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人生如同一本書,很厚,文字亦很長!字里行間記載著漫長而動人的生命歷程,或悲或喜、或起或落,酸甜苦辣之后,必有清麗純潔的鈴蘭花開在生命的封面,裊娜而幸福。</h3><h3> 有沒有一方山水,寄托了你的夢和情懷,讓你由神往到念念不忘和刻骨銘心?千層坊,以她獨特的旖旎風光為你一頁頁掀開和解讀生命與靈魂之真諦和歸宿!</h3><h3> </h3><h3><br></h3> <h3> 千層坊 樸宿里度假村,位于被專家稱為中原最后一塊旅游凈土、雙千年古縣、深呼吸小城盧氏,這個有著“中原綠寶石”和“豫西后花園”美稱的地方,究竟蘊藏了多少原生態的自然資源和山水寶藏?居然能夠招引一群不甘老去依然懷揣夢想的人為之而來!中州名鎮“五里川”更是盧氏的一張珍貴名片!她是盧氏最美空氣最好的地方,是唯一自然形成的太極八卦村!年平均氣溫12.5度,最熱月份為7月,平均氣溫24.2度,屬溫暖宜人的亞熱帶氣候!蒙華鐵路、G59呼北高速、209國道、331省道穿鏡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千層坊度假村就在五里川鎮的古墓窯村,這個村有條天然溝壑“木路溝”是景區的一大自然景觀!植被濃密,天然溪泉,各種形狀石頭星羅棋布,古跡神奇罕見,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人文文化價值!</h3><h3> 千層坊另外還有其他八個區域,呈由下而上的空間布局!分別是:隨溪拾趣、長樂未央、且壽且康、星空客棧、味道人生、疏影小筑、書山有路花為伴、托起明天的太陽。集吃、玩、住為一體,并于其中學習、修煉、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使自然和人文、度假和學習完美契合!</h3> <h3> 還是先一睹木路溝的風光吧。沿新路步行或開車都可直達溝口!木路溝由兩座巍峨連綿的群山對峙形成,而且是左青龍萬丈,右白虎低半頭,左環右抱的風水之相!一條天然泉水自上而下,有北向南流入門前的灌河,隨灌河水向東流去!風水成就了寶地,木路溝和這里淳樸的人們就是得天獨厚的瑰寶!關于“木路溝”還有個傳說,木路溝最早叫“貓路溝”,也就是路到了這里窄的只有貓能過去,一張姓仙人砍了一棵榆樹,放倒作路,后來這棵樹不但沒死,反而在樹身上向外發了三根側枝,這三根樹枝慢慢長粗長大斜出峭壁外成了三棵榆樹,他們根部連通,越發越壯,路越走就越寬,也更加安全了!木路溝現在是千層坊的“忘塵谷”。</h3><h3><br></h3> <h3> 溝口的泉水就是向導,上山的路彎曲且起伏,跟著泉水就不會錯。過了小橋流水就是“小蟾望魚洞”,我們也來湊個熱鬧吧!這魚洞,洞口形狀非常的不規則,有點像人的耳朵。洞不深,但有個小潭,潭水是黑的。潭壁的石頭入水部分看上去也是黑的,最主要這潭里的魚也都是黑的,正是這黑,籠上一層神秘,讓人總想先睹為快!就連路邊的一只小蟾也在觀望!</h3> <h3> 旅行度假的意義是調休和放松心情,在于拋開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忙碌繁雜,離開密閉的房間到山林溪畔,到神清氣爽的幽靜環境中讓心獲得云淡風輕的釋然,在大自然中品水甘氣香,看谷深風暢!忘塵谷多用天然石頭作紙箋畫板,刻下名人名詩名畫,也允許天下文人在此作詩作畫,抒發因景而生的情懷!