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藝術有其真、善、美之最高境地,然此全從真實之現有世界而來。故不通世務、不明人情物理者,不能踏入其堂奧。</h3> <h3><font color="#010101">竹子,堅貞淡雅,無論是崇山峻嶺、還是平原沃土;無論是丘陵溝壑,還是鄉野田間,它都是那樣的堅韌不拔頑強生存,千百年來成就了它的清俊不婀、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令人崇拜。</font></h3> <h3>濕筆取韻,枯筆取氣。然太濕則無筆,太枯則無墨。</h3> <h3>先說筆吧。中國畫的筆性,主要體現在線上,兩千年來,中國畫一直用線來表現對象,為繪畫藝術立下了大功。西畫則是在面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中國畫放棄線,那就是放棄最大的優勢,很不可取。中國畫的線也還沒發展到極致,仍然有很大的探索空間。十八描在今天已經不夠用了,我以為,每一位國畫家都應該創造出自己獨有的“線”,像潘天壽就用指頭創造了獨特的線。用竹簽來畫線,可以,用色料來勾線,也可以。只要有線,作品就能體現出骨力。用線也不必講求書法功底,一講書法,就把畫家的發揮空間給限制住了。線越多,方法越多,說明中國畫在元素上就拓展了。</h3> <h3>用筆忌浮滑。浮乃飄忽不遒,滑乃柔弱無力,須筆端有金剛杵乃佳。</h3> <h3>竹,性質樸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靜而怡然。未出土時先有節,竹不但有高雅之意,亦有氣節之心,更有若谷之懷。滾滾紅塵間,追名逐利者甚番,誰人懷竹之心境,幾人又得悟這竹之意境……</h3> <h3>練筆在課堂,取材在自然,立意在心上(思想)。</h3> <h3>畫宜有清峻之氣,古樸之風,天真之美,自然之神,雍容華貴而入大雅之堂;不可有躁氣、土氣、作氣、甜俗之氣。</h3> <h3>今天的國畫要繼續存在下去,就必定要突破古人的規定性。而要推進就必然要冒險,每個人都可以尋找自己的方法,這正是今天的國畫藝術魅力所在。</h3> <h3>不管國畫還是西畫,無論抽象、印象還是具象,其實繪畫都逃脫不了點、線、面這三種技法。所以,當代中國畫不必再說筆墨,直接講點線面就可以了,三者搭配好了,就是好的作品。</h3> <h3>竹是中國美德的物質載體,是君子的象征,為無數仁人志士喜愛,古今文人墨客對竹充滿了贊美,留下了大量的詠竹詩和竹畫。中國人最早的竹情節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之后,竹從一種文化意義演變到了一種民俗的意象,例如“竹報平安”常用來祝福平安吉祥。</h3> <h3>著名篆刻家陳俊寶,花鳥畫家朱白云老師的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和山水畫家潘松源老師在一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和巴西國際友人交流</font></h3> <h3>和國際沙灘排球名星佩德羅在上海灘。</h3> <h3>竹子,堅貞淡雅,只與青山綠水為伴,不與世俗沾染,體現了它的有氣有節。無論是崇山峻嶺、還是平原沃土;無論是丘陵溝壑,還是鄉野田間,它都是那樣的堅韌不拔頑強生存,千百年來成就了它的清俊不婀、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令人崇拜。國畫竹子作品,以形寫神,揮筆瀟灑、墨彩飛揚,淋漓盡致地展現著竹子的不屈不饒的氣節。以枝干遒勁來表現傲然獨立的本性,體現了藝術家對竹子的無比敬仰之意。竹子四季常青,表達了清雅脫俗、樸實無華的人生意境。</h3><div><br></div><div> 竹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國人喜愛,與梅、蘭、菊并稱為四君子,與梅、松并稱為歲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居家廳宇之間,懸掛一副國畫竹子圖,自得自然與高雅,國畫竹子作為家居裝飾的必備字畫,是很多人推崇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尤其是新中式家居掛上一副國畫竹子圖,更是彰顯氣節。李中付推薦[玫瑰][咖啡][抱拳]</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原县|
定安县|
汝城县|
随州市|
兴化市|
定陶县|
黎城县|
保山市|
尤溪县|
图木舒克市|
隆化县|
湖南省|
纳雍县|
武清区|
新宁县|
镇远县|
和平区|
开封市|
焦作市|
临沧市|
英山县|
乌拉特后旗|
乌拉特中旗|
手机|
兴文县|
芦溪县|
枣强县|
昂仁县|
四子王旗|
安多县|
昭通市|
丹凤县|
东安县|
石棉县|
闸北区|
万山特区|
太仓市|
师宗县|
麻栗坡县|
调兵山市|
桂阳县|