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新圣女公墓是歐洲三大墓地之一,位于莫斯科的西南部,與新圣女修道院僅一墻之隔。它建于16世紀,最初是修女的墓地,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婭公主曾被囚于新圣女修道院,死后也葬于此,后逐步發展為教會上層人物和沙皇貴族安息之地。1923年始,漸成為名人公墓,2.6萬多俄羅斯各歷史時期的政治、藝術、文學和各行各業的知名人士,都葬于新圣女公墓。公墓雖葬的都是名人,可在墓碑上卻只刻有生卒年月,無任何文字陳述,所有亡者的功與過,皆由后人評說。</h1> <h1>小時候,老人講的鬼怪故事,令墓地在中國孩子的心里成為幽靈和鬼魅出沒的地方,令人恐懼;中國的墓地又承載著人們對亡者的思念、痛苦與悲傷,令人不愿前往。而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卻以它幽靜的環境,尤其是藝術家設計的墓碑、雕像與亡者精神的絕美結合,呈現了整個俄羅斯的歷史,構成了俄羅斯獨特的墓園文化,給予奠拜者以一個俄羅斯歷史博物館、精美的美術雕塑藝術館之感。在此,能深刻地感受到俄羅斯偉大的民族精神,不會為亡魂而悲傷,只有對他們的崇拜和敬仰。</h1> <h1>這是一座名人的家族墓,一家三代共葬一處。</h1> <h1>這好像是一座名人的夫妻墓,每一座墓都有著一段傳奇的歷史典故。</h1> <h1>這座家族墓底座的兩位亡者占據位置小而不顯著,其中間者為名人,可惜不識俄文,不知有什么故事。</h1> <h1>亡者曾榮獲兩枚勛章,不是位一般人。</h1> <h1>新圣女公墓2.6萬多的名人墓,組成了一部厚重的俄羅斯歷史教程,時間太短,在導游的引導下,僅瞻拜了不到20座。雖公墓都是名人,因不識俄文,僅匆匆一視而過,只能感嘆墓園的幽靜美麗的環境、精美的雕塑藝術以及絕妙的墓碑藝術構思。</h1> <h1>葉利欽(1931一2007),俄羅斯聯邦第一任總統。他的墓碑造型為一面飄揚的俄羅斯三色國旗,其中白色的大理石來自中國,藍色威尼斯馬賽克產自意大利,而紅色的斑巖出自巴西。墓碑右側石磚上鑲嵌著一個東正教十字架,意喻著他一生兩大貢獻一一在俄羅斯恢復了三色國旗和恢復了東正教信仰。其實他還有第三大貢獻,即發現普京,并薦普京接任俄羅斯聯邦總統。</h1> <h1>據說這三棵小樹的地方,是普京總統為自己百年之后選擇的墓地,它與葉利欽墓隔一條小路對面而望。</h1> <h1>赫魯曉夫(1894一1971)的墓碑是由黑白兩色的花崗石幾何交叉而成,他的雕像置于其中,暗喻他矛盾的黑白人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有著理不清的功與過。</h1> <h1>前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1909一1989),在全球知名十大外交家中名列第九。他從不明顯依隨任何特定的政治路線和政治派別,卻又能勝任一個令人尊敬的使者和發言人的角色。墓前雕像凸凹兩面的設計,正彰顯了他兩面人的外交特點。</h1> <h1>賴莎.戈爾巴喬娃(1932一1999),前蘇聯戈爾巴喬夫總統的夫人,是她開了前蘇聯第一夫人走向公眾、陪同總統外訪的先河。1999年查檢患白血病,仍致力公益事業,通過媒體籌款興建兒童白血病醫院,在前蘇聯人中享有較高的聲譽。她全身雕像旁盛開鮮花的地方,是戈爾巴喬夫給自己預留的墓地。</h1> <h1>賴莎.戈爾巴喬娃全身塑像的后面是墻墓。</h1> <h1><font color="#010101">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列別德將軍(1950一2002)有著傳奇的一生。他是前蘇聯解體后的政治、軍事強人,頭腦聰明,處事果斷,在阿富汗戰爭中立有戰功。他協助葉利欽登上了俄羅斯聯邦總統的位置,卻后又與葉利欽反目成仇。在1996年、2000年兩度競選俄羅斯聯邦總統,均分別敗于葉利欽和普京。2002年乘直升機參加滑雪場落成典禮,飛機失事去世。</font></h1> <h1>王明(1904一1974)之墓,被人稱為“共產國際的寵兒王明"。</h1> <h1>孟慶樹(1911一1983),王明的夫人。她與女兒王芳妮的墓與王明墓隔條甬道斜對相望,據導游講,因感情不合而分葬。</h1> <h1>雕像前的播音話筒,墓碑上的電波——這是前蘇聯功勛播音員尤里.鮑里索維奇.列維坦墓碑形象。衛國戰爭期間,他那震撼人心的播音,令德國法西斯心驚膽寒,卻令蘇聯軍民人心振奮,奮勇殺敵。</h1><h3><br></h3> <h1>拉夫里洛維奇,一位坦克炮設計師。衛國戰爭時期,他設計的能穿透10厘米厚的穿甲炮彈,在俄德坦克大戰中發揮了巨大的摧毀力,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立下了戰功。設計師將他的墓碑設計成一塊厚10厘米彎曲鋼板形狀,中心有3個穿甲炮彈穿擊孔,以示穿甲彈巨大的穿透力。這種以墓碑設計形象來展示亡者生前的工作特性和功績,充分顯示了新圣女公墓的墓園文化特質。