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莎蒂·瓊斯在《除了青春,我們一無所有》中寫道:</h3><div><br></div><div>青春從來沒虧待過我們,只是我們虧待了青春。文字太輕,回憶太重,請珍惜或懷戀,我們永不再復的青春。</div><div>去瘋去愛去浪費,去追去夢去后悔。</div><div>被父母忽視和誤解、被同伴欺負、被鄰居譏諷,找不到一個可以拉一把的人,我們也曾有過這樣的年少時光。</div><div><br></div><div>是的,文字太輕,回憶太重,讓人無處下筆。</div><div><br></div><div>昨天看到一篇寫郝寨一中的文章,深受觸動,頗有同感,又激起了我寫一寫母校城郊一中的沖動。</div><div><br></div><div>因為那里,埋葬著我逝去的青春。</div><div><br></div><div>我雖一直住在這座小鎮,卻再也沒有回過母校。傍晚時分,我特地繞到河南街,想去看一看闊別21年的城郊一中。</div><div><br></div><div>走近學校大門,眼前的景象,熟悉而又陌生,心中突然一陣緊張,有一種“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感覺。</div><div><br></div><div><br></div> 抬眼望去,記憶中高大雄偉的學校大門,如今卻顯得矮小而破敗。<div><br></div><div>如果在二十年前,這個點兒正是下午放學后的時間,校門外的兩邊應該是擺滿了賣飯的小攤。兩毛錢一個的饃,一掰兩半,夾上兩毛錢的菜,再盛上兩毛錢的稀飯,這就是一頓晚飯了。同學們三三兩兩地或蹲,或站,一邊吃,一邊說笑著。</div><div><br></div><div>今年年初,我在河南街碰到一個當年在大門口賣飯的阿姨,她居然認出了我,我們相視而笑,她高興地說:“原來是這妮兒啊!”這句話讓我感動了很久,沒想到二十年了,她還記得我。</div><div><br></div><div>收起思緒,仔細辨認大門上的牌子,上面寫著:“趙河街道第二中心小學”。這里的前院原是河南街小學,后院原是城郊一中,如今是五六年級的集中點。</div><div><br></div> 從大門進去,里面與記憶中的樣子似乎不太一樣,我甚至有點懷疑自己走錯了地方。因為門里邊這個通道又窄又短,但在記憶里它可是一條寬寬的,長長的大路。<div><br></div><div>不知是因為它變小了,還是我長大了。</div> <h3>校園里,孩子們在喧鬧著。</h3><div><br></div><div>突然,我發現路邊靠著個廢棄的牌子,上面寫著:“社旗縣城郊鄉第一初級中學”,那感覺,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我趕緊走上前去,欣喜若狂地拍下了這張照片,生怕它會忽然憑空消失。</div><div><br></div><div>于我而言,牌子上寫的不是字,是少年的情懷。</div> <h3>左拐,走進后院,高高的矗立的旗桿,曾經寬闊而現在看起來小小的校園,那是我們周一早上升旗和平時做操的地方。</h3><div><br></div><div>夕陽的余暉下,一陣熱風乍起,把落花般破碎的流年,吹灑一地,散落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你,我,他,我們,還是十三四歲的樣子,沒心沒肺地笑著,嘰嘰喳喳地交談著,從記憶深處款款走來……</div><div><br></div><div>我仿佛看到小李校長站在旗桿下講話,字正腔圓。仿佛看到校園中間搭起的元旦聯歡會舞臺,身穿黑皮衣的崔老師把瘦小的杜同學抱上舞臺,二人在臺上合跳起霹靂舞,臺下贊嘆聲、掌聲、歡呼聲一片……</div><div><br></div><div><br></div><div>這些年,一直沒有見過杜同學。前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加了他的微信,從頭像上的照片看,高高胖胖,完全認不出來,需仔細辨認,才能從眉眼間依稀尋到幾分當年的神采。</div><div><br></div><div>文娛委員劉同學,濃眉大眼,偏分頭,頭發一絲不亂,小鏡子絕對不是白照的。作為學校的風云人物,他一直引領著學校時尚界的潮流,自信爆棚。論長相——那是風度翩翩;論唱歌——那是深情款款;論學習——那還是不要提這茬兒了。如今,他早已博士畢業,在市里的重要部門任職。但行事風格卻是幾十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屬于穩定性比較強的人。也給我們留下了那個時代獨有的深刻印象。</div><div><br></div><div>班長秦同學,學習不錯,能說會道,長得頗似周華健,也喜歡唱周華健的歌。當時流行周華健的《刀劍如夢》、《讓我歡喜讓我憂》,經常聽到他用故作深沉的腔調唱著“就請你給我多一點點時間再多一點點問候,不要一切都帶走……你這樣一個女人,讓我歡喜讓我憂……”你還別說,班長唱歌的調就是拿得準。直到如今,一說起周華健,我就立馬想起他來,一聽到那些當年流行的老歌,我仿佛就立刻自動穿越,回到那個年代,回到城郊一中。</div><div><br></div><div>小眼睛的王同學,瘦瘦的,留著當時時髦的郭富城頭,一向笑瞇瞇的。因為絆到鐵絲,摔了一跤,把門牙磕掉了。