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康山群<br></h3><h3>康山情</h3><h3>六十載春夏秋冬</h3><h3>今天</h3><h3>緣聚中匯</h3><h3>歡聚中匯</h3><h3>圓夢</h3><h3>敘情</h3><h3>傳承礦工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六十年彈指一揮間</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再聚首互訴礦友情</div> <h3>竺水清書記講話</h3> <h3>黃誠礦長激情演講</h3> <h3>群主夏志儉倡導</h3><h3>重走康山路</h3><h3> 再續康山緣</h3><h3> 傳承康山情</h3> <h3>義工負責人鄒忠元老師風采依舊</h3> <h3>鄧最新 竺水清夫婦 鄒忠元合影</h3> <h3>鄧最新 鄒忠元</h3> <h3>祝有香 夏志儉合影</h3> <h3>吳海風 程前景</h3> <h3>志愿者班子:陳全榮 葉鋒 鄒忠元 姚惠芬 吳海風</h3> <h3>劉西剛 王天偉</h3> <h3>王永鍵 鄒忠元</h3> <h3>老前輩們</h3> <h3>發小們</h3> <h3>王忠蘭和程前景</h3> <h3>老友喜相逢</h3> <h3>黃光福 龔木森 黃誠</h3> <h3>朱聚年 龔木森</h3> <h3>礦二代歡聚一堂</h3> <h3>朱惠強 朱麗珍 吳建平</h3> <h3>李正元夫婦和臘梅阿姨</h3> <h3>朱平 傅小安 周健 邱蓬萊</h3> <h3>姐妹們開心</h3> <h3>久別的人</h3> <h3>發小合影</h3> <h3>白衣天使們</h3> <h3>呂鋒濱 宋一良 和礦三代</h3> <h3>電工師傅們</h3> <h3>袁發娥 周玉蓉</h3> <h3>程前景 林麟</h3> <h3>花王</h3> <h3>激動時刻</h3> <h3>“老姐,你還好嗎”</h3> <h3>章根香 朱小康</h3> <h3>朱榮生</h3> <h3>華老師 祝蘭香</h3> <h3>老友們情系康山</h3> <h3>相聚60</h3> <h3>周錫生 邊金龍</h3> <h3>邊金龍 李林華 傅良友</h3> <h3>吳海浪</h3> <h3>朱小康與礦三代</h3> <h3>高士宏 羅張興</h3> <h3>志愿者服務中</h3> <h3>《我的老家在康山》演唱者:朱小康</h3> <h3>黃誠礦長夫婦和小可愛</h3> <h3>財政大臣</h3> <h3>發小</h3> <h3>同學再聚 開心一刻</h3> <h3>陳近仁夫婦 陳昆森夫婦</h3> <h3>鄧木泉與姐妹花</h3> <h3>欲向眾芳爭俏麗,東風一別三十年</h3><div>妝臺常看朱顏色,鏡內頻催容貌黃</div><div><br></div><div>借的梨膏涂白玉,買些桃脂點紅妝</div><div>韶華雖逝當年樣,聚會依舊蓋群芳</div><div>——查富民</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感謝中匯大酒店總裁、礦二代</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王天偉先生對本次活動的贊助!</font></b></h1> <h3>圖片以下載時間排序</h3> <h3>留下牽掛身影</h3><div>記住一世情緣</div><div><br></div><div>康礦六十周年大團圓!</div><div>2018-6-17值得紀念的日子!</div><div><br></div><div>曾經烽煙寫輝煌,</div><div>如今歲月憶蒼茫!</div><div>雖然礦沒了,廠沒了,</div><div>但我們的康山精神是永存的!