</h1> <h1>卓婭(1923一1941),絞刑架上臨終前的形象。德軍的殘暴,激起了蘇聯紅軍和蘇聯人民的極大憤怒,斯大林下令,殺害卓婭的德軍部隊不接受投降,一律格殺無論!</h1> <h1>卓婭的弟弟舒拉(1925一1945),是一位坦克兵指揮官,二戰勝利二十多天前為國捐軀,血灑疆場。卓婭和舒拉的母親就安息在舒拉墓旁。</h1> <h1>米哈伊爾.波塔波夫上將(1902一1965),衛國戰爭首月,成功地指揮蘇聯第5集團軍英勇抗德。1941年在戰斗中受重傷被俘,被俘期間他恪守尊嚴,決不叛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返回莫斯科,斯大林高度贊揚了他的勇氣和毅力?;貒罄^續在軍中服役,曾獲多枚勛章和獎章。</h1> <h1>阿尼諾夫.列阿尼德.謝梅科維奇(1908一1978)是俄羅斯一位婦產科大夫,他的醫術高明,無論多復雜、危急的難產,在他手里都能順利接生。二戰期間,在防空洞、在戰火紛飛的惡劣環境下,他順利接生2000多名新生兒,由于他卓越的功績,榮獲俄羅斯社會主義勞動者稱號。</h1> <h1>費多爾.伊萬諾維奇.夏里亞賓(1873一1938),俄羅斯男低音歌唱家,被譽為世界的低音歌王,中國音樂愛好者所熟悉和喜愛的《伏爾加河船夫曲》是他所首唱。曾受國內激進派迫害流亡國外,去世46年后遺骸從巴黎遷回新圣女公墓,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h1> <h1>尤里.弗拉基米洛維奇.尼席林(1921一1997)是莫斯科大馬戲團的創始人,還是一位奇才,極具喜劇藝術天賦。他是馬戲團團長,又是馬戲團小丑主演;他是電影演員,演過很多喜劇片和其他影片;他還當過電視主持人;更讓人驚奇的是他還是一位詩人。尼席林獨身一生,與愛犬為伴。據說在他離世的當天,愛犬也隨他而去。</h1> <h1>喜劇演員波里斯.布魯諾夫的雕像靠站在舞臺的幕布旁,仿佛正在進行著永不閉幕的演出。</h1> <h1>加林娜.謝爾蓋耶夫娜.烏蘭諾娃(1910一1998),為前蘇聯著名的芭蕾舞演員,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她主演的《天鵝湖》《羅密歐與朱麗葉》《灰姑娘》等芭蕾舞劇譽滿全球,曾多次率團到中國演出。先后獲得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功勛演員、人民演員等光榮稱號。墓碑上她那白天鵝優美的舞姿,留下美的永恒記憶。</h1> <h1>阿爾巴特大街,是莫斯科市中心緊鄰莫斯科河的一條古老步行街。街寬10米,長約1000米,街面鋪著灰色石磚,配以赭紅色磚圖案;步行街的兩旁珠寶店、禮品店、百貨店、咖啡館及啤酒館鱗次櫛比;街上有民間藝人擺攤,販賣他們自繪的油畫和自制的俄羅斯手工藝品,如是盛集之時,還會有街頭藝人表演和街頭現場繪畫,這些場景,仿佛是展示在我們眼前的一幅古樸與時尚交融匯合的異國風景畫。但阿爾巴特大街最吸引我的,卻是它那深厚濃郁的歷史底蘊。</h1> <h1>有據可查阿爾巴特大街始于1493年,最早為阿拉伯商人聚集的市場,居住的大多為手工藝者。至18世紀,它逐漸成為富商、貴族區,托爾斯泰、果戈理、梅爾尼科夫、普希金、雷巴科夫和世界進入太空第一人加加林,都在這兒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也使阿爾巴特大街充滿了懷古憶昔、時尚追求的浪漫氣氛。雷巴科夫的小說《阿爾巴特大街的兒女》,更將阿爾巴特大街推向了世界。</h1> <h1>阿爾巴特街53號,曾是詩人普希金和他的夫人一一圣彼得堡第一美人娜塔麗婭的愛巢。故居的東側有一尊他們當年婚禮的青銅雕像,那是在1999年為紀念普希金誕辰200周年而建。</h1> <h1>阿爾巴特大街首飾店前歡迎顧客的"俄羅斯熊"和"俄羅斯小姑娘"。</h1> <h1>"俄羅斯熊"憨態可鞠,"俄羅斯小姑娘“天真爛漫。</h1> <h1>誘人的阿爾巴特大街的啤酒。</h1> <h1>1小時的游覽時間太短,一路只顧匆忙逛街,遺漏了一些景致的觀賞和拍照。剩余十幾分鐘就要離開,在俄羅斯阿爾巴特古老步行街上,沒時間也要浪漫一把一一用6分鐘空口喝完一扎阿爾巴特美味啤酒,留下了難忘的留影。</h1> <h1>干杯!</h1> <h1>導游告訴我們,5月9日紀念二戰勝利73周年閱兵式,明天8號參觀克林姆林宮的計劃仍可進行,這真是一個好消息,對明天的游程充滿期待。</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监利县|
武汉市|
周宁县|
古丈县|
澳门|
武陟县|
集安市|
专栏|
乌拉特前旗|
凤山市|
台南县|
右玉县|
明星|
呈贡县|
江永县|
容城县|
邯郸县|
中山市|
台前县|
衡阳县|
维西|
舒兰市|
南川市|
咸丰县|
阿图什市|
扶绥县|
岳阳市|
台江县|
茂名市|
都兰县|
武川县|
通辽市|
黄浦区|
郧西县|
平果县|
凌海市|
延安市|
洛宁县|
石柱|
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