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常常做夢,夢見了老家的橋 ,那座叫---“瀏城橋”的橋 , 那是我度過童年,少年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一個古老的城市——長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的的舊長沙城朝東開有兩個城門,一個叫“小吳門”一個叫“瀏陽門”。從瀏陽門進入該城,正如古代所有對應(yīng)著城門的內(nèi)城都會有一條正街——</p><p class="ql-block">(如對著老長沙北城門那條正街叫-北門正街)入得瀏陽門來也有一條麻石鋪就的正街叫“瀏正街”。此街是一條商業(yè)街,有不少的商號店鋪。瀏正街又與設(shè)置了清代官府都司署衙門的都正街,藩正街,府后街相連,因此瀏正街上車水馬龍,人來客往,熱鬧繁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瀏正街有個清朝官家花園叫——芋園;園內(nèi)樓臺亭閣,池塘翠柳,當(dāng)年在長沙求學(xué)的青年毛澤東常去看望,請益寓居園內(nèi)的恩師楊昌濟;在此園相識相戀了楊開慧。芋園后改為了現(xiàn)在的瀏正街小學(xué) 如今這條古老的正街還如同一個不起眼的老人深藏在這座城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出了“瀏陽門”便是長沙東邊城外之二里牌,五里牌.長瀏官道通往瀏陽。估計瀏陽門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民國時期的1923年,這個省會城市大搞城市建設(shè),折掉了古代的城墻和城門,填平了那條叫“便河”的護城河,因粵漢鐵路在原城門外護城河上通過,于是在瀏陽門外,建了一座麻石拱橋,這就是著名的“瀏城橋”橋欄上鐫刻有長沙縣市分開后的首任市長何元文題詞的[瀏城橋]三個顏體大字.兒時的我們常趴在石橋欄上看橋下蒸汽火車冒著白煙汽笛長鳴的轟隆隆的從橋洞下開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實提起人們心目中的瀏城橋,并不單單指一座橋,廣義的瀏城橋包括橋西頭的瀏正街,靠橋的車站路,建湘路一段,包括橋邊的城基臺巷,鯰魚套巷,橋下的復(fù)興街,連接文藝路,識字嶺,螺絲潭,韭菜園的那塊三角坪.(三角坪中間有個警察臺子"交警崗?fù)?quot;)昔日的復(fù)興街也是一條繁華街道,它是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領(lǐng)導(dǎo)人黃興以"驅(qū)除韃虜,復(fù)興中華"之意為這條街而命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時的瀏城橋下200來米的坡道兩傍店鋪林立,茶樓酒肆,五行八作.凡與人們生活有關(guān)的要素應(yīng)有盡有,比如有茶樓,酒館,飯館,面館,照像館,有米店,煤店,菜店,肉店,水產(chǎn)店,鐘表店,荒貨店:有診所,中藥鋪,草藥鋪,雜貨鋪,綢緞鋪,補鍋鍛打的鐵匠鋪,有醬菜店,豆腐店,有百貨店,南雜店,有磁器店,理發(fā)店,水果店,有冷作行,有說書唱曲的場子,有修鞋補傘的攤子,有郵局和儲蓄所,甚至還有一個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小小神廟。坡道店鋪前,擺滿了進城賣蔬菜瓜果農(nóng)民的籮筐;百多米的坡道邊白天晚上都擺有小吃攤位和挑子,有炸糖油粑粑蔥油粑粑的、有賣臭干子、百粒丸、涼發(fā)糕、米包子的;有賣甜酒糟,豬血、豆腐腦,刮涼粉,狗肉燉蘿卜的……那時我和小伙伴最愛在橋頭,吃挑子上的豬血,花三分錢可買一碗香嫩嫩熱騰騰,里面擱著香蔥.醬蘿卜.胡椒粉.香麻油的豬血。家鄉(xiāng)的美味留下了一輩子的記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dāng)年瀏城橋西頭有個店名十分雅致的南貨店--名叫"稻谷香",店里的寶籠柜終年擺滿了讓孩子們嘴饞的各種南貨食品……記得60年代某年,店里有個極為標致漂亮的女售貨員.