</div><div><br></div><div>我們熱愛腳下這片土地,那是我們父輩為之奮斗一生的地方,也是我們礦二代出生成長乃至工作的處女地,這里的一切一切都傾注我們的情感與眷戀,無論時代如何變幻,愛你的情結永遠烙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珍藏!</div><div><br></div><div>離開,是迫于生計;不舍,是情感深厚。我的點滴,你見證;你的厚重,我知曉。你對我疼愛有加,我對你鐘情如初。康山,對這的一草一木,我們相互了解彼此擁有。無論身在何方,心早已不離不棄…</div><div><br></div><div>駱月琴</div> <h3><font color="#010101">背景音樂《我的老家在康山》,演唱:礦二代草根藝術家朱小康</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巜又到6.17》</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鄒忠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06.17</p><p>二年前的6月17日,恰好是“父親節”。我們一般不過洋節,但2018年6月17日的這個“父親節”我們為康山煤礦的“父親們”熱熱鬧鬧地過了一個非同一般的“父親節”。 </p><p>光陰如梭,回憶下這個特殊“父親節”臺前幕后的一些事,以饗各位群友。</p><p>一</p><p>我加入“情系康山”群,是吳海風介紹的。隨著康山地區的開發,煤礦的老“地盤”一天天被蠶食,面貌是“日新月異”了,但“鄉愁”無處安放了。一天,我向吳海風抱怨,吳老師夸口“一鍵可解百愁”,當即拉我進了群。于是,我就像“地下黨”找到了組織,走進了“康山人的精神家園”。在德高望重的夏工領導下,那時群友已有好多了。人太多,打了招呼后,就被“淹沒”了,所以,我“只看不說”,“鄉愁慢解”。</p><p>在群里,印象最深的是經夏工提議,要在2018年上半年趁康山煤礦60周年之際搞一個“康山人大聚會”,一群老同志熱情很高。我暗暗地捏了一把汗,因為人太多,特別是年紀大的人太多。但老同志們似乎毫不在意,籌備組都成立了,有人戲說“骨干成員平均年齡82,智能手機一只半”。眼看著“勸他們不住”,我就在想“我能幫助做點什么?”</p><p>時間到了2018年的5月20日是周末,下午沒事,掛在群上照例看著大家聊。也許是“鄉愁”灌多了,“靈感突現”,我把董文華的成名曲,著名的《春天的故事》的歌詞改成了《康山的故事》發到群里。當時的詞是這樣的</p><p>康山的故事</p><p>(為康山煤礦60周年而作,獻給為康山建設貢獻青春的老前輩和同志們)</p><p>(仿董文華原唱《春天的故事》</p><p>原詞作者:蔣開儒 葉旭全 改編:鄒忠元)</p><p>1958年,那是個盛夏,</p><p>一群年輕人在康山的荒坡上挖了一口井。</p><p>神話般地樹起高高的井架,</p><p>奇跡般地將“烏金”運天下。</p><p>春雷啊喚醒烏象壩,</p><p>青春啊忘情地揮灑。</p><p>啊!康山,康山。</p><p>我奉獻了此生大好青春年華,</p><p>我留給你此生最美人間芳華,</p><p>帶走一生說不完的“情話”......</p><p>2018年,又是一個盛夏,</p><p>一群老人在煤礦的舊址旁再敘舊情。</p><p>西苕溪深情喚你回家,</p><p>立新井還有當年的“涂鴉”......</p><p>春風啊吹綠了獅子山崖,</p><p>春雨啊滋潤了當年“舊家”。</p><p>啊!康山,康山,</p><p>你展示了一幅新時代的圖畫,</p><p>你展示了一幅新時代的圖畫,</p><p>捧出萬紫千紅的當下。</p><p>啊!......</p> <p>發出后,因為臨時有事,我就開車出門了。晚上回來,上群一看,一片點贊,不免“沾沾自喜”一番。半夜我收到吳老師的信息說,“這歌是可以唱的”,她已經聯系學生試唱。我對音樂一竅不通,天生五音不全,對“唱”很“無奈”,也就沒有在意。</p><p>23日,吳老師的“嫡系學生”唱歌小有名氣的朱小康加了我的微信和我討論“唱”的事情,他對改動我的歌詞頗有顧慮。我的意見是:只要對你的唱有利,不要顧忌我原來的詞,怎么唱順口就怎么改,小康如釋重負。