并有機會獲得公司的獎勵! </h3><h3> “綠筠絕俗”是忘塵谷第一片小竹林,“高標自是絕塵埃,便使人間無點俗”葉抑的七言絕句書于石上,見詩見人見竹之直節凌云,見人之高風雅骨,直道而行。“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也是蘇軾的高雅精神境界!坐于天然石凳上,就天然石桌,喝一杯清茶,輕吟一首歌,想當年竹林七賢中劉憐的傲然不羈和神童王戎不吃路邊李子的聰穎,想他們的不拘禮法和清靜無為!心在那一刻,定是輕松自由的灑脫!倘若恰遇雨天,竹林聽雨更是妙趣無窮!細雨如歌,敲打著竹葉,泉水嘩嘩應和著雨聲,山青竹翠里那橫笛的女子從溪的上游飄來,吹著“吟瀟且徐行”的閑適恬淡,那份清韻的美好或許就是你渴望的高山流水遇知音!</h3> <h3> “滄桑背后”是竹林之后山谷入口的一塊巨石。遠處只看見其向泉邊傾斜而立,待走近時才覺得它面目全非,慘不忍睹!繞石一周,發現它的前、左、右三個立面滿目蒼夷,只有后背面略顯平整,真是歷盡滄桑,終歸風平浪靜!不覺慨嘆,人,何嘗不是如此,被歲月這把刀,一刀刀砍著流年,流過淚,流過血,有過傷,有過痛,當一切坎坷不平過后,傷口愈合,結痂、脫落,最后完全平復,最好的結果是不留任何痕跡,像風刮過!背面寫著“人間正道是滄桑”七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毛主席把這人生的哲理和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清醒地告訴世人,滄海變桑田,誰也不能阻擋歷史的車輪,逆潮流而行者必敗!盧氏縣,本就是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域,是河南省13個革命老區縣之一,更有她的悠悠滄桑史!</h3> <h3> 泉水時隱時現,流過石上的嘩嘩聲喧,穿越石下的叮咚細語。訴說著一代代山里人的無奈和對幸福生活的渴望,更象一群向往外面世界的山里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走出深山去!泉給了山韻致和靈氣,是山流動的血脈和魂魄。東西山嵐相對,攜裹著這股清清靜靜的流泉,沒小石,繞大石,奔騰不息。山谷里野花恣意綻放,紅的、黃的、紫的各自妖嬈,彩蝶翩翩而來雙雙花間嬉戲,山色似翡翠,綠光瑩瑩,云影映泉,一汪琉璃白不染塵埃!</h3><div> “三角洞穴”是由三塊石頭自然組成的近乎等腰又等邊的三角形空間洞穴,泉水從洞里流出,洞深幾許不得知!說等腰更準確些吧!倒置而立,一塊圓圓的石頭恰好含在微微裂開的頂角內,有種不動聲色的滑稽!泉水在洞口聚成小潭,三塊石頭上青藤綠碧,或翹首追陽或斜插入水,輕勾細勒出些許曼妙舞姿!</div> <h3> 再過一片竹林,上一個臺階,是土地公的廟址。據說每到年三十晚上,附近的村民就會齊聚到此,供奉、祭祀土地爺,并徹夜放鞭炮,祈求土地公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合家平安!土地公還有個神話故事,土地公本名張福德,自小聰明孝順,為官清廉正直,體恤百姓疾苦,做了許多善事!102歲辭世,人們敬仰他,尊為福德正神并建廟拜祭,傳承至今!</h3> <h3> 山水多情又多姿,谷中最多的是千奇百怪羅列的大小不一的石頭!