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春天,我和老伴隨團再次來到歐洲巴爾干這片土地上,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這兩個美麗的國度,來了一次為期12天充滿歷史人文氣息的觀光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旅行</b>,從羅馬尼亞首都<b>布加勒斯特</b>開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羅馬尼亞</b>原屬于社會主義陣營成員,現在算是一個發展中的資本主義國家。它地處東南歐巴爾干半島的東北部,東臨黑海,國土面積23.8萬平方公里,是巴爾干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這片歐洲土地上,有無數令人驚訝的自然美景,有“<b>羅馬尼亞脊梁</b>"之稱的喀爾巴阡山脈綿亙在羅40%的國土上,這座雄奇的山脈與藍色的多瑙河、絢麗多姿的黑海為羅馬尼亞的三大國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布加勒斯特入住的酒店及周邊</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羅馬尼亞還是一個融入了中世紀風情和現代化風格的國度,它擁有七處世界文化遺產,各城市里都殘留有中世紀的古老城區。我們這次觀光主要在<b>特蘭西瓦尼亞地區</b>,這里有許多<b>撒克遜人</b>留下的要塞城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酒店墻壁上的裝飾</p> <p class="ql-block"><b>布加勒斯特</b>是羅馬尼亞首都及最大城市,己有500多年的歷史。1459年這里是個要塞,1574年逐漸發展為城市,1659年起成為<b>瓦拉幾亞公國</b>的都城,1862年后成為統一的羅馬尼亞的<b>首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國王<b>卡洛爾一世</b>時期(1866~1914),他用了許多法國建筑師來打造這座城市,現在看到的許多精美壯觀的建筑物,都產生于那個時代。在20世紀初期,布加勒斯特這座美麗的城區被稱為<b>巴爾干的小巴黎</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早晨酒店周邊街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房子有些怪吧,其實是圍繞著樹搭的<b>佈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今天</b>,我們在市區游覽,第一站<b>革命廣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革命廣場</b><span style="color:rgb(1, 1, 1);">位于布加勒斯特城市中心,廣場周圍有許多石結構的宏偉建筑物,因</span>當年國王的宮殿(現國家美術館)坐落在這里,最早這里叫<b>宮殿廣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戰”后,羅共中央總部建在了廣場旁,廣場更名<b>中央廣場</b>。1989年12月,羅馬尼亞爆發革命并推翻了齊奧塞斯庫政權,這里又改叫<b>革命廣場</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中央大學圖書館</b>前的卡洛爾一世騎馬青銅雕像 。圖書館為法國建筑師保羅設計,建于1895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國家美術館</b>位于圖書館的對面,以前它是皇室宮殿,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將宮殿的一部分改成了美術館。據說館內展品非常值得一看,但我們行程未安排入內參觀 ,只能看看外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雅典娜神廟</b>是一座外觀華麗的新古典主義建筑,在國家美術館斜對面,是布加勒斯特主要的<b>音樂廳</b>,經常舉辦高水平的音樂會。由法國建筑師阿爾貝特·葛雷倫設計,建成于1896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羅馬尼亞共產黨<b>中央總部大廈</b>(現歸屬內務部)。1989年12月21日,<b>齊奧塞斯庫</b>在大廈中央二樓露臺發表演說,被憤怒的布加勒斯特人民趕下了臺,從大廈頂層乘坐直升飛機倉惶逃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齊奧塞斯庫(1918~1989)在羅馬尼亞執政了25年。他上臺初期,關注民生,注重經濟建設,曾創造了該國經濟上的“黃金時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在他執政的后期,大搞個人崇拜和家族統治,拒絕改革并決策失誤,造成經濟崩潰,社會動蕩加劇,最后被人民革了他自己的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革命廣場</b>曾是1989年那場斗爭最激烈的地方,廣場上的<b>重生紀念碑</b>就是用以紀念那段歲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總部大廈前方,有一座羅馬尼亞政治家<b>尤柳</b>·<b>馬紐</b>銅雕像(1873~1953)。