婚后她生完孩子哺乳期去店里上班,因奶水充足,站柜臺時溢出的奶水常常濕了胸前衣襟,總會引來男人們的駐足...此成了那一年瀏城橋的一道“風(fēng)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逢過年前那幾天的瀏城橋,真是熱鬧非凡;馬路兩邊人流熙熙攘攘,磨肩擦踵。整條街上擠滿了購買年貨的人們!孩子們一手拿著散發(fā)著油漆味的刀劍玩具,羅漢面罩,大紅油紙燈籠;一手拿著滿滿一大把沖天炮杖,興奮的跟在手提大包小包年貨的大人屁股后面,心中充滿了喜悅。年三十晚在瀏城橋馬路兩邊燃放鞭炮沖天炮仗的孩子們的焰火把整個街道映得通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記得那時瀏城橋有兩個茶館,一個在橋頭南邊的草藥鋪邊上,茶館樓上樓下兩層,還一個在橋下靠北的理發(fā)店邊上,天剛蒙蒙亮就有喝茶的客人到了茶館,不一會兒茶客就坐滿了茶館,此刻的茶館煙霧彌漫聲音嘈雜,但茶客們在此環(huán)境中喝茶聊天談笑風(fēng)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逢星期天愛喝茶的外祖父都要去瀏城橋坐茶館.回來總要給我?guī)韮蓚€用干荷葉包著的大肉包,打開荷葉,熱騰騰的大肉包透著一股荷葉的清香,皮薄餡多的肉包味美油多使我享了多年的口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瀏城橋也有晚上開設(shè)的茶館,因為坐茶館最為吸引茶客們的是:喝茶帶看戲,邊喝茶邊聽彈詞藝人唱曲說書,因此也有人說;戲曲是茶葉澆灌起來的藝術(shù),因此很多老茶館常依靠評書彈詞演出來吸引茶客。很多文藝團體也借著說書的場子來經(jīng)營茶館.瀏城橋下復(fù)興街口對面就有長沙市東區(qū)紅光曲藝隊的的場子,既是茶館又是曲藝表演場子,那時夏天的晚上我常和小伙伴們溜進去聽藝人們說書,好像長沙彈詞泰斗彭延昆先生也此在說過書.黃仲甫老先生撰寫改編武俠故事彈詞評書都特受茶客聽眾們喜愛。在此喝茶聽曲的人還真?zhèn)€不少,場子經(jīng)常爆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冬天的清晨,父親常叫起睡眼朦朧的我去排隊買憑票供應(yīng)的生活物資。初冬天氣十分寒冷!我離開家,裹緊衣服走在沒有幾個行人的路上,地上一層寒霜,透過高大的落光樹葉的樹梢,可看到枝柯間掛著的一彎冷月!寒霜地上一踩一個腳印痕!后來讀到唐人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詩句,覺得意境無比貼切冬日的早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記得瀏城橋中間有個醬園,醬園對面是個豆腐店;那個時侯很多像我一樣的半大孩子常在天還沒亮就被家里大人叫去排隊買香干,豆腐或者端豆腐腦.在排著長隊的人群里總會看到一個扎著一對羊角辨的瘦瘦筋筋的年齡和我相仿的小姑娘,她穿著樸素,但卻潔凈愛美。腳上一雙黑色圓口布鞋,一件洗得發(fā)白的藍咔嘰布罩衣,但她總愛把里面穿著的花布棉衣的領(lǐng)子翻到罩衣外,一對皮筋扎著的小辮用紅毛線系成紅艷的頭繩.有趣的是她每次排在我前面不遠,要不就直接排我前面,剛開始,兩人目光對視都有些害羞,后來熟了,排隊見面能點點頭了,再后來也能說上一兩句話.有回排隊端豆腐腦,碰巧她又站在我前面,等輪到我們打了.正巧店家賣完了一缸豆腐腦,開始換著舀買新的一缸,小姑娘示意我不要買.我問她為什么?她附在我耳邊說;我娭毑講:剛開買的豆腐腦不要買,因為有好多"窖子水"我還是第一次知道豆腐點鹵后的水叫"窖子水"。于是等一缸豆腐腦舀買了近一半小姑娘才示意我可以買了.此次端回來的豆腐腦真的似乎比平日多了些.以后我每逢排隊端豆腐腦,買香干,總要看看前面是不是 也排著這個羸弱瘦小的細妹子,沒有看到她的身影總免不了生出幾分惆悵!