<br></h3><h3> “貴妃石”就在前面幾十米處,依地勢落定,一頭厚一頭薄,薄那端居高處并翹起如枕高于床體,整塊石頭像高低床,不管到此累不累,喘不喘?都可躺上小憩,享受下走出禁錮藩籬的自由和隨意!</h3> <h3> “壓油臺”是在一棵古老的柿樹根部有個大的空洞,樹洞邊沿向里凹陷,洞前有塊面較平整的石頭,石頭上有個像芭蕉扇那么大,桃形的槽痕,聽說以前在這里生活的人用此來壓油的!樹一邊的小平臺上還有個圓溜溜的石臼,石臼對面豎立的石頭上還有個深十公分的方形凹坑,這應該是從前人們舂米用的!因為久置不用,石臼邊沿青苔環生,寂然無聲!聽說這附近以前是僧侶的住所,依稀還能找到建筑根基的殘影,后來由于匪幫出沒作亂,僧人都逃了!</h3> <h3> 踩著石頭跨過泉水,從右邊上至半山腰,有個“古煤窯”掩藏在綠樹叢后,洞口用大大小小的石頭壘起來,中間留個門進出!傳說煤窯廢棄后,有人躲刀客在這隱身過,后來還有土匪夜里下山巡視值班在里面住過,現在洞口的石頭已基本倒塌,剩最下面一層在那里空守候!聽說以前紅二十五軍在溝里剿匪時,由于敵高我低,敵暗我明,常常狙擊失敗!后來用繳獲的日本三八大蓋最終擊中了土匪頭子并一舉端了土匪老窩!還一方百姓一片寧靜的天空!據說有人在這一帶山上還撿到過彈殼呢!</h3> <h3> 更深更高處有更美的風景等你發現和欣賞!</h3><div> “彩石流瀑”壯麗炫目,泉水從高處大石頭上流下,落在另一塊青石上,分流而下,沖向更低處的一塊巨石上,這塊石頭下端深入潭底,面平光亮,而且色調豐富多彩,像一副墜入山水的油彩畫,讓人眼前一亮!</div> <h3> 山路越來越寬,泉水偏右而下。左邊平臺亮堂堂的,“送子觀音”依水而居,始終慈悲地微笑著,只要你誠心許愿,行善積德,她是有求必應,定會滿足你!</h3> <h3> 時過境遷,舊痕只依稀,好奇心捕捉的只是飄搖的傳說,歷史總要前行!回望來時路已在腳下,縱深處更待起步!</h3><h3> “三棱柱石棺”聽到這個名字不必驚詫,也不必心生恐懼,它只是一塊石頭而已!在上山路左邊東西橫躺著一塊三棱柱形的石頭,而且差不多是正三棱柱,南北兩個側面上青苔斑駁,掩蓋并彌合著石面上的裂口!一頭裸露,一頭半藏于草叢,逼真中肅穆寥落,想要揭開棺蓋看那封存的千年寂寞,轉念記起,紅塵紛擾早隨一夢泯滅!</h3> <h3> 有美就有丑,人如此,物也有同!</h3><h3> “丑石占道”,長的丑沒錯,出來擋道就不對了!偏偏這塊石頭就橫在路上,你若不繞幾步它就不讓你過去!不僅如此,它還無賴地靠在另一塊大石頭上,這塊石頭就比它美多了!正面象一扇山水屏風,大氣浩蕩,為山路設置了一道天然隔斷!什么是粗俗平庸,什么是稟性氣壯山河,景物用它們存在的玄機給了最好的答復!人可以平凡,可以俗點,但不能平庸,不能太媚骨,因為人不是沒有感情的石頭!</h3> <h3> 泉水潺潺晝夜不息,卻載不動舟楫。</h3><h3> “浪遏飛舟”是塊巨石,像艘木船隨路的坡度順流而下,從浪尖劃入波谷,卻被前面又一浪阻住。陽光從樹的縫隙漏下來照著船身上如雕刻般的點點花狀綠苔,仿佛河水泛起的閃閃濤光,熠熠生輝!“浪遏飛舟”誰將“中流擊水”?當年毛澤東和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同學少年,敢于中流弄潮的決心,和未來天下“誰主沉浮?”的信心對今人是極大的鼓勵!</h3><h3><br></h3> <h3> 谷中多寶物,野草自帶香。野苧麻是這谷中最常見的野生植物,生長在泉邊、石縫、大樹下,自成一景!其莖皮纖維堅韌,光澤如絲,彈力和拉力都很強。