他是該國民族農民黨領袖,曾三次出任首相。在“二戰”后期,他參與發動政變,促使羅馬尼亞對德國宣戰。1953年死于獄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議會宮</b></p><p class="ql-block">議會宮原稱人民宮,坐落在布加勒斯特西南部的一塊高地上,是一座極其宏偉壯觀的大廈。據說在世界范圍內的政府辦公樓、宮殿等建筑物中,其規模僅次于美國國防部的五角大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議會宮是齊奧塞斯庫執政時期最大的形象工程。當時該國經濟正走下坡路,一邊償還巨額外債,他又耗費巨資來建這座大樓,嚴重影響了百姓的生活,引起了強烈不滿,是齊晚年干的最不得人心的一件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議會宮從1984年動工,到1989年齊奧塞斯庫下臺,工程僅完成了70%,己耗資20億美元。建設曾一度中斷,之后又復工建成。現在這里是羅馬尼亞議會參、眾兩院,憲法法院和一些重要機關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議會宮主體建筑高84米,總建筑面積33萬多平方米,相當于咱們兩個人民大會堂的面積(17.18萬平方米)。這座建筑本身毫無美感,方方正正,從四面看都一個模樣,典型的蘇聯時代產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議會宮的內外裝飾甚稱豪華,外觀墻面全部使用大理石,宮殿的大柱和地面使用了多種顏色的大理石。據說這些石材是從該國各地收集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宮殿內部,使用了大量黃金對天棚、墻壁、窗框進行了裝飾。寬18米、長150米的回廊以及高達18米、總面積2200平方米的大廳堪稱驚世之作。整座大樓未設空調系統,因建筑采用石料和墻壁的厚度,使它有冬暖夏涼的特點。</p> <p class="ql-block">據介紹,議會宮的建筑設計和施工均由羅馬尼亞國人自行完成,所用的建材和家具等多為國內生產。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座大廈應該被視為羅馬尼亞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議會宮的大陽臺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鄉村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鄉村博物館</b>位于布加勒斯特的海勒斯特勒烏公園內,占地10公頃,是一座介紹羅馬尼亞農村建筑藝術、民間藝術和農民生活習俗的露天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鄉村博物館的展廳就是散布在園內40多個院落中的70多座鄉村建筑,與公園的自然景色錯落有致融為一體,成為名副其實的都市里的村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鄉村博物館建于上世紀30年代,這里囊括了羅馬尼亞所有歷史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民舍,還有不同時代的教堂、作坊、水車、風車等民間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難得可貴的是,這里的建筑全部從全國各地精挑細選,按照原樣在此重新裝配復原的。屋內展出有農民工具、陶瓷、神像及民間服飾等。</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羅馬尼亞廣大農村的一個絕好的縮影,一個多小時的游覽,仿佛涉足于整個羅馬尼亞多姿多彩的鄉鎮,給人一種目不睱接、美不勝收的感覺。聽說,這里每年還舉辦民間歌舞比賽和手工藝品制作比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老城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布加勒斯特老城</b>是一個值得你慢慢品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斯塔弗羅波萊奧斯教堂</b>是一座小巧而又溫?的教堂,據說是由希臘僧侶在1724年建造,建筑風格融合了羅馬尼亞和拜占庭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國家儲蓄銀行</b>是布加勒斯特非常著名的一座建筑,1900年建成。據說該樓一百多年來沒有做過任何大修,儲蓄銀行現仍然在此營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舊王宮</b>這一帶是布加勒斯特最古老的地區,當時這座城市是<b>瓦拉幾亞公國</b>的首都(羅馬尼亞由3個公國組成),這里大部分建筑在地震和火災中被毀,但建于15世紀的舊王宮仍保留當年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舊王宮遺址的正面有一座<b>弗拉德</b>·<b>采佩什</b>的銅雕像,他是羅馬尼亞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1456~1462年曾任瓦拉幾亞公國的大公。