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于我國偏西北地區,是個形狀狹長的省份,歷史上享有"塞上江南"的美譽。西北連綿不斷的戈壁沙漠與婀娜身姿的江南水鄉相依相存的奇異景觀,究其歷史、地理及人文演變的原因有:1.黃河一瀉千里奔流到寧夏平原后,制造出沖積平原、湖泊濕地、沙漠綠洲;2.東北—西南走向的賀蘭山擋住了內蒙古西部滾滾黃沙和寒流的侵襲;3.歷史上秦皇漢武、唐宋元清在此大興水利,種稻植桑,使之成為地球上半荒漠地帶的一塊成功的灌溉綠洲。因此,于粗曠之中尋求靈氣,是寧夏之旅的終極目標。</h3> <h3> 若想知道寧夏最好的切入點便是了解其歷史,寧夏的歷史是從靈武地區一個叫水洞溝的地方開始。</h3><h3><br /></h3> <h3> 顧名思義水洞溝就是水、洞、溝并存,它是一個融合了歷史遺跡和自然風光的景區。遺跡年代跨度從3萬前至600年前。自然景觀含蓋著雅丹地貌、大峽谷、明代長城、藏兵洞等。</h3> <h3> 張三小店被辟為文物景觀的車馬店,店主人見證了水洞溝遺址3次考古發掘。</h3> <h3> 水洞溝村</h3> <h3> 仿佛在期待著古人的飄然而至。</h3> <h3> 水洞溝古人類居住的房屋。</h3> <h3> 彎弓在,一代天驕成吉思汗?</h3> <h3> 紅山湖碼頭乘船至沙棗灣。</h3> <h3> 從沙棗灣乘坐駱駝等便到了藏兵洞。</h3> <h3> 藏兵洞修筑在紅山大峽谷中,是我國古代長城立體軍事防御體系,也是我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軍事防御建筑。它高出溝底10多米,總長3公里多。</h3> <h3> 藏兵洞也是電影《錦衣衛》取景拍攝的地方。</h3> <h3> 水洞溝跑馬場騎馬。迎著西北肆虐的旋風、目睹粗曠遼闊的大漠、嶙峋滄桑的賀蘭山……感受到一代女杰颯爽英姿、保家衛國、女扮男裝的木蘭姑娘當時的心境!這是人生難得的體驗!也許這里有充滿著曠古神韻的暗示,也許是對立體軍事建筑的震撼!</h3> <h3> 有了大自然賦予的恩賜,有了水洞溝立體軍事的防衛,有沙有湖,沙水融合的塞上明珠就完整地鑲嵌在西北大漠之中,免遭戰火的摧毀。</h3> <h3> 沙湖—中國絕無僅有的景觀,近看湖水,遠觀沙山,亦靜亦動,美不勝收。</h3> <h3> 沙湖,享水天同色,見璀璨金沙,觀叢叢蘆葦,賞一碧蒼穹。</h3> <h3> 蘆葦、湖水、沙地、飛鳥、游魚……沙水相融,水葦相映、葦鳥相依、鳥魚相戲,如詩如畫。</h3> <h3> 晚霞中沙湖畔的沙坡,金光燦燦、笑臉盈盈。</h3> <h3> 沙漠上敢于用鐵騎馳騁!</h3> <h3> 洞天外的沙灘、蘆葦、湖水……別具一格。</h3> <h3> 沙坡上的白色靈動飄逸,紅色一柱佇立。</h3> <h3> 賀蘭山巖畫是5千年前的史前游牧民族留給我們的珍貴的巖畫遺產。巖畫數量超過1萬幅以上,組合畫面在3千幅以上。整個賀蘭山,儼然一個巖畫的王國。</h3> <h3> 太陽神是巖畫中的代表作品,表達了遠古人類對太陽的崇拜。</h3> <h3> 賀蘭山巖畫的組合畫面。</h3> <h3> 手印巖畫。</h3> <h3> 西夏文字巖畫。</h3> <h3> 藍天白云下的賀蘭山美不勝收,賀蘭山上的巖畫引人入勝。</h3> <h3> 賀蘭山頂的裝扮。</h3> <h3> 賀蘭山頂的遙望。</h3> <h3> 西夏王陵是寧夏的頭號文物古跡景觀,位于賀蘭山山腳下,西夏王朝的9座皇陵及若干座王公大臣陪葬墓分布在方圓90公里的范圍內。