可紡紗織布,也可做高級紙張;民間過去常用莖皮搓繩,編草鞋。根、葉藥用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治外出血、跌打腫痛等!<br></h3> <h3> 谷里除了諸多千奇百怪的石頭,“老龜臥泉”、“天靴落塵”、“壁上姻緣”、“青蛙捕食”、“無耳兔子”、“金蟬失足”、“蓮花半開”等等,還有許多復雜的難以描摹的各種樹根。“玉女石上眠”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最最抽象的一副人體圖!在一塊大石頭頂部,叢生著一棵青檀樹,由于樹的位置高,石頭前面又是個棚起來的水窖,人走近不得,所以只能遠觀仰視!樹皮剝落的根部露出光滑的皮表,最先會看到一個乳房狀的圓形凸起,緊挨其下面則像裸睡的美女,從不同角度看還不止一個,皆睡意酣暢,睡姿灑脫,而且還是環肥燕瘦!這部分像副人體油畫圖,另外一部分其復雜程度實在難以用文字傳達,還是請諸君親赴欣賞吧!類似的樹根很多,它們大都生長在巖石上,或臥或跪,長相委婉不俗,都在同惡劣環境的拼搏中與自然共生存,達到一種爭斗后的和諧!</h3><h3> 至此,忘塵谷的風景才剛過三分之一!</h3> <h3> 見過豎耳朵的兔子,沒見過不長耳朵的兔子吧?路邊草叢里就靜臥了一只灰兔子,它正悠閑地嚼著細枝嫩葉,純凈的眼神毫無敵意地看著走近它的人,不恐懼,不逃避。遺憾的是它沒有雙耳,所以也聽不到是非,兩耳清凈,心似流水,看誰都善意,看什么都美好!</h3> <h3> 當你看到這塊酷似金蟬的石頭時,你自然會想到那個傳說:呂洞賓弟子劉海功力高深,喜歡周游四海,降魔伏妖,布施造福人世。一日,他降服了長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在過程中金蟾受傷斷其一腳,所以日后只余三腳。自此金蟾臣服于劉海門下,為求將功贖罪,金蟾使出絕活咬進金銀財寶,助劉海造福世人,幫助窮人,發散錢財。人們奇之,稱其為招財蟾。這就是民間流傳的“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傳說。也巧,這塊石頭分明就是“失足金蟬”!</h3> <h3> “蓮花半開”仿佛是從地下發出了三塊石頭芽,巧妙地像綻放的半朵蓮花,又像一人坐蓮花瓣上,以“蓮花半開”的坐姿練瑜伽!</h3> <h3> 行程將半,“臨臺聽泉”是個可以稍作歇息的平臺,有兩棵長在石頭上的柿子樹像一把巨傘,毫無保留地撐開來遮天蔽日,那濃郁的陰涼讓人感覺舒暢了許多。因為到這里地勢忽高,泉流至此深陷丈許,水聲也尤顯大了起來!聞聲不見水的好奇會讓你不由自主走近臺邊向下觀望,卻意外地發現柿子樹根幾乎是跪在懸空的石頭上,屈膝向上生長!而樹根右邊一塊黑石像頭獅子凌空出臺,居高臨泉,似向對面和谷底的百獸發出慷慨激昂的吼聲,又似如來講法開示法門,那雄壯的聲音回蕩在山谷,驚醒世人,直指禪心!高亢處如石破天驚,道破天機,見性成佛!你會在那“獅吼”的瞬間恍然大悟:浮生若夢一場繁華匆匆,當一切塵埃落定后終歸云淡風輕,唯有修得初心不改,身輕魂空,方是大智慧人生。出游的樂趣在于山水間得到的啟示和領悟,它遠遠高于“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浮光掠影,入木三分、鞭辟入里才有深意!“臨臺聽泉”,聽得人生意義和生命真諦!