他也是小說《德古拉》中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庫爾特亞</b>·<b>韋凱教堂</b>建造于1545~1554年,它緊鄰舊王宮,是布加勒斯最古老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城街景·人物隨拍</p> <p class="ql-block">返回途中 ·車觀隨拍</p><p class="ql-block"><b>自由新聞大廈</b>,又稱火花大廈,建于上世紀50年代初,為前蘇聯援助,是為羅馬尼亞新聞出版而建,現為<b>國家的新聞中心</b>。大廈內設有羅馬尼亞新聞社、《真理報》和主要報刊的印刷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布加勒斯特</b>·<b>迪納摩足球俱樂部</b>,成立于1948年,這個足球隊在該國擁有很高的人氣和地位,歷史上曾18次奪得羅馬尼亞足球甲級聯賽的冠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飯的<b>餐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傍晚,我們酒店的附近好像有個什么活動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結束一天參觀,在酒店旁邊小公園休閑一下。</p> <p class="ql-block"><b>第三天</b>,我們乘車向錫納亞和布拉索夫出發。</p><p class="ql-block"><br></p><h1><b>錫納亞</b></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錫納亞</b>是一個1.5萬人口的山區城鎮,在布加勒斯特以北130公里處。小城在喀爾巴阡山脈環抱之中,地處著名的布切基山腰腹地帶,植被茂密,風景迷人,夏天可避暑,冬天能滑雪,是該國著名的度假勝地,有“<b>喀爾巴阡的珍珠</b>”譽稱。</p> <p class="ql-block">這座城市得名于17世紀建造的<b>錫納亞修道院</b>,據說是為紀念瓦拉幾亞的公爵<b>坎塔庫吉諾</b>拜訪這里,而建造了這座修道院,并以圣經中的<b>西奈山</b>命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世紀時,錫納亞作為布加勒斯特王侯貴族的別墅區逐步繁榮起來。這里到處可以看到宮殿風格的建筑,與羅馬尼亞其他城市有著不同的街道景象。</p> <p class="ql-block"><b>派勒斯城堡</b>坐落在一片坡地上,是羅馬尼亞王室的夏季離宮。傳說當年<b>卡洛爾一世</b>到這里狩獵時,醉心于這里的山色美景,并在1872年皇室購下了這塊地,最初設計仿照西歐的宮殿,但卡洛爾一世認為沒有創意且造價昂貴,便任命德國建筑師以山間別墅形式建造了這座城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派勒斯城堡是一座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哥特式建筑,這座19世紀浪漫主義的產物,在建造上采用了近代工程技術,將德國傳統城堡設計與山區風景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被公認為是羅馬尼亞最美麗的建筑。據說在世界上最華麗壯觀的15城堡中,它的排名在第6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派勒斯城堡的內部釆用意大利文藝復興式樣、巴洛克式樣、洛可可等各種式樣進行裝飾,豪華大氣,金碧輝煌!城堡共有160多個房間,各房間內都裝飾有卡洛爾一世收集的繪畫、雕刻等美術作品及陶瓷、金銀器具和中世紀的武器等,琳瑯滿目,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城堡前<b>卡洛爾國王一世</b>和花園里<b>伊麗莎白·卡門·西爾維婭王后</b>青銅雕像</p> <p class="ql-block"><b>佩利索爾城堡</b>(下圖上)是卡洛爾一世在狩獵時用的城堡,里面設有接待客人的臥室。它位于派勒斯城堡的北側,在樹木的掩映之中,依稀可以看見這座城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四天</b>,在布拉索夫和錫吉什瓦拉兩城觀光</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20px;">布拉索夫</b></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布拉索夫</b>是羅馬尼亞第二大城市,人口34萬。它距離布加勒斯特170公里,位于南喀爾巴阡山脈北坡,這里風景優美、氣候涼爽,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而被人冠以“<b>國王的王冠</b>″的盛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該城是13世紀初由<b>撒克遜人</b>(德國人)建造,后來又經過匈牙利人、羅馬尼亞人之手發展起來。“二戰″后,這里成為了該國的第二大工業中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統一廣場</b>上的士兵雕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統一廣場</b>周邊區域稱為<b>斯凱伊地區</b>,過去曾是撒克遜人居住區,據說最初羅馬尼亞人是不充許住在這里的。