至今兩顆潔白無暇的假牙還堅定不移地站在他的門牙槽里,看門把風,以假亂真。</div><div><br></div><div>閨蜜徐同學,是我最好的朋友。晚自習放學后,校園里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她經常站在教室外面等我——無論多晚。記憶最深刻的是在一個炎熱的夏天,期末考試前一天,晚自習放學后,她搬著一摞書,在黃色的燈光下等我出來。同學們都陸陸續續離開,住校的男生已經開始拉桌子,鋪床。她一直不急不躁地站著等我,那種情景和感覺,定格在我的記憶里,永遠難以忘懷。</div><div><br></div><div>這么多年,她依然如當初一般簡單、樸實、寬容、上進。走走停停,離離散散,直到今天,她依然是我最重要的朋友——沒有之一。</div><div><br></div><div>那時候,三粉市場里有很多露天的卡拉OK,晚自習放學,走在路上,偶爾還能聽到老師們的歌聲。《杜十娘》、《東南西北風》、《忘情水》等等一大批流行歌曲就是這樣被我們天天晚上聽,一直聽得大家都會唱了。聽說常老師、趙老師們還經常去跳舞,可惜沒有親眼所見,實屬遺憾。</div><div><br></div><div>當時學校年紀最大的是孔老師。他瘦瘦小小,尖尖的下巴,戴著一副厚厚鏡片的老花眼鏡。在一次作文中,我用到一個詞語“大跌眼鏡”,被他用紅筆圈住,打了個叉。可能他真的怕自己的眼鏡被跌破,所以對這個詞語表示強烈反對。哈哈,開個玩笑!但我對此始終疑惑不解,一直想問問他:我這個詞用得有問題嗎?</div><div><br></div><div>這件事情,雖然已過去二十多年,但我始終記憶猶新。不知道以后是否還有機會見到他,無論見面與否,問題已經過期,答案不再重要,只希望他健康安好。</div><div><br></div><div>政治李老師,戴著一副眼鏡,聲如洪鐘,行如流星。最擅長無影腳,男生在其面前溫順如小綿羊,我們班的紀律也是出名得好,各種比賽我們均能拿到獎項,誰敢說無影腳不好呢!</div><div><br></div><div>最難忘的還有語文賀老師,經常放學時還要拿幾本作文回家加班批改,這種敬業精神值得我終身學習。她的勵志金句“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長志”,我一直謹記在心,不敢忘記。</div><div><br></div><div>有一次,她在班里讀李同學的作文,其中關于娶媳婦的句段惹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賀老師也和我們一起笑作一團,眼淚都笑出來了。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平易近人,有煙火氣息的賀老師。</div><div>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div><div><br></div><div>前幾年,我曾多次打聽賀老師的消息,很想去看看她,都沒有結果。</div><div><br></div><div>歲月不饒人,作為學生的我,年近不惑,華發已生,仍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再見到我最尊敬的、夢縈魂牽的賀老師。</div> <h3>你看,校園里成群結隊、大呼小叫的孩子們,朝氣蓬勃,像極了曾經的我們。</h3><div><br></div><div>二十年前,青春年少的我們,也和他們一樣,有點癡狂,有點羞澀,有點無助,有點傷感,又有點對生活的無限憧憬和向往。</div><div><br></div><div>然而,學校已經搬遷,我們也都改變了模樣,昨日的繁華與辛酸都已淹滅在光陰深處。</div><div><br></div><div>歲月更迭,人事代謝,多年以后,回頭來看,才發現,走過的腳印早已無跡可尋,那個最初讓你怦然心動的人,也早已面目全非,流落天涯。只留腳下細小的塵埃,訴說著無盡的哀傷。</div><div><br></div><div>這種感覺,或許只有一起走過青春的人,才能懂。</div><div><br></div><div>可能青春就是這樣,過程那么喧囂,最后卻沉寂到無人知曉。</div><div><br></div><div>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把最好的年華獻給了一起吹過的風,把最美的青春,永遠留在了城郊一中。</div><div><br></div><div>還好,我們曾經在一起。</div> <h3>依依不舍地走出校門,回過頭來,最后再拍一張你的樣子。</h3><div><br></div><div>母校,請收好我們的青春。愿我們后會有期!</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和平区|
台东县|
措美县|
乐清市|
灵璧县|
五大连池市|
高唐县|
杭州市|
乾安县|
曲周县|
台北市|
蓬溪县|
丰城市|
长子县|
临沧市|
桃江县|
岱山县|
通道|
马关县|
鸡东县|
阜新|
徐闻县|
嫩江县|
瑞丽市|
晋州市|
浦县|
泾川县|
安阳市|
乌鲁木齐县|
岗巴县|
分宜县|
霍城县|
龙游县|
民权县|
西贡区|
昌图县|
电白县|
凯里市|
香港|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