聽那平日煩憂老累消失在婉轉的鳥語里,聽那桃紅柳綠落英繽紛隨流水遠逝,聽過客匆匆離去,聽紅塵暮雪將來無懼……</h3> (這里沒有一線天的照片)<div> “臨臺聽泉”的對面就是有名的一線天!從前溝底被放羊的人走出個羊腸小道,從溝底往上看,兩壁夾峙,斜插云空,所見藍天如一條線,高、長均數百米。溝底有點黑,不見日月,清人李斐有詩曰“何人仰見通霄路,一尺青天萬丈長”,就是最恰切的描寫!走在幽深的溝底,突見一線天的欣喜,如人臨深淵時的柳暗花明,總能給人希望的光亮,尋著光亮,說不定會別有洞天!</div> <h3> 如果你由喜歡到慢慢愛上這里,請用你的筆墨描繪出我們的山河在你心中的輪廓!她的柔美多情,她的大氣磅礴。她在風花雪月里的飄逸,她在春來冬去中不變的巍峨!</h3><h3> 從“臨臺聽泉”分岔有三條道,向左一條折</h3><h3>向西溝,向右一條高至“木路橋”和壯上天坑,向前蜿蜒還有一條,也就是通向“石老婆”天然溶洞的路!</h3><h3> 西溝最有名的就是“回聲谷”,站在溝口,你不妨試下這里的回聲效應:你可以用最大的嗓門向著對面的山喊話,他會以同樣的聲音回應。你說什么,他回應什么!你聲嘶力竭,他撕心裂肺;你溫柔他和善,你瞎吼吼,他絕不正經!他是另一個你,是你一絲不改的完美復制!你可以來這里把心里封存或深埋的情緒分毫不留地發泄出來,他會令你舍棄所有的負累,讓心歸零,享受輕松自由的釋然愉快,讓一切隨緣而去!</h3><h3> 西溝途中還有奇特的石花和懸空的大樹,“食白土”的痕跡也是不可多見的景觀。在那缺油少鹽的苦難年代,生活的乏味讓人不寒而栗,特別是無鹽的日子,食而無味讓人恐懼!一旦發現土崖或巖石上冒出的白土,就會爭相去挖、去摳著吃,并且吃過一次后還期待白土二次冒出,久而久之,一個常冒白土的地方就被挖成坑深深地凹陷下去了。“石花”更是讓人嘆為觀止,因為背陰潮濕石頭上生了苔,時間久了青苔變成了粉嫩的綠色,似梅花點點斑駁,和貓耳朵真花同石共存,把巖石裝綴的非常漂亮!</h3><h3> 而且從西溝這個位置俯瞰千層坊最是一覽無余!千層坊背靠兩個似倒掛金鐘的山峰,北邊緊挨雞靈山和蘭家山,南邊夏季林深谷幽,春來野桃花和山茱萸紅粉燦黃,漫山艷麗,馥郁芬芳。前面是山泉溪流滌蕩著石沙,潤色著兩岸風光。她像位沉靜的姑娘不善言語,依在青山寬厚的臂彎,不算高貴卻不容褻瀆!她的彩色小街,她的名校園和她的書山有路花為伴,飄出醉人的墨香,熏染著這里的水土,這流香的水土養育和氤氳著一顆顆純真的靈魂。</h3> <h3> 從“臨臺聽泉”前面沿石繞到泉右側,一路上去就可到達“石斷妖除”和“石老婆洞”兩個景點處!傳說以前這里有只蜘蛛成精后,經常出來禍害百姓,把村里的年輕男子都抓走或吃掉了,很快村里就剩下小孩和老人了,大家惶惶不可終日,閉門不出,一派冷寂景象!這件事激怒了雷公,他多次捉拿蜘蛛精都沒成功!最后一次追到一塊很大很高的石頭上,四面空空的,蜘蛛精已無路可退,鉆進一個小石縫里去了,怒火萬丈的雷公再無可忍,一急之下一道閃電劃過,一聲震天響雷,山崩石裂,雷公把大石頭從中間一劈兩開,蜘蛛精應聲魂飛魄散葬身石縫中,這塊石頭就永遠地留在了這里。</h3><h3> “石老婆洞”其實算是個溶洞,在“忘塵谷”的盡頭石壁上!關于石老婆也有個遙遠的傳說:很久以前這里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他們原也青梅竹馬,女人生的說不上很美,但卻頗有幾分秀色,男人忠厚老實循規蹈矩,他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凡人生活。