于是,就有了5月24日下午小康微信上發給我的第一版5分13秒的《全民K歌》平臺上套錄的有《春天的故事》字幕和背景的朱小康唱的《康山的故事》。</p><p>就一天多時間,這歌能唱成這樣,我很震撼,對他們的能力由衷的佩服!兩年多了,我還保存著這個“處女作”的電子檔,還能放。由詞變成歌,吳海風功不可沒,沒有她帶著小康細細的打磨就沒有后來的效果,5月28日,他們甚至一整天在遞鋪廣和茶樓反復的修改反復試唱。我的原詞早被改掉七七八八,但唱的效果反而更好了!</p><p>《康山的故事》這個歌,后來出了許多版本,有男聲的,有女聲的,還有男女聲的。特別是“莫小莫”的女聲版,的確是專業的唱法,連我這樣的外行都能感覺出它的不同。</p><p>一篇“信手涂鴉”的歌詞,能引發這么一連串的響應,不能不說這是“鄉愁的回聲”。</p> <p>二</p><p> </p><p>如果說吳海風是《康山的故事》的催生婆,那么,新界面就是它的“奶爸”。吳老師對我說“在我和小康琢磨歌詞前,小康和新界已經改過一稿了”。</p><p>在這以前我壓根不知道“美篇”是何物。5月28日群里出現了新界面的美篇《情系康山》。它以大量老照片配以老同事們即時創作的“回憶文字”,以朱小康唱的《康山的故事》為音樂背景,著實勾起了同事們的記憶,讓大家過足了“懷舊”的癮。一時間新界面和他的《美篇》大火,5月29日就閱讀量30000+。</p><p>這個《美篇》帶著這首歌傳遍大江南北,甚至飄洋過海。</p><p>我孩子那時在四川成都讀書也收到了這個《美篇》。問從何而來?答“安哥轉發的”。“安哥”就是“康二代”張志安。他在廣州中山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做教授并院長,這也為他后來做《筑夢康山項目》埋下了伏筆。這是后話,暫且不說。據說最遠傳到了澳大利亞,這也不奇怪。因為據我所知,同事里有子女在澳定居。現在網絡如此發達,傳播速度之快超乎想象!</p><p>新界面的《美篇 情系康山》圖文并茂。他匯集了當時可以收集到的幾乎所有的康山煤礦老照片。許多照片都是第一次見到,極有史料價值。每一張照片背后幾乎都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所以它很能勾起人們的回憶,引起人們的共鳴。</p><p>值得一說的是新界面等人收集的大家自己創作的文字作品,超乎我的想象。連80高齡的老領導黃誠礦長和姚師傅都“操刀上陣”了。關鍵是沒人動員,沒有征文,都是自發的,所以最能體現大家的真情實感。就連活動的主題詞“重走康山路,再續康山緣,傳承康山情”,也是從群里的聊天記錄里提煉出來的。</p> <p>我認為這些文字中,最勾人的標題是:《康山,一世情緣》。寫得最規范的是《詠康礦》,它的內容如下:</p><p>詠康礦</p><p>青山繞三井,鐵塔入云天。</p><p>微光透千里,坑道立微塵。</p><p>風鎬隆隆響,烏金滾滾存。</p><p>奮起萬鈞力,鑄就康礦魂。</p><p>知名度最高,被引用最多,估計會“傳世”的是長天的這一段:</p><p>記憶,或深或淺,</p><p>思念,或濃或淡,</p><p>歲月,或近或遠,</p><p>在記憶的長廊里,</p><p>有一些瞬間,經歷時沒有什么特別,</p><p>回憶時卻勝千言萬語!</p><p>這或許就我們共有的“康山情結”吧。</p><p>“617”活動后,以此為題材的《美篇》出了一大批。大家公認做的最好的是浦之源兄妹的兩篇。而浦之源這《美篇》開首就是長天的這段話。617的簽名墻的背景畫配的文字也是這段話,那天有這么多人在這里拍照留念,它的曝光度爆棚。受我們的影響,從康山文創街區到退管辦路口的墻上的招貼畫也是這段文字。有趣的是由于我的疏忽,簽名墻上“康山情結”錯成“康山情節”,康山文創街區的設計者也跟著錯,反映了幾次都改不過來。</p><p>真的是“錯別字上墻”了!長天的是“傳世之作”,我的就是“傳世之錯”!</p> <p>三</p><p> </p><p>隨著新界面《美篇》的傳播,有的“康一代”的老年人特地買了智能手機,以便于聽歌和看老照片。許多“康二代”的中年人紛紛加入夏工的微信群。