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圖片 清風明月</h3><h3>文字 清風明月</h3> <h3>我的中專班主任老師張福漢,今年已經七十八歲高齡了。記得我上中專那會兒,張老師剛四十歲,高高的個子,白皙的皮膚,高鼻梁、大眼睛,一口潔白的牙齒常帶給人溫和慈祥的笑容。</h3><h3><br></h3><h3>張老師不光帶班帶的好,書教的好,他的文學修養亦很高。畢業時,老師就送給了我一本《郭小川詩集》和他個人的一本手抄詩集。張老師后來是陜西財經學院教授,圖書館館長。退休后,一直堅持他的文學愛好,先后出詩集近十本。直到去年,他還新出了一本詩集。</h3><h3>在校時,老師的淳淳教誨,老師對我們慈父般的關愛,我們時常銘記在心。</h3> 最讓我對老師充滿難忘之情的是在畢業以后。我和我的愛人是中專同班同學,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女兒時,女兒剛滿月,就發現她的左鼻翼張了一個小紅點,并一天天的長大。市醫院的醫生診斷是血管瘤,要待孩子四個月后方可去西安治療才行。情急之中,我就給張老師寫了一封信,告訴了女兒的病情。老師走訪了西安幾個大醫院,最后終于幫我們聯系好了全省最權威的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并在信中安慰我們不要著急,一定能治愈。<div><h3><br></h3><div>女兒剛滿四個月,我倆就帶著女兒去了西安。老師說:你們參加工作時間短,工資低,又攤上女兒的病,就吃住在老師家里吧,這樣可節省些費用,這里離醫院也近,也很方便。我們就住在了張老師家里。老師家當時的房子也不是很寬敞,兩室一廳。老師和師娘還有一雙兒女四個人擠在客廳的一張大床上,把僅有的兩個臥室騰出來讓給我們住,我和女兒住一間,我愛人一個人住一間。</div><h3>因女兒的血管瘤是長在臉上的,醫生采取的治療方法是淺層X光放射治療法。那樣可以不破壞女兒的長象,安全。但此法治療周期長,一個療程要一個月,每隔一天去醫院放療一次。第一個療程結束后休息一個月,接著是第二個療程。那樣我們在老師家里一住就是兩次兩個月。</h3><h3><br></h3><h3>我們的師娘當時是在學校幼兒園上班。師娘溫柔賢惠,話語不多。每天一下班就忙里忙外,買菜、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她不光要照顧上小學的小師弟和上幼兒園的小師妹,還要照顧我們一家三口。</h3><h3><br></h3><h3>記得師娘每天都要給我們做一頓手搟面,她說要我多吃酸湯面奶水才會多,孩子吃飽身體才健康。我要幫忙做家務,她總是說,你把娃娃帶好就行了,孩子小又有病多可憐。每天晚上,師娘總是操心把我女兒的濕棉褲收拾干凈后圍在火爐邊上。第二天早上起來,又將棉褲用手搓柔軟后放在我的被窩里。上班前總是囑咐:邵云,娃的棉褲放在被窩里了,別忘了給娃穿上干棉褲。饃饃和稀飯在鍋里熱著,記著吃完了早餐再去醫院。</h3><h3><br></h3><h3>治療期間,我的女兒又添了一種拉肚子的病,為此,我們又是跑遍了西安各大醫院都治療無效。最后還是師娘和學校的校醫說起此事,校醫說可能是因為我的情況和她當年一樣,由于奶水太油,孩子消化吸收不了才長期拉肚子的,可以給孩子搭配一點硬食看是否能緩解。于是,師娘就將面粉炒熟,每天沖上兩次面糊喂給我女兒吃,結果,女兒久治不愈的拉肚子的毛病真的就逐漸好了。</h3><h3><br></h3><h3>記得第一個療程結束后,我們準備回西鄉時,師娘發了好多的白面,蒸了好多的花饃饃,有金魚、小鳥、小兔子、紅公雞、大馬等好多花樣,說是要我們走的時候帶上。我說:師娘,您也蒸的太多了,我們帶幾個就夠了。可師娘卻說:這是關中人的講究,外孫女頭一次去姥姥家,回家時都要帶些花饃饃回去的。頓時,我的眼眶濕了,原來老師和師娘一直是把我們當兒女看待啊!那種感覺,每每想起慈母般的溫暖就涌上心頭。</h3></div> <h3>記得在女兒的兩種病治療初期,因我為女兒的病擔憂,有些心急,情緒有些低落,甚至有些抑郁。老師和師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為幫我排憂,老師和師娘除了勸我安慰我,還常設家宴,邀請在西安工作的幾個同學去家里吃飯,讓我開心。<br></h3> <h3>從此,老師和師娘在我心中就一直像我的父母一樣。年輕時,由于工作忙,只要是去西安出差或開會,我都要去看看老師和師娘。</h3> 2008年清明節時,師弟張云開車帶著老師和師娘來西鄉玩了幾天。之后就再也沒來過西鄉。<div><h3><br></h3><h3>近幾年,由于我們有了小外孫,需要我們幫手照顧,去西安的機會少了,看望老師的時候也少了,為此,我常感愧疚。