現在遺存的<b>斯凱伊城門</b>將羅馬尼亞人的居住區隔離開來,當年羅馬尼亞人在沒有得到特別充許的情況下,是不充許從這個門進入斯凱伊地區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埃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圣尼古拉埃教堂</b>位于統一廣場一隅,是一座羅馬東正教堂。14世紀時,它曾是一座小型木結構教堂,歷史上多次改建擴建,才呈現今天這個樣子。從院門到教堂是一條舊石板路,院內一片恬靜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統一廣場旁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斯凱伊城門</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周邊街景 (圖4為斯凱伊城門)</span></p> <p class="ql-block"><b>黑教堂</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黑教堂</b>位于布拉索夫的中心,鐘樓高65米,由該城的撒克遜人修建于14~15世紀,具有后哥特式建筑風格,是<b>特蘭西瓦尼亞地區</b>最大的天主教堂,據說德國路德教會至今仍在使用這個教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在1689年被焚毀,石墻被煙熏黑。重建后,外墻仍呈黑色,“<b>黑教堂</b>”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聽說教堂里面有兩大</span><b style="color:rgb(1, 1, 1);">看點</b><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是墻壁上裝飾著15~18世紀土耳其制作的</span><b style="color:rgb(1, 1, 1);">大壁毯</b><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二是該國最大的</span><b style="color:rgb(1, 1, 1);">管風琴</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制造于1839年,有約4千根管子和76個鍵盤,至今仍可使用。很想看看,但來早了沒開門,聽說里面又不準拍照,只好放棄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議會廣場和黑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議會廣場</b>在城市中心,這里是中世紀布拉索夫的心臟。廣場中央建筑是建于1420年的<b>市議會廳</b>,頂上是號手塔,廣場四周保留著各個時期的古老建筑。自1364年起,廣場成為了國內外商人舉辦年度集市的地方。1968年“<b>金鹿國際流行音樂節</b>”又落戶這座城市,這里又成為了主要表演場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拉索夫是一座保留中世紀街道的美麗古城,老城區內有許多鋪著石板和鵝卵石的步行街,商鋪與古老建筑林立兩側,你可以在迷宮式的街巷中徜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布朗城堡</b></p><p class="ql-block">在布拉索夫以南約26公里處布切基山腳下,布朗村旁的巖石山丘上,聳立著一座著名的中世紀堡壘~<b>布朗城堡</b>。它是由撒克遜人在14世紀建造,是用于抵御土耳其人和韃靼人的防衛工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布朗城堡</b>是歐洲十大古堡之一,有很高的知名度,是游客來羅馬尼亞觀光游覽的必看景點。這說起來還要歸功于<b>一本書</b>和<b>一部電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世紀末,愛爾蘭作家<b>布拉姆</b>·<b>斯托克</b>撰寫了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說《德古拉》,故事就以這座城堡為背景,主人公正是吸血鬼德古拉伯爵。電影《驚情四百年》又使這座城堡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從此,人們把這座城堡定義為"<b>吸血鬼城堡</b>" 或“<b>德古拉城堡</b>",成為了最為亮眼和充滿誘惑力的景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瓦拉幾亞大公<b>弗拉德·釆佩什</b>(下圖2)是吸血鬼德古拉伯爵原型人物,但這座城堡并不歸他所有,據說他僅是在1462年路過這里時住過幾晚而己。對羅馬尼亞人來說,與布朗城堡聯系在一起的是<b>瑪麗皇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瑪麗皇后</b>從1920年左右開始就在此居住,并把城堡改造成了皇室的住所,直到1947年<b>米哈伊爾國王</b>被迫退位前,這里一直都作為皇室夏宮使用。1956年,城堡作為歷史藝術博物館對外開放。</p> <h1><br></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錫吉什瓦拉</b></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錫吉什瓦拉</b>是一座漂亮并保留有濃厚中世紀氣息的古城,它位于羅馬尼亞中部地區的穆雷什縣,距離布加勒斯特370公里。