“情系康山”群天天熱鬧非凡,人氣爆增,入群的人數一天天往上竄,最高時人數幾乎接近極限人數500。</p><p>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令人擔憂了。因為500人的大群本來就是網警的一條警戒線。據我在群里的觀察,盡管群主夏工多次公布“群昵稱”(群里名)和群友真實身份的對照表,每次總有一些人對不上號。這些“不明身份”的人,不能說個個都身份特殊,至少有幾個肯定是像現實社會里的“便衣警察”。另一方面,90年代以后,康山煤礦一直是市縣兩級政府的“維穩重點”。特別是1992年10月體制下放到安吉以后,縣里各級組織對這個從市里下來的“大包袱”“消化不良”,一有風吹草動就神經過敏,反應過度。事實上也是,因為這批人實在太特殊。一是老資格的人太多,58年7月份成立的老國企歷經省屬市屬縣屬。最早的一批老干部就是背著“木殼槍”的南下干部。二是這行業太特殊,煤炭企業在浙江本來就少,塊頭大點就浙江長廣和康山,接觸過粉塵的人可能會得矽肺,需要終身檢測。三是人員太集中,國企改革后,大部分都實行社會化管理了。說白了,國家為了減少麻煩,一句“社會化管理”就把這些“容易鬧事”的人都分散了,他們都在各個社區被“稀釋”了。康山卻不然,60年來除了自然淘汰外,大部分老同志還集中在一個地方,還有一個縣財政出錢政府下屬的“退管辦”,天天為他們服務著。這種情況在浙江是絕無僅有,全國也少見。</p><p>在這個節骨眼上,竟然要搞什么“康山人大聚會”,政府“有關部門”肯定“頭大了”,但又不好明說。所以,他們的策略就是拖,盡情的施展機關作風的“太極功夫”和花拳繡腿。但老同志們仍然“老天真”,他們“肆無忌憚”,定了聚會時間是6月17日,沒有別的意思,就是端午節,又是周末,子女放假,大家都方便,“來的人多”。</p><p>最難受的是退管辦了。端政府的碗要受政府管。維穩是各級黨組織的天然義務,“不出事”就太平。有關部門領導的態度,誰都看得出來。另一邊,老同志們緊鑼密鼓,微信群里熱火朝天。真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p><p>政府里面有高人。</p><p>6月初是退管辦按慣例定期的職業病普查周。定期進行矽肺普查是接觸過粉塵職工的法定權利。康山煤礦四五百名有資格接受檢查的人,退管辦都一一發出書面通知,每次的“實到率”幾乎100%,也是一次“小聚會”。今年似乎有點不一樣,大家對“大聚會”有點期待,但又說不準聚還是不聚,反正各種消息蠻多的。</p><p>這期間,有個姚師傅叫他“小劉”的,被做了一次“大頭菜”。據說“小劉”對“矽肺工人的待遇問題有點意見”,就趁大家來康山拍片子時征集大家的簽名,準備“信訪”。這種事在康山煤礦以往司空見慣的,許多老同志“信訪”“上訪”都很擅長。1990年代末,湖州市政府分管群眾來信來訪的副秘書長馮憲,有一次和我聊起一些礦里老同志的名字比我還熟悉。本來是一樁小事,這次不行了。“小劉”被警察叫到派出所“訓誡”了。據說,民警還給他放了錄像,你征集簽名“有圖有真相”,我們現在是“智慧城市”加“智慧警務”,到處都是“天眼”!</p><p>所以,我說“政府里面有高人”,這時候把“小劉”拉出來,就是要向這次“康山人大聚會”發出強烈的信號。姚師傅口中的“小劉”只不過是被捉的一只“雞”而已,他們在乎的是他背后的一大群“猴子”。</p><p>這讓退管辦太尷尬了。本來準備在矽肺普查這件大事搞完以后,騰出手來,有精力處理“大聚會”的事。現在鬧出這么一檔子“殺雞敬猴”的事,簡直把退管辦“擠扁了”。真心說,退管辦葉鋒書記他們倒真心想幫老同志做成這件事的,這從事前事中他們的表現都看得出來,特別是6月17日那天下午,活動主場就到了康山。所謂的“重走康山路,再續康山緣,傳承康山情”,重點還是在康山,沒有他們承擔“回康山”的事務,這活動就“空芯了”。</p><p>問題是當時情況下,他們有勁使不上,退管辦“很難辦”!</p> <p>四</p><p>我不知道”志愿者“這個詞是誰發明的,估計是外來語。</p><p>這詞用在我們的“617聚會”很貼切。志愿者們一出現,政府有關部門“就坡下驢”了,退管辦也“好辦”了。