西夏是宋、遼、金時代有強悍的黨項族建立的王國,它的歷史如西夏文字一般難讀。</h3> <h3> 西夏建陵近千年,洪水暴發不計其數,但賀蘭山一線僅西夏王陵這片土地沒有遭受山洪襲擊,原因何在?至今是謎。</h3> <h3> 這是最大的3號陵,是一代雄主李元昊的泰陵,也叫吳王陵,其陵臺高達20余米。</h3> <h3> 皇陵四周的神墻、獻殿……</h3> <h3> 難懂的西夏文字。</h3> <h3> 西夏博物館中李元昊的塑像。</h3> <h3> 鎮北堡西部影視城以古樸、荒涼、原始、粗曠為特色,是《紅高梁》、《大話西游》、《黃河謠》等著名電影都在此取景,由作者張賢亮創辦。自從張藝謀的《紅高粱》聲名大振后,這里成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重要基地。</h3> <h3> 《紅高粱》的月亮門。</h3> <h3> 城門。</h3> <h3> 影視城的外墻。</h3> <h3> 影視城的拍攝街區。</h3> <h3> 108塔建于西夏,民間相傳是穆桂英的"點將臺"、"天門陣",其實是佛教的紀念塔。佛教認為人有108種煩惱,為了去除煩惱,據說來這里游覽的人們,只要拜了塔,就可以去除煩惱,帶來吉祥和好運。</h3> <h3> 108塔群坐西面東,隨山勢自上而下按奇數排列成12行整體成三角形狀,這在全國現有的古塔建筑中罕見。</h3> <h3> 108塔為實心喇嘛塔。</h3> <h3> 五十年代修建的青銅峽水利工程聞名世界,青銅峽是黃河上游的最后一道峽谷,素稱"黃河小三峽"。</h3> <h3> 青銅峽峽谷山水相依,水蘆相映,一派祥和寧靜的氣氛,顛覆了我們概念中咆哮的黃河形象。</h3> <h3> 海寶塔是寧夏最古老的佛教建筑。</h3> <h3> 寧夏回族文化村亭臺建筑風格。</h3> <h3> 家家戶戶擁有的獨門獨院喜歡用綠色的門面。</h3> <h3> 沙坡頭位于我國四大沙漠之一騰格里沙漠的東南,將大漠、黃河、高山、綠洲融為一體。</h3> <h3> 九曲黃河流經中衛時自然形成了一個大太極圖的形狀,北靠騰格里沙漠,真能體會到"九曲黃河萬里沙"的詩情畫意。</h3> <h3> 背靠賀蘭山脈、九曲黃河,同事們一起歡聚在大漠沙坡頭的最高處,人生能得幾回?</h3> <h3> 古老的羊皮筏是黃河上的交通工具。坐羊皮筏游黃河有一種別樣的感覺:新奇、穩健、親水、更加敬佩古人的智慧……</h3> <h3> 寧夏,既有雄渾的大漠風光,更有塞上江南的美景;既有神秘的西夏歷史,更有濃郁的回鄉風情;既有農耕文明,又有游牧文明……寧夏在蒼莽中帶著細膩,在剛猛中蘊含溫柔;是王維筆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涼壯美,也是蘇軾眼中"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秀色江南!</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城市|
三门峡市|
黄梅县|
桂平市|
江都市|
贡嘎县|
方城县|
古田县|
焉耆|
多伦县|
洛扎县|
阳原县|
五华县|
平谷区|
宁化县|
长武县|
城步|
土默特左旗|
南城县|
玉林市|
四川省|
偏关县|
六安市|
广丰县|
西峡县|
镇坪县|
察雅县|
吐鲁番市|
镇平县|
萍乡市|
丹巴县|
启东市|
泰和县|
和平县|
嘉祥县|
离岛区|
秀山|
玉龙|
卓资县|
巴里|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