1999年,它的歷史中心區(老城)被列入<b>世界文化遺產名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錫吉什瓦拉建城13世紀,14世紀時這里己是遠近聞名的手工業中心了,據說當時各個行業的手工作坊遍布老城的大街小巷。幾個世紀以來,這座城市在中部歐洲的政治和貿易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錫吉什瓦拉老城區</b>是由撒克遜人工匠和商人所創建,并以特蘭西瓦尼亞的撒克遜人聞名于世。隨著時代變迀,如今這座城市的居民基本都是羅馬尼亞人,城里的手工作坊己所剩不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錫吉什瓦拉城堡</b>是這座城市的象征,坐落在市內的小山丘上,由一道920米長的老城墻所環繞,城墻上建有14座城樓,城墻里面便是<b>老城區</b>(歷史中心區)。</p> <p class="ql-block">14世紀建造的<b>時鐘塔</b>是老城內最有氣魄的建筑,它設計精湛、氣勢宏偉,尤其塔樓頂部非常漂亮。1676年塔樓曾失過一場大火,奧地利工匠用巴洛克風格重修了頂部,1894年又裝飾上了彩色馬賽克。</p> <p class="ql-block"><b>塔樓</b>上的兩個大鐘和雕像是17世紀增建的,木頭雕像代表的是中世紀不同的角色,包括和平、正義和法律,也有一些代表的是日與夜什么的。鐘盤安置在塔樓兩側,鐘盤旁有個窗口,時鐘機械驅動轉盤帶動七個木頭雕像,每周在窗口輪番登場,非常有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城區旁邊有座小山丘,當地人稱它<b>學校山</b>,上面有一所學校和一座建于14世紀后哥特式風格的教堂,在老城的西南有個木質結構帶屋頂的階梯可直達教堂。下圖為建造于15~16世紀的修道院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座城市還是最廣為人知的人物~<b>弗拉德</b>·<b>采佩什</b>(德古拉)的誕生地。這是他故居旁的銅雕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說弗拉德·采佩什1431年是在這里出生的,一直生活到4歲。他的故居在時鐘塔旁邊,現被改成了餐館,網紅呵!人們都慕名而來,生意非常火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弗拉德·采佩什25歲便當上了瓦拉幾亞公國的大公,因他對待戰俘和間諜毫不留情,用嚴酷“木樁刑”處死他們,故有“串刺公爵”的別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歷史上的弗拉德·采佩什其實是一位民族英雄,他為解救自己的國家,多次率兵擊敗土耳其軍隊的侵犯。1462年,他戰死沙場,年僅31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房主</b>”的形象遍布了餐廳的顯要位置</p> <p class="ql-block">既然說他是“吸血鬼”,餐廳的各處還裝飾了些“吸血鬼”的吊線木偶。</p> <p class="ql-block">故居一側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老城里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旁邊有一座匈牙利著名詩人<b>裴多菲</b>雕像,他在1849年戰死在錫吉什瓦拉附近的阿爾貝什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爾納瓦·馬雷河畔的東正教堂,建于18世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五天</b>,上午參觀錫比烏古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錫比烏</b></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錫比烏</b>位于羅馬尼亞中部,是該國最繁榮的城市之一。它建城800多年,被稱為“<b>橡樹之城</b>”,是特蘭西瓦尼亞地區日耳曼民族最集中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90年撒克遜人建造了這個城市,從14世紀起,錫比烏逐漸發展成重要的商貿中心,后來成為德意志民族統治下7座城市中最重要的一個。“<b>一戰</b>”后,歐洲格局發生了變化,錫比烏歸屬了羅馬尼亞。</p> <p class="ql-block"><b>大廣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錫比烏是一個工商金融發達的城市,同時又是一個充滿文化魅力的城市。古老的城堡,珍貴的文物,處處體現出中世紀古城的絢爛氣度,據說19世紀的作曲家<b>約翰</b>·<b>施特勞斯</b>曾被吸引至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錫比鳥還是該國的<b>爵士之都</b>,每年這里都舉辦國際性的爵士音樂節。