這叫“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p><p>聚會的大量服務工作都是“志愿者”們完成的。因為都是“志愿者”,沒有人發動和動員,都是自發自愿來的就避開了退管辦的尷尬,出了事政府也沒直接責任。也正因為“自發自愿”大家都萬分的盡心盡力,把這事當成“自家的事”當成“孝敬咱爸咱媽的事”。這事就好辦了!</p><p>“617聚會”當天中午參加聚餐的是385人40桌,下午參加活動年紀最大的是93歲的許老伯。那天,我站在中匯酒店二樓的欄桿邊往下看,人頭攢動,大家都穿著“情系康山”的大紅文化衫,就是一片紅色的波濤。席間,原來子弟學校的老同事胡老師對我說,本來我以為,60周年聚會也就是大家見見面吃吃飯。我身體不好,眼睛幾乎看不見了,擔心這樣的聚會對我意義不大。想不到內容搞得這么豐富。我“聽”了你們的文藝節目很生動,氣氛很感人。對康一代,康二代還有康三代一起登臺,他感慨不已。</p><p>總之,聚會很圓滿。就是我聯系的集體照沒拍好,人稱“一團番茄醬”!</p><p>政府方面也很給力,據說在活動主場的中匯酒店那天有15名便衣警察混在人群里做“保衛工作”,我們當然認不出來,無法證實真假,但要求留一桌飯是真的。還據說下午康山有五名便衣警察在活動,全天縣局還有35名警察為“康山人大聚會”備勤。雖然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但還是要“感謝政府”給我們這樣的待遇。</p><p>我在康山工作22年,大好青春年華都在那里度過。我有幸親歷了1988年8月的康山煤礦30周年大慶(我有回憶文章《我所經歷的康礦30周年大慶》),這次又和大家一起做了一回志愿者,親歷了康山煤礦60年的“康山人大聚會”。上次我30虛歲,這次我60虛歲,都是重要的人生節點。這么巧合的人生經歷,全康山也許就我一人了,我真是和康山有緣。</p><p>30年前的康礦30周年大慶,我要感謝徐中柱礦長(他一月份去世后我也有文章《悼念徐中柱廠長》紀念他),是他任命我為礦慶籌備辦公室主任,在他的領導下我得于發揮聰明才智,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自己。</p><p>30年后的“617聚會”我要感謝夏工,是他在一年前就提出“康山人大聚會”,是他要我做志愿者的負責人,才有了這次為大家服務的機會。每一階段的工作安排都是我們四人(吳海風,姚惠芬,陳全榮和我)討論后提出方案,向他和黃礦長姚師傅匯報同意,都是他定稿在“情系康山”群里發布的。夏工是大聚會的總策劃和總指揮。沒有他提議就沒有這次大聚會,沒有他也搞不成這次大聚會。</p><p>當然要感謝全體志愿者,特別是“康礦抒懷”群里的群友們是這次志愿者的骨干所起的作用無可替代。</p><p>人老了,一切都看淡了,但豐富的人生經歷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有些東西,特別是一些特殊的人生體驗用錢買不來的。所以我特別珍惜和大家一起做這回“志愿者”的經歷。寫這篇文章也是為了給這事做個小結。</p><p>假如,我們還能經歷康礦80年或者90年,</p><p>我一定再和大家做回志愿者,</p><p>我也一定再改一首歌詞。</p><p>再改歌詞,我決不讓吳老師找人來唱了,</p><p>我自己唱!</p><p>不,我自己-----請人唱!</p><p>呵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美姑县|
澳门|
昂仁县|
乃东县|
墨脱县|
阜阳市|
景宁|
佳木斯市|
鹰潭市|
瑞金市|
阿克|
安顺市|
英吉沙县|
睢宁县|
宁都县|
吉林市|
鄢陵县|
晴隆县|
耒阳市|
荣昌县|
松潘县|
长宁县|
平塘县|
淮北市|
遂昌县|
舟曲县|
阿克陶县|
桑植县|
阳信县|
宜春市|
闽清县|
财经|
伽师县|
仙桃市|
霍邱县|
陇南市|
罗甸县|
伊金霍洛旗|
略阳县|
饶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