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翠花石橋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龍泉鄉(xiāng)龍泉村(老街)北的澧河之上,是黃河以南歷史最久的石板橋之一。為我國古橋建筑之精華,已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h3> <h3>據(jù)有關史料記載,該石橋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清乾隆年間,橋北呂莊村的呂氏對石橋進行修建,時稱呂橋。后來橋南的董氏重新修葺此橋,呂橋改名為董家橋。呂、董兩家為橋名一事訟至縣衙, 知縣郭巖判:“為民涉水之便,行善也……”此橋遂改名善橋。后來知縣廖思芳平叛有功,擢鎮(zhèn)江知府,廖思芳經過此橋,適值陽春三月,見兩岸柳翠花紅,景色宜人,興致大發(fā),贊為“翠花橋”,其名沿用到今。</h3> <h3>近期受“快手”直播推手熱炒,多家網紅在此直播,周邊群眾也來蹭個熱點,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橋”。</h3> <h3>翠花橋為柳木樁基,青石板結構,兩側無橋欄, 橋35孔,全長60米、寬5米,高1.6米。每孔有五塊數(shù)噸重的石條鋪就,石條與橋墩之間均有鐵條連接固定,車轍下的兩塊為花崗石條,極為耐軋。橋面共有175塊青石,石板長1.3m,石板與石板間皆有鐵釘固連。橋墩有龍頭雕刻,逆水排列,昂首瞪目,張口卷須,除可增加大橋的美觀外,重要的是起到分水作用,減少洪水對大橋的沖擊力,降低其對大橋的破壞力度。 歷史上,地方政府和百姓曾多次對翠花石橋進行修繕。</h3> <h3>翠花石橋氣勢雄偉,造型美觀,雖逾百年,依然堅固醒目,實為我國古橋建筑之精華,已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靖县|
武宣县|
四会市|
平度市|
曲周县|
清徐县|
长汀县|
漾濞|
加查县|
通海县|
禹州市|
乾安县|
龙泉市|
昂仁县|
迁安市|
德惠市|
绍兴县|
田阳县|
石家庄市|
安宁市|
德州市|
内江市|
塔城市|
吴桥县|
英山县|
中超|
和林格尔县|
名山县|
古丈县|
华蓥市|
靖江市|
西昌市|
隆回县|
庆元县|
镶黄旗|
桐乡市|
江源县|
奉贤区|
文安县|
娱乐|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