每每回憶當(dāng)年的瀏城橋總會浮現(xiàn)她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幾十年過去了,當(dāng)年的她也和我一樣到了做爺爺當(dāng)奶奶的年齡了,不知當(dāng)年的細妹子如今在哪?可安好?每每念及都要默默祝福當(dāng)年告訴我'窖子水"的小姑娘幸福平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記得瀏城橋頭有個老吳的剃頭挑子,整個童年少年我和小伙伴都是在這個挑子上,任由老吳按著小腦袋瓜子,理著千篇一律的所謂"運動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dāng)年的瀏城橋下也有個老吳圖書店.星期天常常找大人要了幾個銀毫子,坐在圖書店,看一上午一分錢兩本的小人書!故事連環(huán)畫啟蒙了我們的文學(xué)觀念,三國,水滸.楊家將,岳飛傳等讓我們初具中華歷史知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記得兒時每逢寒暑假我和小伙伴們都要在瀏城橋長長的陡坡給那些做搬運拖板車的苦力碼子們撐上嶺,累得黑汗水流給自己賺幾毛錢零花錢。最多的一次是,推了一下午的板車賺了3毛錢。晚上回來花5分錢買了好大一把嫩生生的白菜苔叫母親炒了吃!用自己辛苦勞動賺來的錢!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心里特別自豪!那種感覺至今猶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瀏城橋的繁華盛景使這里成為50-80年代長沙有名的10 大自由市場之一!我就在這個叫‘瀏城橋’的地方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在那里有和我說著同樣口音的父老鄉(xiāng)親;在那里有我留戀的古井.小巷.童年的阿嬌!兒時的伙伴名“三毛”名“小狗”;鄰居的小妹曰“淑珍”曰“雪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那梳著小辮,喜歡跳皮筋的,常常老遠遠跟在身后揮之不愿離去的自家妹妹和雪梅.淑珍們;平時小草般的不入眼,一不小心,竟一個個出落得那么鮮活和水靈;少年的伙伴們?nèi)宄扇海覀兺堤艺睿虻暗埃驵]板,汆巷子,混跡于橋傍的街巷,常把100多米的橋街當(dāng)成我們度假的天堂,農(nóng)人們挑進城來賣的鮮桃,香瓜,不知被我們作了多少次免費的品嘗;我們爬墻上樹,下河洗澡,跳皮搗蛋,多少次的氣壞了大人;小小的巷子我們竟踢起了足球,只是一次又一次的響起了窗戶玻璃破碎的聲音,哈哈哈哈…巷子里丟下一串串我們的壞笑和跟在后面的大人的咒罵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離開家鄉(xiāng)的橋幾十年了,如今的城市已變成了水泥的森林,昔日的橋不復(fù)存在,但兒時的瀏城橋仍讓我魂牽夢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用一直用“橋”做我的網(wǎng)名!</p> <h3>1935年擴建瀏城橋的老照片</h3> <h3>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水彩畫瀏城橋出自陳希平老師</h3> <h3>《瀏城橋》~老長沙火車站往南的火車由橋洞下經(jīng)過!</h3> <p>原瀏陽門故址留影——2020年5月27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武市|
南雄市|
马公市|
鄂托克旗|
祁东县|
宜春市|
鹿邑县|
张家港市|
奉贤区|
正蓝旗|
巴马|
手机|
岳池县|
南澳县|
海安县|
佛教|
博客|
海丰县|
交城县|
陇川县|
本溪市|
荔波县|
佛学|
安化县|
南溪县|
怀安县|
买车|
罗定市|
丰都县|
剑阁县|
峨眉山市|
广南县|
稻城县|
延津县|
微山县|
淮滨县|
上虞市|
平罗县|
涿州市|
荃湾区|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