豐收。現在你們要向華南進軍。。。在座的同志是播種機,播好種子,生根發芽,成長壯大,深入敵人中心去大鬧天宮"!朱總司令說:"你們都是"母雞",沿途要下好蛋,孵好雞娃子,不斷擴大自己的隊伍,把敵占區搞他個天翻地覆"。6月9日,在延安東關飛機場,南下二支隊以七一七團一營為前衛營,開始了新的征程。</p> <h3>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南下二支隊恢復359旅番號。9月中旬挺進東北,"肅清反動武裝,廣泛發動群眾,收繳敵偽武器和資料,發展部隊,接管城市"。1946年1月,與松花江第四分區合并,改為吉黑軍區獨立第一旅,擔負剿匪任務。1946年5月,吉黑軍區獨立一旅又改為359旅,修整后繼續剿匪,活捉了東北最大的匪首謝文東、李華堂等四個土匪頭子。</h3> <h3>1947年2月,359旅改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一師,父親從717團調到719團任參謀長。三下松花江南地區殲滅敵人。</h3><h3>1947年9月10日,在吉林敦化成立第十縱隊,原359旅改為第28師,歸屬十縱。10月父親調任十縱30師88團團長。勝利完成了黃花山、陳檀木、盤古臺阻擊戰等戰斗任務。</h3><h3><br></h3> <p>1948年2月23日,第十縱隊奉命攻殲遼寧省開原城,大獲全勝。繳獲敵人大量武器彈藥。這是此次攻堅戰中父親繳獲的手槍。手槍實物已捐贈給湖南桑植【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p><p><br></p> <p>這是父親關于此次攻堅戰戰利品的親筆說明手稿。</p> <p>1948年11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東北野戰軍改為第四野戰軍,第十縱隊改為第47軍,30師改為141師,88團改為421團。參加了平津戰役,奉命改編傅作義部兩個主力師。襄樊集結,解放宜昌,渡江作戰,追擊宋希濂兵團,攻克二峰關,解放重慶。</p><p>1950年1月,進駐湖北來鳳、湖南龍山,執行湘西剿匪任務。為便于軍地協調,盡快肅清匪徒,上級決定由父親兼任龍山縣縣長。位于湘、鄂、川三省邊境三角地帶的八面山,南北長約七十余里,東西寬約五至十里。此山拔地而起,都是懸崖峭壁,只有兩條羊腸小道。尤其是燕子洞,幾十年來土匪修筑工事苦心經營,揚言:"八面山將成為打不下攻不破的小臺灣"。</p><p><br></p> <p>1950年1月至5月底,父親的421團在龍山地區大小戰斗三十次,俘獲土匪五千余人,基本肅清了湘西歷史性的匪患。</p><p>1951年1月,湘西行政公署和湘西人民為了紀念湘西剿匪的勝利,特在湖南省沅陵縣修建了【湘西剿匪勝利紀念塔】。碑文中寫到 "。。。我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七軍,經苦戰東北,轉戰華北江南,繼又入川作戰,解放重慶,歷盡千辛萬苦,復于1949年冬,奉命進入湘西。。。。擔任肅清湘西土匪,發動群眾的艱苦而光榮的任務。全體指戰員積極剿匪,無山不上,無村不搜,雨淋日曬,披星戴月,風餐露宿,日以繼夜,忍饑挨餓,習以為常。經年余艱苦剿匪,全殲土匪八萬有余,解放湘西二十二縣,創造了湘西歷史上從未有的奇跡,為人民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p> <h3>1950年8月,父親調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該院是建國后中央軍委辦的第一所軍事院校。學院設高級速成系、基本系、外語系。父親被分配到高級速成系學習。該系學員為部隊正團至兵團級干部。</h3> <h3>1951年10月5日,赴北京參加國慶閱兵后留影。</h3> <h3>1952年7月12日,軍事學院高級系第四班四組全體同學畢業典禮(南京)。前排中間為父親謝松柏。父親家境貧寒,從未上過學。到高等軍事學府學習機會難得,困難也是可想而知。父親以攻克敵人的頑強精神攻克學習難關,于1952年7月以優異成績畢業。</h3> <h3>1952年7月畢業后,父親被分配到長春軍事師范學校任戰術系主任。學校的初始教學任務是訓練全軍院校的教員和領導干部,以后培訓在職營團干部和各級參謀人員。學校剛組建,既沒有經驗,也缺少教材和器材。父親和副主任、主任教員一起,用了半年時間,編寫了師、團兩級進攻、防御訓練教材。</h3> <h3>1953年7月,我軍首次進行多兵種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父親帶隊趕赴海城,承辦了演習中的教學、導演等各項具體工作。演習結束后葉劍英首長在講話中說:"這次演習是接近實戰的一次大演習,是各軍兵種聯合進行的一次成功的演習,達到了預期目的"。</h3><h3>照片拍攝于1955年,長春軍事師范學校(前排左一)</h3> <h3>1955年,父親被授予上校軍銜。</h3> <h3>時任長春軍事師范學校訓練部副部長兼教務處長</h3> <h3>1956年3月,接中央軍委命令,調父親到天水步兵學校任職。等到6月份長春軍事師范學校的應屆學員畢業后,6月底到達天水赴職。</h3> <h3>1956年6月,父親到天水步校任副校長兼訓練部長、校黨委常委、訓練部黨委書記。校長周智高既有理論水平又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父親把他當做自己學習工作的好老師!