像所有平凡人家一樣,平淡的日子偶爾也會有小的波瀾!有一天,男人聽了關于女人的幾句閑話,就回家質問妻子,女人雖知道常日也有男子和自己說笑調侃,但自己還不至于輕易被蒙蔽心智!她向男人百般澄清,可一向小心眼的丈夫就是不信,他們爭吵起來,一向弱勢的男人被激怒了,心里不痛快,抬手就朝女人臉上打去,誰知女人眼疾手快,后退兩步操起一根木棍擋住了男人舉起的手,兩人都抓住了木棍,在那拉來拉去,誰知女人力氣不抵突然松開木棍,男人沒防備身體向后栽去,被一塊石頭絆倒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女人撲過來一陣捶打,男人哪顧得上還手,那四仰八叉的一跤他只顧疼了!巨大的恥辱使男人羞愧不堪,他咬牙起身,狠狠地瞪了女人一眼,一瘸一拐地走出了家門,身后傳來女人冰冷的聲音“你走吧,一輩子別回來,就死外邊好了……”男人絕望地離開了,女人似乎余怒未消!之后山雨突來,連下三天沒停歇!女人害怕了,后悔了,她心里擔心男人的處境,心慌意亂地向男人離開的路上張望!狠心的話只是一時之氣,之后追悔莫及!男人在外面轉悠了幾天,風餐露宿疲憊不堪,他也后悔了!鼓起勇氣硬著頭皮決心回家,誰知就在這時山搖水晃,驚慌失措的人們四處亂逃,雞犬狂吠,天地驟變,房倒屋塌!哭爹喊娘聲凄慘</h3><h3>一片,地震加上沖下來的泥石流很快淹沒了所有聲音,這場災難幾乎滅了整個村子,而女人則僥幸地存活了下來。她到處打聽男人的下落,后來終于聽說男人在大災來時已到了回家的路口,他喊著女人的名字,望著家的方向,卻走不過去,最后被泥石流沖走掩埋!女人回到已不復存在的曾經家的地方,她已了無生趣,日日癡癡地坐著以淚洗面,直到淚干魂斷,后來在這個位置突出一塊石頭,據人描述那塊石頭酷似那女人的面龐,只是目光呆滯,始終望著一個方向,而順著這個方向看去,隔著三溝兩壑竟也有塊站立的石頭,神韻像極了男人,和女人遠距離對望著,守候著……愛,一生一次,在情劫面前且莫輕言離棄,一次狠心的離開,可能就成了永別……</h3><h3> 走近“石老婆洞”,在傷心的情節里你會發現這里有更多的奧妙神奇!洞口那又粗又長的藤一圈圈纏著樹,再看石老婆那一頭拖地的長發,可是當年在無望的等待里拆了又辮,辮了再抖開的焦躁?它就那樣等啊等,從冬到秋,從寒到暑,從青絲等到了暮雪!時日長久,石老婆的面部已殘缺不全,但其頭頂的水還在吧嗒吧嗒地滴個不停……而她裙子的下擺卻越來越寬厚,這大概是水對巖石的機械作用吧!</h3><h3> 說來也怪,洞口兩邊一陰一陽,一邊巖石上寸草未生,一邊地錦濃郁壓彎了樹枝,如幾頭獅子在狂舞!洞內左右兩邊也有兩個小洞,也逼真的似陰陽洞!洞頂伸下一個一尺長的石圓柱,水從柱頭流下,像打開的淋雨噴頭,嘩嘩而下,正好澆在地面的一塊石頭上,這股天泉清澈甘洌,到過的人都想掬一捧嘗嘗!</h3><h3><br></h3> <h3> 從“臨臺聽泉”一直向前走,上山的路越來越高,但不遠處就有平臺可以休息,也有頂面平整的石頭觀景臺可以一眼看穿山谷的盡頭。路邊的龍頭草一片粉紫,商陸花那一個個紅色的花棒直指藍天,這少見稀有的花給山谷增添了一抹新意和魅力。如果你在獅吼的聲音里已悟出了禪心佛意,在回聲谷也找到了本心的自己,那么“禪靜一刻”會讓你正真體驗和享受身<br></h3><h3>心放空的美妙感覺!打坐參禪十五分鐘,試試你能不能做到心凈?“禪靜一刻”就在“臨臺聽泉”前面的一片楊樹林中,這里涼爽幽靜無比,只有泉水和石頭的美妙交流聲。