歷史與現代并重,文化與藝術并存,使錫比烏在2007年當選為<b>年度歐洲文化之都</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錫比烏老城大廣場的井蓋上雕鑄著城市的徽章和“<b>歐洲文化之都</b>”的當選時間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錫比烏老城</b>主要景點集中在三個歷史廣場,即<b>大廣場</b>、<b>小廣場</b>和<b>胡耶特廣場</b>,三個廣場相距很近,成為羅馬尼亞最大的有中世紀風格的區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大廣場</b>是錫比烏老城區最大、最漂亮的廣場,也是舉行各種大型活動的主要場地。廣場四周主要建筑物有市政廳、羅馬天主教堂和議會塔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議會塔</b>建造于13世紀,是錫比烏內城的城門,塔下是進出城門的通道,出了城門就到<b>小廣場</b>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小廣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小廣場</b>距離<b>胡耶特廣場</b>很近,但要經過一座小鐵撟,當地人稱它為<b>謊言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謊言橋</b>建于1859年,是羅馬尼亞第一座鐵撟。傳說情侶站在橋上,若有人說了謊話,橋就會崩塌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錫比烏<b>老城</b>又劃分上下城區,<b>上城區</b>主要以商業區為主,三個廣場都在上城區,漂亮、富裕;<b>下城區</b>主要是手工業和服務業等,更顯中世紀舊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過了橋,沿著這條小巷前進,左邊直行便可到達<b>胡耶特廣場</b>,從右邊拱門下行,便是<b>下城區</b>了。<b>白色拱門</b>是個<b>古跡</b>,它左邊<b>黃色房子</b>是鐵匠鋪,也是個<b>古跡</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下城區</b>的房舍明顯比上城區顯得低矮破舊,基本都是些老宅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城區的街景 </p> <p class="ql-block">下城區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胡耶特廣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錫比烏的房屋很有特色,在每棟紅瓦的屋頂上開了許多天窗,特別像一雙雙眼睛,據說這種建筑特色是日爾曼人帶來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些“眼睛”遍布了城市的各個角落,無論你走到任何地方,好像處處都有很多的眼睛盯著你!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你以后可能會忘了這座城市的名稱,但你不會忘記這座“眼睛之城“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b>東正教大教堂</b>,又稱圣三一主教座堂,建造于1902~1906年,位于上城區米特洛皮雷大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座教堂是在前希臘教會位置上修建的,是羅馬尼亞第二大東正教堂。介紹說,這座建筑為拜占庭巴西利卡風格,靈感來自于哈吉亞索菲亞,主要的尖頂受到特蘭西瓦尼亞教堂建筑和巴洛克元素的影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門門廊穹頂上的宗教彩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內部空間高大宏偉,建筑裝飾非常漂亮,壁畫堪為精美絕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結束了在錫比烏的參觀。下午,我們乘車前往<b>大特爾諾沃</b>,開始在<b>保加利亞</b>境內觀光游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謝謝朋友們關注瀏覽 ????</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1hg2iagz?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再游巴爾干,徜徉玫瑰之國保加利亞</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1dtikq4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再游巴爾干,走近羅馬尼亞最美城堡</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连市|
平塘县|
临沂市|
玛纳斯县|
锡林浩特市|
太保市|
丘北县|
江安县|
襄樊市|
紫云|
民县|
泾阳县|
嘉禾县|
扎赉特旗|
芜湖市|
贵定县|
益阳市|
苍山县|
张家界市|
含山县|
靖宇县|
扎兰屯市|
庐江县|
怀化市|
搜索|
龙山县|
南和县|
通化县|
巴彦县|
诏安县|
普兰店市|
嘉义县|
泗洪县|
德保县|
武邑县|
台山市|
西盟|
公主岭市|
洮南市|
明光市|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