</h3> <h3>天水步校部分校領導</h3><h3>前排左起</h3><h3>副校長謝松柏 校長周智高 政委龍丙初</h3> <h3>父親在天水步校的辦公室</h3><h3>天水步校下設訓練部、政治部、校務部。</h3><h3>訓練部下設 <br></h3><div>學術研究組、戰術系、射擊系、兵種教研室、司令部教研室、器材科、繪圖室、印刷廠、修械所等。</div> <h3>天水步校主要培養步兵初級指揮員,野外訓練多。戰術訓練有較好的地形和完善的工事設施,教員隊伍素質也比較高。<br></h3> <h3>1961年,重慶軍事院校工作會議。</h3><h3>左三為父親謝松柏</h3> <h3>1961年7月,父親帶領天水步校學員四百多人,以長途拉練的形式到延安參觀學習,把以往的戰場作為實兵演習場。參加拉練的所有人全副武裝,從甘肅的天水出發,途徑天水二十里鋪、社棠鎮、陜西寶雞、臨潼、黃陵、洛川、洪村、介子河、茶坊鎮、勞山鎮等我軍與國民黨軍隊作戰的戰場遺址,按照當年的實際戰例進行演練。</h3><h3>前排中間者為父親</h3> <h3><font color="#010101">1961年8月到達延安。9月1日到達南泥灣,父親帶著學員們在359旅開墾的土地上種了五畝多小麥。這是父親回到當年717團一營駐地:南泥灣臨鎮石村。</font></h3> <h3>回到南泥灣,父親見到了當年的房東和村里的老鄉們。想起當年的大生產運動,父親營里的一連長劉順清是著名的勞動模范,為359旅贏得了 "戰斗是英雄,生產是模范" 的榮譽!</h3> <h3>總參謀部專門派八一電影制片廠一個攝制組跟隨拍攝《延安野營記》,學校給攝制組派了一輛中吉普車,派了12輛大卡車拉運彈藥、器材,另有兩輛吉普車作為指揮車和交通車。</h3> <h3>這次長途野營拉練歷時五十多天,在內戰、抗戰、解放戰爭時期遺留的戰場上,用實際戰例指導訓練。</h3> <h3>這次延安野營拉練開了 "把部隊拉出去進行野營訓練"的先河。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組拍攝的《延安野營記》在全軍院校和部隊放映,受到廣泛好評,毛主席在此次軍訓總結報告上批示 "這個辦法好",在全軍推廣了天水步校的做法。</h3> <h3>拉練途徑陜西黃陵 前排右二穿白襯衣的是父親謝松柏。</h3> <h3>1962年父親帶隊在天水市田家莊進行社教工作。父親為中間看書者。</h3> <h3>1962年10月,天水步兵學校改編為蘭州軍區步兵學校,中央軍委關于全軍軍事院校的編制裝備方案規定:步兵學校由單一訓練步兵的學校,改為訓練步兵、炮兵、工兵和通信兵等多兵種的軍、政、后干部的綜合性學校。父親被任命為蘭州軍區步兵學校校長。</h3> <p class="ql-block">1964年父親任蘭州軍區步兵學校校長時,和政治委員康應中在韶山參觀學習。</p> <h3>1966年暑假,父親帶著全家回到湖北來鳳漫水鄉豐鄉坪村。父親參加紅軍后,家里二十多口人被還鄉團殺害,所幸現在還有他哥哥的這兩個孩子。</h3> <h3>1966年10月——1967年2月,文化大革命中天水步校也開展了"四大"(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1967年2月步校停止"四大",開赴蘭州"支左",校黨委恢復了工作。父親調到軍區"支左"辦公室工作。</h3><h3>父親來到湖南韶山參觀毛主席故居。</h3> <h3>1968年4月后父親負責蘭州市的"支左"工作,并擔任蘭州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在蘭州軍區黨委的直接領導下,步兵學校在蘭州地區的"支左"中,保護了大批干部,維護了生產、工作和社會秩序,對維護大局起了很大作。</h3> <h3>從1968年開始,我們兄弟姐妹也陸續穿上軍裝,真正的走進了軍營。</h3> <h3>1969年初,中央軍委決定撤銷全軍軍事院校。1969年9月,中央軍委任命父親為甘肅省軍區副司令員兼蘭州警備區司令員。根據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和"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指示,重點抓蘭州市的戰備工作。</h3><h3>照片為父親在蘭州市人民防空訓練現場。</h3> <h3>1969年9月18日成立 "蘭州市人民防空領導小組",父親任組長。組織警備區、市人防辦相關人員對蘭州地區的地形、水系、交通等情況進行詳細勘察。制定《蘭州市人防工程四年規劃》。指導思想是"長期作戰、對空作戰、對地作戰、死守蘭州、支援戰爭。"</h3><div>1970年6月20日,父親在蘭州地區戰備動員大會上作戰備動員報告。</div> <h3>制定《蘭州市人防工程四年規劃》。指導思想是"長期作戰、對空作戰、對地作戰、死守蘭州、支援戰爭。"</h3><div>1970年6月20日,父親在蘭州地區戰備動員大會上作戰備動員報告。</div> <h3>從1973年---1976年,蘭州市的人防戰備工作發展很大,工事內 "防原子、防化學、防細菌" 設施逐步完善,人防工程維護管理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規。</h3> <h3>"打防結合、以防為主,平戰結合、以戰時為主,平地與進山結合、以進山為主,軍民結合" 是人防工程的原則。支干道與主干道連通,主干道與山洞連通,山洞與山洞連通。達到 "能躲藏、能打槍、能上課、能生活" 的要求。</h3><h3><br></h3><h3>父親和訓練中的女民兵們。