走進去,首先順時針跑香十五分鐘,然后再于蒲團上打坐十五分鐘,這個靜坐的過程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消除生活中生起的煩惱,心境寧靜,從平和中涵養德行、德性,是修身養性的最佳方法,是一種定力的鍛煉,需要耐性、恒心和毅力!靜坐時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心神合一方能身心自在,若能長期堅持,必定腎氣充足強身健體祛病延年,也能開悟得大智慧,了脫生死。</h3><h3> 靜坐后的身心如洗,卸去了不必要的負累,心與靈更加澄澈明凈,那些紅塵煙火處的紛擾雜蕪不再執念,一顆簡靜的心純純白白,真正的放下會是精神的解脫和靈魂的享受!花開過,景看過,你來過,人生足夠;夢做過,人愛過,你留下,初心如昨。</h3><h3> 讀過唐詩宋詞、元曲漢賦,看過《詩經》《楚辭》,你可看過、讀過天書?站在泉邊的觀景石上,“忘塵谷”到了最后一段,向正前方看,“石老婆洞”右側更高些的巖壁上,一小片顏色輕重有別的巖石,因為不長草木所以裸露著,看上去像一本從中分攤開的天書,中間書縫處明顯看到一個衣袂飄飄的仙女,而且她還是一身一頭左右兩個臉的人!向左邊看,裙擺飄飄,張開雙臂翩然飛去,看右邊,腰肢曼妙婀娜多彩舞步正疾!果然是個仙子,敢在天書里起舞弄清影,不知這本天書她可曾讀懂?</h3><h3> 到這里也是山勢最陡峭最俊逸的地方,因為近看得更清,山體幾乎被植被厚厚地籠罩著,只有個別山頂露出些許巖石,才有了更清楚的分辨,也不知這深深的厚重里究竟潛藏了多少自然景色,有待我們去發掘,去開辟通往這些錦繡的崎嶇之路,路再難,也不能讓這些天賜寶物遺漏于荒野亂徑,這才是我們要撿起的精神財富!</h3><h3> 在“禪靜一刻”和觀景臺之間有個特別的位置,在這里你往右邊的峰頂望去,最邊上露出巖石的那個峭壁上,清晰可見一個壽星公正向你慈善地笑著,不,他是對所有看到他的人們笑,他左手托著碩大的壽桃,右手拄著龍頭拐杖,表情生動,和藹可親,笑意盈盈,他正把健康長壽的種子撒向人間,愿國強民富眾生吉祥!</h3><h3>請伸出你的雙手,迎接壽星的祝福吧!</h3><div> </div> <h3>“壁上仙人掌”是壽星右邊另一小片光露的巖石,像一只背面朝外的大手,五指稍微彎曲,像攀住了峰巒,又像要直指藍天,可天明明更高遠,任你仙指神指也無法觸摸的到!所以觸手可及的才是你的世界,是你心里的遠方和詩章!切莫好高騖遠,一事無成!</h3><div><br></div> <h3> 至于“木路溝”那三棵榆樹,以及再往上壯上南洼的天坑,在觀景臺已經可以想象和仰望,也可不辭勞累從泉的右邊一路上去看個詳細,這里容筆者暫把她留在時光的客棧,等打馬回來再來揭開她的面紗。</h3><h3> 如果你眼里看到的亦同我的山水,那我的世界就是你的風光!</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唐县|
剑河县|
天门市|
文山县|
班戈县|
哈尔滨市|
乌海市|
莱州市|
鄯善县|
霍邱县|
大足县|
泸水县|
石河子市|
永城市|
防城港市|
宁强县|
宽甸|
家居|
收藏|
呼图壁县|
永定县|
靖安县|
原阳县|
兴宁市|
通山县|
洪湖市|
湘潭县|
平邑县|
洪泽县|
霍州市|
二手房|
北碚区|
沿河|
巧家县|
揭阳市|
闸北区|
武安市|
同心县|
阿巴嘎旗|
策勒县|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