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很多年前知道北疆哈薩克牧民轉(zhuǎn)場是通過新疆著名攝影家韓栓柱先生的攝影作品,了解哈薩克牧民轉(zhuǎn)場是在新疆作家李娟所寫散文集《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請放聲歌唱》、《羊道》、《春牧場》、《夏牧場》、《冬牧場》 ,為了學(xué)習(xí)到更多關(guān)于這方面的知識,我把李娟的書全部買齊并細細閱讀之。</h3><h3><br></h3><div> 這個初夏的季節(jié),有幸與趙建國先生同約,奔赴幾千公里抵達了阿勒泰地區(qū)福海縣薩爾布拉克,一起感受了這震撼人心的人畜大遷徙。</div><div><br></div><div> 所謂轉(zhuǎn)場,就是牲畜從上一季節(jié)牧場轉(zhuǎn)入下一季節(jié)牧場。途中需要在一個地方放牧一段時間,以作好牲畜整群。轉(zhuǎn)場已經(jīng)成為阿勒泰特有的哈薩克民族風(fēng)情。從6月初到6月上旬,大批牧民成群結(jié)隊地如潮水般遷徙,他們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始從春牧場向夏牧場轉(zhuǎn)移,一直會持續(xù)半個多月。</div><div><br></div><div> 哈薩克族是世界上著名的游牧民族之一,哈薩克牧民為什么要轉(zhuǎn)場?這主要因為牧民一般都要養(yǎng)成百上千只牛羊來維持生存,所以選擇草場滿足對牛羊的供應(yīng)。他們在一個地方安扎下來,都要先考查當?shù)氐牟輿r、水資源等等,牧民們一般遵守自然法則,不會等到周圍的草都被吃光了才遷徙。為了抵御嚴寒的冬季,為了草場的循環(huán),也為了他們自己和牛羊的生存,他們才逐水草游牧養(yǎng)畜。而且,這樣的傳統(tǒng)轉(zhuǎn)場生活已經(jīng)延續(xù)了近3000年左右。</div><div><br></div><div>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薩克人,</div><div>世上搬家最勤的人是哈薩克人,</div><div>哈薩克人的歷史就是在游牧中譜寫的,</div><div>哈薩克人的繁榮就是在遷居中誕生的,</div><div>哈薩克民族用自己的雙腿丈量著世界,</div><div>追隨著生命的綠色!</div> <h3>缺德的攝影人</h3><h3>(為了拍到所謂的大片把羊道堵住,牛羊只能從旁邊的山脊穿越而過。)</h3> <h3> 在此特別感謝:</h3><h3>喀什地區(qū)飛龍集團董事長趙建國先生,</h3><h3>有了你的鼎力相助才圓了我阿勒泰的夢。</h3><div>隨筆于2018-06-12</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平县|
沅陵县|
嘉义县|
陕西省|
西峡县|
延边|
澄迈县|
昭平县|
凤庆县|
新河县|
石柱|
南漳县|
阿拉善盟|
襄樊市|
克拉玛依市|
屏山县|
阳朔县|
卢湾区|
潞西市|
应用必备|
腾冲县|
丰宁|
和林格尔县|
房山区|
新晃|
鄯善县|
巍山|
晋中市|
宁城县|
舞阳县|
桂东县|
普格县|
仪陇县|
乡城县|
德格县|
汝南县|
分宜县|
平原县|
福州市|
宜兴市|
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