</h3> <h3>1975年,父親因病住院治療近三年,1978年組織上安排父親擔任甘肅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很長一段時間負責政協日常工作。</h3> <h3>1969年9月18日成立 "蘭州市人民防空領導小組",父親任組長。組織警備區、市人防辦相關人員對蘭州地區的地形、水系、交通等情況進行詳細勘察。</h3> <h3>1982年——1983年,父親以主要精力抓民族工作和宗教政策的落實,解決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較好地落實了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也結識了一些少數民族、宗教界和文化藝術界的朋友。父親說這是他晚年生活的一大幸事。照片為父親和貢唐倉活佛。</h3> <h3>1979年12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甘肅省第四屆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合影。前排右起第五位為父親謝松柏。</h3> <h3>父親帶隊甘肅省政協考察團,到全國各地參觀學習考察。</h3> <h3>和政協同仁在一起</h3> <h3>七十年代,父母在廣州和宴福生、馬憶湘等老首長老戰友在一起。</h3> <h3>八十年代,父母的五泉山干休所小院綠樹成蔭繁花似錦。</h3> <h3>退而不休,父親在五泉山干休所和老干部一起商量工作。</h3> <h3>1996年,父親到北京參加【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六十周年老戰士座談會】,他如愿以償的登上了天安門城樓。</h3> <h3>1996年10月,和南泥灣359旅時的老搭檔鄭文翰一起,看望老首長王恩茂和夫人駱蘭。</h3> <h3>1996年10月,在北京看望長春軍事師范學校校長楊秀山及夫人尹月仙。</h3> <h3>1996年,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六十周年老戰士座談會】上,紅二方面軍的老戰友又見面了。</h3> <h3>父親和三個女紅軍:康瑞、馬憶湘、蘇正明</h3> <h3>紅六軍團老戰友在北京中南海豐澤園</h3> <h3>父親和老戰友石俠看望老首長方強司令員</h3> <h3>父親和部隊代表在一起</h3> <h3>1996年,父母在北京</h3> <h3>九十年代,父親筆耕不綴,撰寫回憶錄</h3> <h3>2000年,新世紀開年,父親的回憶錄出版了!</h3> <h3>2000年,迎接新世紀的到來!</h3> <h3>2004年2月,省政協祝賀父親九十華誕</h3> <h3>2004年,慶賀父親九十華誕!</h3> <h3>2005年,慶祝抗戰勝利六十周年。</h3> <h3>2006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收到來自家鄉的問候。</h3> <h3>2007年春節,回家和爸媽一起過年,好幸福啊!</h3> <h3>1955,被授予三級八一勛章</h3> <h3>三級八一勛章</h3> <h3>1955年,三級獨立自由勛章</h3> <h3>三級獨立自由勛章</h3> <h3>1955年,三級解放勛章</h3> <h3>三級解放勛章</h3> <h3>1955年</h3><h3>三級八一勛章</h3><h3>三級獨立自由勛章</h3><h3>三級解放勛章</h3> <h3>中華人民共和國勛章證書</h3> <h3>1988年,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h3> <h3>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h3> <h3>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證書</h3> <h3>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證書</h3> <h3>解放東北紀念</h3> <h3>華北解放紀念</h3> <h3>解放華中南紀念章</h3> <h3>解放西南勝利紀念</h3> <h3>湘西剿匪勝利紀念</h3> <h3>努力學習 保衛祖國</h3><h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h3> <h3><font color="#010101">200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font></h3> <p>茫茫天地間,親愛的爸爸媽媽漸行漸遠漸無書。。。</p><p>勇敢堅強的父親,我們永遠的榜樣!</p><p>慈祥善良的父親,我們永遠懷念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源| 双辽市| 阳江市| 尖扎县| 城口县| 庄浪县| 福建省| 仪征市| 宜良县| 靖边县| 福建省| 龙海市| 佛冈县| 丰都县| 台前县| 成都市| 监利县| 贵港市| 贺州市| 汉寿县| 潼南县| 沅江市| 青阳县| 凌源市| 柏乡县| 贵德县| 阳朔县| 社旗县| 海门市| 运城市| 格尔木市| 谢通门县| 乌海市| 隆林| 娄底市| 济源市| 涿州市| 蕉岭县| 芦溪县| 镇沅|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