只有讓女兒每年去西安時代我們去看望老師和師娘。</h3><h3><br></h3><h3>前年,我倆都退休了,我讓女兒開車專程去西安接老師和師娘來西鄉多住些天,我們也好多陪陪他們。誰知女兒回來說老師家要在藍田老家修房子走不開。</h3></div> <h3>2008年老師和師娘還有師弟張云來西鄉時,在櫻桃溝留影。</h3> <h3>我們和老師和師娘一起上午子山留影。</h3> <h3>今年上個月的山陽同學聚會,因路途遙遠,山路較多,又因張老師年事已高,加之老師去年因腦梗住過一次醫院,身體雖然恢復較好,但同學們還是擔心老師的身體會有些吃不消,故未請老師和我們一起聚會。</h3> <h3>回想八年前的那次全班師生在西安聚會,我們特選在張老師七十大壽之際舉行。張老師在酒會上即興賦詩一首,同學們共祝老師生日快樂,師生同樂,情深意長。今年的聚會,老師沒去,同學們都感到心里空落落的。為了彌補心中的缺憾,聚會結束后,我就和艷娜同學商議,就留下最后一天走的幾個同學一起前去看望張老師。孫彥卿同學得知后,做東接待了我們。我們幾個同學和老師、師娘一起在西安藍湖公園閱江樓相聚。期間,我們說好誰也不說同學聚會的事,雖老師不會多心,但我們還是多心老師知道后會有想法。</h3> <h3><font color="#010101">按老師幾次電話中的意愿,第二天,我們陪老師和師娘一起去了老師的老家一一藍田縣。順路一同游覽了白鹿原故事的原發地一一白鹿倉。又參觀了白鹿原影視基地。最后去張老師在老家新建的房子看了看。當天,艷陽高照,氣溫較高,走那幾個地方我們都有些累了,可老師和師娘卻很高興。</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后來我一直在想,那天與其說是我們陪老師轉轉,倒讓二老受累了。因為那兩個地方他們都去過,真正成了老師陪我們了,我的心里一直過意不去。</font></h3> <h3>師生同游白鹿倉</h3> <h3>師娘教我學織布。</h3> <h3>師娘,天氣熱,您多吃點水果。</h3> <h3>趕往白鹿原影視基地已經是中午一點多了,太陽火辣辣的,因老師和師娘去過影視基地,我們就讓耀康同學陪著在塬下休息,我們幾個上塬上的影視基地去參觀。結果半路上兩位男生也敗下陣來,原地歇涼等我們,就我和艷娜兩人去逛了趟白鹿原影視基地。</h3> <h3>老師老家的新房是在原老屋基基礎上新蓋的兩間三層的小樓。小樓裝修雅致,很符合文人雅士的居住風格。房子后面有一個小院,太陽光從竹林、紅楓的枝葉間撒下斑駁琉璃的光影,幾個石雕栓馬樁平添了古韻古色,小水塘中金魚在歡快的游來游去,隔壁院子里的杏樹、柿子樹探過半個樹身,黃黃的杏子還掛在枝頭。站在三樓的平臺上放眼望去,藍天白云,一座座白墻紅瓦的小樓掩映在綠蔭叢中,整個青羊村就像是一排排整齊又錯落有致的別墅區。老師的老家幽靜、溫馨、閑適。我記住了那個美麗的村莊一一青羊村。因老師以后可能會常去那里住住,我再去看望老師時也就知道了路。</h3> <h3>下午飯老師早就安排好了,在老師的一個侄女經營的酒店里,上了酒店里最有特色的美味佳肴,老師說:到這就跟到了咱自己家一樣,你們都好好多吃點。</h3> <h3>傍晚,我們就返回了西安。本應在老師和師娘休息好了之后,再和他們一起說說話,陪陪他們,只因我和艷娜都家里有事,就匆匆與老師和師娘分別了。臨走時,老師依然像以前一樣,一再囑咐我們到家后一定給打個電話報個平安,他們就像父母對兒女那樣牽掛操心。。</h3> <h3>回來后,本應早就該記錄下這次美好的師生相聚,但我還是想在父親節來臨之際再寫下這篇師生情深的美篇。作為是對父親節的一份獻禮!</h3> <h3>人常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為師如父,恩重如山。老師年事已高,現已不多出遠門,我們只有多抽出時間,多去看看他們,陪陪他們,那就是我們這些做學生、做兒女對他們最大的關愛和盡孝。在父親節來臨之際,我衷心祝愿我的老師和師娘平安快樂,健康幸福!</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郧西县|
烟台市|
神木县|
三穗县|
江都市|
永宁县|
潢川县|
永善县|
长子县|
万安县|
灵宝市|
儋州市|
田林县|
达州市|
遂宁市|
丁青县|
长武县|
久治县|
晋宁县|
宜兰市|
镇坪县|
茂名市|
沂南县|
西丰县|
邢台县|
贺兰县|
化州市|
徐州市|
富阳市|
柏乡县|
青神县|
宁德市|
密云县|
尉犁县|
苍溪县|
辽源市|
东莞市|
富锦市|
福海县|
淮滨县|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